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费在哪里领,怎样办理?

丧葬费在哪里领,怎样办理?对于丧葬费我们又称为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是作为参加职工社保的职工应该享受的一种待遇,即凡是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不管是在职的还是退休的,死亡以后都会享受丧葬补助金的待遇。丧葬补助金的领取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在岗职工死亡后的丧葬补助金;二是退休职工死亡以后的丧葬补助金。我们统称为死亡待遇。

缴纳了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死亡待遇除了丧葬补助金以外,还要享受抚恤金待遇。虽然同是死亡待遇,在岗职工和退休职工死亡以后还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非因工死亡和因工死亡两个方面。作为在岗职工来讲,既有因工死亡也有非因工死亡两种情况。对于因工死亡的人员,需要按照因工死亡的待遇标准来发放丧葬补助金。因工死亡和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金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

因工死亡主要看是符合工伤认定的标准,工伤主要是指在工作岗位上死亡或是因为工伤事故而死亡,视同工伤包含了三种情况,即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是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或是死亡的;三是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通过工伤认定,如果符合因工死亡或是视同为工伤死亡的人员,享受工伤死亡的待遇,工伤死亡的丧葬补助金为统筹区6个月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在用人单位计算死亡待遇时,由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办理,缴纳了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负责赔偿,没有缴纳工伤保险的单位,由用人单位负责赔偿。

领取手续的办理由用人单位协助家属到当地社保局办理。非因工死亡的人员的丧葬补助金,既包含了在岗职工,也包含了退休人员。对于在岗职工来讲,丧葬补助金的办理由用人单位协助死者家属办理,由于丧葬补助金是由社保部门来支付,属于社会保险待遇的一种形式,办理的地点还是参保地所在的社保局;退休人员因病或是非因工死亡的,由家属负责到退休地所在的社保部门办理。

办理时需要提交死亡的医学证明、身份证明、火化证明和村社或是社区出具与死亡人员关系的证明等。非因工死亡由于属于自然死亡或是因病死亡,丧葬补助金的标准是比较低的,像重庆等地是每人2000元,有的地方时是每人3000元,也有的是1500元。除了丧葬补助金以外,还要注意同时办理抚恤金,抚恤金才是补助的大头,一般最高的是按照本人养老金或是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5个月的标准进行补助。

孔子认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如何参加重大仪式?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三段话,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孔子说:“禘祭的重大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之后,我就不愿意再看下去了。”有人向孔子请教关于禘祭的理论。孔子说:“我不知道。

知道这理论的人对于治理天下,就好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容易了。”一面说,一面指着自已的手掌。孔子认为,祭祀祖先的时候,就好像祖先真得在那里一样;祭祀鬼神的时候,就好象鬼神真得在眼前一样。孔子说:“如果我没有亲自参加祭祀,就好像没祭一样。”孔子为什么说禘祭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之后,就不愿意再看下去了?南怀瑾先生作出了如下解释:禘礼开始以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禘的酒,心里就想着要离开,接下来的祈祷等隆重的祭礼,都是在应付了事,没有一点庄严肃穆的诚意,所以孔子“不欲观之”。

孔子真得不知道“禘之说”?他当然知道,这是孔子在说反话,既然主祭者对禘礼那么草率,那么没有诚意,我也就不知道了,并且指着自己的手掌说,真正知道“禘之说”的人,对于治理天下的事情,就好像呈现在这掌心上这么清楚了。于是,孔子又进一步阐明了自己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观点。我们不去探究古代的“禘”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重大仪式,通过这三段话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于重大仪式的态度,即参加重大仪式时,每一个参与者都要真心实意地把自己融入到仪式的氛围中去,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净化,进而培养对国家、对民族、对亲人的深厚感情。

对青少年的教育也是如此,一些重大仪式实际上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凝聚人心、催人上进的教育作用。比如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国旗仪式,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当国旗迎着旭日冉冉升起的时候,每一中国人心中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因此,升国旗、奏国歌不仅仅是一个仪式,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仪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所以升旗仪式一定要组织的庄严肃穆,要让学生通过参加这一仪式产生心灵的震憾。

天安门广场每天都举行升旗仪式,记得九十年代我去北京开会,为了观看第二天的升旗仪式,我们凌晨四点钟就来到天安门广场。此时广场上已聚焦了很多人,其中外国人,还有老人和孩子,都是来观看升旗仪式的。大约六点一刻,升旗仪式准时开始,一队武警护旗手荷枪实弹,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天安门城楼里走出,将五星红旗护送到旗杆下。

当太阳即将升起的那一刻,雄壮的国歌准时奏响,国旗伴随着音乐冉冉升起。此时,长安街上的汽车停止了运行,护旗手向国旗行庄严的军礼,少先队员向国旗行队礼,其它人则向国旗行注目礼,每个人的表情都是那么庄严肃穆,广场上一片寂静。然而就在此时,人群中却发生了骚动,两名年轻妇女操着标准的普通话吵了起来,先是小声吵,还没等升旗仪式结束,声音就变得大起来,后来几乎就扭打在一起。

吵架的原因是两家孩子因为争着往前挤,互相踩了对方的脚,各不相让,双方家长就打了起来。就因为这点小事,等仪式结束后互相道个歉不就完了,有必要吵架吗?况且在这么严肃的场合,家长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榜样示范作用?会给在场的外国人留下怎样的印象?这个场面几十年来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其实,对待重大仪式的态度也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的文明素质,我们总不能教育孩子在参加丧葬之类的活动时大声喧哗、随意说笑吧!因此,对学生进行此类的文明礼仪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文章TAG:仪式聚焦水晶在哪里  上古卷轴5聚焦水晶在哪里  仪式  聚焦  水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