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这位代王这么沉得住气。看看汉武帝是怎么入京的。刘恒觉得奇怪,自己已经是王了,怎么进了京是王呢?友情提示,这是天王,天王者,天子也。他是怎么触犯的呢?一是他可能不听招呼;二来,很关键的一点,他从自己的封地带了一百个随从。那么,霍光为什么一开始不提名刘病已呢?这就是霍光的高明之处了,崩掉的刘弗陵有兄弟,有侄子,怎么也不可能轮到孙子辈的,所以一开始提名刘病已是肯定通不过的。

福王朱常洵到底是怎么死的?

明末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攻克洛阳,明神宗朱翊钧第三子福王朱常洵被起义军杀死(没有煮食),享年五十六岁。传说福王是被李自成煮食而死的,并且野史中把这一过程描述的绘声绘色:福王被起义军生擒活捉后,因贪生怕死不断求饶。李自成坐于大殿之上,亲自审问朱常洵,斥责他“汝为亲王,富甲天下。当如此饥荒,不肯发分毫帑藏赈济百姓,汝奴才也!”然后砍下福王的头颅,剩下的尸体也充分利用,“自成兵灼王血,杂鹿醢尝之,名曰福禄酒”。

1986年,孟津县文管会征集到了明福王朱常洵圹志,此志系1924年于该县被盗出土。其中对福王朱常洵的死有这样的记载:“崇祯十四年正月二十日,突有流贼数万攻陷府城,民军逃窜,王独挺身抗节,指贼大骂。二十一日遂死难焉。一时宫眷内官相率赴义,冒刃投缳者百余人。王享年五十六岁,妃邹氏子一人讣。……予祭葬从优,一切丧礼视诸蕃倍,厚赐,谥曰“忠”,更为之立庙、建坊、赐额,以表其烈,树碑以纪其事”。

打破了“福禄酒”的传统说法。 《明史》中的《福王常洵列传》中也有相关记载:“十三年冬,李自成连陷永宁、宜阳。明年正月,参政王胤昌帅众警备,总兵官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各引兵至。常洵召三将入,赐宴加礼。越数日,贼大至,攻城。常洵出千金募勇士,缒而出,用矛入贼营,贼稍却。夜半,绍禹亲军从城上呼贼相笑语,挥刀杀守堞者,烧城楼,开北门纳贼。

常洵缒城出,匿迎恩寺。翌日,贼迹而执之,遂遇害。两承奉伏尸哭,贼捽之去。承奉呼曰:“王死某不愿生,乞一棺收王骨,棆粉无所恨。”能够看到,在《明史》和《圹志》之中,福王的确是被起义军杀死的,但是尸体仍然存在。之所以有被煮成汤的传言,李献奇、张钦波在《明福王朱常洵圹志》中指出是因为“几百年来,站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的文人,在福王尸体的去向上大做文章,大肆污蔑攻击起义军”的缘故。

海昏侯刘贺当27天皇帝,都干了什么事情?

介绍这位仁兄,我们先前情提要一下,先从大家都知道的汉武帝说起吧。汉武帝就不多介绍了,汉武帝娶了一个老婆卫子夫,特别的能干,电视剧《卫子夫》已经全方位八过了。卫子夫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太子刘据。刘据同学因为晚年被汉武帝的宠臣苏文、江充陷害,发生了巫蛊之祸。简单点说,就是发现太子刘据在墙角画圈圈诅咒他爹地汉武帝。

好吧,其实是扎铜人,反正后果都是严重的,太子被打成反革命,妈咪卫子夫从犯,两人先后自杀。那汉武帝的大汉帝国还是需要接班人的啊。最终,汉武帝立了一个叫刘弗陵的儿子。为什么立这个刘弗陵呢?据汉武帝讲,这个儿子很聪明,而且个性很像他。于是,汉武帝立了刘弗陵,此时又发生了历史上很有名的一个事情,汉武帝在立太子时把刘弗陵的妈咪赵氏给赐死了,这就是著名的立子杀母。

这样做的原因,是汉武帝防止赵氏成为第二个吕后而专权。刘弗陵当皇帝那年只有八岁,历史上称为汉昭帝。因为年纪轻,所以选了数位大臣辅助,这里面有一个最关键的人,就是后来很出名的霍光。霍光同志干得还不错,开始纠正汉武帝时代的奢华之风,反正老百姓是有饭吃了。而等刘弗陵努力生长,好不容易成年亲政时却去世了。时年只有二十一岁。

更不幸的是,刘弗陵还没为汉帝国生下接班人。汉朝宫女那么多,汉昭帝为啥就是不生儿子呢?据说,都是霍光同志管得严啊,霍光同志不但管理着汉帝国的政务,还打理着皇宫的宫务,对刘弗陵的夜生活实行限量专供,要求宫女穿一种穷绔裤,这种裤子有很多带子,而且有裆,很难解开,就算你看到了漂亮姑娘,兴致勃勃,解这个裤子都能让你偃旗息鼓了。

