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2月龄打了第1针,之后忘了,到6月龄想起来了,那就打上就可以啦,之后再7月龄打第3针,到18个月打第4针就行。国内,2015年北京市免疫规划疫苗补种标准也规定,关于百白破、脊灰,忘了打了,继续补齐即可。五联疫苗接种注意事项五联疫苗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接种。对该疫苗及其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抗生素过敏者和其他严重不良反应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患脑病、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注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后发生神经系统反应者,均不能接种五联疫苗。

接种五联疫苗的注意事项: 1.应谨慎用于患有血小板减少症凝血障碍者(因为肌内注射后可能存在出血风险)。2.五联疫苗可能含有痕量的戊二醛、新霉素、链霉素和多粘菌素B,需谨慎用于对这些物质过敏的接种者。3.如果曾经出现过与前一次疫苗注射无关的非热性惊厥,需谨慎考虑接种五联疫苗。4.如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可能暂时与疫苗接种相关,需要谨慎决定是否进一步接种含有百日咳的疫苗:①48小时内出现的非其他明确病因导致的≥40℃发热;②接种后48小时内出现虚脱或休克样症状;③接种后48小时内出现超过3小时、持续且无法安抚的哭闹;④接种后3天内出现伴有或不伴有发热的惊厥。

5.如果以前接种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后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或臂丛神经炎,应仔细考虑接种含有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益处及其可能的风险。对于基础免疫程序没有完成(即接种<3个剂量)的婴儿,通常可考虑继续接种。6.如果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患有免疫缺陷;此情况下,机体可能会降低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因此,建议在治疗结束后再接种。

7.对妊娠≤28周出生的早产儿进行基础免疫接种时,应考虑潜在的窒息风险以及进行必要的48-72小时呼吸监测,尤其是对那些具有呼吸系统发育不全病史的婴儿。8.在宝宝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腹泻等,运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等,及具有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肝肾疾病,严重湿疹,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时,千万不要冒险给宝宝进行疫苗接种,大多严重后果都发生在这些情况下。

9.接种前,家长应了解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费用承担、异常反应补偿方式等,并如实向医护人员提供孩子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10.接种后,孩子应在接种场所观察30分钟,无特殊情况后方可离开。个别孩子在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冬季是中耳炎高发季节,家长该如何预防?

冬季是中耳炎高发季节,家长该如何预防

很多人认为冬季应该是预防感冒的时候,但是其实冬季预防中耳炎比预防感冒更重要,因为冬季是耳鼻喉疾病的高发季节,很多耳鼻喉相关的疾病都是伴随其他疾病产生的。在冬季中耳炎也是一种常见疾病,感冒就有引起的可能,然而却有很多人忽视了中耳炎的预防。冬季是中耳炎高发季节,家长该如何预防?1、注意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最好不要用硬物掏耳朵,预防鼓膜损伤,对于陈旧性鼓膜穿孔或者鼓室置管的患者应禁止游泳。2、预防感冒时预防中耳炎的基础阶段。临床发现,百分之七十五的中耳炎是感冒引发的,所以,预防中耳炎的基础是预防感冒,婴幼儿感冒后,家长应该用干净的手帕和餐巾纸轻轻的除去鼻涕等分泌物,防止鼻涕倒流进入耳内。同时在鼻内有鼻涕时最好交替左右按压鼻翼压向鼻中隔,进行擤鼻涕,不要用手捏紧双侧鼻孔擤鼻涕,避免增加鼻、咽部的压力。

3、戒除不良生活习惯是预防中耳炎发生的重要措施。有很多人喜欢掏耳朵,但是所用的东西不对,比如发夹,牙签和大头针等,不但没有消毒,还十分尖锐锋利,不注意就会刺破皮肤和耳膜,导致中耳炎的发生。还有游泳后一定要用,棉签或棉球清理出耳内的污水。4、预防“麻、腮、风”等急性传染病,是降低中耳炎发病的有效措施。因为如果发生麻疹、腮腺炎、风疹中任何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机体的抵抗力都会有明显的下降,如果病菌的毒力较高,就很容易诱发中耳炎。

宝宝易患中耳炎的原因中耳炎也叫中耳感染,通常由感冒或其他呼吸道感染诱发,分为非化脓性和化脓性两种。宝宝易患中耳炎主要是由于咽鼓管的功能不佳,原因可以分为两点:一是,6岁前的宝宝咽鼓管尚未发育成熟,咽鼓管较短,位置水平且开口宽敞。当宝宝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是咽部感染后,细菌会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从而诱发中耳炎。

二是,鼻咽部有一个淋巴组织名叫腺样体,它从出生就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慢慢变大,到宝宝6岁时达到最大,之后会慢慢退化。由于腺样体靠近鼓眼咽管的咽口,当宝宝呼吸道感染时,腺样体会增生肥大把咽鼓管堵住,造成中耳内气压无法调节,从而诱发中耳炎。宝宝得了中耳炎的表现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朵疼痛、耳鸣、耳内闭塞感、听力下降等。

一般来说宝宝会有哭闹、烦躁、发烧、呕吐、腹泻等表现。由于宝宝不能准确表达耳朵的不舒服,极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所以,当宝宝感冒后出现反复摸耳朵、烦躁、哭闹等表现时,大家就要警惕起来,宝宝有可能得了中耳炎。注意事项冬天滴用的水剂。应加温一些。温度需与体温相接近。简便法:在滴药前10分钟。将药藏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 ;睡眠时患耳应在下侧,同时注意不能受到压迫;换药时应嘱患者侧卧或将头倾向一侧肩部,并牵引耳廓。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麻腮风  麻风  预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