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娇出身名门,其父是堂邑侯陈午,其母就是著名的大长公主刘嫖。现在我全文引用在此(569字,强烈推荐阅读):《长安十二时辰》“汝能啊,你曾在谷雨前后登上过大雁塔顶吗?”姚汝能一怔,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说起这个。

如何评价剧版《长安十二时辰》?

豆瓣8.7,《长安十二时辰》凭什么口碑炸裂?从一粒芝麻说起。写在前面《长安十二时辰》开播第一集就在豆瓣上获得了8.7的高分,有人说追这部剧,不忍快进一秒钟,因为每一秒钟,都有丰富的细节。就算剧中烧饼上的一粒芝麻,也拥有坚实的史实支持。从这一粒芝麻中,就可以看到整个盛唐的繁华。一粒芝麻中的盛唐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在我看来,一粒芝麻背后也拥有无限的世界。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芝麻烧饼,屡屡出现。开篇,路边有个卖烧饼的(崔器所扮),仔细看,是芝麻烧饼;崔器哥哥死后,他给哥哥买了最后一个烧饼,也是带芝麻的;在崔器跟张小敬闲聊时,也曾回忆他哥哥带他去吃回鹘老罗做的“烙胡麻饼”。胡麻者,芝麻也。《长安十二时辰》的原著作者马伯庸是出名的细节控,在这部小说的后记里,他提到为了写这部小说,曾查阅了大量资料,光是专题论文和考古报告就读了一大堆。

所以,烧饼上的芝麻不是凭空出现的,少一粒也不行。如果你了解唐朝人饮食的历史,就知道之所以是芝麻烧饼,而不是其他烧饼,之所以是回鹘老罗做的芝麻烧饼,而不是汉人做的芝麻烧饼……这都是有讲究的。据史料记载,当时长安最流行的食物之一就是“芝麻烧饼”,当时人称之为“胡饼”。胡饼这种食物就是在唐朝控制了西部广大地域后,由远在西域的胡人带入的,胡饼上的芝麻,自然也是产自于西域。

所以,最地道、最正宗的“芝麻烧饼”自然是西边的回鹘人所做。由此可见,芝麻烧饼是地地道道的西餐。而且,当时的唐人也热衷于西餐,有钱人吃饭,只吃西餐,唐人称之为“胡食”。白居易在现在的重庆担任刺史的时候,曾经作诗一首,意思很简单,就是把当地产的胡饼寄给一位友人,让友人品尝看看,这胡饼是否能跟京城长安辅兴坊的胡饼媲美。

胡麻饼样学京都, 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 尝看得似辅兴无?当时长安城最好的胡饼就是产自辅兴坊,相当于如今的网红店,而且是大诗人代言的。长安的流行生活方式:在家里搭帐篷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不仅爱吃胡食,也爱突厥人的生活方式。据历史记载,白居易放着好好的京城房子不住,爱上了突厥人的帐篷,曾经在自己的院落里搭了两顶天蓝色的帐篷。

白居易他在帐篷中款待宾客,并且很得意地向他们解释,这帐篷呀,如何如何比屋子好,在冬天住着是如何如何能够免除冬季寒风之苦……总之,是一个突厥文化的铁杆粉丝。当然,白居易这粉丝还不是最“铁”的,正史里记载,唐太宗的儿子李承乾,宁愿说突厥语而不是汉语,在皇宫的空地上搭了一个巨大的帐篷,穿着突厥的衣服,亲手将煮熟的羊肉用刀割成片大嚼大吃。

这“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做派,就是跟突厥人学的。另一个我们的大诗人杜甫,有人考证也是因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食物在胃中骤然扩张,将其置于死地的——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还有杜甫的好基友,请人吃饭必去有“胡姬”的酒店,譬如什么“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什么“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酒樽”、“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总之,在唐朝,有胡姬的地方就意味着——高档。

其实,不仅胡姬,在唐朝只要是沾着“胡”的东西,都可以算是奢侈品了。时尚,同样也来自于国外。据时人说,在唐朝长安,在武德、贞观年间,最流行的是波斯式样的妇女大衫;高宗永徽之后流行的仿吐火罗的长裙帽;天宝初年,以穿着龟兹的半臂、窄袖和波斯的披巾最为时髦;安史之乱后,回鹘人增多,“回鹘衣装回鹘马”是最前卫的。