后来,到了晋朝晋武帝同志,开始解放宫女的裤带,为了方便进行交流,要求宫女穿开裆裤,这就是另一个极端了。当然,宫里有一位是享受特例的,这就是刘弗陵的皇后,上官皇后。上官皇后拥有跟刘弗陵的优先睡觉权,原因除了是皇后,还跟她是霍光的外孙女有关。不过,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有指标的不一定能干出大事,上官皇后没有生下儿子。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麻烦,要选一个人来当皇帝啊。2.当时大家都提出各自的候选人。有人选广陵王刘胥,这个人是汉武帝的儿子,但这个人很快就被否决了,为啥呢?史书记载,这个人力气很大,能够扛鼎,还能打黑熊之类的猛兽。这样就不好啦,尤其是扛鼎这种事情。大家知道,秦国的秦武王嬴荡就是喜欢扛鼎,最后被鼎压死了。选了你上来,皇宫里鼎可多了,你一扛给扛死了怎么办?霍光同志也是不赞成刘胥的。

道理大家都懂的,刘胥年长啊,不好控制啊,尤其是刘胥当了皇帝,他名义上就是霍光外孙女上官皇后(现在是上官太后了)的大伯。辈份比上官皇后还高。让兄弟继承皇位,到时名份上就有很多说不通啦!大家可能都知道明朝的嘉靖皇帝就来过这么一出,他继承了兄长明武宗朱厚照的皇位,就死活不肯承认是朱厚照这一脉的,还搞出了大议礼事件。

霍光虽然不知道明朝的事,但这些道理他是明白的,于是,他隆重推荐了一个人:刘贺。刘贺就是最近被刨出来的海昏侯,他是汉武帝的孙子,也就是说,他得管上官太后叫婶婶。这样太后的位子才能做得安稳,上官太后的位子稳了,霍光这个外戚才能安稳。于是,霍光力排众议,推荐了刘贺。3.刘贺是半夜接到的通知,一般来说,碰到这种好事,那得赶紧上路啊。

刘贺不着急,拖到第二天才开始上路。一上路,就急行一百多里,马都累死了一堆。真正达到了静如瘫痪,动如脱兔。那就赶紧去吧,可走到一半,发现太无聊了。于是,停下来,找各地好玩的,比如到了济阳,下令去当地弄一种“长鸣鸡”来;到了弘农,洪荒之力爆发,又要求搞了一车的女子,据说还是抢来的。最后好不容易到了长安。登基当了皇帝。

二十七天后,霍光就把刘贺撸了下来,给废了,为什么呢?因为刘贺三观太不端正了,我们知道,一般说皇帝坏,都是馨竹难书,其实吧,这种模糊的词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有个精确的数字。在这二十七天,他一共犯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事,没错,精确到了个位数。平均一天四十个,其中最吓人的,是企图强奸婶婶、已经认了干妈的上官太后。

这就太坏了。于是,霍光为了国家的利益,就把这个皇帝给废了。古往今来,废皇帝的有,但像霍光这样,废了皇帝,还一片点赞的,大概就只有商朝的伊尹了。为什么呢,因为废了皇帝,国家变得更好了啊。这说明,国家的利益是在皇帝的利益之上的。这就是霍光废刘贺的故事,但今天脑洞老师要跟大家深入的聊点历史腹黑术。亲们要知道,历史是博大精深的,一个事情可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比如这个事情,可以有很多层的意思在里面。4.第一层,就是历史教科书告诉你的,霍光本人从国家出发,毅然废掉了不够格的刘贺,是值得表扬的。第二层,就是霍光也不是这么单纯的,他废掉刘贺,不仅仅是刘贺这么坏,也是为了自己的权利。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要问一句,刘贺是不是真的这么坏?如果他真的这么坏,他应该在自己的封地就臭名远扬了,虽说那会没有今天这样的信息传播工具,但不至于霍光这些大臣不知道啊,知道了,为什么还要把他招进来呢?另外,他的错事统计得太具体了,好像有一群人随时盯着他看。

哦,刘贺吃饭吧唧嘴巴,犯了一件错!噢,刘贺摸了宫女的屁股,犯了一件错!噢,刘贺偷看上官太后的事业线,犯了一件错!咦,刘贺上完洗手间没洗手,犯了一件错!……等等等等,这么精确的数字,像是故意在找刘贺的茬。还有一个问题,二十七天就把人家炒了鱿鱼,是不是太快了?临时工还有个把月的试用期呢。所以,这里面可能的原因是刘贺触动了霍光等大臣的利益。

他是怎么触犯的呢?一是他可能不听招呼;二来,很关键的一点,他从自己的封地带了一百个随从。这就不对啦,我们只招一个人,结果你带了团队过来。这不是要架空我们嘛,那我们这些老家伙不得全给你腾位置。所以,刘贺同学只好月子都没有坐满就滚蛋了。好了,这是第二层, 能看到第二层的,算是相当不错了。但这不是最后一层,还有第三层。

