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丰田霸道多少

50W--69W

丰田霸道多少钱

2,丰田霸道最新款报价

五十三万到七十万!

丰田霸道最新款报价

3,丰田霸道现报价是多少

丰田霸道2700,发动机排量2.7L,日本生产进口车(国内暂不生产),售价分别为;44.9万元和49.9万元。 丰田霸道4000,发动机排量4.0L,中国四川生产,售价分别为;53.8万元,57.8万元,61.8万元,63.8万元,69.8万元 丰田霸道4000,中东版(备胎在背后),海关近期价格为;83万元和88万元

丰田霸道现报价是多少

4,com表示的是什么网站

工商企业的网站

.com是互联网之DNS上的一个通用顶级域名(gTLD),属于工商企业类网站。它的名称源自英文单词“commercial”,表明由商业组织注册此域名的原始意图。

.com域名,国际最广泛流行的通用顶级域名格式。国际化公司都会注册·com域名,当然也可以选择以·net/.org为结尾的国际域名。例如表示工商企业类的.com,表示创意创新的.xyz,表示网络提供商的.net ,表示团体组织的.org 等域名后缀都没有使用范围限制。二是国内域名,又称为国内顶级域名(national top-level domainnames,简称nTLDs),即按照国家的不同分配不同后缀,这些域名即为该国的国内域名。

一、基本信息

.com最初由美国国防部管理,现在则由VeriSign管理。com为commercial简称,表示工商企业性质的网站,com结尾的域名为最早通用的顶级域名。当DNS于1985年1月建立时,.com便是顶级域之一,其他顶级域则有.arpa、.edu、.gov、.mil、.net及.org。如今.com已发展为最大的顶级域。

.com注册的开放正巧和网络的商业化及公众化同一时期,而.com也很快地变成了网络上最多的顶级域。许多在1997年至2001年间开的公司(此一时期被称为“互联网泡沫”)取了许多不适切的站名;它们即为众知的网络公司。

虽然世界任何一间公司可以登记.com域名,但是大多数国家(不包括美国)通常会在其国家及地区顶级域内加上和.com有相似目的的次级域。这些次级域有这些形式:.com.xx或.co.xx,xx代表国家及地区顶级域。例如:澳洲(.com.au)、英国(.co.uk)、巴西(.com.br)、墨西哥(.com.mx)、新西兰(.co.nz)、中国(.com.cn)、日本(.co.jp)、韩国(.co.kr)、以色列(.co.il)、巴基斯坦(.com.pk)、香港(.com.hk)、印度(.co.in)。

大多数非商业网页,如由非营利组织或政府创建的网页也都会使用.com的网址。不过有些与域名原本的用途相违背。对这些网页来说,.gov及其他指定顶级域可能更加适合。无论如何,为了保存.com和防止骗局,网站注册一个.com域名是非常普遍的。而许多顶级域的原本目的也因为没有注册的限制而变得无关紧要。

注册是透过由ICANN认可的管理者来处理的;通用网址也是被允许的。二、历史发展历史上第一个.com域名的诞生是在1985年3月15日。

当时个人电脑操作系统主要还是使用MS-DOS3.0操作系统,而刚刚成立的“戴尔”的公司正准备发布它的第一款个人电脑“TurboPC”。1985年3月15日,symbolics.com注册成为第一个.com域名。经营这个网站的公司是一家电脑制造商。Symbolics最初的所有者在90年代初宣布破产,后来的所有者继续运营着这个网站。这也就是说该域名是目前互联网上最古老的运营中.com 域名,不过这个网站的界面还是非常简单,就像1985年刚创建的时候那样。其他的比较著名的早期域名包括1986年3月3日注册创建的hp点com(惠普域名),1986年3月19日创建的ibm点com(IBM域名),1986年4月25日创建的att点com(AT&T域名)等。

.com域名是目前国际最广泛流行的通用域名格式,现全球的用户超过1.015亿个。所有国际化公司都会注册.com域名;当然也可以选择.net/.org域名

另外个人注册只能注册3位-63位!其他的为系统保留需要申请才能注册!不过价格昂贵!

同级域名

.net(sites related to the Internet itself 的简称)、.org(organization的简称)、.biz(Business的简称)、.info(information的简称)。国际域名及IP地址管理权威机构ICANN认证的域名注册服务商(称为Registrar)可以提供.com(商业机构)、 .net(网络服务机构)、.org(组织)下的二级域名注册服务,全球通过ICANN认证的Registrar有120多家,其中只有60家是正式投入运营的Registrar。在中国,有八家企业被批准成为ICANN认证的域名注册服务商。

