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九陇右道河州“枹罕”条云:“积石山一名唐述山,今名小积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按河出积石山,在西南羌中,潜行地下,出于积石,为中国河,注于蒲昌海(嘉会注:今罗布泊),故今人目彼山为大积石,此为小积石。”正与《西山经》“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合。小积石山,即《禹贡》雍州“浮于积石”,今甘肃临夏州有积石县,并非《山海经》之“积石山”。

《大戴礼•帝系》和《世本》为司马迁《五帝本纪》所本,皆言黄帝嫡子“玄嚣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包括《晋语》皆误玄嚣为少昊青阳),皆居于川中。轩辕之国实川北松藩高原。代黄帝而立者,青阳少昊金天氏,以《西山经》考之,也在轩辕丘之西,此不细说。轩辕丘往东,《水经注•渭水》引姚瞻之言,云黄帝生于天水上邽城东七里之轩辕谷。

综上,炎黄集团东迁,西北气候恶化使然,轩辕丘、轩辕谷、歧水、涿鹿只是黄帝迁徙的一个个定居点,都称不上故里。黄帝出生地,大概率在黄河上源积石山以西的千余里西羌中,但轩辕丘是其娶妻生子之地,歧水是其壮大之地,涿鹿是其立都代神农氏之地,桥山是其叶落归根之地。新郑本祝融八姓之妘姓地望,西周末郑桓公逃死而巧取豪夺,黄帝传说本于妘姓、西周郑人,而为皇甫谧讹造耳。

北京有几个亲王府,其他的亲王府在哪?

北京有几个亲王府,其他的亲王府在哪

王府是封建社会等级最高的贵族府邸。北京市西城区现存的王府均为清代所遗,分亲王府、郡王府、贝勒府、贝子府共4个等级。清代北京内城有满洲八旗分住,王府大多建在北京东西两城。清顺治帝进关定都北京后,所封诸王和以后各朝所封的亲王、郡王在西城建立的王府达30座,其中有亲王府18座,郡王府9座,蒙古王府3座。肃亲王府肃亲王府位于东城区正义路东侧。

顺治年间建,历代袭王俱以此为邸,光绪二十七年(1901)沦为日本使馆,只存垣墙。其地现为北京市政府。肃亲王名豪格,清太宗皇太极的长子,太宗崇德元年(1636)以功晋封肃亲王,是清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因太宗死后,曾和多尔衮争皇位,当多尔衮得势后,倍受迫害,顺治五年(1648)将豪格削爵囚禁,害死于狱中,顺治皇帝亲政后,复肃王爵,追谥“武”。

此后,豪格子孙均以显亲王袭封,至乾隆四十三(1778)恢复肃亲王封号世袭。王府睿亲王府睿亲王府共有两处:一在东华门大街迤南普渡寺一带,一在外交部街。前者是睿亲王进北京后的住所,后者则是乾隆年间恢复睿亲王世爵后的新府。睿亲王即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清太宗皇太极之弟。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晋封睿亲王,是清初开国人大铁帽子王之一。

进京后,选明南宫为王府,遗址在东华门大街南侧。顺治八年(1651)多尔衮死后被迫夺爵位,王府废除。其子多尔博于顺治十四年(1657)封贝勒,在石大人胡同(今外交部街)建立贝勒府。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睿亲王爵位,其后裔嗣袭,贝勒府为睿亲王新府。原有房500余间,只留有瓦顶院墙一段,残缺石狮两座。

王府顺承郡王府顺承郡王府位于西城区赵登禹路。顺承郡王名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顺治五年(1648)晋封顺承郡王。成为清朝开国“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府邸布局自外垣以内分三路,中路是主要建筑,和其他王府形制一样,也是前殿后寝,有正门(宫门)、正殿和两侧翼楼、后殿、后寝(原后楼现已无存)。

东西两路为生活居住区。张作霖入据北京时,占用王府作为大元帅府。1949年后,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设机构的办公地点。于王府正门外建起政协礼堂,中路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完整。东路前后数层院仍保存原有格局。1984年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郑亲王府郑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是清代开国元勋济尔哈朗的封邸。

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顺治九年(1652)加封叔郑亲王,是清初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王府创建于清代进关之初,清代王公大臣的宅第营建,均有定制,如基址过高或多盖房屋皆属违法。郑王府今为国家教育委员会址,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庄亲王府庄亲王府原在西四北太平仓,向北直到麻状元胡同。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敬狮路  涉宅  遭流  南湖  用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