5.第三层就是刘贺这个人为什么急着上位呢?他就是猴赛雷也不该这样猴急啊。另外,我们也分析过,这个刘贺他在当王爷时,应该品行不是那么差的,为什么到了长安这么快就腐败坠落了呢?有没有可能是故意的呢?这完全也有可能啊,要知道,当皇帝是很快活,但如果当一个傀儡皇帝就不一定快活了,可能还不如当一个王爷。所以,刘贺发现自己可能会成为一个傀儡皇帝时,故意放荡自己的行为,最后让霍光把自己炒了,然后他继续回去当他的王爷。

能看到这一层,说明会琢磨历史了。但这还不是最后一层,最后一层是霍光的真实意图是什么?6.要了解霍光的真实意图,我们得继续看这个故事的后半段,刘贺被废了之后,大家重新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刘病已。刘病已是汉武帝的曾孙,是汉武帝弄死的太子刘据的孙子,刘据当年自杀时,他还是一个婴儿,所以逃过一劫。霍光废掉了刘贺,跟大家一商量,就把刘病已找出来当皇帝。

这可能才是霍光真正的意图,甚至是霍光一开始就考虑的人选。为什么呢?因为霍光跟这个刘病已是有亲戚关系的,刘病已的爷爷是太子刘据,刘据的妈妈是卫子夫,而卫子夫有个外甥叫霍去病,而霍光就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兄弟。所以从辈份上来讲,霍光是刘病已的爷爷,有亲戚关系。而且刘病已是废太子的孙子,虽然平反了,但亲人基本都被杀了,没有什么势力,所以要找一个傀儡皇帝的话,刘病已是最佳人选。

那么,霍光为什么一开始不提名刘病已呢?这就是霍光的高明之处了,崩掉的刘弗陵有兄弟,有侄子,怎么也不可能轮到孙子辈的,所以一开始提名刘病已是肯定通不过的。霍光只有先提名刘贺,把刘胥PK下去,然后再抓刘贺的小辫子,可能又碰巧这个刘贺有点得意忘形,一点也不低调,霍光很快就集齐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个砖头,把刘贺搞下去了。

这可能就是这个故事的第四层。到了这一层,才是打通了历史的任督二脉。海昏侯有这样的下场不奇怪。其实藩王入京当皇帝有先例啊,汉文帝就是,海哥应该跟文哥学一学啊。看看汉武帝是怎么入京的。诸吕之乱后,汉朝的功臣集团决定迎代王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进京。那刘恒去不去呢?见到了京城来的密使。刘恒心中又喜又惊。喜的是一个天大的机会突然砸在了头上,但惊的是,诱惑越大,可能后面的危机越大。

刘恒马上召集自己的参谋班子,秘密讨论这件事的可行性。很快,手下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这些军功集团的大臣们,都是高祖时的大将,会用兵,又特别的狡诈,他们消停了这么久,只是畏惧高祖、吕后的威势,现在已经诛杀诸吕,喋血京师,这干的事情太大了,很可能是请大王你去背黑锅的。千万不要去,再观望一下。另外一派则认为这个事情可以有:【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

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磐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

北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阳、琅邪、齐、代之强。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这里面讲了很多,仔细读一下,听起来堂而皇之,其实是分析了天下的大势。前面认为不能去的,主要是害怕这些军功集团的人用刘恒背黑锅,把局面搅乱,甚至是杀完吕氏杀刘氏,最后搞一个改朝换代。

但这位宋昌分析了天下大势,认为接下来只有姓刘的当皇帝。为什么呢?这牵扯到汉朝的权力平衡。在诛吕之前,汉朝是一个三角架,分别是诸吕的外戚集团,军功集团,以及外面的刘氏藩王。原本是很稳固的,但随着吕后的去世,驾驭这个三角架的定心锤拿掉了。诸吕成了瘸腿,自然被砍掉。那就剩下了军功集团跟刘氏诸王。这两者依然达到了一个平衡。

大臣们虽然控制了京师,但却没有实力改朝换代。因为外面诸刘犬牙交错,是磐石之宗。这江山还是姓刘的。随后宋昌又分析了,能够有资格继承的二代中,不过淮南王跟刘恒,而刘恒显然更有竞争力。所以,不要怀疑,就是干!刘恒依然不肯进京,他还是有所担心,毕竟这个赌注太大了,成功了一代帝王,但失败了,那就是身首异处,全家团灭。

这时候,他决定打一卜,得到了一个吉利的卜辞: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刘恒觉得奇怪,自己已经是王了,怎么进了京还是王呢?友情提示,这是天王,天王者,天子也。妥了妥了。但是,还是不要着急。在巨大的诱惑面前,刘恒展示了强大的忍耐力,他依然没有出发,而是派出了自己的舅舅薄昭前往京师,跟周勃见了一面。连周勃也奇怪了,这种大便宜事,换别人早就连滚带爬跑上来了。

怎么这位代王这么沉得住气。周勃只好把大家商议的具体内容告诉薄昭。从京师回来,薄昭向代王报喜:信周勃,得天下!老周信得过,去吧。刘恒这才踏上了进京的道路。带着六个心腹。这里,必须再次表扬一下刘恒同志,在自己要当皇帝时,没有鸡犬升天,带上一大班子人进京,而仅仅是挑选了六人。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带多了,难免让人猜测,他是去抢占资源的。

