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一定要申报吗?不申报有什么影响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1.首先提醒一下,2021年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申报从2022年3月1日开始,至2022年6月30日结束,超过规定期限申报的,如果需要补缴税款,补缴税款需要依法征收滞纳金。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自然人合伙企业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从2022年1月1日开始申报,至2022年3月31日结束。

2.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申报依法申报是每个纳税人的法定义务,除非满足豁免申报条件。比如年综合所得在12万元以下,平时已经按规定依法预扣预缴了个人所得税,或者通过汇算申报需要补缴税款在400元以下,其他情况都需要依法办理纳税申报,需要补缴税款的,必须依法补缴税款。3.如果纳税人未在规定期限申报,税务机关会进行提示提醒、责令限期改正,如果纳税人拒不改正,税务机关会根据情况依法采取相应措施,情节严重的,会移交稽查依法处理。

同时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会进行记录,未来如果有退税或者其他情形都会限制办理,还会影响个人未来纳税信用记录。4.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申报需要补缴税款的纳税人基本上个人年度综合所得收入均超过了12万元,应该说是相对收入比较高的,应该带头依法履行公民的纳税义务,不要因为未依法申报补缴税款留下不好的纳税信用记录,可能最后会得不偿失,后悔莫及。

何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能否详细解释?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我国税收制度的基本定位。寻究出处,这句话出自《荀子·君道》:“上好贪利,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以无度取千民。” 本来意思是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按我们现在的理解就是国家将从民众收取来的钱财用于对整个国家最需要最急需的地方,是一种对财力资源的均衡,是一种有效的分配与管理财税的机制!但是就目前来说,富人个税的灰色地带不打破,任何税改都可能难收成效。

历朝历代皇粮国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几成比例真正利之于民?

由于统计数字的缺失,目前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数字。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个人的看法。客观的讲,在世界工业革命之前,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生产力都是非常的低,中国作为农业社会,主要的标志就是农业的产量。中国现在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通过大量的育种、化学肥料、灌溉等手段,动则每亩地上千斤的产量,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但从我个人小时候听来的60年代亩产数据并不乐观,大概每亩地小麦的产量也就是在100多斤,还是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要知道,解放后农村还是修缮了很多的水利设施的情况下,农业的条件远远好于封建王朝时期。在古代,由于品种、水利等方面的原因,农业产量是非常的低的,生产的物质除了维持基本的生活之外并没有过多的富裕,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宋代之后才开始有一日三餐开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像汉朝也就是实行十五税一或三十税一,在这么低的税率情况下国家的税收主要用于维持政权的运转和富裕生活所用,结余不了太多的东西。一般意义上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用于民间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项次与老百姓基本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基本是没有用之于民。如若说用之于民的话,也就是有部分的粮库,粮库会在灾难时刻用于赈济灾民,这在总的取之于民的东西中占比是比较小的。


文章TAG:税收如何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如何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税收  如何  于民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