5,丰田霸道多少钱

普拉多(丰田霸道)价格区间:46.00-63.00万关于普拉多(丰田霸道) 与旧款的普拉多乃至与现今上市的陆地巡洋舰相比,在外形上会讨好更多的越野车爱好者,微微倾斜的车身给人一种向前冲的感觉,整体刚劲饱满但又不嫌臃肿,前头保险杠与车头大一汽丰田 普拉多(共6款)车型: 普拉多4.0 46.00-63.00万车款: 一汽丰田普拉多SCT6490 GX 46.00-55.00万 一汽丰田普拉多SCT6490 GX豪华DVD版 47.00-55.80万 一汽丰田普拉多SCT6490 GX豪华版 47.00-53.10万 一汽丰田普拉多SCT6490 VX 4.0L 47.00-58.50万 一汽丰田普拉多SCT6490 GX运动DVD版 50.00-56.10万 一汽丰田普拉多4.0L VX NAVI版 55.50-63.00万
一汽丰田 车系 | 报价 | 图片 | 视频 进入官方网站 普拉多 车型 厂商指导价 经销商报价 日期 4.0 GX 52.20万 44.20万-52.20万 6月28日 发动机:V6 排量:4.0 马力:243 变速箱:5挡自动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4.0 GX 豪华版 53.10万 43.10万-53.10万 6月28日 发动机:V6 排量:4.0 马力:243 变速箱:5挡自动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4.0 GX 豪华DVD版 54.40万 44.78万-54.40万 6月28日 发动机:V6 排量:4.0 马力:243 变速箱:5挡自动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4.0 GX 运动DVD版 56.10万 45.80万-56.10万 6月28日 发动机:V6 排量:4.0 马力:243 变速箱:5挡自动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4.0 VX 58.50万 50.80万-58.50万 6月28日 发动机:V6 排量:4.0 马力:243 变速箱:5挡自动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4.0 VX NAVI版 63.00万 53.55万-63.00万 6月28日 发动机:V6 排量:4.0 马力:243 变速箱:5挡自动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进口丰田 车系 | 报价 | 图片 | 视频 进入官方网站 进口普拉多 车型 厂商指导价 经销商报价 日期 GX 2.7手动车型 40.00万 34.50万-41.30万 6月28日 发动机:L4 排量:2.7 马力:163 变速箱:5挡手动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GX 2.7自动车型 41.20万 35.50万-42.90万 6月28日 发动机:L4 排量:2.7 马力:163 变速箱:4挡自动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车型 类别 均价 霸道 2700 2.7 AT GX级 越野车 39.97万 霸道 2700 2.7 AT 中东版 越野车 39.90万 霸道 2700 2.7 MT GX级 越野车 39.43万 霸道 4000 4.0 AT VX级 越野车 62.06万 霸道2700 2.7 AT 越野车 42.83万
普瑞维亚 车型 厂商指导价 经销商报价 日期 2.4 7人座标准版 45.98万 40.20万-47.00万 6月28日 发动机:L4 排量:2.4 马力:170 变速箱:4挡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2.4 7人座豪华版 47.98万 42.80万-47.98万 6月28日 发动机:L4 排量:2.4 马力:170 变速箱:4挡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3.5 7人座豪华型 53.20万 48.00万-61.00万 6月28日 发动机:V6 排量:3.5 马力:275 变速箱:6挡手自一体 | 经销商报价 | 图片 | 参数配置 | 对比
价 格: 40.0-54.0 万元 外形尺寸(长/宽/高): 4850/1875/1905mm 排 量: 2694-3956 cc 原产地: 亚洲 所属: 进口普拉多 理论油耗: 18.11 升/百公里 优 点:气势一流的城市SUV 缺 点:感觉有点笨重 综合评分:7.6 外 观:7.4 内饰:7.4 操控:7.3 安全性:7.4 油耗:6.8 品牌:9.0

6,谁决定了数字货币价格

编者按: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作者 郭昕妤。36氪经授权转载。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比特币早已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基于数字货币的交易也越来越广泛。数字货币价格机制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为何波动那么大?数字货币行业媒体CoinTelegraph的分析师Chrisjan Pauw近日撰文对数字货币市场背后的这些问题发表了看法。

决定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关于比特币价格因素,Pauw表示,首先,从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而言,决定一个商品价格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供求关系,对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来说也是一样。

具体来说,如果数字货币的供应量很高,而来自交易员和用户的需求却很少,那么数字货币的价格就会下降。相反,如果数字货币供应有限但需求很高,那么价格就会上涨。

从比特币的例子来看,比特币价格之所以一马当先,它的总量固定且稀少是推动其价格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比特币的的供应量上限为2100万,与其他数字货币相比,这一供应总量相对较低,而需求层面来看,近年来比特币的需求在大幅上升。

除了供求关系这一传统决定因素之外,Pauw认为,媒体报道和投资者情绪对数字货币的价格也有很大影响。如果某种数字货币或者数字货币交易平台受到一些负面宣传,通常该种数字货币的价格就会下跌,且可能引发一众数字货币集体下跌。相反,如果同样一种数字货币获得媒体的正面报道或者某位大佬的高调支持,价格几乎肯定会上涨。

最后,Pauw提出,还有一些对数字货币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其他因素。数字货币效用的水平是其中因素之一,这可以理解为,这种代币有多有用?其他决定价格的因素还包括:底层块链平台在解决现实世界问题方面的作用,以及工作量证明(PoW)(就是俗称的“挖矿”难度)。后者可以理解为,较高的挖矿难度意味着更难增加这类数字货币的供应,所以会在需求高时对价格造成上行压力。

为什么数字货币价格波动如此之大?

