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村的降水少,与修建水库关系不大,与气候波动有关,一个区域的降水变化有其周期性,这个周期有多长,很难用一个具体数字来描述,但我们可以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来推算,比方说,新疆罗布泊周边有一个古搂兰国,大约在公元330年消失了,至此干旱一直持续,据一些资料统计,新疆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降水就开始增多,至今每10年增加1mm,今年塔克拉玛干边缘的阿合奇县降水量已达312毫米,很多湖泊和河流原来是干涸了,现在变得“碧波荡漾、水草盈盈”。

如果我们粗算一下干旱湿润周期1985-330=1652年,1652年里降水是逐渐减少的,这还是小周期,大周期的得要上百万年。村里老人说的水库,大约是上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那个年代,正值我国北方多雨的时候,海河泛滥成灾,天津城内水深过腰;淮河流域水灾特别严重,成千上万家游离失所,为了解决水患问题,我们大修农田水利建设,毛主席说:“一定要根治海河、”一定要把黄河、淮河的事情办好“。

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河运动,海河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黄河流域修建了上千座,淮河上游几十座,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些水库的修建是完全正确的。可是自从水库修建之后,气候慢慢在发生改变,降水逐渐减少,改革开放初期水库用水方面有一些利益输出,偏向于工矿企业,导致农田用水减少,经过二三十年变化 ,地下水位下降了,农田干旱了,人们把矛头指向水库了。

似乎是修建了水库是导致雨少的原因。近些年来,国家加大对河流、水库的管控,对水库用水也进行合理分配,南水北调为河北18条河流连续补水近10亿立方,永定河今年也在进行生态补水,一方面加强工矿企业用水管理,另一方面给河流生态补水,地下水位正在回升,但这项工作是长期的,环境才会慢慢改变。相信经过几年的治理,会重现过去的时光。

梅雨季节三峡水库水,能不能在重庆大山建水库然后打到黄土高原?

梅雨季节三峡水库水,能不能在重庆大山建水库然后打到黄土高原

想法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不说别的,单就茫茫秦岭就是绕不过的槛。从三峡库区调水至黄土高原,不管是从重庆还是从宜昌引水,往北都是连绵山脉,即便建设通道,也只能是调取生活用水,而且到达关中盆地后,如何输送至海拔更高的黄土高原,更是难题中的难题。当前除了南水北调工程以外,虽然围绕长江往陕西调水,的确也有水利工程在建设,那就是引汉济渭工程,但引汉济渭是从长江北岸支流汉江引水,根本不是从三峡库区,汉江上游取水点与三峡库区的距离还有近300公里。

即便相关部门未来也规划有引江补汉工程,从三峡库区引水,补充至汉江,但往北最远也只是到达汉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库,根本到达不了引汉济渭的上游取水点。就算再建设通道,将汉江中游水资源引到上游,最终能到达的也只是陕西关中盆地,再引到黄土高原落差太大,海拔高度在800~3000米之间,工程比较困难。不过,以上工程的出发点,都是为了缓解西北地区的生活用水短缺,与解决长江梅雨季节洪水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以南水北调生活用水调取为例,当前设计的泵站最大水量每秒不超过500立方米,这在长江洪峰动辄每秒6万立方米面前,实在微不足道。另外,南水北调中线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因为此处海拔高于京津地区,所以调水通道大部分采用自流方式。而东线调水工程,有很长一部分通道是沿用京杭大运河河道,但即便这样,调水通道尚且需要几千亿投资,可想而知如果建设更宽广的洪峰调水通道,则需要十倍、百倍的投入,这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真金白银。

至于问题当中问,在重庆大山之间修建水库,一级一级打到黄土高原,这其实也只是一个理论想法,实际操作可能性为零。从三峡库区向北到达黄土高原,距离大约在700公里,这么长的距离需要建设的水库不低于50座,每一座背后都要涉及大面积搬迁,且经过神农架、秦岭等自然保护区,这对整个秦岭的生态破坏将是致命的。总结:未来在围绕生活用水紧缺方面,长江水往北调的工程会越来越多,但在解决长江洪峰的问题上,南水北调方式不可行。

如果在重庆市的巫山县的巫峽村和横石村之间修一个高800米的大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三峡水库形成后,对地下暗河有什么影响

题主你好!您所说的地方不知道是哪,也不知道您所说的这个大坝是否是用来阻隔河流的,假设是这样,那么这无疑是一个罕见的世界级超级大工程,其建造难度将超出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工建筑,恐怕也只有像中国这样有雄厚建造实力和经验基础的“基建狂魔”才有可能完成,并且也仅仅只是有可能。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建造一座大型水坝到底有多难。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的大坝是位于我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雅砻江大河湾干流上的“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大坝高度305米,比著名的长江三峡大坝高出了约120米。另外在雅砻江上还有另一座在建的世界级大坝——“两河口大坝”,两河口大坝建成后的总高度约300米,土石坝心高度295米,坝心同比为国内第一,整个坝体虽然比锦屏一级大坝略低,但是其建造过程和难度创下了多个世界之最。

两河口水坝海拔高度超过3000米,整体结构为重力坝,坝顶长度为650m,坝体及周边山体加固共使用了大约5万吨钢筋和大约相当于6个鸟巢体育场体积的土石方,动用的人力更是上万人,整个坝体建造完工预计需要5年。届时, 两河口大坝的泄洪高度及流速都将是世界第一;同时,大坝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边坡群土石堆水坝,其地质复杂程度也是全球罕有。

看了两河口的这些令人震撼的数据,建造一座大型水坝的难度已可见一斑。可这还只是一个高度300米左右的大坝,倘若高度增加到800米,技术难度且先不说(目前世界上尚没有超过400米大坝的技术论证,所以更谈不上建造经验),所需的建筑材料也将会成几何数字增长,并且这当中还要面临复杂地形地貌和各种极端环境的考验。

这里同样以建造水坝最为常见也相对稳固的重力坝为例,我们都知道重力坝是利用坝体自身的重量来抵御水压,重力坝的形状是呈直角三角形的结构;随着坝体的增高,坝高到坝底就要相应的加厚延伸,如果要建造高度800米的大坝,即便忽略各种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单单是支撑这整个坝体的面积就已经是一项难以想象的浩大工程了,况且如果是用来截流蓄水,800米这样的一个高度对上游所产生的影响也是难以估量的;这样的工程可能用基建来形容已经不是很恰当了,这无异于是在给地球做一个局部的外科手术。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巫山  水库  重庆  要修  污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