那时的长安城就像如今的巴黎,是世界的时尚之都。现在的北上广也比不上长安城“唐代的长安城对我来说,是一个梦幻之地。”在《长安十二时辰》的后记中,马伯庸如是说。也确是如此,在他的笔下,可以看到一个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的诸色人物云集在长安城中,风流文采与赫赫武威纵横交错,生活繁华多彩,风气开放多元。小说《长安十二时辰》中,最能表现这种梦幻色彩的一段描写,本来是主角张小敬所说,但在电视剧中,被移花接木到了崔器的口中,而且是缩略版的。

现在我全文引用在此(569字,强烈推荐阅读):《长安十二时辰》“汝能啊,你曾在谷雨前后登上过大雁塔顶吗?”姚汝能一怔,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说起这个。“那里有一个看塔的小沙弥,你给他半吊钱,就能偷偷攀到塔顶,看尽长安的牡丹。小沙弥攒下的钱从不乱用,总是偷偷地买来河鱼去喂慈恩寺边的小猫。”张小敬慢慢说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姚汝能正要开口发问,张小敬又道:“升道坊里有一个专做毕罗饼的回鹘老头,他选的芝麻粒很大,所以饼刚出炉时味道极香。我从前当差,都会一早赶过去守在坊门,一开门就买几个。”他啧了啧嘴,似乎还在回味。“还有普济寺的雕胡饭,初一、十五才能吃到,和尚们偷偷加了荤油,口感可真不错。”“张都尉,你这是……”“东市的阿罗约是个驯骆驼的好手,他的毕生梦想是在安邑坊置个产业,娶妻生子,彻底扎根在长安。

长兴坊里住着一个姓薛的太常乐工,庐陵人,每到晴天无云的半夜,必去天津桥上吹笛子,只为用月光洗涤笛声,我替他遮过好几次犯夜禁的事。还有一个住在崇仁坊的舞姬,叫李十二,雄心勃勃想比肩当年公孙大娘。她练舞跳得脚跟磨烂,不得不用红绸裹住。哦,对了,盂兰盆节放河灯时,满河皆是烛光。如果你沿着龙首渠走,会看到一个瞎眼阿婆沿渠叫卖折好的纸船,说是为她孙女攒副铜簪,可我知道,她的孙女早就病死了。

”说着这些全无联系的人和事,张小敬语气悠长,独眼闪亮:“我在长安城当了九年不良帅,每天打交道的,都是这样的百姓,每天听到看到的,都是这样的生活。对达官贵人们来说,这些人根本微不足道,这些事更是习以为常,但对我来说,这才是鲜活的、没有被怪物所吞噬的长安城。在他们身边,我才会感觉自己活着。”可以看到,电视剧中崔器吃掉的烧饼,本来应该是张小敬的。

张小敬说到七个人物,其中做毕罗饼的回鹘老头和驯骆驼的阿罗约,肯定是外国人无疑。唐朝时曾与300多个国家往来,唐政府各种接待费每年达一万三千余斛,每年都有大批驴友前往长安,光是留学生就有3万多人。携带不同文化的人,是一个城市精彩的根本所在。在张小敬生活的长安,百万人口中,至少有2%的外国人,而在如今的上海,中国文化最多元、最洋派的都市,外国人的比例只有不到1%。

当代中国,在文化的丰富和多元上,似乎仍没有一个城市能达到当时长安的水准。《长安十二时辰》,故事发生在长安,马伯庸希望这个故事不是一个古装刺客冒险的故事,而是一个发生在国际大都市的现代故事,唐长安城就是那个时代的国际大都市。小说中的“葛老”是“昆仑奴”(唐朝贵族很流行使用黑人仆役),在电视中,由黑人杰曼·翰苏(Djimon Hounsou)饰演。

