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存的清史书中所记载,当时最高等级的官员,即正一品官。所得的俸禄也仅仅是一百八十两,并不算高,但也说不上低。这样的制度直到乾隆上台之后,才对其进行改变。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添加了“恩俸”,把原本所得的正俸完完整整再发一遍。但京官的收入并不仅仅只有上文所说的这些,另外还会有全国各地的官员对其孝敬的额外收入。

在当时被称为“炭敬”和“冰敬”,而这些收入往往会比朝廷所发的俸禄还有多出许多。除了京官之外的地方官则不同,他们没有恩俸,即便是在所发的正俸当中也没有俸禄。而当时的清政府为了防止地方官由于正俸过低,去做贪污国家财产的事情。所以为地方官发俸禄的同时还连带给了他们不小数目的养廉银。养廉银之多,与正俸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当时的正二品:甘肃总督的养廉银是两万两,足可见这笔钱是一笔巨款。在当时清朝的地方官,用这笔钱轻轻松松就可以过一辈子。除俸禄之外,清朝的官员还以官员日常执行公务所需,为理由领取一笔公费。而随着级别变化,相应的每次可以领取的公费也不同。以最高级别的大学士为例,其每个月都可以领取五两银子。除了正一品官员中的一些常居地方的,如伊犁将军等官职。

以及地方官员,在京城担任官职的官员可以省去在吃饭上面的支出,享受由政府中户部对其支出的免费伙食。用当今比较容易懂的话就是在京城上班的人吃饭都由朝廷报销。等级不同,住所也有着严格界限在清朝所制定的官吏等级制度当中,住房方面对京官和地方官并没有实质性的要求。只是对不同级别的官员进行严格要求,即不同级别的官员对其住房分配有不同规格。

而假若是正一品的官员,则可以享受高达二十间房子的规格待遇。清朝对于官员服饰的要求十分之严格,不可以越界。最主要的一个例子就是假若是正一品的武官,则可以身着麒麟,凸显出身份地位,而其他品级的官员则不可以使用。假若不服从规矩,严重时可能还会受到惩罚。虽然退休离开政治舞台,但依旧享有权利退休之后仍然享受待遇方面,一般的一品官员。

到了退休之后,都依然能享受到全额俸禄的待遇。因为其地位之高,即便是在退休之时,也需要由皇上亲自决定而不能擅自退休。退休之后仍可朝见皇帝,依旧可以提出意见。正一品官员退休之后,由于在职时地位之高,即便是皇帝也依然对其十分尊重,他们依然可以进京面圣,向皇帝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有时甚至还会被皇帝重新启用。

清朝官员中有没有哪个官员的级别超过正一品?

 5/9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清代  异姓  爵位  一品  伯爵  清代一品  伯爵  哪个大  详解清代异姓爵位的等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