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大众软件休刊这件事?

2016 年 12 月 7 日,创刊 21 年有余的超老牌杂志《大众软件》宣布了将于 2017 年无限期休刊的消息。与消息同时发起的,是在摩点网进行的一次众筹:众筹目标只有区区 6000 元,而众筹回报也仅仅是 2016 年 11 月~12 月的大众软件合刊而已。然而,这不起眼的众筹在几天之内还是有了显眼的效果。

随着媒体的缓慢跟进,众筹数额飙升。不仅有许多人选择掏出 12 块钱买这「最后一本合刊」,也有许多人自发支持 0.9 元快递费,或者白白掏出一些钱不求回报。这一切被没能在最开始就大张旗鼓报道的各路媒体放在眼里。于是,各种短新闻在 3、4 天之后铺天盖地,内容无外乎「大软停刊,众筹数额超目标百倍」,标题无外乎冷眼的叹息,评论无外乎时代的眼泪。

其实参与众筹的每个人或许都会觉得尴尬。一个停刊众筹搞得热闹非常(截至今日已收获逾 60 万元),似乎让人怀疑大众软件还有活路——然而多数人口中的大众软件停留在「90 年代的大众软件」「我小时候的大众软件」,却鲜有人提及「最近的大众软件」「现在的大众软件」。可想而知,当「珍贵的」最后一本合刊落到「我小时候」的读者手中时,他们翻动书页的手会在精美的合订本上停留哪怕 5 分钟么?停刊众筹获得绝高的支持,在本质上,消费者消费的是情怀,而非杂志;支持的是停刊,而非大软。

这或许就是无可奈何的丧事喜报的现实。内容生产:从腹泻到便秘为什么大软会走到丧事喜报的一步?在围观群众口中,当然要考虑历史的进程——纸媒衰落,杂志完蛋,大软坚持到今天是个奇迹,怎么能算丧事?这话诚然无错。考虑到大软读者或许是中国最早拥有 PC 和接触互联网的人,他们最早接触到新鲜、实时的海量资讯,抛弃又慢又重又要钱的纸媒,抛弃「启蒙者」大软几乎是情理之中。

大软做到今天的态度,无疑是值得大赞而特赞的。但是,在历史的进程之外,围观群众似乎忽略了个人奋斗的因素。这也不奇怪,客观的时代大家都在经历,主观的大软,绝大多数人可是 5 年、10 年没看过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软的主观部分出问题,也早已不是一朝一夕了。时间回溯到 2008 年——彼时门户网站早已林立,博客形态业已成熟,Twitter 和 facebook 崭露头角,甚至国内的微博客饭否都悄悄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纸媒衰落杂志完蛋的观感和判断在 2008 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时的大软可谓风光得意,不仅没有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反而摇旗猛进宣布了一条扩张消息——从 2009 年开始,大软将要在每月上、下刊之外增发中刊。增发中刊可不意味着工作量大了一半。阅读过从 2009 年 1 月开始发行的大软中刊的读者为数还不少,中刊实际上是个页数比上下两刊多的大块头。

而且中刊的栏目设置也与上下两刊有略微不同,这意味着编辑在采编写的工作以外,要多付出不少脑力和设计。在杂志眼见衰落的 2008 年,大软有此抉择,实非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而是还对自己的内容和班底有自信——其实有自信也并非神经病和不可理喻,君不见 2016 年的今天还有为数不少的杂志坚挺在书报亭里,说纸媒衰落是没错的,说杂志灭绝未免以偏概全。

总之,彼时的大软认为,他可以成为留在未来的少数杂志之一。然而,中刊红红火火地推进两年之后,到了 2011 年左右,大软便无可奈何地显示出疲态。至于难以为继的原因,我们下文再讲,先看看「疲态」本身吧。细心的读者(相比于看过早期中刊的读者,到 2011 年仍在阅读大软的读者恐怕不多了)或许会发现一些明显的痕迹:随着排版的升级,美观和护眼的属性被赋予了杂志,然而总感觉内容少了点儿什么;由编辑撰写而非读者来稿的作品越来越多;部分栏目长期大量出现同一作者的作品。

