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合作方的退出机制。未雨绸缪,当一方退出,什么时候退出,退出时的投入比与退出比的比例,以及怎样补偿,是谁承担?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合伙经营的企业散伙时,双方都要进行清算,在将合伙人所占有的财产清理后,才能分得利润;对于亏损部分或债务的清偿也应及时清算。这就要求合伙人各方对于合伙人都要加以留意,在有合伙人经营受挫要退出时抢占合伙财产,才能保证自己的财产不被其他合伙人恶意侵占。

几个好朋友一起创业,太累了不想做了该怎么和朋友说?

好朋友一起创业,如果有一天,感觉太累了,怎么办?怎么说?做为一名有过同样经历的过来人,说一说我的感受。遵从本心,感觉到累,那就直接退出,好说好散,把公司业务进行一下盘点,账目核算清楚,今后的责任,权力,义务都明确,亲兄弟明算账,尤其是牵扯到公司合伙人,股东权益等专业问题,必须一次都解决彻底。这样的事情,我亲身经历过,深有感触。

当初,离开老东家,是一家外资企业,500强,在家电领域也属于一度风流品牌,产品,品牌都是非常好的,内心也一直非常认可,而且,在原单位,也有一些资源可以利用。与一位朋友,也是曾经同事,只是,我们离开老东家时间相差几年。开始初心是非常好的,代理一个地区销售,信心百倍。首先,在申请代理过程中,颇费曲折,来之不易,也进行公关,招待了。

最后,给的代理区域不是我们现在居住地,是省内另外一个地区。但代理权是唯一授权。一切都开始了,新注册公司,到陌生新的区域,找合作伙伴,租房,常驻,开拓市场。努力了大半年,投入付出不少,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一是,家电产品,夕阳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透明,关键是市场没有保护,全省到处可以窜货,所谓代理权,毫无意义。

而且,与大户的政策差异,价格差异,导致本身竞争力小。惨淡经营。另外,涉及到安装调试,辅材消费,中间环节都不掌握自己手里,有限的利润空间,被安装服务等拿去大部分,导致销售一套产品,去除物流等费用,尚不算人员工资,安装人员挣得要比我们多。但从售前,售中,售后,全部过程都需要我们来做。也能理解,行业趋势如此,微利时代,拼资金,囤货拿政策,养人,但刚起步,不具备条件,所以举步维艰。

老话说,合伙生意不能做,有一定道理。在公司生意不景气时,难免就会有分歧,尤其是大家投入,未见到回报时,一天两天可以,稍微时间长了,每个人压力巨大,不能做到团结一致。进入恶性循环,完全违背了初衷。所以,为了及时止损,避免更大投入损失,提出解决方案,但,认为之前已经投入,不甘心,还要坚持。说服不了,所以只能提出,退出。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开店  真话  合伙  合伙开店怎么问别人  怎么让别人的真话说出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