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向来波动巨大,用于形容这一领域行情的词常常是“暴跌暴涨”、“血流成河”、“疯牛行情”。

比特币价格在去年涨势如虹,从2017年年初的约1000美元一路上涨至去年12月近20000美元的高位。而自今年以来,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一路下行约55%,一直到七月中旬又重新开始转头上扬。目前,比特币仍然比历史峰值低近60%。不过,相较其六月底不足5800美元的低点,比特币又已涨超40%。

这是自2017年年初以来比特币的走势图: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是什么?

Pauw认为,究其核心原因,是因为数字货币市场目前来看仍然是一个新兴市场。初生的、新兴的市场的内在特质使它们天生波动很大。

如果将数字货币市场与更为成熟的传统经济体市场进行比较,会发现数字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仍然相对有限。从宏观角度来看,全球资金总价值超过了90万亿美元,而整个数字货币市场总市值却在徘徊在250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相差约36000%。从交易量来看,数字货币市场的日均交易量约为140亿美元,而传统经济体市场方面,以外汇交易市场为例,每日外汇交易量接近5万亿美元。再从交易结果来看,外汇交易的价差(也就是买卖价格之间的差额)最多只有几美分,而数字货币交易的价差可能高达几美元。

以上所有这些都指向了一个非常薄弱、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如此之大的数字货币市场。

除了流动性问题之外,Pauw提到,数字货币市场每天在迎来大量的新用户的加入,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破坏性和的波动性。2018年年初,数字货币交易所报告说,他们的新用户数量正以每天10万名的速度增长,这对数字货币价格的上涨和下跌有重大的影响。

Pauw还认为,造成数字货币市场波动性巨大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价格操纵在数字货币市场很普遍。大型交易所控制着大部分数字货币的流通,因此,他们可能会为了增加收入而人为操纵数字货币价格。比如说,他们可以通过操纵在交易所显示的价格源,促使交易员买进或卖出。而且,对于成千上万的新加入的市场参与者来说,这种操纵很容易让他们被利用。此外,由于数字货币市场依然缺乏监管,价格操纵很难被证明和控制。

最后,Pauw指出,中心化的交易所也是导致数字货币市场价格易大幅波动的一个大bug。他们管理着大量数字货币,存储着大量私钥,这意味着一旦他们被黑客攻击,这将对数字货币的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关于这一点,今年上半年,多次黑客攻击交易所的消息让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一路震荡下行,50种主流数字货币市值累计蒸发约55%。

想要预测数字货币未来价格?很难很难

数字货币市场的暴跌暴涨引发了不少市场投机行为,试图通过预测市场波动而从中获利。因此,不少人想问,数字货币价格未来到底将怎么走?对此,Pauw认为,与传统市场一样,数字货币市场在未来价格预测方面,也无依据可循。

来看那些试图预测2018年乃至更久以后价格的人,很多都处于看多或看空的两个极端,即使那些不那么极端的预测也都形态各异。

比如,包括杀毒软件McAfee之父、数字货币的狂热支持者John McAfee、CNBC的“财经名嘴”Jim Cramer和BTCC交易所首席执行官Bobby Lee在内的人预测比特币将突破100万美元大关。

而来看天平的另一边,也有人给了截然不同的预测,认为比特币市场将崩溃。比如,小型投行GP Bullhound预计今年内90%的市场将要崩盘,而哈佛大学教授和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Kenneth Rogoff则预计比特币将缩水至100美元。GoldMoney公司首席执行官Roy Sebag的表态则更为夸张,表示未来比特币的价值是0。

此外,还有各个不同层级的预测。比如,摩根大通前美国首席股票策略师、基金公司Fundstrat现任执行合伙人Tom Lee预测比特币价格将在2018年年底前达到25000美元,在2022年前达到125000美元。同样来自Fundstrat的Robert Sluymer认为比特币价格不会超过7000美元。比特币基金会执行董事Llew Claasen表示,2018年比特币将达到4万美元。

