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蔡林记消失了,改名为武汉热干面馆。武汉本地人觉得热干面不好吃不地道,是有依据的。1958年,受武汉市政府委托,武汉“四大名小吃”蔡林记热干面、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汤包、小桃园煨汤到新疆,蔡明纬派弟弟代表蔡林记赴疆,从此热干面传遍大江南北。

什么很多武汉本地人觉得蔡林记热干面不地道?

为什么很多武汉本地人觉得蔡林记热干面不地道

武汉本地人觉得热干面不好吃不地道,是有依据的。这要从蔡林记的变革说起。先说蔡林记的由来听蔡明玮之子蔡汉文的发小祝捷先生说,1945年抗战胜利后,蔡家在满春路口开店营业的招牌《蔡林记》。这块招牌的命名还有一段寓意深刻的故事。抗战胜利后,街坊们互相请客庆祝。在这种欢庆的氛围下,适逢蔡家要开店,蔡明纬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做生意得到众多街坊的帮助,于是在喜庆之时请了两桌客。

客人中有一位老学究杨爹爹,对蔡明纬说:“在这迎接抗战胜利和你即将开业的喜庆日子里,你的面店应该有个吉祥如意的招牌才好。”蔡明纬听了很高兴,并请教杨爹爹店该叫什么名字。杨爹爹看到店门口有两棵苦楝树,触景生情地说:这两棵老楝树,一是寓意你苦尽甘来;二是寓意你们明纬、明经两兄弟,双木成林,三是(指着蔡明纬)你有两个儿,好事成双,寓意根深叶茂,事业兴旺发达。

因此,店名就叫蔡林记,杨爹爹话音一落就获得满堂喝彩,蔡明纬高兴地笑得合不拢嘴!事后杨爹爹出面,蔡明纬出钱(十块光洋),请我市有名的书法家路达写了“蔡林记”三个字,这金字招牌虽经沧桑,但它已深深地印在江城人民的心中了。蔡明玮之热干面有三要素,是色、香、味,掸好八成熟淡黄水切面的色,纯正醇厚小麻油浓浓的香,白芝麻酱粘粘糯糯的味。

这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蔡氏热干面别具一格的特质。它是热干面的“魂”,是区别其它面种的重要标志。蔡林记、蔡明纬、蔡汉文、常青麦香园、曾麻子,现在热干面有几大流派,貌似不清晰,其实很明朗。先说,蔡林记热干面的巨变。1950年10月,蔡明纬租中山大道店租一间两层楼房,经营麻酱面,生意红火,每天要卖出面条千斤以上。

当年10月,在税务部门为其办理营业执照时需要登记经营面条名称,第一次将麻酱面命名为热干面后,蔡林记热干面很快传遍武汉三镇。1952年,国家工商改造运动开始,蔡林记被定为基本守法户。1956年,工商业改造运动深入,蔡林记被“公私合营”,政府派出一个代表任蔡林记主任,全面接管财务,蔡明纬被被任命为副主任,拿固定工资,原财产变股份,规定以后再分红。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热干面  武汉  宏记  正宗  正宗武汉热干面怎么样  宏记武汉热干面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