在分析为什么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两个区别:订阅人数不减少,不等于读者数量不减少;读者数量不减少,不等于死忠数量不减少。很明显,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热爱大软的部分读者恐怕已将订阅/购买大软变成了一种随手拿份晚报的习惯,而晚报有时是从来不读便用作铲猫屎的。那些还保留阅读习惯的读者,花在网络上获取资讯的时间也越来越多,大软从「通读」变「选读」再变「浏览」,目光聚焦的长度从 10 小时到 1 小时再到 10 分钟,大约也是自然而然,梦幻无痛。

然而,至少短期内还未飞速下降的销量给了大软幻觉:我依旧很强。其实,从这时起,作为一本创刊 15 年的老牌杂志,大软多多少少已经吃起了情怀饭,而他自己还浑然不觉。然而,通读读者的减少无疑会带来直观的影响。比如「游戏剧场」这一栏目主要投放游戏题材的同人小说,这无疑是非常依赖死忠读者来稿的部分。但从读者来稿数量巨幅减少,编辑不得不硬着头皮矬子里拔将军那一刻起,编辑自己「编小说」,恐怕就成了注定之事。

在「编辑可以自己写」的栏目中靠编辑写,或许起码能够保证质量;雪上加霜的是,在「读编往来」之类完全依靠读者来信的栏目,当读者来信的数量不仅经不住挑选甚至撑不起栏目的页数,编辑自己「伪造」读者来信的尴尬结局也近在眼前了。大量「编」的工作变成「写」,甚至「伪造来信」类工作的出现,无疑给大软的创作团队增加了巨量的体力和精神负担。

写作是个苦活计,但绝非下苦工便可做好。一个人的创作动力有限,若在无价值的工作(比如伪造来信)上消耗过多,便再无可能同时胜任一个优秀的原创作者。因此,负担加重的结果,便是内容质量的全面缩水。排版的优化照顾了读者的眼睛,也多少减轻了编辑的压力。当一页(无图) 2000 字~2200 字逐渐变成一页(无图) 1800 字~2000 字,大软内容全面衰败的证据也就此暴露无遗。

相比拼时效、拼标题的网媒,内容更是纸媒的绝对命脉。读者的削减造成内容的衰败,衰败的内容驱走有才的编辑,编辑的出走加速内容的衰败,衰败的内容加速读者的削减——无可逃避的恶性循环,也就此形成了。老兵在夕阳下死去既然谈到了编辑出走,我们不妨多讲几句大软的人才构成。要肯定的是,大软能从 95 年创刊红火到 2010 年,始终坚守的老编辑团队功不可没——虽然 2011 年之后,老编辑凋零的速度猛然加快,原因我在上段多多少少透露过。

总之,到了 2014 年的「首次众筹」,大软团队已经不剩几个元老了。这次众筹不妨下文再讲。大软团队一直维持得非常好的一个表面现象,便是狂热读者想要加入大软难如登天——因为大软从不缺人,几乎未曾发过公开的招聘启事。然而这种节奏也只维持到 2010 年。在 2009 年增发中刊之后,大软的人手压力显著增大,终于到 2010 年开始公开招聘。

新入职编辑带着对大软的无限憧憬上任,然而等待他们的不仅是纸媒衰落以至伪造来信的连锁噩梦,更是大软多年以来的积重难返。没错,在纸媒衰落的客观条件之外,大软的主观因素出问题,甚至更在市场风向悄然变化之前。招聘新员工,摆明了是救中刊的火,这点新员工也非常清楚。也因此,在入职伊始便担纲 20 页乃至更多的内容,多数新人也有心理准备。