据此来看,对数字货币价格的预测形态各异、变化多端。不过,Pauw也提到,还是有一些因素值得注意,这些因素“几乎肯定”会对比特币的未来价格、以及更广泛来看整个数字货币市场产生影响,包括:主导数字货币市场监管规则的松紧程度和性质、未来一年及以后数字货币被市场接纳的程度、数字货币期货市场的发展程度、数字货币效用和其基于的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你好手机寡头时代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天候科技”(ID:iawtmt),作者 舒虹。36氪经授权转载。

“我们决定不服就干,认真做好产品,死磕回去,教一教对手什么叫性价比”。1月10日,在红米品牌升级发布会上,雷军公开回怼“友商”华为

5年出货2.78亿台的红米手机从小米独立,被外界解读为对标华为、荣耀双品牌。就此,荣耀方面公开表示——与小米的竞争早已结束,荣耀遥遥领先。

“友商的态度把我弄急了,他们出了一堆的稿子看了我挺烦。”发布会后,雷军再次谈及友商:“在办小米之前,我是华为的铁杆粉丝,我也多次跟任正非说国产厂商要团结,枪口抬高一尺,后来友商分出来一个子品牌,从诞生之日就是怎么low怎么来。”

斗转星移,几年时间,手机行业就已经变了天地,换了对手。

如果把时钟回拨到3年前,与小米雷军激烈对垒的还是乐视贾跃亭。如今,乐视手机早已灰飞烟灭,比小米诞生更早的魅族正在艰难求生,其它同时期涌现的中小手机品牌要么垂死挣扎,要么加速消亡或已经消亡。

对于还活着的中小手机品牌来说,被收购意味着出局,不卖身意味着等死,比如罗永浩和他的锤子。

拖欠工资、供应商上门讨债、变更法人,接盘者名单从阿里、360传到今日头条……锤子身处生死边缘。“整个公司都在等老罗弄到钱。”一位锤子员工对全天候科技说。

另一边,一些投资人正在向锤子施压,希望就此卖掉公司。1月3日,锤子科技再次被申请财产保全,罗永浩所涉1亿元金额的股权被司法冻结。如果“缝补”不上被撕裂的资金缺口,锤子很可能活不过这个冬天。

大洋彼岸,巨头苹果迎来史上最黑暗的一天。1月3日,在16年来首次下调营收预期后,苹果股价暴跌10%,市值缩水近750亿美元。

三个月来,苹果市值蒸发近4500亿美元,跌去了一个Facebook。更糟糕的是,多种迹象显示,苹果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削减智能手机的零部件订单。

过去十年,智能手机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期。IDC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共卖出了14.7亿部手机(2018年预计同比下滑3%),是汽车销量的15倍,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消费硬件品类。

2018年,华为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85亿美元,其中,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者业务占据半壁江山。

2010年至2018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单位:百万台)

智能手机也是过去十年移动互联网增长的最大引擎。风投公司KPCB发布的2018年《互联网报告》显示,世界范围内,每个拥有智能手机的成年人每天在手机屏幕上花费的时间长达5.9个小时。

在中国,超过一半人口使用手机购物、叫外卖、打车、使用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的一切商业模式,几乎完全依靠手机这一物联网时代的终极入口而存在。

这一切在过去这一年中迎来拐点。

2018年人口红利褪去,智能手机首当其冲。以华为和荣耀为例,过去其手机的换机周期是15-18个月,现在是22-24个月,甚至更高。

“总体来说我们手机的运算速度是够的,但是应用和功能没有任何革命性的创新,手机产品同质化严重。在口袋里钱不多的时候,大家会选择不换手机。”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说。

2018年,国内中小手机厂商加速消失,金立、酷派、乐视、大可乐、夏新等名字在市场浪潮中覆灭,魅族、360、锤子等厂商纷纷遭遇重组或深陷资金链危机。

另一方面,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产手机快速崛起,在海外攻城略地,快速挤压三星、苹果的份额。

五年时间,世界智能手机版图被改写,国内手机市场彻底进入寡头时代。未来,全球化的手机品牌很可能只剩下四、五家。

2018Q3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来源:Counterpoint)

01.寡头时代来了

老罗做手机,是起了大早却赶了个晚集。锤子科技成立于2012年5月,但首款机型2014年才推出。5年前是国内智能终端设备创业的黄金窗口期,“等到锤子学会了做手机,却遭遇了手机市场下滑的寒冬”,孙燕飙告诉全天候科技。

截至2018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连续六个季度同比下滑。GFK数据显示,在一向以增长为主旋律的中国, 2018年下半年手机市场却首次出现“量价双降”的局面;2018年三季度,市场销量同比下滑18%,销售额同比下滑9%。

7年前,李剑(化名)加入手机ODM公司辉烨任高管,他们一开始为TCL和一些海外手机厂商做代工,后期开始接华为手机的订单。

那是中国手机的黄金时代。按照荣耀赵明的说法,GSM(全球通)时代最强大的设计概念来自于深圳华强北。彼时,行业中有四、五百家ODM公司,全世界几乎所有智能手机都在中国生产组装,独立品牌正在悄然成长。