很可能引起陈平,周勃的反感。刘恒继续保持着低调,但低调不代表着没调,他有自己的盘算。到了高陵县,刘恒再一次叫停,然后派宋昌先进入长安观察一下形式。宋昌抵达渭桥的时候,发现百官都已经在等了。没错了,这肯定不会有诈。宋昌赶紧回来报告,一直有所顾虑的刘恒终于放下戒心,快马加鞭往长安赶。到达渭桥时,百官跪拜,周勃突然凑了上来,表示要跟刘恒私下聊聊。

聊什么大家都清楚,做为诛吕的主要策划跟执行者,周勃当然想拿到新皇帝的一个许诺,他的行动不但没罪,还是有功的。但眼下实在不是聊这些事的时候,因为百官都在眼前,要是跑到旁边跟周勃咬耳朵,搞不好就会被认为周勃诛吕,是跟自己一起商议的,自己早就介入了这件事情。于是,刘恒马上拒绝了,表示如果是公事,就公开谈,如果是私事,做王的人是没有私事的。

老江湖周勃在刘恒面前碰了一个软钉子,他意识到这位刘恒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好说话。但此时,已经没有选择了,他跪了下来,献上了传国玉玺。刘恒再一次拒绝了。这不是天子继位的标准程度,天子应该在大殿之上继位,而不是荒郊野外!刘恒向周勃行了谢礼,说道:“至代邸而议之。”进了长安,刘恒住进了代国的官邸。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刘恒是来当皇帝的。可是,眼下宫里还住着一位皇帝。诛杀诸吕时,这些大臣虽然已经商议要废了宫里的少帝,并且已经宣布这位少帝其实并不是汉惠帝的儿子,是吕后从外面找来的野种。但是,他们没有第一时间清除这位少帝,而是把少帝一直留到刘恒进京。新房东已经到了门口,旧房东还没有走。显然,这是故意留给刘恒的尾菜,要当皇帝,手上总要沾点血吧。

当然,也不需要刘恒亲自动手,只要清理旧房东时,新房东在场就可以了。东牟侯刘兴居,也就是最先起事的齐王刘襄的另一位兄弟主动表示,这一次诛吕大会,自己没有什么大功,所以这个清宫的事情就交给我吧。带着兵马,他跟另一位开国功臣夏侯婴一起杀入宫中,将那位已经失去群臣支持的皇帝少帝请出宫,不久后诛杀。让人唏嘘的是,当年刘邦跟项羽争天下,刘邦被项羽追得没地跑时,把自己的儿子、后面的汉惠帝一脚踹了下去,每次都是夏侯婴把他们拉回来,重新送上了车子。

要没有夏侯婴,汉惠帝早就死了。可万万没想到,为了表态,最终诛杀汉惠帝血脉的却是夏侯婴。皇宫终于空了出来,刘恒走进了未央宫。就在这一天的夜里,他拜自己从封国带来的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负责殿中事务。他仅仅用两个人,就将最关键的职位掌握在手中。至于其他的爵位,他通通都送给了军功集团的骨干。

陈平任为左丞相,太尉周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代王刘恒终于成为了汉文帝。但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自己的正妻跟四个儿子。在汉文帝继位不久,他的四个嫡子先后去世,而且更奇怪的,他的正氏并没有在史上留下姓名。唯一合理的解释,他的这位正妻很可能娶自吕氏。而这四个嫡子,血液里有吕氏的基因。汉文帝要成为天子,自然不可能把皇位又传给跟吕氏有关联的人。

雍正最聪明的一个儿子是谁?他的后代怎样了?

一提到雍正皇帝的儿子,人们首先想到的便他的继任者,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然而,在雍正的儿子们当中,还有一位在历史上非常的有名,他便是雍正的第五子弘昼。只不过,弘昼的为人所熟知,并不是依靠着他有什么卓越的能力,或是建立了怎样的功勋,而是在于他一系列极为荒诞而奇葩的行为。可实际上,弘昼的荒诞很大程度上是“装”出来的,而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不仅能够让自己享受到了极为丰厚的恩赏以及雍正、乾隆两位帝王的善待,更使得其子孙后代也永葆了平安与富贵。

弘昼荒诞行事的背后,实则是在明哲保身。弘昼是雍正的第五子,生母为裕妃耿氏。耿氏在雍正登基之前,与乾隆皇帝的生母钮祜禄氏一样,都是藩邸格格,与雍正的嫡福晋,即后来的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还有两位侧福晋,即年羹尧的妹妹年氏,以及弘时的生母李氏,在地位上相比确实要低了不少。而在雍正登基后,将钮祜禄氏晋封为熹妃,耿氏则仅仅晋封为裕嫔,并且是直到雍正八年(1730年)的时候,才被正式晋封为裕妃,而此时的钮祜禄氏已经被晋封为熹贵妃,级别和地位依然在耿氏之上。

其实,雍正这样这样目的也是非常的明确,就是不希望通过提升耿氏的级别,使得“子以母贵”,提高弘昼的出身,进而对乾隆继承皇位产生影响。包括雍正极力打压弘时生母齐妃李氏的地位,原因也是如此。而实际上,自从雍正在雍正元年(1723年),通过“秘密立储制度”确立乾隆为自己的接班人后,雍正便一直在为日后乾隆的登基做着铺垫和准备。

