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毘沙门天王像 图源于网络字的字数不一定,咱们常见的是两个字的,关羽字云长、杜甫字子美、宋江字公明;也有一个字的,比如先秦时期一个字的特别多,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的两位领袖,陈胜字涉,吴广字叔;三个字的也有,大多是外来语音译的,比如唐高祖李渊的长子李建成,就是玄武门之变被李世民干掉的那位,字叫毘沙门,毘沙门就是佛教的四大天王之首、多闻天王。

06字与名一定有关联古人取字,一般会跟名有点关联,大多数情况下,名和字是表达了相近的意思,或者是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比如说,孔子的学生宰予,就是大白天睡觉,朽木不可雕也那位,他的字叫子我,予那不就是我么;曹操,字孟德,他这个名和字出自《荀子·劝学》,“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是一回事;岳飞,字鹏举,大鹏展翅,可不得飞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字子固,巩和固是一个意思,巩固嘛。

还有的,是名和字互为反义词,比如唐宋八大家里面另一位,大文学家韩愈,字叫退之,愈是超过、胜过的意思,跟退正好是反过来的。不管是相近意思还是相反意思,名跟字反正是有关联。▲《大明风华》中的于谦 图源于网络还有的人,名和字带点延伸关系,比如于谦,明朝那个于谦啊,不是王老爷子他儿子;于谦,字叫廷益。他的名和字是出自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原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骄傲使人遭罪,谦虚使人收益,这是天道。你得谦,才能益,所以于谦,字廷益,名和字是个递进关系。还有《神雕侠侣》的主角,杨过,字改之,这名和字其实是从一位南宋文学家身上搬过来的,人家叫刘过,字改之,出自编年体史书《左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也是一个道理,有过,就改。有的人出生的时候带点神话传说,起名起字的时候,就会往这上面靠。

你看明末清初的大才子李渔,批过《三国志》,改过《金瓶梅》,他一开始的名叫仙侣,神仙伴侣的仙侣,字叫谪凡,贬谪的谪,下凡的凡。据说他是星宿下凡,是“仙之侣,天之徒”,所以名仙侣、字谪凡,有点“谪仙”的意思。说到谪仙那得顺便说道说道真正的谪仙——李白,李白字叫太白,因为他妈妈梦见太白金星了然后生了李白,他的字更像是给名作了一遍解释说明。

再看唐代大诗人王维,字摩诘(杰),他的名和字要连起来看才行,维摩诘,这是跟释迦牟尼同时代的佛教人物,维摩诘没有出过家,一直以在家居士的形象行善、参悟,帮助释迦牟尼弘扬佛法。▲维摩诘居士 图源于网络从这里也能看出来,唐朝时,佛教在中国已经非常流行了,用佛教名词起名起字,也算是非常时髦的一个事。比如说,唐朝开国功臣、李卫公李靖,字叫药师,这个字就来自佛教的药师佛;还有刚刚提到的唐高祖李渊长子李建成,字叫毘沙门,那也是从佛教里来的。

07从名字看身份还有的人,兄弟好几个的,起字的时候会用伯仲叔季来表示排行,先秦时期,有些人的字干脆就只有一个排行,没别的,比如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的一代名臣管仲,其实他名叫夷吾,仲就是他的字,说明他排行老二,见面叫声仲,类似于今天叫人家一声二哥。后来人一般起字没先秦时期那么简单粗暴,会在伯仲叔季后面加个字,最典型的就是三国时候孙坚的四个儿子——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孙翊(义)字叔弼,孙匡字季佐。

伯仲叔季这都是给嫡子的,还有个专门给庶长子用的排行,叫孟,比如马超,字孟起,还有刚刚提到的曹操,字孟德,这一看就是妾生的。排行这一套,也经常用在女性身上,因为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低,也不入家谱,除了极少数女性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绝大多数女性一般就给个娘家姓再加一排行。比如说,孟姜女,哭长城那位。你别以为她姓孟名姜,她其实姓姜,而且是小妾生的,庶出的长女,所以叫孟,先说排行后说姓,这是先秦时期称呼女性的方式,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姜家大小姐。

▲孟姜女哭倒长城 图源于网络刚才说到管仲,有小伙伴可能就有疑惑了,一般人提起历史人物,可没什么要避讳的,所以普通人一般就直呼其名了,刘备、曹操的随口就叫了,怎么到管仲这,得称呼他的字呢?怎么不直接叫管夷吾呢?这其实是个古代文化里常见的现象,叫以字行, 以字行于世的意思,也就是说因为各种五花八门的原因,后世提到这个人,一般会说他的字而不是名。

正因为“以字行”的原因太多了,所以也很难总结出什么规律。“以字行”这样的名人其实有很多啊,比如屈原,原是他的字,其实他的名叫平;项羽,名籍;房玄龄,名乔;罗贯中,名本。说了这么多起“字”的讲究,那么为什么今天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字”了呢?因为清朝被推翻以后,中国几千年的宗法礼教被废弃了,自然就不讲什么避讳不避讳的了,见面直接称呼名了,所以字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逐渐地,名、字,名、字,就成了同一个东西。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张福军  中甲  专刊  名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