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蒲城县是有上千年历史吗?

渭南蒲城县是有上千年历史吗

秦风秦韵,一县一品特色农产品大集合之将相故里,蒲城酥梨! 中国农林科技网 2017-11-12 21:03蒲城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历史悠久,自周代即有记载,迄今已三千余年。位于陕西省东部,东与澄城县、大荔县毗邻,西与富平县、铜川市相依,南与渭南市相连,北与白水县接壤。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5 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9千米,总面积1583.58平方千米。全县分为四个地貌类型:南部为平原区,中部为台原区,北部为丘陵区,西北为高原区。蒲城县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时间的诞生地,被称为酥梨之乡和焰火之乡,周边有唐桥陵、唐泰陵等雄伟的唐代帝王陵墓。蒲城还是国民革命军上将杨虎城和清朝宰相王鼎的家乡,故有"将相故里"的美誉。

尧山圣母庙蒲城历史蒲城在西周末期宣王时(前827一前782)属贾。北宋《太平寰宇记》载“蒲城县有贾城。”《长安志》:“贾城在县西南十八里。”晋献公时(前676一前651)向外扩张,占有陕西中部及东北部,蒲地即人晋版图。晋在今蒲城县西头乡设北徵邑。战国时(前475一前211),蒲城先届魏后隶秦。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韩、赵、魏三分晋室,魏文侯占据山西西部及陕西中、东部,蒲城属魏的河西地。

魏襄王五年(前314),秦夺得河西地区,蒲城又为秦地。《史纪·秦本记》载:“简公六年(前409),堑洛。城重泉。”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重泉县城始形成。《括地志》载:“重泉故城在蒲城县东南四十五里”。西汉(前206-25),重泉县初隶河上郡。景帝(前156-141)时属左内史。武帝时(前140-前105)更左右内史为三辅,重泉属左辅。

太初元年(前104),左辅更名“冯翊”,重泉即属左冯翊。新莽时(9-25),重泉改为调泉县,属列尉大夫。东汉(25-220),复改为重泉,并徵入重泉,仍属左冯翊。三国、魏、晋(220-420),县名隶属未变。北魏太和十一年(487),改设南白水县。《太平寰宇记》载:“县治即今之蒲城县城,以在白水之南故名。

”归白水郡管辖,不久郡址南移至今蒲城县西北。宣武帝永平三年(510)郡治又徙回原址。西魏恭帝元年(554),改为蒲城县,“以县东故蒲城为名称”(据《太平寰宇记》)。清康熙《蒲城县志》载:“以县东有蒲实村(今作蒲石)而得名”。仍属白水郡。隋开皇三年(583),蒲城县改隶同州。大业二年(606),废同州,复属冯翊郡。

唐武德元年(618),复属同州。开元四年(716)冬十月,葬睿宗于县城西北丰山,名“桥陵”,改蒲城县为奉先县,属京兆府。开元十七年(729)升为赤县。天枯三年(906)又属同州。五代沿用奉先县名。后梁开平元年(907)属同州。后唐同光元年(923)属雍州(今风翔县)。后晋、后汉因之。后周广顺元年(951)属京兆府。

北宋建隆二年(961)改属同州。开宝四年(971)复改为蒲城县,属陕西路同州。天禧四年(1020)改隶华州(在今华县)。金天会八年(1130),蒲城为金统治,仍沿用蒲城县名,属京兆府华州管辖。元中统元年(1260)废蒲城县。至元二年(1265)复置。初蒲城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奉元路同州,后属奉元路华州。明(1368--1661),蒲城县属陕西省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华州。

清(1616-1911),初隶华州。雍正十三年(1735),同州改府,蒲城属同州府。民间文化蒲城是民间文化荟萃地。来到蒲城,您可以欣赏到富有地方特色的“芯子表演”以及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走马戏”、“石羊道情”、“细狗撵兔”。三秦民间艺术奇葩蒲城焰火,誉满中外,独领风骚。“麦秆画”、“土织布”被誉为“中国手工艺术精品”。

蒲城县书法历史悠久。周、秦、汉、唐文物中即有书法艺术珍品。其后,书法名家辈出,尤以明、清两代最盛。唐睿宗李旦桥陵唐睿宗桥陵位蒲城西北约十五公里处的丰山(唐时称为“桥山”,又称“苏愚山”)西南,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寝。桥陵以丰山为陵,在山腹开凿地宫,并在四周建造陵墙。丰山气势雄伟,蜿蜒如巨龙盘峙,登顶南眺,平野辽阔,一望无垠。

陵穴高出周围平地250米左右,四周诸峰环绕,山势巍峨,蔚为壮观。唐睿宗桥陵的陵墓建造和石刻艺术是唐代繁盛时期的代表,与乾陵并称为唐代陵墓石刻艺术之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城博物馆(蒲城文庙)文庙也称孔庙,位于县城中心正街路北,坐北朝南,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文庙共占地约廿五亩,围墙216丈。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蒲城县  桥陵  桥陵镇  陕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