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的得名是与太行山有关的,元统一天下后实行省道州府制度,山西因在太行山之西,黄河之东,故命名为山西河东道,明置山西省,后改为山西布政使司,清朝沿袭明朝制度山西之名自此固定。金代山西的范畴缩小,之前特指西京,之后专指大同,从此,大同一府独享“山西”之名。

山西为什么叫三晋?

山西为什么叫三晋

晋国春秋五霸之一,其领土主要就在现在的山西省,山西省也因此简称晋,三晋的说法是来自历史上的“三家分晋”,晋国被分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春秋末年,曾经非常强大的晋国大权旁落,朝政被赵氏、魏氏、韩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大夫把持,他们都有自己的武装和地盘,相互攻击,其中范氏和中行氏因为实力较弱,最早被打败,剩下的四家中,智氏的势力最大。

当时,智家的大夫叫智伯瑶,他想吞并其它各家,一统晋国。智伯瑶便找借口提出各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交给公家,其它三家大夫都知道这是智伯瑶借助晋候的名义来侵占土地,但是魏氏、韩氏不愿得罪智伯瑶就答应了,而赵襄子却不愿交出土地。智伯瑶便以此为借口,胁迫魏氏和韩氏两家一起发兵攻打赵家。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内),危在旦夕。

就在此危难紧急之时,赵襄子派出门客张孟谈与韩、魏两家秘密联络,意图说服两家反过来一起攻打智伯瑶。韩、魏两家当时本来就在犹豫,对智伯瑶非常不满,也知道这样下去自己也要被智伯瑶消灭,因此就同意三家结盟,共同对付智伯瑶。后来,智伯瑶被三家联军杀死,其土地被三家平分,实力最强的智伯瑶却因为自己的霸道,反而被赵、魏、韩彻底击败。

什么时候有的山西?

什么时候有的山西

山西,春秋时期属战国属地,故简称“晋”,又称“三晋”,古称河东,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山西这个名称的由来,应该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战国山西名称的出现,大约始于战国。秦与六国有关山之隔,关是函谷关,山是崤山,当时就有关东、关西、山东、山西之称。     辽代山西成为西京大同及其以北地区的称谓。金代山西的范畴缩小,之前特指西京,之后专指大同,从此,大同一府独享“山西”之名。

山东、山西的山指的是什么?

山东、山西的山指的是什么

诚邀,如题。山东山西中间真有一座山吗?小编以为可以这样理解。实际上山东山西中间并没有一座大山一分为二,如果硬要说有一个,那大概就是太行山了。山西省的得名是与太行山有关的,元统一天下后实行省道州府制度,山西因在太行山之西,黄河之东,故命名为山西河东道,明置山西省,后改为山西布政使司,清朝沿袭明朝制度山西之名自此固定。

山西为什么被称作“表里山河”?

表里山河是一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说的就是山西地形的险要之势,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的山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春秋时期,晋国和南边强大的楚国就有一场著名的战争——城濮之战,战前晋文公心中疑虑。大将狐偃说:"打吧!打了胜仗,一定会得到诸侯拥戴。


文章TAG:山西  之西  美丽富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