如今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辉烨)以前一个月的手机出货量可以达到100万台”,李剑说,“现在可能一年也都出不了100万台”。

全天候科技了解到,2018年10月,深圳许多手机供应链厂商的订单出现断崖式跳水,订单额只有去年同期的20%-30%。

所有的模组,包括摄像头模组、指纹模组、电池模组,每个环节都陷入极度无订单的状态。按照这种情形,有供应商指出,在深圳,身处手机产业链核心的中小供应链厂商,将有20%面临倒闭。

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展现出极其残酷的一面。

尽管大环境不佳导致出货量下滑,但各大手机玩家召开发布会的热情并没有明显下降。仅仅在2018年12月,中国手机厂商就发布了超过10款新机。

一年来,中国手机厂商科技创新应用到产品的速度远超三星和苹果,屏幕的变化、屏下指纹的推出、颜色的变化、各种“吓人的技术”层出不穷。

时隔多年重新发力手机市场的联想手机,连续数月中,每个月都有新产品发布,以致于联想集团副总裁常程在微博上感慨:“今年用力过猛,新品节奏有点儿快”。

“原来手机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都是12个月,今天,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的市场生命周期,从设计到开发、上市,全部都是六个月(的周期)在搞。大家的站位就是不断接力,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跑。”孙燕飙说。

通常而言,一款新手机出来,其上一代产品的销量会快速萎缩;一家厂商推出一个新款,友商的销量也会被挤压下降。“中国手机厂家你死我活拼过来,才把苹果、三星拼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一位来自vivo的市场人士表示。

不出意外,三星和苹果在中国双双遭遇“滑铁卢”。根据赛诺数据,2018第三季度,苹果、三星在中国的出货量均大跌,其中,苹果的市场份额为9.8%,而三星则仅剩约1%。

伴随“机海战术”体力不支而倒下的,还有一系列中国的中小手机厂商。手机行业马太效应进一步升级,手机厂商在营销、技术、融资等的壁垒都已高企。

2014年5月,锤子第一款手机T1正式发布时就遇到过产能危机,这导致T1销量惨淡,仅卖出25万台。

罗永浩2018年上半年曾说:锤子不亏损了,可以任性一些。但任性的结果就是TNT(工作站)横空出世,订单少到代工厂都不愿意接活。

过去四年,锤子共推出7款手机,总计销量约300万台,这个数字在中国每年上亿台手机销售的大市场里,完全沦为陪跑者角色。

赛诺数据显示,vivo、OPPO、华为、荣耀、小米、苹果几大手机品牌组成了现在国内市场手机销量的第一梯队,总的份额占比近90%。其它中小厂商则彻底和第一阵营说再见,成为了销量统计中的“others”。

一般而言,手机供应商衡量一个大单的标准是单批次下单量是否达到KK(百万)级。当一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只有不到0.5%,意味着每个月的出货量只有5-6万台,甚至3-4万台,备货量也就是10万台左右,也就是100K。

“100K订单量在大的供应商眼中已经是小客户。针对小客户,一是没有溢价能力,第二,越小就越没法保证出货,因为产品不是标准化的产品,意味着成本还要增加。”一位供应商人士告诉全天候科技。

随着“华米OV”近年的快速增长,为了吻合它们的产能,供应链厂商从2015年、2016年一路狂奔到2017年,一直在不断扩充产能。

“到今天,随着手机销量的下滑,头部效应导致整个供应链的产能过剩达到了200%。目前市场上仅非全面屏手机的库存就有接近5000万(台)。”孙燕飙说。

02.供应链困境

2018年7月9日,在小米香港上市答谢晚宴上,雷军曾向媒体介绍过一位高管,他是小米供应商——英华达的前高管张峰。

小米曾在供应链管理上栽过跟头。据腾讯深网报道,小米研发第一款手机时,曾遭到某世界500强百般凌辱,比如小米那时成立不到一年,对方却要三年财务报表。

2010年,英华达是少数愿意为小米手机代工的工厂。2016年下半年,张峰成为小米移动电源生产商紫米科技的创始人,后正式进入小米管理供应链,协助雷军解决小米供应商元器件及手机供应的问题。

“曾经我们老缺货,一度以缺货为美,后来发现这个不行,绝对是有问题的。我们得苦下功夫,一定要把缺货问题解决了。”雷军说。

张峰上任后,小米供应链的确得到了不小的改观。雷军表示,小米8上市18天,供货就突破了百万。“虽然还是有很多人骂我们缺货,但是其实好很多了”。

小米香港上市答谢晚宴,雷军介绍张峰(右一)

