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本身RNA的变异,并不单单是基因变异,还有空间结构的变化。因此,做到快速核酸检测,以及快速的基因,以及空间结构检测,才能够知道是否变异。说白了,如果能够每一个患者的病毒核酸都进行空间结构检测,当然是最好的,但是这个显然是无法完成的,一方面,能够有效分理出病毒,另一方面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国内阿里云已经免费开放算力为抗击疫情服务。

此外天河超级计算机,也免费开放算力在高通量的虚拟药物筛选、生物大分子动力学模拟、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以及生物大分子三维冷冻电镜数据处理等方面为研究机构提供药物研发,疫苗研发。总结:尽管超级计算机的算力非常强悍,但是病毒的变异,本身伴随多种不确定性。目前,超级计算机的算力当务之急,还是寻找病毒基因靶点,并且验证各类药物的有效性,以及疫苗的快速研发。

如何看待2017诺贝尔化学奖冷冻电镜 (Cryo-EM) 技术?该技术有哪些突破?

实话实说,获得这个化学诺贝尔奖的冷冻电镜技术!对于咱们来说好像很陌生,我猜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是做什么用的……我用我所知道的肤浅知识来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冷冻电子显微镜——打开生物分子结构大门的钥匙首先要先介绍一下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英文名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EM),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电子显微镜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透射式电子显微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反射式电子显微镜和发射式电子显微镜等。透射式电子显微镜常用于观察那些用普通显微镜所不能分辨的细微物质结构;扫描式电子显微镜主要用于观察固体表面的形貌,也能与X射线衍射仪或电子能谱仪相结合,构成电子微探针,用于物质成分分析;发射式电子显微镜用于自发射电子表面的研究。

1926年汉斯·布什研制了第一个磁力电子透镜。1931年厄恩斯特·卢斯卡和马克斯·克诺尔研制了第一台透视电子显微镜。展示这台显微镜时使用的还不是透视的样本,而是一个金属格。1986年卢斯卡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世界第一台电子显微镜1934年锇酸被提议用来加强图像的对比度。1937年第一台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推出

一开始研制电子显微镜最主要的目的是显示在光学显微镜中无法分辨的病原体如病毒等。1938年他在西门子公司研制了第一台商业电子显微镜。1949年可透射的金属薄片出现后材料学对电子显微镜的兴趣大增。1960年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加速电压越来越高来透视越来越厚的物质。这个时期电子显微镜达到了可以分辨原子的能力。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区间1980年代人们能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湿样本。1990年代中电脑越来越多地用来分析电子显微镜的图像,同时使用电脑也可以控制越来越复杂的透镜系统,同时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越来越简单。但是在冷冻电镜技术发展以前,一般是在常温下,用重金属盐覆盖需要探测的生物大分子,应用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分辨率较低。

而冷冻电镜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诞生后,通过使用液氮冷却的液态乙烷可以在毫秒之内实现生物样品的快速冷冻,将其保存在玻璃态的薄冰层中,接近其天然形态,并可有效抵御电子的辐照损伤,奠定了冷冻电镜技术发展的基础。“2013年左右,直接电子探测相机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冷冻电镜的发展,使得其分辨率水平由3点多埃提高到了1.8埃,达到原子分辨率水平。

随着直接电子探测技术及冷冻电镜硬件及重构计算技术发展,相信分辨率还会进一步提高到1.5埃甚至更高。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瑞士洛桑大学的雅克·杜波什 Jacques Dubochet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约阿基姆·弗兰克 Joachim Frank 和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 ,以表彰他们在发展冷冻电镜技术用来解析处于天然状态的生物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方面的贡献。

他们发展了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从而能够以接近原子分辨率水平来确定溶液里的分子结构。这三位科学家对于冷冻电镜领域都有各自的贡献。其中,英国科学家理查德·亨德森是冷冻电镜的鼻祖人物,开发了冷冻电镜的三位重构,在这一领域一直很活跃;瑞士科学家雅克·杜波什则首次证明了冷冻电镜技术的可行性;美国科学家约阿基姆·弗兰克是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的创始人,也是目前冷冻电镜领域的核心人物。

冷冻电镜技术是在超低温下将含有生物分子样品的薄水膜迅速冷冻成玻璃态的薄冰膜,使得生物分子样品刚好包埋在薄冰膜中,再利用电子显微镜照射生物分子样品,在探测器上采集到生物样品的二维投影或衍射花样图片,最后通过三维重构的算法将二维投影或衍射花样的图片处理得到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的技术。这个显微镜可以用来做什么呢?首先在生物医药领域“冷冻电镜技术对于药靶结构的研究极为重要。

”原本由于显微镜分辨率太低,他们在做实验时并不能看到药物是怎样作用在分子上的,只能反复进行试验,靠猜测来进行改良。由于冷冻电镜技术近期才出现了大的技术突破,药物的研发也需要一定的周期,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利用冷冻电镜技术研发的药物。未来运用冷冻电镜技术,可以在看到药物作用后相应地进行改进,药物的作用也就更强了。

新型材料领域在低温下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显微技术,用高度相干的电子作为光源从上面照下来,透过样品和附近的冰层,受到散射。我们再利用探测器和透镜系统把散射信号成像记录下来,最后进行信号处理,得到样品的结构。由于冷冻电镜的特殊性,其可用于研究敏感性的材料和界面的精细结构,加深我们对材料和界面的认知。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冷冻电  数据  获取  细胞  分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