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物质损失就将近1400万元(法币)。被日军炸毁的大华纱厂经历此次大轰炸后,为了避免遭遇更大的损失,大华纱厂把工厂的部分机器设备迁建到四川广元,建立新的分厂。大华纱厂的广元分厂于1940年建成并投入生产。1941年5月6日,西安大华纱厂再次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日军投弹20余枚,造成清花车间和职工食堂被炸毁。

这次轰炸后,大华纱厂自购汽车50余辆,把厂内的其余机器设备运到了秦岭。被日军炸毁的大华纱厂1941年12月2日,日军再次出动军机对大华纱厂进行轰炸,投下了4枚燃烧弹,彻底烧毁了棉花仓库,损失棉花1465包,损失折价达100多万元(法币)。虽然日军的几次轰炸,给大华纱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大华纱厂并没有退缩,工人们在修葺厂房、整修机器后,重新开工生产。

大华纱厂继续生产前线所需的军布,每月仍向前线供应棉布3万匹从未间断,一如既往地支援着全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大华纱厂在搞好生产的同时,还创办了陕西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纺织工业专科学校----大华纺织专科学校。校址就设立在大华纱厂的厂区内,并由理事长石凤翔担任校长。大华纺织专科学校虽然只存在了短暂的三年就因经费拮据而停办,但是这三年里为陕西、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纺织工业专门人才。

西安解放前夕,国民党的特务们对西安的重点企业进行大肆破坏,大华纱厂的锅炉房就曾被炸塌。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大华纱厂的高管们携带着工厂的账本和现金纷纷出逃。为了保卫工厂的资产不被破坏,大华纱厂的地下党秘密组织,带领工人们组建大华纱厂总支部以及纠察队,为保护厂区以及职工的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1949年5月20日,在西安解放的当天,人民解放军就进驻了大华纱厂。

随后在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安排和协调下,6月27日,大华纱厂在6月27日这天举行了复工庆典大会,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的贺龙将军也专程到场祝贺,并号召工人努力生产,支援前线。随着大华纱厂军事管制的取消,武汉的裕大华总公司派人到西安主持厂务,当时的大华纱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9万元,净值35万元,职工3667人。

1951年,武汉的裕大华总公司实行了公私合营,作为西安分厂的大华纱厂也跟随总厂的步伐进行了合营,并改名为公私合营大华纺织公司秦厂。大华纱厂1952年,公私合营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秦厂再次扩大规模,引进波拉特细纱机10768锭、丰田布机200台。这些设备是当时西北地区最先进的纺织机械设备,为该厂在日后国内纺织行业的竞争中提供了硬件优势。

公私合营后的大华纱厂,展现了勃勃生机,不仅进行了内部改造,把纱厂西厂房房顶部由平齐改为锯齿形,还把16128锭老英机全部换成了加尔法大牵伸,并加装吸棉装置。大华纱厂还在职工生活区内建成职工业余学校,校舍规模达50余间;建成卫生室22间;哺乳房1座和车间300余间。为职工的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1964年3月24日,公私合营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秦厂又更名为陕西公私合营大华纺织厂,隶属陕西省纺织工业局直接领导。

就在这一年,大华纺织厂的产品拥有了自己的商标“雁塔牌”。文革中,“雁塔牌”商标被改为了“燎原牌”。 四人帮倒台后,“雁塔牌”商标再度启用,逐渐发展为日后享誉整个西北地区的纺织品牌。而陕西公私合营大华纺织厂再一次更名为国营陕西第十一棉纺织厂,成为了国有企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老牌国有企业因管理体制落后,人员冗繁,思想落后等原因,发展举步不前。

面对自由市场的激烈竞争,不知所措,纷纷遭遇滑铁卢。国营陕西第十一棉纺织厂也不例外,生产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病急乱投医,还于2001年恢复大华纱厂名称,企图用过去的辉煌唤起市场的眷顾,然而一切都是徒劳。2008年10月,在西安走过70余年的大华纱厂因无力维持运营,宣布政策性破产。破产后的大华纱厂没有了往日的喧嚣,陷入沉寂。

随着西安对老旧城区的改造,道北的大明宫地区成为了改造的重点。为了配合大明宫地区的改造,仅与大明宫遗址一路之隔的大华纱厂也被列为了改造范围。大华纱厂作为西安近代现代化工业的先驱,大华纱厂已被列为西安工业遗产保护范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其旧址也入选了“百大新发现”之一。大华纱厂镌刻着陕西近代工业文明发轫的深刻印记。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首善  放牛娃  大升  纱厂  湖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