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主要是将鸦片倒入挖好的大坑中,坑中已有水,再倒入盐和石灰。石灰入水后沸腾,增加水的热度从而产生水汽(这就是白色的烟雾)。由于手段主要是依靠水,这就要考虑入水和排水的问题。而虎门这个地方位于东莞县太平镇临近珠江边上,既方便就近取水灌入挖好的大坑,又便于销毁鸦片后将其排入大海(鸦片量太大一定要将其排入海里)。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后代都发展的怎么样?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因编纂《四洲志》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又因主持“虎门硝烟”被称为民族英雄。1850年逝世于赴任广西途中。林则徐家族繁盛,他有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而且后世香火甚旺,现在已经传至九代。长子林汝舟林汝舟(1814年-1861年),戊戌科进士,殿试第六名,授任翰林院编修,1861年去世。

林汝舟一脉比较著名的人物是他的重孙林鸿汉,担任南京金陵石化职工大学教师、校长,获“南京好市民”称号。次子林聪彝林聪彝(1824-1878),历任六部主事、衢州知府、署浙江按察使等职。故居福州市现宫巷24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聪彝的子女比较多,占了林则徐后人的约2/3。三子林拱枢林拱枢(1827-1880),1842年林则徐遣戍新疆,林拱枢一同随往。

补任内阁中书,在刑部工作十余年。后调任广西道,京畿道、山西道、河南道监察御史。林拱枢一脉出了很多优秀人才,不乏革命烈士。林曾同,化名李良,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1946年加入共产党参加地下工作,在解放战争中多次深入虎穴,获取重要情报。60年代受到冲击,1969去世。1977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林兴,李良的弟弟。

生于1919年,就读于辅仁大学,1945年参加了解放军,是一名出色的解放军战士。解放后在安徽大学工作,后受到冲击,于1993年病逝。凌青(原名林墨卿),李良幼弟,生于1923年,是出色的外交家。他在燕京大学就读时参加革命,后经晋察冀根据地到延安从事英语翻译工作,“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就是他现场翻译的。

20世纪80年代出任我国驻联合国大使。1997年收回香港的“中英联合声明”,是他代表中国政府交联合国备案的。林子东,李良的妹妹,新四军老战士,先后在省出版社、社科院、社科联任领导工作。她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林则徐的四个女儿长女林尘谭,嫁给了河南布政使刘齐衔;次女林金鸾夭折;三女林普睛,嫁给了两江总督沈葆桢;小女林金銮,嫁给了秀才郑葆中。

虎门销烟后,英国为何要迫不及待发动战争呢?

不要以为鸦片战争远在天边,其实近在眼前。如果今天中国不是国防强大,你以为美国人不会来一次鸦片战争?为什么英国佬一定要贩卖鸦片?这是我们第一个要问的,这世界上有那么多货物,身上穿的衣服,用的物品,多了是了,为什么英国佬非要贩卖鸦片不可?他就不能卖点别的东西吗?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说到中英之间的贸易关系。

晚清时代的中国有三大产品:茶叶,丝绸,瓷器,这三样产品在欧洲非常非常受欢迎,尤其是茶叶,当时的欧洲人几乎疯了一样的爱上了茶叶,由于工业革命的驱动,导致英国人工业能力大幅度提高,英国的钢铁,纺织制品可以以很廉价的方式对外出口。由于工业革命,导致英国人生活水平提高,因此对于消费就有了更高的需求,饮茶这本来是贵族才有的,一下子就普及到了平民,因此盛产茶叶的中国就自然成了英国的主要贸易对象。

也是因为如此,从1784年,中国对英国的茶叶出口占了总出口的80%以上,到了1825年甚至高达94%,整个欧洲都为茶叶疯狂,疯狂到什么地步?举个例子这是很著名的一幅画:波士顿倾茶事件。由于英国国会赋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进口垄断权,规定北美殖民地只能从东印度公司进口茶叶,由于英国对东印度公司的进口茶课25%的税,导致走私茶叶很有赚头,也是因为如此美国走私者抵制《茶叶法案》和东印度公司的中国茶叶。

不是说美国人不愿意喝中国茶,是美国人不愿意喝东印度公司的中国茶,美国人自己进口的茶叶一样要从中国来。波士顿倾茶事件刺激了后来的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可以说正是因为茶叶,间接导致了美国的独立。那英国人既然这么喜欢茶叶,买就是了,为什么后来闹出纷争?因为中国人不买英国物品,由于当时中国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英国多次在广州兜售英国的印花布,天鹅绒,结果亏本达到60%以上,棉布亏本10%,中国的穷苦人买不起印花布和天鹅绒,而中国的富人更喜欢丝绸。