唯一的女主角檀棋是汉胡混血,“鼻梁高耸,瞳孔有淡淡的琥珀色,她是李泌的家生婢,母亲是小勃律人。”电视剧中的檀棋则由热依扎扮演,可以说是选对了人。一粒芝麻的背后在小说《长安十二时辰》里,马伯庸不厌其烦地写着波斯进口的蜥皮鼓、钩纹团花的波斯毡毯、大食贩来的密制养容药膏、于阗国的特产芸辉香草……还有让张小敬念念不忘的胡饼,以及上面让他经久难忘的大粒芝麻。

透过这一粒芝麻,似乎可以想象出回鹘人运着一袋袋芝麻——或车载装、或驼载、或马运、或驴驼,从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大唐的土地上,直至长安那个回鹘老头的烧饼店里。在这个城市里生活的吐火罗人、粟特人、大食人、天竺人,在长安城里时时在传播的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祆教,还有那些曾经在酒肆当垆卖酒、在富贾的家宴承欢卖笑、在金銮大殿愉悦圣听的胡姬们,是他们一起创造了长安城的繁华。

陈寅恪先生在说到唐王朝的崛起时曾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虽能别创空前之世局。”这些人,和那些街市的奇珍异宝、酒楼歌榭、域外美食一起,成为唐长安城的奇景。由芝麻烧饼折射的盛世旷景,或许是张小敬要拯救长安的真正原因。 完。雷佳音、易烊千玺领衔主演古装剧原著小说《长安十二时辰》独家有声书就在喜马拉雅!文字鬼才马伯庸打造令人窒息的历史悬疑巨制,著名央视主持人张腾岳为您播讲,揭秘不为人知的十二时辰。

曹彰和曹植真的是被曹丕杀了吗?

曹丕曹彰曹植三人,同为曹操和卞氏所生,曹丕老大,曹彰老二,曹植最小。三人个性各有特色,老大深沉狡猾,老二勇猛豪爽,老三聪慧任性。如果三人同为平民百姓,肯定能相亲相爱一辈子。可生于帝王之家,注定了相爱相杀。《三国志·魏书·曹彰传》原文记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魏氏春秋》也道:“故来朝不即得见,彰忿怒暴薨”。史书上记载,曹彰封爵后拜见魏王,不得见,暴毙与自己家中,并非曹丕杀死。享年35岁,生命太匆匆。曹丕继位后,政局不稳,劳累过度,受风寒不治,公元226年逝,享年41岁。死后过了六年,曹植离世。也就是说,曹植也不是曹丕杀死。但曹丕又实在是间接杀手。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曹彰从小的理想就是“好为将”。而他也纪律严明奖罚分明,名声威震塞外。俗话说功高震主,曹丕怕压制不住,想杀的心肯定有。而曹彰“忿怒暴薨”,肯定与曹丕有脱不了的干系。曹植文采出众,灵活机智,深得曹操喜欢,行军打仗都带在身边,准备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一心想上位的曹丕把他试为死敌,《七步诗》就是明证。曹丕登基后,继续采取打压政策,贬低曹植的爵位,几次变换他的封地。

为什么汉武帝的茂陵没有皇后合葬呢?

汉武帝一生,号称是可三日不食,但却始终没有办法离开女人。不过,在他身后,却是非常寂寥。汉武帝从即位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一直到去世前,耗时五十多年修建了茂陵,而在茂陵里竟然没有一个皇后和他葬在一起。(汉武帝画像)汉武帝一生中的众多女人中,第一个对汉武帝来说比较重要的女人是他的第一任皇后陈阿娇。

陈阿娇出身名门,其父是堂邑侯陈午,其母就是著名的大长公主刘嫖。金屋藏娇的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我就不复述了。可以说,没有陈阿娇,汉武帝能否当上皇帝都是未知数。正是通过与陈阿娇的联姻,才有了刘嫖与汉武帝的母亲王娡一起搬到了汉景帝的第一个太子栗太子刘荣,幼年的汉武帝被汉景帝立为太子。汉武帝即位后,顺理成章地立陈阿娇为皇后。

但是,在汉武帝即位之后,他和陈阿娇之间就已经开始有了裂痕。一方面,陈阿娇一贯骄纵,汉武帝对她逐渐开始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另一方面,更要命的是,陈阿娇一直没有生育。在帝制的时代里,对于后宫的女人来说,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只有生育了孩子地位才能稳固。但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大价钱之后,陈阿娇始终没有能够生育。

