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到底用不用煲机?

音响中的玄学甚多,煲机就是其中之一。耳机是一个电能机械能转换器,在交变电流的激励下结构发生震荡从而发出声音,这种机械结构的首要指标就是要稳定。煲机的说法是指新耳机的机械结构比较僵硬,经过几十乃至上百个小时的煲机后就顺滑了,因此声音也就完美了。说白了就是一个“机械老化”的过程。这个说法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厂家在出厂前不做这种老化?从而使顾客拿到的新耳机就处于完美状态,而必须要顾客自己去动手呢?实际上,所谓的煲机后机械结构变得顺滑的说法只是外行的想象,如果几十个小时就能使耳机的机械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那这种结构松垮的耳机用不了多久就会烂掉。

国外有实验证明,即使煲机331小时的耳机,其声音频谱特性仍然看不出任何变化。那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煲机后的耳机声音的确变好了呢,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暗示。人的心理暗示作用是非常强大的,心理医生会使用到安慰剂,虽然没有任何实质疗效,但只要患者相信它有疗效,那就会真的有效。如果您还是相信煲机的说法,那不妨做一个双盲对照实验。

请你对一条耳机进行煲机,在认可音质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后,我们选取同款式的一部新耳机做上暗记,将两只新旧耳机一并交给你进行分辨。能多次准确分辨出来算你赢,否则算我赢。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跟给孕妇号脉诊断胎儿性别一样,基本都是五五开。迷信音响玄学的人众多,那些伪科学说法荒诞不经,只不过说的人多了,也就当做了真。

新耳机“煲机”真的有用吗?该怎么“煲“呢?

做了10多年混音师,折腾了无数耳机,好的不好的都折腾过。就煲机这个事情来说,其实完全没必要,因为只不过就是加速耳机老化的一个事情罢了,没必要纠结。想煲就煲不想煲,自然听个一两个月,也就自然煲开了。煲机只不过是用短的日子里,尽可能地让耳机长时间工作,来让振膜变得松软,从出厂僵硬的状态变成柔软有弹性的状态,另外还有电子元件之间的一些工作磨合。

让耳机短时间进去全盛时期。方法不复杂,用音乐或者白噪音粉红噪音都可以。我一般集中煲机4-5天,基本上大部分耳机都能有个85-90%开了,剩下再听个一星期到两星期就全开。主要步骤就是舒筋活络强筋骨。第一天小音量8小时,白噪音,听感是刚好听见有声音,再多一丢丢,可以听见就可以。完成以后让耳机休息。这是舒筋。

第二天中等音量8小时,白噪音,听感是比正常听歌音量小一些。介乎于第一天的音量和正常听歌之间。完成后休息。第三天正常听歌音量8小时,粉红噪音,更多低频。完成后休息。2-3这两天是活络第四天正常听歌音量8小时,加州旅馆不插电现场版,最出名那个试音碟常客那个。完成后休息。第五天比正常音量稍微大一丢丢,5小时,就是听着觉得很high的音量,放nightwish的《bless the child》整齐的重金属节奏来炸一下振膜最大张力。

4-5两天是强筋骨。尤其是第五天。这么弄完,基本上大部分耳机都应该90%开了。剩下就听一个两个礼拜就差不多了了。部分欠煲的耳机估计还来多3-4天正常音量8小时应该也90开了。另外建议是,不论是自然听开还是煲开,都最好做一次5小时的稍稍大音量的煲机。撑一下最大张力。不然耳机总会有种放不开的感觉。就是最后第五天这一步,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太大。

整个过程随时注意耳机的声音变化。别忘记了煲机时间,太长的话耳机疲劳过度也会损坏。我就这样废掉了2条塞子。反正,煲机不是什么神秘事件,也不是高科技高深技能。仅仅是让耳机早点进去全盛。那些什么煲过跟没煲过有区别的言论都是脑放的。都是进去全盛的同一款耳机还能有很大区别?扯蛋。不过最后第五天那一步倒是有那么一丢丢影响,尤其是头戴的大单元耳机,塞子的话区别不大。

耳机厂商在耳机说明书里写着需要煲耳机150个小时,是不是纯粹的商业行为?

谢邀!耳机是否要煲区别于耳机的结构,耳机一般分两种,动圈和动铁。动圈耳机要煲,动铁耳机不用煲。煲耳机是让耳机的机械系统迅速老化稳定的过程,动圈耳机是由音圈固定振膜结构,振膜结构边缘没用过时比较硬,通过煲机,让振膜边缘老化稳定,以达到响应振动敏捷的程度,也就是听起来频率响应变宽,高中低音都能出来。否则可能声音干涩,没低音。

铁式耳机是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产生振动并发声,动铁式耳机由于单元体积小得多,腔体密封的,振膜连接结构腔体对音质影响很小。所以不用煲。煲耳机一般用白噪音间断煲20小时,音量比平时小。再听轻音乐10小时。在正常听,约1周左右达到稳定。所以,150小时也是普遍说法,基本都是按照这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