寡头时代,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一产品的竞争,而是对于供应链的争夺。

在一加6T手机发布前夕,为了攻克一个屏下指纹的技术难题,一加曾成立临时项目组,把供应商——汇顶科技找来,搞了一个封闭办公的地方加班加点,“最后终于有惊无险,搞定了”。

过去一年,屏幕指纹技术快速成熟且实现大规模商用、3D结构光技术成熟商用、屏幕从全面屏过渡到刘海屏再到水滴屏等,终端厂商的每一次技术创新对于供应链来说都是挑战,都不亚于一场技术革命。

以屏下指纹为例,2018年初,vivo发布全球第一款屏下指纹手机X20 Plus,得到市场好评。随后华为、小米、魅族、OPPO先后推出基于屏下指纹识别方案的产品。

从供应链方面的消息来看,vivo的三款屏下指纹识别方案均来自汇顶,OPPO的方案来自于思立微,而魅族的屏下指纹方案则来自于新思。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采用屏下指纹解决方案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从900万台增至2000万台以上。

“手机厂商应该理解我们。”李剑说,“研发需要周期,每一次的改变都是产线的,甚至连设备都不一样,但品牌厂商不会给你那么长的时间,他会尽量压缩周期;其次,新东西出来多多少少会有点问题,首批出货可能面临风险。”

技术的快速迭代甚至导致手机制造端已经出现购销倒挂、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做一台手机出来,从生产成本和硬件成本可能要500元,但实际上供应商的出货价可能才450元。

2018年6月,OPPO、vivo等厂商使用的升降摄像头刚亮相时,一个模组的出货价约为360元,到今年3月,价格可能只剩不到100元。

小米的一位供应商透露,小米大大小小所有的电子元件都是自己采购,特别是贵的、金额大的物料,这导致ODM厂商在小米身上其实赚不了什么钱。“小米这种走性价比策略的公司,肯定要保证自己的成本最低。”

“小米的量确实很大,这个毋庸置疑,但是到最后发现忙了一年下来,其实就是跑个流水。”李剑提到,“5%的毛利,算上物流费用、加上拖账期,净利最多两个点,甚至不赚钱”。

手机厂商给供应商的账期标准通常是三个月,最多半年,供应商大都会优先选择大品牌合作,一是量大,二是有保障,肯定能拿到钱。一个手机公司经营状况好不好,供应商的感受非常明显。

但今天站在手机厂商的角度,可选择的供应商已经越来越少了。

智能手机产业是个集成度极高、新技术最密集的行业,需要芯片、电路、显示设备、监控、声音、系统集成等行业组成的产业网络的支持。

罗永浩曾调侃说,在手机黑科技方面,华为的GPU加速有技术沉淀,至于其他手机黑科技,“我们都是方案整合商”。

但手机行业发展到今天,科技的比拼已经不是微创新了,而是需要更多积累,需要大的团队和体系做创新的支撑。

“小的品牌和厂家可能会借助于行业的解决方案、芯片提供商的能力做一些设计上的变化。但对于人工智能的处理、整个生态的引导不那么容易”,荣耀总裁赵明说。

以3D TOF(飞行时间法3D成像)为例,这个技术早就存在,但目前大家对体验都不满意。在赵明看来,这是因为要在抓取图片的瞬间就把立体信息实时进行处理识别,并作出反应,实际上需要类似于麒麟980这样的AI处理器和背后强大的图象处理算力来支撑。

这就是供应链环节的现状,也是造成整个手机行业发展越来越困难的原因。手机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通讯工具,而是变成了娱乐中心、通讯中心、交互中心。

技术的发展需要研发能力、设计能力、对于供应链的驱动,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小公司能办到的。

华为、荣耀的很多产品在供应链端已经走到瓶颈,拿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案了,这种情况下只能选择自己做。赵明称,虽然开发一款芯片投入很大,但不做的话就要站在别人的背后,未来会受到很大的制约。

03.烧钱,找钱

对罗永浩来说,一入手机深似海,自从创办锤子,他从未停止过“找钱”。公开资料显示,锤子科技成立6年多时间里,共进行了8轮融资,累计获得资金超过17亿元,投资机构包括金石投资、海通创意资本、紫辉创投等。

2017年8月,锤子科技获得最后一笔10亿元投资,其中成都市政府出资6亿元,其余4亿来自私募基金。

锤子科技融资情况(来源:企查查)

不过,锤子也一直未走出亏损的泥潭。据公开资料,2015年锤子亏损4.62亿,2016年净亏损4.28亿,2017年虽然有坚果Pro这款黑马产品,但境况也不是很好,2018年每况愈下。2015-2017年,锤子共计亏损超过13亿元。

《财经》报道称,在正常融资、并购渠道之外,锤子科技也已经拿不到银行贷款,仅能依靠京东供应链提供的资金救急。锤子科技支付给京东的利息是9%左右。

锤子、金立等小品牌的衰落是有共通性的。手机供应链环节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加之营销费用不断增长,中小品牌承受的资金压力较大,它们在供应链上没有议价能力,体量小又缺乏话语权,通常单款机型销售额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之间,成本相对更高而收入更少。