而汉武帝在外面招惹了卫子夫,这更让陈阿娇气不打一处来。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走投无路的陈阿娇被迫求助于巫术,结果被汉武帝发现。勃然大怒的汉武帝废黜了阿娇的皇后之位,在长门宫安置。一直到最后去世,陈阿娇一直居住在长门宫中。大约过了十多年之后,陈阿娇在孤独寂寞之中病死。作为已经被废黜的皇后,陈阿娇自然没有资格葬入茂陵的。

根据记载,陈阿娇只是随便被找了个地方安葬而已:“葬霸陵郎官亭东。”对汉武帝来说,第二个重要的女人就是卫子夫了。汉武帝在姐姐平阳公主家里见到卫子夫之后就一见倾心,来到皇宫之中,卫子夫的肚子也真争气,卫子夫先后为汉武帝生下了三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陈阿娇被废黜之后不久,卫子夫就被立为皇后。但是,年老色衰,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而在汉武帝的身边又不可能缺少年轻貌美的女子。汉武帝对卫子夫也逐渐冷淡下来了。不过,卫子夫生性谨慎,作为皇后,卫子夫从来没有过什么过失,汉武帝虽然很少和卫子夫同房,但汉武帝对卫子夫依然十分尊重。汉武帝和卫子夫的儿子刘据,作为汉武帝的长子很早就被立为太子。对这个儿子,汉武帝也十分重视,作为一个守文之君,刘据显然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对此,汉武帝一直有清醒的认识。不过,到了汉武帝晚年,已经七十多岁的他逐渐有些昏聩,总是担心周围的人会害他。而且,汉武帝和太子之间在施政方面也有分歧,这种分歧也逐渐使得他们父子之间有了裂痕。太子的舅舅卫青、太子的表兄霍去病,都曾经在对外战争之中立下大功,他们也成为太子的重要依靠力量。可惜,卫青、霍去病都先后去世,太子就显得势单力薄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一个叫江充的小人试图火中取栗,挑拨汉武帝和太子刘据之间的关系。当时汉武帝在甘泉宫中,江充对汉武帝说陛下身体不好,是因为长安城中有人对陛下施以巫术,长安城中有巫蛊之气。汉武帝信以为真,就让江充去查。江充在太子宫中“发现”了重要的证据,太子又没有办法来辩解,他暂时处于和皇帝失联的状态之中。

太子刘据索性杀了江充。而这个时候,在甘泉宫中的汉武帝却得到消息说太子谋反。汉武帝大怒,下令捉拿太子。太子被迫反抗,双方在长安城中打了一仗,太子兵败出逃,最终自杀。而就在太子兵败出逃之后,汉武帝派人到卫子夫的宫中收缴了皇后印玺,卫子夫为了避免进一步受辱,索性自杀身亡。卫子夫死于非命,自然不能被葬入茂陵。

她死后只是被草草安葬在长安城南,“黄门苏文、姚定汉舆置公车令空舍,盛以小棺,瘗之城南桐柏”。一直到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汉宣帝刘询即位之后,卫子夫才得以平反,有了“思”的谥号,坟墓也被扩建为陵园。卫子夫本人虽然没有资格葬入茂陵,但在此之前,卫子夫的兄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却因为他们生前的赫赫战功而被葬入茂陵。

(影视作品中的卫子夫)汉武帝第三个重要的女人是钩弋夫人,钩弋夫人是汉武帝晚年最受宠的女人。钩弋夫人本姓赵,其父是一个宦官,当然是生下了孩子之后才被阉掉的。这个姑娘很不幸,身有残疾,生下来双手紧握,不能展开,一直长到十多岁了,还是这样。有一年汉武帝外出巡视,路过河间,汉武帝身边负责占卜的“望气者”向他汇报说,这附近应该有一个奇女子。

