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遗憾的是,这样一位流传千古的大英雄,最后的结局却十分令人惋惜。公元986年,杨业在和辽国战斗的过程当中,不幸被俘。被俘之后,杨业宁死不降,最后绝食而死。后来在民间传说当中,杨业被不断的神化,最后就成了演义小说里面的那位老令公杨继业。而杨业去世后,杨家也继承了他的遗志,保家卫国。数代杨家人为了北宋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杨家也成了宋朝的一个大家族。

后来,当杨家传到杨业之孙杨文广这一代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杨文广曾追随北宋名将狄青,在广西地区平定叛乱。平乱期间,杨文广率军路过播州地区,发现当地还有杨家的一个分支。这个杨氏分支,在当地混得还不错,成了当地的土司。巧合的是,当时这个杨氏分支,自从来到当地之后,已经传到了第六代。而传到第六代之后,作为土司家主的杨昭,偏偏又没有儿子。

所以最后,杨文广干脆就直接把自己的儿子杨贵迁,过继给杨昭做养子。所以,从这一代开始,播州杨氏内部,便一部分是杨家将的血脉后人。再后来,随着北宋灭亡,杨家将主脉的那一支,开始彻底衰落了下去,史书上也就再没了记载。不过,播州杨氏这一支,却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到了南宋的宋宁宗在位期间,韩侂胄军北伐的时候,麾下便有一个叫杨祭的将军,作战非常勇敢。

这个杨祭,便是杨贵迁的六世孙。而杨祭之后,他的儿子杨价,也曾在蒙古大军南下攻宋的时候,率领宋军坚决抵抗。这个杨价,便是最后一个进入宋史记载的人了。至于再之后,杨家又经历了哪些事情,正史上就没有记载了。不过,虽然正史上没有记载,但播州杨氏的族谱上,却有着很完整的记载。从宋朝一直到明朝中后期,播州杨氏的族谱,一直都比较完整。

然而对于播州杨氏的族谱,后世史学界却存在一些争议。因为这本族谱,是在明朝初期的时候,由明初大儒宋濂,帮忙撰写的。很多史学家认为,或许,播州杨氏并没有杨家的血脉。所谓的杨文广过继儿子这件事,也只是当时的明朝政府,为了安抚播州杨氏,硬给套上去的,历史上并不存在。但这个说法,目前也只是猜测。如果仅从播州杨氏的族谱来看,这一脉确实有很多人,是杨家将的后代无疑。

杨家将有后代么?后代在哪里?

很多人所了解的杨家将都是从演绎当中而来,真实历史当中的杨家将并非如此。真实历史上的杨家将虽然演绎的版本很多,但是杨家将确实存在。第一代名叫杨继业,曾经先后投靠过后汉、后周,归顺北宋之后成抗辽大将。可惜被潘仁美陷害,惨死在阵前。生前留下七个儿子,最出名的是大儿子杨六郎杨延昭。之所以取名为六郎,是因为北宋把第六颗星认为是战星。

为了表彰他的抗辽战绩,给他的一种尊称,实际上是大儿子。其他六个儿子的记载不详细,杨家第三代代表人物是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当时前方战事比较缓和,北宋已经与辽国签订停战协议。杨文广是因为祖父辈的庇护出名,实际上的战功并不多。从杨文广之后,杨家基本上就算是没落了。不过由于演绎的版本太多,杨家似乎又在演绎当中逐渐扩大。

比如说七郎八虎,以及杨家二十二位女将,这些人物都不存在。不过佘太君确实存在,他是杨继业的老婆。不过演义当中的百岁高龄挂帅,现实当中并没有。不过杨家的后人却很多,只给大家介绍几个找到的。江城杨家将后人吉林市的市民杨永玖从家中翻出了来了一本《杨氏族谱》,虽然只有简单的300多页,但是根据上面记载的内容看,如:溯查杨姓始祖原籍系贵州人,自康德年间携眷属移居永吉州……康德元年岁次甲戌夏四月”、“追远堂记”等字样。

似乎是杨家后人迁移过来,而且里面还记载了很多杨家后人立功的故事。比如在清朝的时候,就有5位杨家后人被清政府封为将军,超过30多人都在军中担任过职位。后来经过查找发现,他们这一脉来自于杨继业的28世孙,名字叫做杨荣。家中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哥哥。当时父亲已经在山西的鹿蹄涧居住,是杨荣在后来迁到了贵州。后来又由于战乱,杨荣带着全家老小从贵州来到了吉林。

再后来他的孙子和侄孙生了8个孩子,然后形成了8个分支。他的八世孙是黑龙江副都督杨凤翔,曾经是非常出名的抗沙俄大将。后来根据吉林省文物管理部门考证,此地的杨家将后人确实是杨家将一脉。九世同村的杨家将后人在高淳淳溪镇往西10多公里的地方,有两个紧挨着的村子——杨家村与新杨村,两个村子当中的人基本上都是杨姓,共同供奉着同一个宗祠,乃是杨家将的后人。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夏仕港  靖江市  湿地  小区  重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