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5G,新基建的其他方面,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均与智慧城市的打造息息相关。标准体系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新信息技术时代,如何建设智慧城市成为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作为物联网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智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智慧城市该如何打造?

智慧城市该如何打造

标准体系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城市规划的通用性,降低建设成本,有利于促进产业链的分工合作,加强各政府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共享协同,推广最佳的技术和应用实践。据悉,到2016年,国内将逐步建立健全中国智慧城市国家标准体系。其中,共性、关键性标准涵盖的主要标准领域主要包括:数据与服务融合平台、主数据、数据挖掘分析、跨系统信息交互、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运维等促进系统、数据与服务融合等。

国内目前负责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制定的标准组织包括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林透露,目前已立项的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包括《智慧城市SOA标准应用指南》、《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等6项。

《智慧城市SOA标准应用指南》,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规定了智慧城市的SOA应用参考模型及智慧城市建设中SOA标准的综合应用建议,本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及具体领域信息化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评估、运行和维护。 《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拟规定智慧城市的技术参考模型、基本技术原则6和要求,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及具体领域信息化项目的设计、开发、运行和维护,是指导和综合应用智慧城市的具体技术、服务实现标准的依据,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关质量测评标准、工程标准及应用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第1部分:信息基础设施》: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拟规定智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评价对象、范围和指标,并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其中评价指标中包括技术原则和要求以及设计与使用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及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与评价,是指导智慧城市具体技术、服务实现的标准依据,也是建立智慧城市相关质量测评标准、工程标准及应用标准的依据。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第2部分:信息化应用和服务》: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规定了智慧城市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评价模型、评价指标。适用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及信息化应用与服务项目建设与评价。本标准是评估后续智慧城市具体应用与服务标准的依据。《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第3部分:建设管理》: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负责,标准中建设管理内容主要指城市建设中的水、电、煤气等基础设施管网的建设标准,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运营理念,致力于提高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协同化、智慧化,提供城市生活的舒适度。

智慧城市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智慧城市该如何打造

智慧城市是以城市基础设施、资源与环境、社会与民生、经济与产业、政府管理等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领域,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5G、AI等新兴互联网技术,智能感知、互联、处理和协调城市居民在生产生活、业务发展、政府职能等相关的活动和需求。它是以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城市生态系统,覆盖市民、企业和政府,为市民提供优美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的营商环境,为政府打造高效的城市经营管理的环境。

鼎易鸿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包含五个方面:政务,教育,医疗,环境和公共服务。政务建设:基于政务专网,提供“一网通办”服务,加强各部门业务联通,集中联合审批,加强跨部门行政审批能力,精简办事流程,以人为本,普惠利民;教育建设:规划完善教育领域和建设校园网络工程,推进智慧教育发展,重点建设资源共享数据库和应用平台系统,如教育综合信息网、在线学校、数字课件、教学资源库、虚拟图书馆、综合教学管理、远程教育系统等;医疗建设:通过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信息平台,构建以区域卫生信息管理为核心的全区甚至全市,全省,全国的卫生信息平台,促进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环境建设:主要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和装备嵌入各种环境监视对象(物体),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整合领域内数据,形成物联网,实现人类社会和业务系统的整合,以动态的方式实时完成环境管理和智慧决策;公共服务建设:建立智慧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公共服务的信息化发展,利用智能平台,有效促进城市公共资源共享,积极促进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高效、协调的运行。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市政  智慧  管护  尽收眼底  城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