于是,赵姑娘就被带到了汉武帝身边。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赵姑娘紧握了十多年的双手被汉武帝轻轻一掰就伸展开来了,而且她的手心里竟然还握着一个玉钩!这就说明,这个奇女子就是为汉武帝而生的。既然这样,汉武帝也就不再客气,当即笑纳了。她在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又为汉武帝生下了一个儿子!此时的汉武帝已经六十二、三岁了,老来得子,汉武帝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

在汉武帝看起来,这个孩子非常像自己,因而对这个小儿子也宠爱有加。在太子刘据自杀之后,汉武帝就面临着如何选择接班人的问题。汉武帝其他的几个儿子因为种种原因,都被汉武帝排除了。最后,汉武帝不得已只能选择了年幼的刘弗陵为太子。但汉武帝又担心自己身后出现类似当年吕后专权的局面,于是赶在自己生前就逼死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肯定也很快就知道了汉武帝将要把天下传给自己儿子的消息,儿子就要成为天子了,钩弋夫人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可惜,她还没来得及高兴几天,就迎来了灭顶之灾。不久之后,汉武帝突然对钩弋夫人大发雷霆,直接下令道:“来人,把她给朕抓起来,送到监狱里去!”钩弋夫人非常纳闷,平日里对自己恩爱有加的皇帝今天怎么就突然变脸了呢?在被拉出去的时候,钩弋夫人一再回头看汉武帝,她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了。

看到钩弋夫人无辜的眼神,汉武帝以非常坚定的语气说道:“你快走吧,你活不成了!”汉武帝为了避免身后外戚专权,竟然做出了“立子杀母”的决定。就这样钩弋夫人莫名其妙地死去,宫闱之事,外界无法得知详情,就连钩弋夫人死亡的具体时间都不清楚。钩弋夫人当然也没有资格葬入汉武帝的茂陵,她最初也是被草草安葬在甘泉宫之南。

到汉昭帝刘弗陵即位之后,追尊母亲为皇太后,派人将母亲的安葬之地扩建为陵园,称为云陵。陪伴汉武帝埋葬在茂陵的则是汉武帝生前的一个宠妃李夫人。李夫人到底叫什么名字,也无从查考了。在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之后,她为汉武帝生下了第三个儿子昌邑哀王刘髆。在李夫人风头正盛的时候,他的兄弟李延年、李广利也都受到了汉武帝的宠信。

但是,李夫人命薄,在汉武帝对她恩爱未减的时候就身患重病不治而亡。听闻李夫人病重,汉武帝赶紧去探望她。李夫人却坚决不让汉武帝见面。她说皇帝宠爱自己完全是因为美貌,如今病重的自己容貌大改,假如皇帝看到的话,就会不再喜欢自己,将来自己去世后也不会再怀念自己。等到李夫人去世后,汉武帝以王太后的规格将她安葬在茂陵之中。

但是,在汉武帝去世后,汉武帝的牌位照例是要被安放在太庙之中,而且作为皇帝,总是需要有皇后作陪,而汉武帝生前最后的日子里并没有再立皇后。于是汉昭帝即位后,干脆追尊李夫人为汉武帝的皇后,让她在宗庙里去陪伴汉武帝。汉武帝的女人中在史籍上留下记载的还有王夫人、邢夫人、李姬等人,但他们更没有资格被葬入茂陵,他们埋骨何方,也更无从查考了。

如果刘备称帝后,汉献帝被送回蜀汉,刘备该如何?

刘备称帝是在汉献帝被废以后。而献帝此时为山阳公。其实若是将献帝送给刘备,这就真的很有意思了,因为这就是一场政治博弈。曹丕称帝后,献帝俨然没有什么政治用处,但曹丕会考虑一件事,如果将献帝送给刘备,刘备再退位让给献帝,那么政治局势发展是不利于曹丕的,因为献帝在蜀汉继位,蜀汉便成为天下正统,民心所向,而曹魏政权瞬间变为反动政权,此消彼长间,曹魏政治优势荡然无存。

