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作为单人饮食,纯四川风格就太辣太油了。麻辣烫在到达当地,就已经做了第一波本地化改造——降低辣度,降低油度。但在这个时候麻辣烫还是吃菜为主,喝汤为辅。05年以后,麻辣烫双雄诞生了,杨国福麻辣烫创立于2007年,张亮麻辣烫创立于2008年。据说两个品牌还有点私人关系,但是在创立之后的十年里,他们两个品牌把麻辣烫真正的带到了全国的各个街道。

他们的成功,我觉得至少有两点。第一,麻辣烫可以喝汤了。这两家麻辣烫有很多的北方火锅的影子。骨汤白汤作为基底,东北麻辣烫的配方是会加奶粉做增稠增香的,还有就是会加大量的芝麻花生酱做糅合。在东北人手里,麻辣烫变得不麻、不辣、甚至也不烫了(太烫影响翻台率,你实际吃到不会超过90度),但如此一来,麻辣烫的口味被更多人能接受了。

第二,餐饮连锁时代来了。宏观背景上是城镇化的加强、食品工业的发展也有了多年积累,这十年很多连锁餐饮都在蓬勃发展。但麻辣烫是最突出的那一个。甚至可以说麻辣烫这个品类,是我见过最适合开连锁的客单价低,客人多开架选购,丰俭由人称重结算,人力投入少肉品以冷冻为主,蔬菜当地采购。确保店主利润汤料工业化,确保公司能够管控没有油烟,开店要求低开店方便全部水煮,加热食品风险低也因为这几点,东北麻辣烫的红旗插满了大江南北,也就有了今天的这个问题。

“麻辣烫到底是四川的还是东北的?”结个尾吧,还是回到最开始。麻辣烫这个词来自于四川乐山,而连锁快餐麻辣烫属于东北。两者已经完全分野,乐山麻辣烫和我们在沿海城市吃的快餐麻辣烫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了。乐山麻辣烫是正餐,现在一般是多个人吃;东北快餐麻辣烫是一种快餐,一个人吃为主。不过四川自己也诞生了属于自己的火锅类快餐,也就是冒菜。

为什么有人说成都到处都是重庆火锅,而重庆没有成都火锅?

麻辣烫究竟是不是四川的小吃

先说清楚,我是重庆人,在成都定居了,老婆和家里亲戚都是重庆的,每年也要回重庆很多次。在成都和重庆这个问题上,我观察的一些现状,大家看看热闹吧。成都其实是一个本地人很少的城市,2000年以前,成都中心区常住人口也不过300万,大区人口不过900万,而同期重庆市区就有1700万人。成都市如今市区人口超过1000万,大区超过3000万,可以说大部分人都是外来的。

从成都本地人的心态而言,对外地都是新鲜的,好奇的,特别看重各地的特色,比如火锅,其实四川火锅的重庆品牌并不是重庆打出来的,四川火锅如果没有成都近30年的发展 演变 推动,到如今是不会形成风靡全国的一种行业模态,一种几乎独立的菜系,顶多就是个麻辣烫的水平。在成都的餐馆,特别喜欢标出地方特性,比如双流白家肥肠粉,乐山冷串串,大邑肥肠血旺,宜宾把把烧等等。

这其实是种轻松宽容的心态,在别的地方计较这计较那的时候,成都人根本没看在眼里,他看重的是,这个东西有特色,好吃,值得来,值得带人来分享(炫耀)。这种神奇的心态其实滋生了很多伪地方菜,很多所谓的某某地方的菜,搞不好就只有成都有,当地人压根不知道,或者根本没名气,也不流行。我经常去买的一个凉拌菜就号称是什方拌猪蹄,在这个小菜市非常有名,已经有人开着奔驰RR来排队买了,但实际上,只是老板是什方人而已,自己发明调和的口味,招牌不打地方就是没有打个地名卖的好。

重庆这么多年一直有怨气,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资源充分的发展,直辖以后为了显示独立文化和特色往往有点过度表现,刻意去拉开文化差距,刻意去正名,刻意去比较成都,其实成都有大约1/5的重庆人,搞不好现在重庆来成都的人都超过原来的原驻民了,要不要干脆说成都都是重庆的算了?重庆行政直辖了,人种都变了,不是四川人了,叫渝人,菜不是川菜了,是渝菜,哎 不自信若斯。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麻辣烫  正宗  成都  四川  正宗四川麻辣烫  为什么成都没有麻辣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