由于战线拉得太长,资金投入过大,回报不达预期,研发投入过重,最后,导致资金回笼不及时。一旦某个机型失败或者营销费用占用过多,就很容易让其资金链在顷刻间崩塌,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与互联网模式不同,手机公司都是被库存杀死的”,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告诉全天候科技。

在库存问题上,一加曾经犯过错。2015年,在国内互联网智能手机泛滥的背景下,一加迎头而上,既做千元机又开了几十家线下店。

2015年7月,一加2发布,刘作虎预期这款手机同样会受到追捧,于是拍脑门生产了将近100万台,这个决定差点让一加直接关门。

“互联网的钱来得相对容易,但硬件是很‘重’的”,刘作虎提到,一部手机的成本可能就3000多块钱,新机发布时,如果备货100万台,就是30多个亿,如果多下20万订单,就意味着有6亿的货卖不出去。

一加2的教训之后,刘作虎开始把“活着”作为做决策时的一条基本原则:一旦这个决策是错误的,你是不是还能活着?一件事情,如果万一它出现风险,公司就关门了,这个事情就别做。

事实上,除了小米、乐视等互联网手机品牌,传统手机厂商鲜有通过公开市场融资。“风险太大,很多资本都看不懂硬件,互联网公司融一两个亿可以玩很久,但是做硬件还是蛮大的挑战。”刘作虎认为。

锤子等深陷资金链危机,背靠大树的联想手机却准备不计成本地抢回手机市场。2018年6月,联想制定了“诺曼底计划”,欲在国内手机市场重生。2018年三季度,联想手机在中国销量同比上升280%。

手机业务被联想视作智能物联SIoT生态的重要引擎之一。联想手机相关负责人回复全天候科技称,在联想的整体战略中,允许以亏损的方式保证手机业务在国内市场份额的增长,联想也有信心持续收复失地。

2011年,华为逐渐脱离对运营商的依赖,转型为消费者品牌,并聚焦于中高端精品市场。据报道,起初的两年,华为手机曾承受巨大的盈利压力。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表示,“那两年太糟糕了,手机利润率还不如银行贷款利率,把这些钱存到银行里,利息都会比手机盈利要高。”华为手机能熬过5年的转型期,离不开华为集团的财力和技术上的支持。

在孙燕飙看来,如今手机行业只有两个活法,一是抱大腿,二是自己成为大腿,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路。

过去几年,手机行业主要的融资方式还包括政府招商引资和供应商补贴。

1月2日,据媒体报道,魅族科技将获得超过1亿元注资,目前仍在走程序,珠海市政府将会注资支持魅族发展,目前投资方案已经谈妥。对此,魅族科技表示,目前不方便回应。

2017年8月,成都市政府投资锤子科技6亿人民币,随后,锤子把位于北京、深圳等地的行政、供应链、研发、设计等总部管理和服务部门整体迁入成都,入驻办公人员约200人,约占此前锤子科技团队的一半。成都市政府投资锤子科技的初衷,在于打造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而2014年以来,电信运营商随着营改增税改、利润减少,不再热衷于和手机厂商捆绑,补贴销售。手机市场完全自由竞争,没有谁可以靠着运营商的关系过活。

据全天候科技了解,2016-2017年,在手机烧钱大战凶猛之时,手机行业还存在另外一种隐性融资手段:以单个手机项目为主体进行项目制融资,即以发布一款新机预计可实现多少销量为目标,向上游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进行融资。

有供应商告诉全天候科技,以往手机项目的“战略投资者”不仅包括供应链参与方,还包括一些美国和香港的热钱,“但今年寒冬的状况下,此类融资也比较少见了”。

04.性价比纠结

国内手机圈的互联网化始于多年前的小米。凭借极致的性价比和互联网销售模式,小米手机一度在2014年前后以14.79%的市场份额问鼎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冠军。一时间,“互联网思维”也成为热词,也成为众多企业的模仿对象。

不过,仍有不少企业感受到了销售规模的虚幻。

刘作虎谈及规模和风险时表示,“做企业,最核心的不是追求规模,而是要健康。做2000万、3000万(规模),最后不挣钱,有意义吗?最后给员工发年终奖给大家去发市场份额吗?”