一方面,雍正不仅为乾隆配备了张廷玉、朱轼、徐元梦等当世之鸿儒名仕为老师,同时还安排宗室重臣胤禄、胤禧教授火器与弓马技艺,使其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而另一方面,雍正则是经常亲自教授弘历治国理政之道,并且时常对其委以重任,特别是雍正还安排乾隆在一些极为重要的祭祀场合代其前往主持,在培养乾隆施政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其在朝堂上的声望与威信。

从年龄上来说,弘昼与乾隆是同年所生,前后只相差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个时候的弘昼不可能看不出来雍正这样做的深意。与此同时,伴随着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无疑给了弘昼以极大震撼,使得其更加认清了当前的形势,而这便是“弘时之死”事件。雍正四年(1726年),就在雍正将自己最为痛恨的政敌八阿哥胤禩等人削宗夺爵,圈禁至死的同时,雍正也下旨,将自己的第三子弘时过继给了胤禩,与其彻底断绝了父子关系。

紧跟着,雍正又在雍正五年(1727年)的时候,将弘时削除宗籍,革除黄带子,剥夺了其作为爱新觉罗家族成员的资格。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弘时也就此彻底崩溃,也是在雍正五年(1727年),弘时便郁郁而终了,年仅23岁。弘时之死,除了因为他年少轻狂、不知悔改,长时间与胤禩等人保持了密切联系外,更重要是,雍正这样做既是在维护自己的皇权统治的稳固,也是在为日后乾隆的顺利登基而扫除障碍。

于是,为求自保,同时向雍正以及乾隆证明自己并没有夺位之心,弘昼也就此开始用“自黑”的方式进行了一系列荒诞的“演出”。这其中最为人所熟知,便是弘昼一再上演的“活出丧”闹剧了。弘昼不仅是在府上摆设灵堂,停放棺椁,还找人为其吹拉弹唱、哭天喊地。有时兴致起来了,弘昼还会坐在棺椁之上,做起了“导演”,指挥家人进行各种仪式,并且还要求所有人都要哭嚎不止,而他自己却在一旁哈哈大笑。

按理说,弘昼身为皇子,却有着如此荒诞不羁、尽失皇家威严的行为,这本应受到雍正皇帝的严惩,可雍正或许是明白了弘昼的用心良苦,况且他也是一直非常喜爱着自己的这个儿子,所以雍正始终没有加以过问,更没有对进行惩罚,反而依然将其晋封为了和亲王,弘昼也就这样安然度过了整个雍正朝时期。乾隆朝时期的弘昼荒诞依旧,却最终以善终收场。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乾隆登上了皇位。然而,此时的弘昼的表现却呈现出了正反两个非常明显的极端。不管是在担任八旗都统、玉碟馆总裁等官职,还是被委以议政大臣重任,协助乾隆皇帝处理政务的过程中,弘昼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展现了卓越的办事能力。可与此同时,弘昼荒诞不羁的表现却依然得到了延续,甚至较之此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继续上演“活出丧”的闹剧外,弘昼还在宗室宴会上,大言不惭的羞辱宗室,而他平时更是不学无术,遛鸟闲逛,走街串巷,甚至经常赌博,输的精光后还要找乾隆皇帝要钱替他还账。不过最让人瞠目结舌的,还是弘昼在朝堂上因为意见不合,竟当众殴打朝中的宗室重臣讷亲。可乾隆与雍正的态度几乎一样,不仅没有对其加以严厉惩治,反而是予以了包庇和袒护,这就使得弘昼更加的有恃无恐。

其实,乾隆的心中也非常明白,弘昼之所以要如此大张旗鼓的“自黑”,故意败坏自己的形象,为的便是让自己放心,从而不把他当成是一种威胁与顾虑,而弘昼自己要的只是一份平安和富贵而已。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弘昼去世,有人说弘昼是受到乾隆的处分郁郁而终,也有人说弘昼是被乾隆所害死的,而实际上,这两种观点都站不住脚,弘昼最终的结果是寿终正寝,得以善终。

首先,弘昼是被乾隆处罚过,但是处罚的程度并不重。'和亲王弘昼以仪节僭妄,罚俸三年。'清朝时期,宗室成员被皇帝罚俸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包括康熙的兄长裕亲王福全,因为“乌兰布通之战”的指挥失误,被康熙罚过俸禄,乾隆朝初年的辅政大臣庄亲王胤禄,也因为参与了“弘晳逆案”,被乾隆罢停双俸。并且,在史料上,除了记载着弘昼“仪节僭妄”外,并没有其他罪责的记录,所以不可能是因为处罚过重郁郁而终,或者被乾隆直接处死。

而实际上,雍正的幼子、被过继给果亲王胤礼袭承其爵位的弘曕,才是因为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处罚与责骂,最终郁郁寡欢,忧愤去世的。其次,就是关于弘昼得病,是有着明确的记载。“上临和亲王弘昼第视疾。”而这也说明弘昼确实是生病了,并且病的很严重,以致乾隆亲自到府上探望。而在乾隆探望后不久,弘昼就去世了,所以弘昼更应该是因病去世,而不是其他原因。

