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的采购有多少油水?这个油水要分短期以及长期的。一般采购方的每个原料都有三个供应商,一个主供,二个备供。呢,在这个岗位,有的人干得好,有的人干得干得,到最后换岗位了。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和原则性强的采购经理,供方主动送都不要,因为担心供方产品质量会有明显瑕疵,进而影响本公司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

采购工作做久了,你有什么职业病?

采购:是一个公司的大动脉,在上市公司都是讲供应链,是一个实权部门,也是一个油水衙门,国企都是掌握在派系之内,私企都是掌握在血缘关系手中,这就是咱国内的国情,借这个平台和机会,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身的经历……八年前,我在一家某集团公司任职,当时在调度办公室上班,期间经常被借调到采购部帮忙(现在回头想想,可能是定向培养吧)某个时间节点,我们集团公司被工商审计部门抽到税务审查,结果爆出了我们圈内当年最大的公款挪用、吃回扣……巨多,我被当成了救火队员赶鸭子上架坐上了人人羡慕嫉妒的采购部主管,两年当中,我兢兢业业如屡薄冰,天知道我内心承受了多大的压力,一个集团的供应链,采购的种类繁多,全国各地的考察、询价、比较,各部门对接协调,厂家来人接待谈判,申报资金、挂账、结算,当年国家政策还没不让大吃大喝,那时候吃请我肯定要去的,但是我也就四菜一汤荤素搭配罢了,回扣我是一毛钱也不敢伸手,拒绝所有的灰色规则,能招标就招标,能议标就议标,全国到处飞,衣食住行全部事实报销,再苦再累干好了是应该的,出一点错就感觉自己是个罪人一样,我坚持了两年主动辞职,其中的滋味不能与外人道也……高强度的采购生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习惯:市场规则,货比三家,一分钱一分货,同样的质量比价格、同样的价格比质量,这在我装修房子就体现出来了,我外包所有的清工,所有的材料都是我自己采购回来的,我对谁都不放心买回来的质量和价格,我太了解材料的水深水浅了。

采购部经理找我这供货方业务员借5千元用,借还是不借?

这哪里是借啊,分明是在要。这个经理的做法严重损害了他们公司的形象和声誉。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和原则性强的采购经理,供方主动送都不要,因为担心供方产品质量会有明显瑕疵,进而影响本公司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因小失大的麻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采供合作关系,是一个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是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

一般采购方的每个原料都有三个供应商,一个主供,二个备供。目的是保证采购不断链子,即当一个供应商出问题时,另外的供应商能及时补位。如果采购部门把这个关系,理解成进谁的货都行,进而供方索要钱财,有时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如某品牌净水器都是代工,采购经理向受托生产方要钱2万元,好,受托方照给。为了挣回这2万元,受托方把原定的增压泵换用低价位的。

结果客户使用后,都在质保期内出问题。公司追查,最后真相大白,采购经理因为2万元,不仅失去了工作,还赔偿了公司损失。如果合作时间久了,双方都受益,逢年过节时,供应商都会有所安排。采购经理佯装不要,反重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和价格的实事求是,供应商偏给,那是另当别论。潜规则无孔不入朋友阿标是生产香精原料的,经过三个多月的沟通,试用,终于和一家小型食品企业达成了供货合作。

第一批货送去二个月后,应该送第二批了,但就是没有动静。于是派了一位老业务员去了解情况。原来生产负责人还在使用其他厂家的原料。于是,当天晚上请生产负责人吃饭唱歌,还给了红包。好嘛,没到一个月,原料用完,并且说很质量很稳定,继续供货。期盼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华为”式公司老美倾一国之力打不跨华为这样的民营企业,令世界震惊。

外企采购部门的人是一群人什么样的人,他们的油水有多少?

