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了通信光缆的资产归属,那就简单了,直接联系运营商客服即可。一般情况下,运营商会通知其代维单位来免费迁改,但如果工程量巨大,则可能会收取少量的费用。如何看待通信光缆线路建设尽管上述列举了架空通信线路的一些特点,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就要排斥通信工程建设,毕竟,不建设基础通信设施,人们就无法享受到便捷的通信服务。

实际上,通信光缆线路有架空、直埋、墙钉及管道等多种敷设方式,而国家则制定了严格的施工规范与工艺,具有安全隐患的通信设施是不得入网运行的,因此,对于正常运转的通信基础设施人们不应该排斥,而更应该积极地保护。结语光缆通常是移动基站、宽带小区以及政府专线等业务的信息传输载体,由于其具有容量大、性能佳且廉价环保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种场景。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祁山是如今的哪个地方?

江西自驾游,有什么路线推荐

首先简单回答一下,祁山在哪。作为一个甘肃人,这个要是不知道有点说不过去了。祁山在甘肃省礼县东部,原来叫做祁山乡,2014年改为祁山镇。出祁山就是北伐,北伐就是出祁山,两者密不可分。为什么做出重西轻东的决策?原因有几个,比如陇西地区曹魏势力薄弱,且有氐、羌可资利用;比如陇西地区地势较高,且可居高临下直入关中,与汉中形成钳形攻势;比如诸葛亮用兵谨慎,不寄希望于一役,而是徐图缓进,陇西恰好可为一块坚实的踏脚石。

但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让诸葛亮选择了走陇西地区?从汉中到陇西,有一条相对宽阔的通道,叫做祁山古道。这条通道从东南的汉中盆地西源起始,指向西北,形如一条走廊。走廊的南墙是南秦岭和岷山山系——武都、阴平即在此处——北墙是北秦岭,完全是穿山寻地而行,婉转曲折,最后抵达祁山。到了祁山,就等于出了山区,一路开阔可抵天水。

这条走廊除了两端以外,还有两个出口,一个出口是在成县,连通散关故道,可以通过大散关直抵陈仓。暗度陈仓,就是走的这条路。另外一个出口在文县,这里古代叫阴平,有一条七百里的山路,直通绵竹。换句话说,无论诸葛亮是去祁山还是走散关,这里都是必经之地。所以他五次北伐,有四次都走得这条走廊,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这一带的地形相当复杂,西边朝青藏高原过渡,北边向黄土高原过渡,南边向四川盆地过渡,三大地质带在这里交会,可想而知地形有多么错综复杂。

所谓的通道,只是一系列盆地、谷地、山峪和海拔相对比较低的丘陵组成。这种地形,勉强可以行军,但对运输辎重粮草来说,是个彻头彻尾的噩梦。除非有河流可以帮忙。古代搞后勤运输,效率最高的办法是漕运,也就是走水路。一条船运走的粮草,可以与几十辆车相当,且速度要快得多——哪怕是逆流而上,也比拉车更便当。这是摩擦力的选择。

诸葛亮用兵的特点,就是依水而行。他走的路线,一定是有河流可以协助后勤。比如第五次北伐走褒斜道,是因为中途有褒水和斜水。诸葛亮如此执着地走祁山古道,自然也是因为这里有水力之便。天水南部有一座齐寿山,古称嶓冢。西汉水在这里发源,流经天水、盐关、祁山、永兴、城关,然后转向南侧,至石桥、江口、龙林、雷坝,掉头向东,进入西和县、成县,抵达略阳,与嘉陵江合流。

西汉水的上游——古称漾水——和诸葛亮出祁山的路途完全一样。另外嘉陵江的源头之一,发源于凤县代王山,流经两当县、徽县,抵达略阳,和西汉水合流。这条路线,恰好与散关故道相合。而往南看,西汉水和嘉陵江一起汇聚在略阳,再通向广元,和从甘南过来的白龙江合流,三源合一,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嘉陵江,恰与金牛道相接。换句话说,如果有必要,蜀中物资可以不必绕路汉中,从嘉陵江水路直接运抵略阳,接济北伐。

从略阳到广元这条路,与嘉陵江重叠,因此又叫嘉陵道。当然,这只是一个大略描述,其实祁山道的支流支路甚多。比如祁山道在西汉水上游还分为铁堂峡道、木门道——这三个地名分别和姜维、张郃、密切相关,熟悉北伐史事的人都知道——在中段还有寒峡道、龙门径、骆谷径、威武径,南端有覆津道、鸣水道、青泥河道、木皮岭道、白水路等……限于篇幅,就不详细说明,学诸葛亮观其大要即可。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s306  S306  改线  招贤  施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