不得不提的是,大软的用人标准还是很苛刻的(至少在某一阶段前),2010 年最早入职的一批新人,实力上都还算胜任。然而,天才徒弟也要带——设若你是一位久负盛名的游戏鉴赏家,入职憧憬已久的大软后,被告知你在游戏内容写作之外,还要兼任大软前半本——没错,游戏以外的软件——的编辑,你会作何感想?在感想之外,你又该如何应对?贸然离职显然是个不负责任的决定,何况入职大软的新人多少都带有一点朝圣情节,不会轻言放弃。

如果这时又没人拉一把,新人只能走上小聪明之路——依靠伟大的 Internet。而当本该由资深编辑撰写的深度栏目,变成来自网络的小品知识,纸媒这种毫无时效又缺乏互动的载体,相比因特网本身还有什么优势?不过我们也不能太小看纸媒的优良传统。在责编的监督下,小编毕竟不能交稿太水的内容。因此,小编需要不断寻求各路专家(合作作者)的援助,生产深度、鲜度兼具的优秀文章,而在这少数佳作覆盖范围之外,求新求变则成了填补空白的唯一出路:假如我撰写的内容恰是责编也不熟悉的,滥竽充数自居专家的可能性便高上几分。

可笑而略带讽刺的是,又一波互联网创业大潮正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兴起,彼时国内各大科技博客如 TC 中国、TECH2IPO 等都在抓紧翻译、报道美国的新事物、新玩法,如众筹一类名词便在这时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大软同科技博客一样贪婪地搬运新事物,不同之处在于,后者的搬运是新生和开拓,大软这本垂垂老矣的杂志却仅如抓住了救命稻草。

当时乐于搬运的大软编辑可能不会想到,他们会在 2014 年靠自己亲手报道过的「众筹」续一波命,更会在 2016 年以一次壮烈的众筹宣布永久停刊。我们不禁要问:老编辑在干嘛?答案也很简单,老编辑在忙着应付日益沉重的工作的同时,也在忙着寻求纸媒以外的出路。他们中的多数人会在接下来的几年离开自己心爱的杂志社;另外一些并不打算寻找出路的编辑,他们在忙着变老。

是的,忙着变老。如果说媒体是个容易养闲人的行业,缺乏数据管理的纸媒就更是个中翘楚。一个人在变成老员工之后,有多少功劳苦劳,就有多少为所欲为的理由。偷懒摸鱼颐养天年可说是危害最小的老员工病,倚老卖老打压新人大概也并不致命,而只手遮天结党营私无疑会给本已经不起折腾的大软埋下十分危险的毒瘤。随着新员工的加入,创作团队日益鱼龙混杂。

这本是情理之中,然而一些老员工的有意为之加剧了这一现象。被老员工招进来的「关系户」同样是新人,过的却是和老员工一样的养老生活。由此,大众软件的团队赫然分为了三个梯队:老员工,正常入职的新人,关系户。关系户是怎样一种存在,相信有工作经历的朋友都非常了解。他们享用最好的资源,却付出最少的努力;在大软,他们担纲可能仅仅不到 10 页的内容,然而即便这 10 页也往往难以自己完成,需要前两梯队的人帮他们擦屁股——说现实一点儿,需要第二梯队的人帮他们擦屁股。

同为新人,这种区别对待显然会激化矛盾。而这时,老员工所起的作用本不该是居中调停——虽然现实中几乎一定变成了居中调停,而且几乎一定会偏向关系户。于是,第二梯队的新人变成了两头受气的软柿子,同时还要担纲动辄 30 页以上的内容:不仅包括自己的,还包括关系户的。积怨就此埋下,所有对大软的理想也逐渐销蚀。老兵从未死去,他们中的一部分,在夕阳之下蜕变,变成了老兵痞。

打折的情怀甚至,连大软最可自居的情怀,随着新世纪的深入,也早已变得轻浮不堪。从几件小事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作为国内 PC 软件媒体的先驱,大软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先进,十分 geek,十分电子化的。然而实际上,大软报道了那么多的实用软件、那么多的先进技术,自身的工作方式却与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不妨简述大软一篇稿件三张纸的生命历程:栏目编辑出稿后,在纸上打印出来,交给主任编辑(理解为责编即可)审阅,主任编辑在纸上勾勾画画做出批改,返回编辑;稿件文本圆满后,美工插图、排版,再出一张纸(黑白打印),再批改;打印杂志前,彩页的最后校对,又是一张纸。

