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街边麻辣烫非常简陋,其实就是个摊子。要找钱,先摆摊。麻辣烫最初的样子,就是上图。把火锅的食材用签子穿起来,吃多少拿多少。老板直接帮你煮好拿出来。当时吃麻辣烫的歌谣是这样的:「八十年代街边站,电杆脚下烫串串,一口砂锅几样菜,一盘干碟大家蘸。」②麻辣烫,从乐山到成都因为吃起来非常的灵活,消费又不高,串起来的麻辣烫确实好吃。

乐山离开成都不远,也有很多乐山人直接去成都做麻辣烫,于是麻辣烫一火火到了成都。(我问了很多乐山人也问了不少成都人,大部分答是先开乐山后来成都,欢迎指正)但是在成都,麻辣烫是个新词汇,「麻、辣、烫」三个字是形容火锅的,太缺乏识别。于是到了成都,麻辣烫就改名叫了「串串」, 串串这个名字非常具有成都风味,因为成都人讲话和爱讲叠字,这个词的发音是「喘窜儿」。

不过那时候的串串,叫做「手提串串」,手提的意思还是老板要提着锅子出门,其实也是摆摊,模式和乐山一样。这个业态确实非常生命力,大家也不满足在街头吃串串了,开始有部分老板开了串串店。串串不再手提,这种串串店,老板起名为「串串香」。1995年,武侯区的玉林路上开了第一家玉林串串香,到了96年袁记串串香也开了它的一家店。

到了2000年以后,麻辣烫三字已经传遍全国,唯独在成都市里没看到过麻辣烫三字。所以成都散打笑星李伯清也曾经表示过「成都没的啥子麻辣烫」。那时候成都街头大多只能看到玉林和袁记两家串串香,红锅锅底不要钱,吃完串串按签数钱,长签几毛短签几毛。吃一顿经济实惠。但是「乐山麻辣烫」也在自行生长,从街头也开到了店里。

这张是典型的乐山麻辣烫。说实话,和成都串串香没有什么太大差别。都是火锅味,都使用「清油」为主,干碟子油碟子也没什么区别。实际能感知到的差异就是成都用的是“火锅锅子”,而乐山用的是一个“火锅坛子”。乐山坛子的设计其实更合理一点,比较好烫,签签头不会浸在汤里。③走出四川的麻辣烫麻辣烫之名,我觉得和1998年上映的电影《爱情麻辣烫》分不开(里面有学生时代的高圆圆)。

当时的电影场景里,麻辣烫还是以三拖一的小火锅为代表。但是麻辣烫三个字,已经跟着电影作为一个名号出去了,四川麻辣烫也开遍了大江南北。我国有大量的小吃,都诞生于90年代。原因很简单也很悲伤:全国有大量的工人下岗了。大量的人没有了工作单位和工资,钱没了人还在,很多人也被迫走向了街头摸爬滚打,走向了餐饮。「快餐化的麻辣烫」雏形就是在这次的下岗潮中诞生的。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麻辣烫  名字  吸引  四川  麻辣烫叫什么名字吸引人  四川的麻辣烫叫什么名字大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