再次,就是乾隆对于弘昼去世后的一系列安排上,也是极尽恩宠。弘昼去世后,乾隆皇帝为其上谥号为“恭”,“恭”是恭顺、恭敬的意思,说明乾隆皇帝对于弘昼还是非常的认可的。并且,乾隆皇帝更是安排弘昼的次子永壁,直接袭承了和硕和亲王的爵位,隔代并没有降爵,也足可见乾隆皇帝非常看重他与弘昼之间的感情,并对其的后代予以了善待。

弘昼在其生前的表现确实极为的荒诞,但这并不是弘昼的本来面目,他这样做更多还是“装出来”的。而他之所以如此,为的便是自己能够享受一份平安与富贵外,也是在为自己的子孙后代做着充分的考量。弘昼的后世子孙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启功先生。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弘昼去世,其次子永壁袭承了和硕和亲王爵位。'三十年,薨,予谥为恭。

子永璧,袭。'两年之后的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永壁去世,乾隆皇帝为其上谥号为“勤”,这也是是对永壁能力与品行的肯定。只不过,“和亲王”的爵位,并没有被乾隆确定为可以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而从使得永壁之子绵伦只能袭承郡王的爵位,并且由此开始隔代降爵。而最后一位享受其家族爵位的毓璋,已然只是奉恩镇国公级别。

当然,弘昼的后世子孙们也同他一样,对于权势和地位没有过分觊觎和贪恋,保持了非常好的心态,使得整个家族世袭在传承的过程中,没有经历大的动荡,得以安然将爵位传承至清朝灭亡,而这些弘昼的后辈们也大多以善终收场。在弘昼的后世子孙中,名气最大、也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弘昼的第八世孙启功先生了。启功先生师承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

而启功先生最让人钦佩的还是其人格与品质。一直以来,他都是自称是“姓启名功”,皇帝子孙的身份从不对外提及。他六十年如一日,将所有的精力一心扑在教学和研究上,在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人才,为促进中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从而赢得了世人对其的极度尊重与推崇。

乾隆帝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璘,最终的命运如何?

因为权力、利益之争,自古皇家无亲情,可乾隆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永璘却逃过了这个魔障。永璘生于公元1766年,他出生时母亲魏佳氏年40,乾隆皇帝年56岁。看过宫廷剧《还珠格格》的都知道,乾隆最爱的女子除了大明湖畔的奇女子夏雨荷之外,便是宫中的令妃了。而这令妃不是别人,正是永璘的生母魏佳氏。所以,永璘不仅是乾隆皇帝的老来子,还是他最爱的妃子所生,自然,他从小得到的宠爱便非比寻常了。

令妃一生所生育子女的数目在清朝可以排到首位,她共为乾隆生下了四子二女,因为有两子夭折,最终存活的便只有两子两女,分别是:嘉庆皇帝、永璘、固伦和静公主、和硕和恪公主。从这里可以看出,嘉庆皇帝永琰与永璘是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通常,这种关系在帝王家总免不了政斗。可因为永璘无心储位的缘故,他巧妙地避开了原本会有他一份的政斗。

乾隆帝在位储位未定时,曾有大臣向永璘提议让他参与储位的争夺。可永璘却很是不屑地对臣子说:“皇位对我来说太沉重了,我这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得到和珅的府邸。”大约,永璘是整个大清唯一“爱豪宅不爱江山”的男子了。永璘的这句话,让嘉庆彻底放松了对这个胞弟的戒心。令妃、乾隆皇帝先后去世后,嘉庆帝永琰便开始接替他们继续给予永璘极致宠爱。

嘉庆对这个弟弟宠爱到什么程度呢?前文讲到永璘曾坦言最大的理想便是得到和珅的府邸,但这和珅是乾隆最宠爱的重臣,但凡乾隆在世,和珅的府邸是怎么也落不到永璘手上的。所以,永璘的这一理想一直只能悬在半空罢了。永璘的这一理想,终在哥哥嘉庆帝永琰继位后落了地、成了真。公元1799年,嘉庆4年,即嘉庆正式亲政的第一年,乾隆刚死他就将和珅留全尸处死了。

随后,他将和珅的府邸赐给了弟弟永璘做王府。不用说,永璘得此消息自是欢欣鼓舞,有亲哥如此,夫复何求!之后的永璘便住在他的庆王府过着“混吃等死”的舒心日子,对于他的这一选择,哥哥永琰也只能摇头叹息罢了。说来,即便永璘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个被爹妈、养母、哥哥、姐姐宠坏了的纨绔也干不出功业来,毕竟他文不通诗文,武不善骑射。

永璘是封建帝王家被宠坏的皇子代表,但好在他虽顽劣,却也懂得大分寸。永璘虽懂大分寸,但却经常在小处乱了分寸。最典型的一次“没分寸”,是在皇宫游玩时碰见皇后,即永璘的皇嫂。据传,当日永璘看到皇嫂后突然兴起竟拿无矢之箭射皇后嫂子取乐。这个事情,往大了说可是调戏皇嫂的重罪。可哥哥永琰听说后,只是宽慰皇后说:“你小叔子跟你闹着玩呢……”永璘办的另一件失分寸的事是嘉庆五年给养母私办寿辰。