此刻我想引用岳云鹏的一句名言:我的天呐!身为 PC 软件媒体,说好的电子商务,说好的无纸化呢?21 世纪都来了,莫说团队协作工具,批改文本时难道不能用 word 文档吗?以及,这种情况持续了那么久,居然没有任何人提出过改进意见吗?作为先进理念的宣讲者,大软对自身的践行或许并没那么在意。在软件一面如是,在游戏一面的懈怠也未尝不可见。

2011 年年初,大软编辑部挪了个地方,撤离定慧寺,奔向阜石路。创刊十多年的大软,即便没有赚到金山银山,物质财富总归也积累了一些——最惹人垂涎的,除了创刊以来的一本本实体杂志,就是编辑部收藏的那一大堆正版游戏光盘(带包装盒)了。然而,在暴风骤雨般的搬家过程中,一些游戏(虽然不多)被随意遗弃在角落,弃之如敝屣。

不要说这些游戏俯拾即是毫无价值,我们登录淘宝就不难发现,90 年代带包装盒的正版光盘,如今的价位都是收藏品级别的。在谈笑大软编辑视金钱如粪土的同时,游戏爱好者未免感到一丝悲凉。难道这些被大软购买过、测试过、撰写过——甚至被晶合代理过(你可以简单理解为大软自己代理过)——的游戏,居然能被如此无心地抛弃吗?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遗忘。

虽然有些上纲上线,大软搬家过程中,展示出的对游戏的爱,实在不够多。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当编辑自己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给读者传达二手消息的时候,读者就彷如看到城市牛皮癣一般的垃圾文字;当编辑自己对游戏的爱都不能做到满分时,读者能从游戏评测中读出的热情,恐怕也就只剩下一半了。然而,即便没有了爱,没有了先进性,没有了读者,甚至没有了人才,大软也直到 2012 年才出现亏损。

此前,国内 PC 杂志龙头的地位使一些老员工傲慢无比——尤其是那些从未想过要离开的。大软的管理混乱,内容掺水,以及最致命的——未能与时俱进,都会在不远的将来彻底摧毁它。伴随着上级机构的一系列动荡(大软并非企业,而是事业单位),大软终于在 2013 年扯下帽子,露出了满头白发。2013 年夏天,大软团队在领取遣散费以后,光荣散伙——是的,光荣散伙,也许因理想的耗损,也许因黯淡的前程,据许多编辑回忆说,那时离开的人都不太痛苦,不仅每个人都觉得离开大软是正确的决定,甚至觉得大软就此停刊才是最大的正确。

在那之后,大软靠着少数人勉力支持,终于在 2014 年决定走上电子化之旅,于是发起了上文提到的第一次众筹。众筹的目的,是制作大众软件的 app;众筹的标的,则是远超今日区区 6000 元的 100 万元。这次众筹的文案规模远超今天的停刊众筹,投入想必比今日要高上许多,无论金钱还是精神。那时留下的人,可能觉得大软真的还有未来,他们把这个未来赌在 app 上,并且许诺了相当丰厚的众筹回报:资助人民币 10 元移动媒体上线后,将会有本期刊电子版阅读功能,作为回报,我们承诺您将获得免费一年阅读本期刊电子版。

资助人民币 100 元您将成为我们的高级会员,并享受今后每年为会员推出的各种专属服务。移动媒体上线后,将会有本期刊电子版阅读功能,作为回报,我们承诺您将获得免费五年阅读本期刊电子版。资助人民币 500 元您将成为我们的高级会员,并享受今后每年为会员推出的各种专属服务。移动媒体上线后,将会有本期刊电子版阅读功能,作为回报,我们承诺您将永远拥有我们阅读的最高帐号,终身免费阅读本期刊电子版,赠送创刊至 2015 年电子版合集,限定数量为 1000 份。

