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君的历史功绩这里暂且不提,只说另一桩事,那就是权倾朝野的王氏外戚。汉王朝的外戚干政在王政君时期尤为严重,正是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在后来篡夺了汉室江山。好在王莽篡夺的并不彻底,汉王朝死而复生,仍旧是刘邦的后代重新夺回了皇权,将汉王朝的国祚给续上了。这个重新立国的皇帝就是光武帝刘秀,人们提起刘秀,大部分会冠以“位面之子”的称呼,因其太过幸运。

草根出身的刘秀能在那样一个年代抓住机会,成为改变汉朝历史的皇帝,这样的幸运其实想来也并不能单纯靠运气,能成为真正的中兴之主自然有他自身的原因。因其在后世被称为光武帝,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代表的是他是光复汉武帝的人,这种说法就很有点硬扯上关系的意思了,刘秀被称为光武帝,只是因为“光”和“武”是他的谥号。周朝开始出现谥号开始,皇帝以及诸侯王们在死后就被加上谥号,然后用谥号来称呼这个人,比如周幽王、周平王、齐桓公、晋文公等等,虽然秦始皇一度废止了谥号,但汉朝时期又重新开始定谥号。

刘秀死后,其子汉明帝刘庄为父亲定的谥号是“光”和“武”,这两个谥号能很好的概括刘秀,即“能绍前业曰光”;“克定祸乱曰武。”。所以和汉武帝没有关系,当然汉武帝的谥号也是“武”,但这两个“武”也并非一个意思,汉武帝的谥号“武”更多的是取“威强睿德曰武”之意。那么,刘秀是不是汉武帝的后代呢?也不是。实际上刘秀和汉武帝刘彻都是汉景帝的后代。

汉景帝刘启有14个孩子,栗姬生了三个儿子;程姬生了三个儿子;贾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唐姬生了一个儿子;王娡生了一个儿子,王皃姁生了四个儿子。我们知道,王娡的儿子就是刘彻,而唐姬生的儿子就是刘秀的五世祖刘发。刘彻能继位其实也靠了很大的幸运,因为原本太子是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但是栗姬因为不愿意和馆陶公主结亲,而生生将儿子从太子之位上拉了下来。

当时馆陶公主就是想让自己的女儿陈氏做皇后,既然刘荣不能娶陈氏,那就换太子,她和王娡达成同盟,联合起来让刘启废了太子刘荣,而让年仅七岁的刘彻登上了太子之位。刘彻被封为胶东王之前,刘发就已经被封为长沙王。不过因为唐姬的存在感比较弱,并不得刘启的宠爱,连带着刘发也不怎么被刘启喜欢,所以这个长沙国的地盘也是很小,比之其他的皇子,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好在刘发在刘启去世之前又为自己的长沙国争取了三郡。

刘发有十六个儿子,刘发去世之后,其长子刘庸成为长沙王。但这种情况很快改变,就在刘庸当上长沙王大约两年后,汉武帝刘彻颁布推恩令,“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也就是说,诸侯王将土地再分封下去,分给子弟,这就导致地盘越分越小。比如刘庸本来拥有完整的长沙国,但是推恩令一实行,他就要将自己的弟弟们都分封出去,也就是将长沙国的土地分成很多份,给他们,让他们成为列侯。

刘秀的四世祖刘买也就是刘庸的十三弟,被封为舂陵节侯,也有了自己的土地,等到刘买有了儿子,再将自己的地盘分封出去,这样土地越来越少,时间一长,后代就啥都没有了,还能在官场上混个小官已经是不错了,别的是不能奢望了。再加上西汉末年动乱不止,所以西汉末期,原先的那些诸侯王的后代们大部分都已经是普通老百姓,对汉王室构不成任何威胁了。

郭德纲和他的启缘师父杨志刚究竟发生过什么恩怨?到底是谁的错?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郭德纲想尽各种办法试图拜在杨志刚门下,杨志刚始终没有点头同意。说起来,郭德纲接触相声、爱上相声,并决定从事相声行业,确实和杨志刚有关。当年,郭德纲还是一个小小少年,由于家里大人天天上班,没有人照顾,他的父亲就把放在了家附近的文化馆。那个时代的文化馆里有很多教授曲艺的老师,馆长杨志刚就是其中一位教相声的老师,在他的影响下,郭德纲开始接触到相声。

说杨志刚是郭德纲的启蒙老师,一点也不为过,郭德纲曾经也已是他的学生而自豪。所以在老郭第一次“北漂”的时候,就曾经对外宣称是杨志刚的徒弟,后来杨志刚警告他,不让他以自己的徒弟自居,毕竟他们没有举行拜师仪式,不算师徒。在讲究师承关系的相声界,没有门户,是很难立足的。为了能够在相声界有口饭吃,郭德纲不得不再次拿出杨志刚为自己撑门面,不过他也怕杨志刚再次找他的麻烦,他就以杨志刚师父白全福的徒弟自居。

只不过,杨志刚从来不承认郭德纲和他的关系。仅仅是不承认郭德纲的身份也就罢了,他在北京的其他有地位的相声演员那里,从来没有说过郭德纲的半句好话。据说,当年郭德纲没有拜在李金斗的门下,多多少少都和杨志刚有关系。侯耀文先生有意收郭德纲为徒的时候,就托人去打听杨志刚,问他是否承认郭德纲这个徒弟,如果承认的话,他就不收了,毕竟相声界的“跳门”是被人不齿的。

可惜,到了这个时候,杨志刚还是不愿意承认郭德纲。后来,郭德纲风风光光地拜在了侯耀文先生的门下,成为了有师承的相声演员。再后来,一夜之间,郭德纲以及德云社红遍大江南北。杨志刚话锋一转,开始明里暗里说郭德纲的本事都是他教的,和侯耀文没有什么关系,指责郭德纲不地道,背弃恩师等等。郭德纲没有反击,只是后来的《我叫郭德纲》一书,有些章节涉及到了杨志刚,谈到他,郭德纲自然没有什么好话,因为杨志刚把他的心伤透了。

不过书里有些揭老底的情节,比如贪污文化馆的公款之类的事,惹怒了杨志刚,他以诽谤罪把郭德纲告上了法庭。判决结果是郭德纲诽谤罪不成立,至此,郭德纲和杨志刚在明面上结下了梁子。如果真要说这些往日的是是非非究竟是谁的错,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觉得首先杨志刚有自己的问题在,既然郭德纲确实是跟着你学习的相声,那么在他去北京闯荡的时候,打出了你的旗号,你就得认这个徒弟。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邓华  邓家管  林帅  爱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