由于当时中国是银本位国家,导致大批的白银从英国流出,英国受不了了,终于开始往中国贩卖鸦片。然后中国禁烟。这就是鸦片战争的由来。为什么英国人一定要打?因为不打的话,英国对于中国的茶叶是硬需求。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强大的国家,不管你贸易如何,一定要有强大的国防。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对外贸易顺差的,不是说今天的中国制造业发达起来了,然后对美国贸易顺差,而是自古以来都是贸易顺差,哪怕是晚清。

你对头条最近出台鼓励文章创作者的告示有什么想法?

提高原创文章数量质量是件好事情。头条鼓励多写文章,写好文章,鼓励正气,针砭负气,做法对头及时。这对创作是最大的鞭策。有促进工作提高质量作用。同时,为头条越办越好奠定基础。激励机制到什么时候都要有,叫优胜劣汰。只有把有能力德才兼有的写作人才发掘出来,就能保证今日头条长青树形象。成为时代发展的排头兵,兼有促进社会和谐共识和鼓动作用的好桥梁。

为了拯救民族,林则徐虎门销烟,为何最后却成了被“流放”的罪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林则徐禁烟是正义之举,也是完全正当的。但林则徐并不是一个负责销毁鸦片的士兵,而是负责一方军政的钦差大臣,要权衡禁烟的得失。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代,鸦片贸易在英国并不违法,该国老百姓也大量滥用鸦片。那么,鸦片贸易在英国就不算走私,必然受到政府的保护。问题来了。如果鸦片贸易在英国不合法,林则徐销毁鸦片就没有任何问题,因为英国政府不会保护鸦片商人。

但是,即便鸦片贸易在英国合法,又成为英国在中国贸易顺差的唯一物品。显然,如果林则徐强行禁烟,就存在和英国爆发战争的可能性。那么,就要仔细评估,禁烟后会不会打仗?如果打仗了,能不能打赢?如果不会打仗,或者即便打仗我们能打赢,那禁烟就没任何问题。可惜,事实却是,林则徐禁烟后,英国果断开战。而战争不但打不赢,还完全是一面倒,英军战无不胜,区区1万多人直接打到皇帝眼皮下的天津。

鸦片战争全面开打之前,中英其实就是广东的军队和英国人,有过十多次小规模交手。每次都是以清军吃小亏或者吃大亏结束,但上报给皇上的却都是大胜。由此,皇帝坚定了戒烟的决心,鸦片战争由此打响。事实证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满清不但没有禁烟成功,还赔偿了巨款,割让了香港,国内沿海打的一塌糊涂。更重要的是,这一战打掉了满清外强中干的假面具,让英国佬摸到了底牌。

而导致英军开战的,当然就是林则徐,皇帝迁怒于他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林则徐禁烟似乎操之过急,因为满清军事实力和英军有明显差距。至少应该组建一支还算可以的舰队,完成沿海较为顽强的防御以后,再去和英国人翻脸。第二次鸦片战争虽惨,好歹僧格林沁在大沽口把英法联军胖揍了一顿,吓得他们1年没敢进攻。

今晚回家,发现物业告示,要处理小区里的猫狗。不知他们怎么处理动物,你怎么看?

我孩子家楼下就有一个流泪狗妈妈生了5个健康宝宝,每个都胖呼呼的,小区里的好心人帮忙建了狗窝,每天大家都去送吃的,就是有打狗的,有天晚上偷偷吧5个小狗给都拿走了,狗妈妈看到车就追,那个场面心酸,让人心疼,它们不去伤害我们,为啥要去夺取它们性命啊,做人不能这样,大家都拿出爱心该有多好,真不赞成打狗这样的事。

家里闯进一只猫,我以为是流浪猫就养着了,结果第三天看见猫主人贴的偷猫死全家的告示,这时候该不该还猫?

猫主人素质够低的,第一反应不是猫丢了,而是猫被偷了,还偷猫死全家。但是人家的猫还是得还的,需要让他拿出这猫就是他的证据。交涉时还得保留录音甚至录像证据,防止被反咬。嫌麻烦,把猫放一个地,跟他说猫看见了,让他自己去找吧。还有人觉得应当在旁边贴个告示,什么有猫在他家白吃白喝,让付了钱才能把猫领走。这纯属没事找事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销烟  万人线  告示  佛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