永璘的生母令妃过世后,乾隆将他过继给了颖贵妃。一生无所出的颖贵妃对永璘疼爱有加,自然永璘对她也分外敬重。颖贵妃70大寿时,永璘在未奏明皇帝的情况下便私自大张旗鼓地给养母办了寿辰。嘉庆帝得知后却也只是对其略施小惩了事。嘉庆二十一年,永璘又干了一件荒唐事:他奏事把奏折交于大内奏事太监。这种行为,很明显是不合制度的,嘉庆帝得知后虽哭笑不得,却也只对其罚俸处之。

关于这类没甚分寸的事儿,永璘干过的还有不少,但每一次这些事都因为哥哥嘉庆帝的庇佑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嘉庆对这个胞弟的爱比之寻常兄长对弟弟的爱护,有过之而无不及。嘉庆二十五年,永璘病重,这年,他才55岁。胞弟的病急坏了嘉庆,为了让弟弟痊愈,嘉庆竟违祖制破格将无功劳、混吃等死了一辈子的永璘晋封为了庆亲王。

在靖难之役后,朱棣是怎样对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的?

1402年,靖难之役后继位时,朱棣年仅42岁,这个年纪分明是帝王如日中天之时,可雄风依旧的朱棣却在此后的20多年里,未生下过一个子嗣。是朱棣忙到没时间宠幸妃子?答案显然不是,毕竟男人生孩子只需要三两分钟,再怎样忙,这个时间终归是有的。民间倾向于认为:壮年继位的朱棣之所以一直无所出,乃是因为他夺位不正,且继位后干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遭了报应所以无所出。

这些伤天害理的事里,除了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和侄孙朱文奎弄“失踪”外,还包括:用极其阴冷的方式“处理”了太子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嫡长子,因为出身高贵且是长子,他成了朱元璋最理想的皇位继承人。他一生共有五个儿子,其中,除长子朱雄英夭折外,其他四子在他英年早逝后均在世。朱标这五个儿子中,皇长子朱雄英和皇三子朱允熥为太子妃常美荣所生。

常美荣是常遇春的长女,于洪武四年时,被朱元璋亲自下诏册封为朱标的太子妃。后不幸因生朱允熥去世。其他三子,即建文帝朱允炆、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熙,均为继任太子妃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吕氏所生。影视剧中朱允炆在讲究尊卑、嫡庶的古代,朱标这五个儿子的身份地位都非常尊贵。自然,他们在皇位继承上,都比篡侄子位的朱棣更加名正言顺。

这种名正言顺,也便成了他们下场凄凉的铺垫。朱棣继位后,一直在苦苦找寻朱允炆下落的同时,时刻担忧着大哥的儿子们会回来夺回皇位。皇位对朱棣的诱惑力有多大,他内心深处的担忧就有多重。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睡眠质量越来越差的朱棣“清理”大哥朱标的儿子们终究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最初,朱棣对大哥朱标的孩子们和老婆还算客气,毕竟面子工程得做足。

实际上,这些“客气”仅仅是他等待时间的过程罢了。朱标的三子朱允熥本非常受宠,毕竟,他是太子妃常美荣拼了命换来的孩子。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时,曾封这个弟弟为吴王。可未等到朱允熥去往封国杭州就藩,朱棣就篡位成功了。于是乎,朱允熥的人生也开始发生了惊天逆转:他先是被降为了居漳州的广泽王,随后又被召回京师贬为了庶人,再后来,则被囚禁在了凤阳,后暴毙而亡。

朱允熥的一生无疑是被永乐帝朱棣捏在手里的一生,说来,朱棣亡朱允熥着实是费了一番功夫的。朱棣处置大哥朱标的四子朱允熞的手法,与处置其三子朱允熥的手法,几乎是完全复制粘贴的。影视剧中朱标相比之下,朱棣清理大哥五子朱允熙的手法明显就与处置他几个哥哥不一样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比哥哥们,他年岁最小。皇叔叔朱棣篡位时,朱允熙年仅11岁,这个年纪在任何年代都是尚未知事之时。

可即便如此,朱棣也未放过他。朱棣先是将徐王朱允熙降为了朱允熙,这个路数与朱棣对付哥哥们的手法一致。所不同的是,紧接着,朱棣并未继续给他降级或是贬为庶人,而是让他和母亲吕氏一起去了懿文太子陵,给父亲朱标守陵墓去了。公元1404年,朱允熙被永乐帝改封为瓯宁王,"不遣之国"世奉太子祀。听这架势,朱允熙和母亲颇有能幸免于难的意思。

然而,这之后仅仅两年,年仅16岁(刚刚成年)的朱允熙和母亲便因府邸中莫名起火,被活活烧死。好在,朱允熙死后,得了一个“哀简”的谥号,说来,这结局终归要比其他几个哥哥强。朱棣做了如此多,是否就能安心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最终已经得了民心,坐稳了江山,也处置了大哥的众儿子们,朱棣也依旧不安心。为此,他甚至几次三番派郑和下西洋,名义上是为建立邦交、巩固政权,实际上却多少是为探寻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隋炀帝遇害前后,他的1侄2孙都做了皇帝,最终结局都如何?

