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17年后买房的人数可能是一个暂时的高点。相信随着人口的不断涌入,加上这类一二线城市的强大竞争力,其房价是非常坚挺的。未来10到20年,一二线城市房价将保持稳步上涨,尤其是强一二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它将成为国际著名的大都市。比如东京首都圈占全国人口的35%,首尔首都圈占全国人口的50%。毫不夸张地说,中国这部分城市早上七八点钟还在阳光下,发展潜力巨大。

个人观点应该是15年时的房价大家较能接受,17年后房价虚涨百分之四十,你如何看待?

不管是15年还是17年,房价都是刚需无法接受的,不过是趋于现实的逼迫,不得不妥协。不管一二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房价都跟城市发展,周边配套联系在一起,就目前来说城市发展只会越来越好,房价只会越来越高,所以建议刚需不要过多的期待房价会在某一天下降,在能付得起首付的时候赶紧上车,不要走入“年初能付得起120平米的首付,结果年末怕是90平米的首付都难以承担”的窘境里。

17年房价涨的时候贷款买了房子,如今失业,资不抵债,何去何从?

这没有什么好办法,一切按购房合同办,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有涨有落,追高买入风险很大。房子不值钱了,房贷不变,月供不能少,按道理银行可以要求你补交抵押金,因为你的房子的估值已经低于抵押金的底线。任何把房子当做金融工具,用房子来赚钱的人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都应该有所准备,尤其是现在,国家已经明确地告诉大家不要炒房,房子是住的,不住就不要买房子。

就是真的要住,也得算好账,不能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万一交不起月供可就惨了,不但房子保不住,还要欠下一大笔债务。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唯一的住房,要赶紧出手止损,越拖损失越大,即使是唯一住房,如果有人出的价钱不错,也要出手,首先止损,自己先租住便宜房子,等以后有能力了再考虑买房。买房产不是小事情,没有足够的财力不可轻易决定,

17年以后买房的人,现在都是接盘侠了吗?为何?

这个问题需要分区域考虑,三四线城市以及五线的小县城的话,其实17年是房价的最高点,那么买入的话,估计真的就是接盘侠了,因为房价下跌的趋势非常明显,而且人口在不断的减少,房价的支持因素在不断衰减。但是对于一二线的城市来讲的话,17年以后买房子的人可能暂时是一个阶段性的高点,相信随着人口的不断的涌入,以及这种一二线城市的强大的竞争力,它的房价是有非常坚挺的支撑,未来10到20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仍将保持稳定上涨的态势一二线城市特别是强一线城市(北京,上海,深圳)随着资源的不断聚集,会成为国际著名的大都市,类比东京都市圈人口占全国的35%,首尔都市圈人口占全国的50%可以豪不夸张的说,中国的这部分城市仍处于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发展潜力巨大,

17年马云说8年后房子就是白菜价,如今三年过去了你怎么看呢?

马云说八年后,现在刚过去三年,要耐心一些,房价下降已经不远了。马云是很有远见的,做对了很多事情,也说对了很多事情,关于房子的问题说的应该还是会对,4月份央行一份报告火了,其中关于房产的数据令人震惊: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户均拥有住房1.5套。

显然,缺房子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超高的住房拥有率举世罕见,当然也伴随着快速增长的居民家庭负债,房价之所以会降,并且降到一定程度,不缺房子是核心。物以稀为贵,既然不缺房子了,那么房子还有什么资格高高在上呢?有人会说城镇化还在进行,房产需求还很大,还会推高房价,乍一看这种观点似乎没有错,但是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城市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尤其是后疫情时代的就业岗位数量。

现在,推广市场经济的原因仅仅是为了提供就业机会和解决一些公民的粮食问题。到这个时候,城市化进程应该放缓甚至停止,给经济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农民留在农村,种地总有饭吃。如果房子被强行拆了,然后还要出钱盖质量差的楼,没有工作,这样的城市化还有什么意义?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去城里摆摊,甚至更多的人能挣到吃饭的钱?过高的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随着出生率的持续降低,老龄化程度也在加深,人口拐点将在几年内到来。


文章TAG:17年的房价会怎么样  买房  房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