从2017年开始,面对上游元器件涨价、美元汇率飙升等外部因素,手机品牌纷纷提价。千元机面临技术瓶颈,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需要额外的资本投入。而资本寒冬下,各种融资渠道都在收窄。

到2018年,手机行业原有的支点——性价比已经失效,进而造成了诸多困境:利润贴地飞行、创新不明显导致消费者换新动力不足、同质化严重、工匠精神缺位……一夜之间,众多手机厂商都在急剧变化的市场形势下无所适从。

实际上,小米上市之后,已很难继续保持其超强的“性价比”策略。一方面,小米手机也面临增长乏力的问题,同时无法继续加持小米的硬件价格战。

今年以来,小米手机的表现进入下行通道:IDC 数据显示,一季度,小米手机中国出货量增速达到 40% 以上,二季度降低到 2%,三季度同比下滑 10.9%,在华米 OV 当中表现最弱。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和投资人也不允许小米利润过低。

“性价比不顶用了,面对荣耀这样同样性价比极强的手机对手,小米的危机感应该更强。”一位手机评论人士说。

在2017年之前,四大厂商以价格区间为标志,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标签:华为主打高端商务市场,OPPO、vivo是中端市场,荣耀、小米主打低端市场。

但今年以来,OPPO、vivo 和小米、荣耀都在上探高端市场,寻求品牌的高端化。华为过去在高端市场只需要面对三星、苹果的竞争,现在 OV、小米都来抢地盘了,在4000 元以下的市场,他们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拼成了一锅粥。

靠性价比起家的小米自己也正试图摆脱绝对性价比的标签。刚进入2019年,小米就打响手机市场第一枪——将红米品牌独立,并升级为Redmi,继续死磕性价比、主攻电商市场;未来小米会专注冲刺中高端和新零售,不再追求绝对性价比。

1月10日,雷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手机市场是个巨大的市场,虽然手机最近这段时间压力很大。2019年,分品牌运作将是小米的一项策略。

Redmi在高品质的前提下死磕性价比,小米系列就能放下包袱,不要拘泥于1999元的价格,在用户还是觉得厚道的前提下把产品做好。

2018年12月,小米还对其国内和国际业务市场的组织架构,再次做出调整:加码中国区市场,将销售与服务部改组为中国区,由小米联合创始人、集团高级副总裁王川兼任中国区总裁。

据悉,小米中国区的任务有两个:优化小米手机的产品架构,站稳并强化高端旗舰市场;继续推动双线融合的新零售体系。

05.新故事是什么?

诺基亚、HTC的陨落表明,在面临技术革命和关键市场机会时,一旦转身速度偏慢,被消费者抛弃的速度之快可能超乎想象。

Counterpoint Research报告显示,5G智能手机将在2019年进入初步商业化阶段;2021年,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1亿部。

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下一波大规模智能手机消费热潮将在2020年到来,届时5G和可折叠智能手机等未来技术将进入市场。

截至目前,华为已获得了26份5G合同。按照余承东的说法:“我们每年投入了10倍于国内同行的研发费用,比他们好一点点都不行,要好一大截。”

不过,5G的普及仍旧需要运营商、手机厂商等对价格下降的支持。“5G是一个革命性的东西,但不是在明年。”刘作虎认为,2019年是5G的商用元年,但5G的应用可能还不会那么丰富,5G应用场景真正爆发要到2020年。

在5G方面,OPPO、vivo则是通过与芯片巨头高通进行合作,如将毫米波天线阵列整合到手机中、整机无线空口量测和终端样机测试等工作,做好5G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准备。

在国内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众多国产手机厂商新的增长点。今年第三季度,小米在印度超越三星成为市占率第一的手机品牌,而OPPO在东南亚市场,华为在欧洲市场均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2019年,印度将成为唯一出现智能手机增长的市场;而2018年,印度消费者将花费逾5000亿卢比(473亿元人民币)购买中国四大手机品牌生产的智能手机,约为上一年的两倍。

2018年Q3,荣耀手机在海外8个国家均入围了出货量前五。在俄罗斯,荣耀销量增幅达到了惊人的1750%,市场份额占到18%,排名第二,与三星的差距只有1%。

此外,小米、华为、OV等还在消费IoT硬件上舍命狂奔。1月11日,雷军在小米年会上宣布,2019年,小米将正式启动“手机+AIoT(AI+IoT)”双引擎战略,作为小米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未来5年,小米将在AIoT领域持续投入超过100亿元。

小米进入“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时代

几个月来,小米频繁调换组织架构配合AIoT发展。据了解,小米中国区的任务,除了强化手机高端市场及推动双线融合的新零售体系,更重要的是强化小米AIoT的核心战略,在硬件品类上进行拓展。除了手机,目前小米AIoT硬件还包括电视、智能家居设备和白电。

2018年12月27日,荣耀手机举办了2018年中国手机行业的最后一场发布会。在会后的采访中,赵明说:“坦率讲今年(2018年)可能是很困难,但未必是最困难,也许几年后回过头来看也未必觉得难。”

当天的北京气温零下10度,赵明一袭春装登场。


文章TAG:丰田霸道2020款报价及图片  丰田霸道多少钱  丰田  丰田霸道  霸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