都被人杀死!这三个人分别是杨浩(杨广的侄子),杨侗、杨侑(杨广的孙子)。杨浩的父亲是隋炀帝的三弟杨俊。江都之变后,“化及自称大丞相,总百揆。以皇后令立秦王浩为帝,居别宫,令发诏画敕书而已,仍以兵监守之。”后来宇文化及想当皇帝,将杨浩毒死。再说杨侗,他的父亲是隋炀帝的长子杨昭。隋炀帝出巡,杨侗奉命镇守洛阳。

《红楼梦》里的贾政对贾宝玉挑剔上天,且已有俩嫡子。怎么自己还娶了赵姨娘这种谁都看不上的女人做姨娘?

贾政娶赵姨娘是很明智的,对自己也是有益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假如贾政没赵姨娘陪伴,他早就郁闷,得了精神病了。贾政对嫡子贾宝玉挑剔,是恨铁不成钢,是望子成龙心切。娶赵姨娘为妾,是因为赵姨娘能给他无拘无束的幸福快乐。别人看不上赵姨娘,是赵姨娘口无遮拦,敢讲实话,敢于向封建礼教开炮。她的言行违背了封建礼教家庭贾府的规矩,只是赵姨娘孤身作战,得不到贾府上下的理解而已。

赵姨娘最大的性格特征就是真实。她心中的事,即便心中有阴谋诡计,从脸上也能看出来。例如,探春管家时,赵姨娘为了自己的哥哥赵国基的丧银,前来找女儿探春闹事,贾府众人在一旁一看就知道,赵姨娘是贪图那四十两银子而闹得。再例如,芳官用茉莉粉替代蔷薇硝,给她的儿子贾环。赵姨娘自认为自己终于逮着了芳官的小辫子,立刻去怡红院要说法,结果又被众小戏子们“群殴”了一顿。

她就是这样头脑简单,做起事来使人啼笑皆非,令人耻笑,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赵姨娘的身份可是贾府二老爷贾政的妾室啊!赵姨娘的性格决定了她,有时做事就像那孩子那般可爱。小说《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这一回说薛宝钗将哥哥薛蟠出差带回来的礼物,挨门挨户去送。赵姨娘收到礼物后,像个孩子一样受宠若惊,这可是一个拍马屁的好机会,她拿着礼物去给王夫人看。

王夫人是贾政的嫡妻,是个很严肃的女人,其身份比赵姨娘高贵得多。平时,赵姨娘对她惧怕三分,今天她想起了王夫人是薛宝钗的大姨,而这个礼物又是王夫人薛宝钗送给她的,她想在王夫人面前显摆显摆,讨个好。她来到王夫人屋中,站在王夫人旁边,举着礼物,笑容可掬地面对王夫人说:“这是刚才宝姑娘赠给环哥的,真是好姑娘,想的这么周到......我也不敢自己收起来,特拿来给太太看看,太太也喜欢喜欢。

”王夫人听了赵姨娘这番话,觉得不伦不类,抬头看了看她,也没搭理她。赵姨娘很失落,自己讪讪走了,嘴里嘟嘟囔囔,说了句:“这个又算个什么呢?哼!”自己却坐在一处,生了半日的气。这就是使人哭笑不得的赵姨娘。贾政所受的教育,是严格的封建礼教,平时总是板板着脸,其实表里不一。在对待妻妾不同表现中可窥见一斑。贾政在嫡妻王夫人面前是拘谨的、不开心的。

每当他看到王夫人那种严厉的样子,心里就打怵,两人在沟通方面很差劲。从小说《红楼梦》第七十二回,说赵姨娘想要讨彩霞给贾环做姨娘,找到了贾政。贾政回应再等两年,赵姨娘不满,回怼道:“宝玉已经有两年了,老爷还不知道?”贾政追问:“谁给的?”这件事说明,王夫人没把袭人作为宝玉准姨娘这件事情告诉贾政,平时,王夫人和贾政俩人很少沟通,同时,也说明贾政和赵姨娘经常无拘无束地沟通,俩人无话不谈,其亲密度可想而知了。

以上说明,贾政与赵姨娘的关系要比嫡妻王夫人好多了。可以说,贾政在赵姨娘面前,似卸下了王夫人困在他身上的思想枷锁,无拘无束,该笑则笑,该说就说,谈笑风生。从这些迹象推断,俩人的夫妾生活,肯定会更加疯狂,使贾政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和满足。这一切应该是贾政特别喜爱赵姨娘的真正原因吧。赵姨娘综上所述,贾政虽有妻室,之所以又娶了赵姨娘为妾,其根本原因,是赵姨娘能给贾政的心灵带来抚慰,以弥补他身心的缺失。


文章TAG:利港品  尊名  网购  大排查  消防安全  小区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  利港品尊名邸怎么网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