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排痰处理。改善排痰困难,或变换体位轻叩胸部帮助患者排痰。定期带老人到正规与医院检查肺功能,提高疾病的防护意识。如果肺炎感染情况比较严重、痰量比较多的话,要到医院里去吸痰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关于痰是怎么来的?如何减少喉咙中的痰液?这两个问题我整理了一篇回答。

化痰是什么

化痰是什么

咳嗽药的功效上通常都包含了两项:止咳 化痰。不能化痰的止咳是谋财害命,因为咳嗽的一大重要功能是将肺部产生的痰液从呼吸道及时清除,以免我们被自己产生的痰液给搞得窒息而死了,不要笑,这样事情在许多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有很大的概率发生,他们依赖人工吸痰来避免这种悲剧。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肺部产生痰液的过程以及痰的生理功能和潜在的风险吧。

我们所说的痰来自于支气管中产生的粘液,其作用是将呼吸道呼吸进来的尘埃、细菌、病毒等加以捕获,然后通过呼吸道纤毛的规律运动将粘液不断地向上运送到特定位置,就成为我们所说的痰,痰刺激喉咙产生咳嗽反射。当空气中有各种刺激物或我们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时候,粘液的分泌会明显增加,于是我们的咳嗽吐痰的次数也会大幅度增加。

呼吸道不同的情况下,产生的粘液性质也会有差异。粘液本质上果冻状的凝胶,之所以是凝胶是因为粘液中含有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形成了一张凝胶网状结构,这张网可以阻止病毒细菌进入肺细胞,将异物打包包裹,是身体很精妙的一种处理手段。图示:支气管中的粘液(金黄色)但如果这张网过于密集,蛋白含量过高,就会形成浓痰,其粘着能力太强,让咳嗽成为一件痛苦的事情,甚至咳不出来,有堵塞气道造成窒息的风险。

这时候就需要化痰或人工吸痰来解决了。使用药物化痰,是因为这些药物要么可以让呼吸道内层细胞增加分泌的水量,让痰液得到稀释,降低其粘稠度,要么可以破坏致密的网状结构,从而让痰液的粘稠度下降。这就是化痰的含义,化痰的最终效果是让咳嗽变得容易,身体也就不需要过度频繁的咳嗽。这也是止咳药通常必须搭配着化痰药(祛痰药)一起使用的原因。

虽然痰液的产生是维持呼吸道健康的正常功能,但在一种先天性疾病中,过度产生的粘稠的痰液引发严重问题——囊性纤维变性。图示:右边是囊性纤维变性患者的支气管模型,与左边的正常模型相比,患者有一个超级痰液生成器,并且由于细胞膜上缺失几种重要蛋白质,导致细胞分泌的水和氯离子减少,造成痰液过度浓稠堵塞支气管,导致肺部功能受损并发生纤维化病变。

痰是如何形成的?

痰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痰是怎么来的?如何减少喉咙中的痰液?这两个问题我整理了一篇回答。本回答一共分六个部分:痰多的原因痰是从哪来的?排痰的妙招如何从根源减少痰液痰湿体质的人有什么特点痰湿体质日常生活该注意什么?一、痰多的原因1、生理性原因多痰在正常情况下,腺体会分泌少量的黏液覆盖在黏膜层表面,对呼吸道起到保护作用;空气污染,雾霾天,还有难闻的化工品异味,都会刺激我们的呼吸道,我们的呼吸道有一个免疫保护机制就是我们人体的黏膜(比如鼻腔黏膜、口腔黏膜、肠黏膜等等)会分泌sIgA。

分泌液与黏膜组织密不可分,黏膜组织是人体与外物接触的第一线,食物入口,从接触口腔黏膜开始,空气中的颗粒物入鼻,从接触鼻腔粘膜开始。而细菌,真菌,病毒,这些有害物质,往往也会随之沾在黏膜上,这时就需要抗体来抵抗这些有害物质,而抵抗这些有害物质的能力,就称为粘膜免疫功能,决定这个功能的主要因素,就是sIgA的浓度。

当我们遇到雾霾天、或是刺激性化学品异味等刺激我们人体黏膜的物质,呼吸道会率先抵御,作为第一道防线,作战越激烈,产生的“痰”也就越多,也就说明这个人的sIgA浓度比较高,黏膜免疫功能强的人反应更强烈,有痰不一定是坏事,这是正常的外源刺激产生的多“痰”,只要没有内因,就不用干预,戴口罩做好防雾霾、雾霾天别开窗户、开空气净化器等等措施。

2、病理性原因多痰但是当气管、支气管和肺脏收到有害因素的刺激或致病菌感染时,腺体就会分泌大量黏液增加阻拦吸附空气中脏污的能力、稀释有害物质,促进病毒、细菌、吸入颗粒物排出,这些混合了空气中吸入的颗粒物、气道炎症分泌物以及坏死细胞的“大杂烩”,便是我们所说的“痰”。痰是呼吸道的排泄物,乍看和我之前写过的文章里所说呼吸道分泌的“黏液”是同一个意思,但其实有本质的区别:痰液是病变时才会有的,是夹杂了各种物质的混合物,而呼吸道黏液是正常健康情况下也会分泌的。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排痰  止咳  医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