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说当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夜壶。意思是说这种女人像马一样,谁都可以骑。“马子”根本不是女朋友的意思,把人称为“马子”,其实是极大的侮辱。虽然这种叫法很奇怪,但当时以为这或许是粤语或是什么其他语言里的说法,应该就是指女朋友的。“马子”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唐朝,指的是夜壶。

港片中的“马子”和“凯子”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依据?

记得过去看一些香港电影,影片里的一些人物会把自己的女朋友叫做“马子”。虽然这种叫法很奇怪,但当时以为这或许是粤语或是什么其他语言里的说法,应该就是指女朋友的。后来有机会查证了一下,却发现大谬不然。“马子”根本不是女朋友的意思,把人称为“马子”,其实是极大的侮辱。“马子”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唐朝,指的是夜壶。

当然,夜壶不是唐朝才有的。据说,夜壶出现在汉朝。有一种说法,当年刘邦曾经在儒生的帽子里撒尿,有人受此启发,发明了夜壶,也就是便器、便壶。这种传说未必可信,但汉朝人开始使用夜壶大约是可以肯定的。这种东西现在很少能见到了,但在历史上却沿用了很长时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在农村还是看到过,是一种像壶的容器,肚大,有小口,铜、铁、瓦、陶、泥等各种材质都有。

汉朝的夜壶叫做“虎子”,因为形状像老虎。《西京杂记》上说,汉朝宫廷用玉制成“虎子”,由皇帝的侍从人员拿着,以备皇上方便之用。为什么要把夜壶称为“虎子”呢?《西京杂记》里说:“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象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之也。”李广善于射虎,他把夜壶做成老虎的形象,向老虎嘴里撒尿,因此老虎形状的夜壶就流行了开来。

到了唐朝,因为唐高祖李渊父亲名字叫李虎,虎字是要避讳的,夜壶不能叫“虎子”了,就改成了“马子”。到了宋朝,这个叫法依然不变。宋朝人赵彦衛在《云麓漫抄》里说:“马子,溲便之器也,唐人讳虎,始改为马。”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里也记载:“家生动事有马子。”意思是说当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夜壶。在宋朝,“马子”也可以指妓女,而且是指档次最低的妓女。

当时的高级妓女都是要求精通琴棋书画,能够吹拉弹唱的,而那些只能提供性服务,没有其他技能的妓女就被叫做“马子”。大约是指她们像夜壶一样,只能提供一时的痛快。再到后来,明清甚至民国时候,民间把“暗娼”和“破鞋”(不正经的女人)也叫做“马子”。意思是说这种女人像马一样,谁都可以骑。解放以后,这个词就很少见到了。

黄梅戏继严凤英大师后,有马兰吴琼等五朵金花,韩再芬不是五朵金花,她属于第三代的吗?

韩再芬是略晚于“五朵金花”的、严凤英大师之后的、第二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不是第三代,她和“五朵金花”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同伴关系,不是师承关系。1980年毕业于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学校的黄梅戏演员马兰、吴亚玲、吴琼、杨俊、袁玫——被称为“五朵金花”,她们是继严凤英大师之后实现新中国黄梅戏第二次复兴的、承上启下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她们每个人都为黄梅戏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五朵金花”中的袁玫较早改行涉足影视业,同样成绩卓著。

1978年,10岁的韩再芬考入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学员班,两年后就登台演出,几乎排练了严凤英大师的《天仙配》《女驸马》等所有代表作。1984年韩再芬出演《郑小娇》《小辞店》等剧目,以其扮相俏丽可爱、演唱纯真自然的突出表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严凤英同志早年(20岁之前)表演音像失传的遗憾,受到了观众和专家的普遍喜爱。


文章TAG:《马栏》是什么意思  香港马栏是什么意思  是什么  什么  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