外企采购是一群很正常的人,他们的油水可能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在过去的一二十年,外企在中国大陆“叱咤风云”,一提起在外企工作,那代表的都是高大上的工作环境以及高薪。然而随着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外企的光环在逐步褪色,甚至有一些外企不堪重负撤离大陆。这里就很容易让人怀疑了,为什么外企那么“赚钱”还不堪重负呢?因为很多外企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通常来说,好一点的外企给出的薪资都是比较有吸引力的,但是与其同时很多公司对员工的约束也是很明确的。可以给高薪,但是不允许贪污受贿,这是很多大型外企的审计部门体现作用的地方。外企的采购有多少油水?这个油水要分短期以及长期的。短期来看,一般不会有太多油水,因为外企的合规部门对这种行为是严格限制,一般规定性的门槛比较低,比如公司规定员工凡是收到供应商或者客户的礼品超过200元价值就需要上报,超过500元的一律不允许接受等。

采购是一个肥差事吗?为什么一提到采购,有些人第一反应是油水大?

采购也可以成为清水衙门,就看你管理者敢不敢下决心!采购要避免腐败,从管理制度流程上下手,让制度来管理,制度来监督!1、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使招标流程更加科学化,采购更加透明会。2、采购前必须提前一两个月做好项目预算计划书,采购数量及资金额必须按预算内执行。3、监督执法部门由董事长总经理直接领导,成立市场原材料价格监督子部门。

4、加强供应商考察与考核。5、超过10万以上项目要采取招标进行。6、项目招标必须要有财务人员和公司执法部门参与,并且财务与执法监督部门拥有一票否决权。7、执法监督人员加强原材料质量监督,避免材料偷工减料。8、采购人员要定期采购内部岗位轮换,避免与供应商形成长久关系及利益关联!9、多发挥公司集体优势,大家多献策献计,不断完善公司管理采购制度!…………。

毕业后进了一家中国500强私企做采购员,一个月到手4000多大家觉得有前途吗?

无法通过现状来判断一个人的未来,所以无法判断究竟会不有前途,要知道现在是瞬息万变,什么都说不准。有时候,在企业里面,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我也在500强工作,很多人的薪资也差不多是这个数,但是很多人的命运可以说是一眼看到头了,未来三十多年是什么样都能看出来了,只有少数人能够有所发展。1.当下条件好,只是起点高一些有这么一句话: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获胜的关键不在于瞬间的爆发,而在于途中的坚持。

进入500强,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平台,采购员,是公司里的关键岗位,手里有资源,有钱,起点超过了很多人。但是呢,在这个岗位,有的人干得好,有的人干得干得,到最后换岗位了。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好一些事情和一些原则,很容易就会被人搞下来。要知道,一些关键岗位,是有人一直盯着的,肯定想法设法,想着要让自己上位。

在这个岗位工作,必须得如履薄冰。其实在500强里面,绝大多数人,一直都会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做着永远不变的工作,真的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升起来。2.有工作并不代表高枕无忧很多人觉得找到一份好工作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是实际上,刚刚进入职场,这才是另一段历程的开始。举个例子,当初进入甲骨文的那些人,拥有着优秀的学历、技术背景。

在90年代,中国外企的招聘要求都奇高无比,当时大家把他们的招聘条件戏称为:“三清团”、“三京团”,也就是员工本科、硕士、博士,都要是北大清华毕业的,否则根本进不去。而在当时,考上大学的人还没有现在这么多,考上清北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了。这家公司的待遇是这样的,所有员工从入职一天起就每年有16天的带薪年假,并且随着工作年限增加;所有员工每月两天的带薪病假。

以及相关产假,陪产假等;上下班不打卡,并且工作时间自由分配。员工可以申请在家办公,其中不少司龄5年以上员工可以在家办公。当初,觉得有前途的这批员工,估计做梦也没有想到,公司居然会裁员,不少人都已步入中年,找不到工作,只能拉条幅去抗议了。当初,他们进入的可是行业巨头公司,还拿着高薪,应该是最有前途的一批人了吧,但是他们就是因为觉得太有前途了,慢慢的成了温水里的青蛙,不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没有看到公司调整的方向,等到危机来临时,已经来不及了。


文章TAG:为什  采购员  油水  偏低  采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