但作为刘备,称帝后送来个真皇帝,他也很为难,让位给献帝,自己是做第二个曹操还是兴复汉室的国之柱石?这个问题够刘备喝一壶的。幸幸苦苦打下的基业,给了献帝不甘心,不给献帝,那喊了多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太打脸,骑虎难下,进退两难。就好像朱元璋称帝后,小明王还活着,你说咋办?咋办这个问题就不能抛给刘备了,因为刘备身边有聪明人,诸葛亮不会让献帝活着入蜀的,魏蜀交接献帝的时候,安排一些杀手乱箭射死献帝就行了,然后再“捉拿”杀手,安抚好他们的家人,给以重金,说出幕后凶手是东吴或者曹魏就行了。

《三国演义》里曹操的儿子曹植是怎么死的?是新版三国里那样被曹丕毒死的吗?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不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之中,最有可能被曹丕毒死的是曹操的另一个儿子,就是被称为黄须儿曹彰,而曹植则是在曹操、曹丕死后,一直活到了曹叡时期才忧郁而死。下面我们聊聊曹彰、曹植的死因。一、曹彰在曹操的26个儿子之中,曹彰可以说是唯一一个继承了曹操武勇的儿子。据记载曹彰青年时期就能力博虎豹,一心就想学习武艺建功立业。

大家都知道曹操本身就文物双全,而且文人地位在当时远高于武将,自然希望自家儿子都是文物双全,特别是要懂得学习。但是曹彰却一心向武,不甚读书。有一次曹操看曹彰又不读书很生气,就批评曹彰说:读书学的是治国,读兵书,学的是万人敌,你天天练习刀枪,只不过是个一人敌的士兵而已。曹彰当面虽然听从曹操的教诲,但是出来之后对部下说: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学习卫青和霍去病那样,率领十万精兵,纵横戈壁驱逐外夷,这才是男人该干的事情。

整天蒙头学习死读书,做那样的博士又有什么意思呢?曹操有一次问几个儿子未来的理想如何,有人想当政治家,有人想当文学家,只有曹彰表示自己就想当将军。曹操问:“作将军干什么呢?”曹彰回答说:“披坚甲,握利器,面临危难不顾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大笑。曹操去世后,曹丕称帝,把曹彰封为任城王。

黄初四年(223年),各地诸侯王包括曹彰到洛阳朝见曹丕,朝见后曹彰却离奇病逝于府邸,有野史都说是曹丕忌惮曹彰在军中的影响力,故意下毒害死了曹彰。曹彰死后谥号为“威”,故亦称为任城威王。二、曹植曹植的故事很多,一些经典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其实曹植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因为他绝佳的文采一直是最受曹操喜爱的儿子之一。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曹植因为背负太多的文学美名,自己也展现出千年一遇的绝佳文学才华。可惜这些才华在政治上不但毫无帮助而且有害。因为曹植的名声,前来帮助曹植的都是杨修、丁仪兄弟这样的文人,而不是政治家;因为曹植的名声,这个团队中没有人会使用或者是不屑于使用阴谋诡计;因为曹植的名声,这个团队中的几人肆意喝酒,尽显文人狂放的作风,但是却喝酒耽误了大事。

在曹操最后的岁月,终于认清了曹植并不适合担任一个政治集团的继承人,只适合当一个文人骚客。于是最终选择了曹丕继位。在曹操死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成为了曹魏的开国皇帝。但是曹丕对于这个曾经和自己竞争继承人位置的曹植,还是非常小心。经常通过其他的一些方式来试验,曹植是不是还有别的想法。而且曹植在这时期的政治智慧显得特别低,曹植在自己的诸侯国的时候,听到了曹丕称帝的消息,曹植不经核实,就认为曹丕杀害了汉献帝,竟然做出了替汉献帝披麻戴孝,痛哭流涕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传到曹丕耳朵中,可以想象,小心眼儿的曹丕肯定在小本本上重重地记上他一笔。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就发生在这一时期。在曹丕当皇帝的几年之中,曹植一直在地方诸侯国就国。来洛阳的一次,还发生了任城王曹彰的离奇死亡,这对曹植的触动非常大。等到曹丕死后,曹叡继位,曹植一度还打算出山为国效力。但是曹叡也是一位英主,曹丕死后,一度传出大臣让曹植继位的消息,曹叡继位后自然再一次提防起了曹植。


文章TAG:东福邸  平邑  平邑邑东福邸怎么样  邑东福邸怎么样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