资助人民币 5000 元您将成为我们的高级会员,并享受今后每年为会员推出的各种专属服务。移动媒体上线后,将会有本期刊电子版阅读功能,作为回报,我们承诺您将永远拥有我们阅读的最高帐号,终身免费阅读本期刊电子版,赠送创刊至 2015 年电子版合集,「大众软件」金牌 10 克纯金(纪念定制带编号 1-100),限定数量为 100 份。

不仅创刊以来的电子版合集是无价之宝,连实体金牌都上了,排场不可谓不大。如果拿来和今天「让每一位读者手里都有一本大软」的众筹相比,后者未免太寒酸了些。这个大排场众筹一来有情怀加持,二来回报倒也着实不赖,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募到了 203 万元之多。2015 年夏天,大众软件已经进入恍惚续命的阶段。彼时,仙剑 6 的发售引起了小小的波澜。

作为同样于 95 年发家,一举成名后又衰落至此的品牌,大软与仙剑可谓同病相怜。面对大软记者的采访,仙剑之父姚壮宪说了一句弦外之音简直要溢出来的发言:「仙剑」现在就这一百多万用户,我们必需把这一百多万用户都攥在手里。大众软件能一举成功众筹 203 万元的原因,与衰落至要靠众筹续命的原因,几乎是相同的:曾经的傲慢。

顾影自怜的编辑生产顾影自怜的内容,顾影自怜的内容引来顾影自怜的读者。正是这些读者,会为了(自己八成没时间看的)合订电子版掏出 500 元赞助费,也正是这些读者在 3 年后用 12 元亲手终结了自己的青春。然而,203 万的款项不仅没能给大软续个好命,连众筹回报本身都做得马马虎虎。最令人期待的电子版合集不是在众筹结束后集中发放,而是陆陆续续……甚至拖到了 2016 年才完全发放给参与者。

电子版期刊的质量也令人大跌眼镜:不仅没有选用时下流行的 pdf 格式而是用了老式电子书的 exe 格式,内容也几乎等于以「文字转图片」的形式制作,目录更是纯有页码的粗糙不堪。撑不住了。情怀真的撑不住了。虽然今时今日的众筹文案里提及了大软编辑的坚持和付出,但我们也用自己的眼睛看到,在缺乏物质激励、管理混乱不堪的环境中,拼死拼活的坚持和付出只能产出什么样的内容。

今天的众筹目的「让每一位读者手里都有一本大软」,也明明白白彰示着,曾经的续命众筹,如今已经纯剩卖情怀。虽然并不应该横加非议,在外人看来,停刊众筹之前很久很久,理想主义早就不存在于大软编辑部了。那些会被今日停刊众筹感动鼓舞的人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们花上 12 块钱,追溯的是 20 年前的自己。那些从 2010 开始始终没走,到了 2013 年也没接受遣散的编辑也不是理想主义者,就算是,在最后一次纯粹的情怀贩卖中,所谓理想也凋零得渣都不剩了。

请问有什么好书,好的杂志可以推荐吗?

健身和读书,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有了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已筑起了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到㡳读什么样的书好呢?(1)首先是读文学名著,因为:"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譬如:读中国的"四大名著",既可从历史的沉淀中,体悟社会发展的规律,个人成功秘诀;还会学习一些生活常识、处世哲学,军事谋略等等。

譬如:读一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传承的作品:"《论语》、《孟子》、《大学》等。如果读不懂原著,可读正版的批注诠释的版本。现代名著也有很多优秀的: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等人的名作;以及当代最著名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红旗谱》等。(2)外国的名著诸如: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雨果《悲残世界》、《巴黎圣母院》以及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等。

(3)文学名著是前辈给我们留下的精神瑰宝,悠闲时看一些名著,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和眼光。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进一步升华。时下的刊物,我经常读的有:〈作家文摘〉、〈新华文摘〉,偶尔也读读孙辈带回家的《读者》、《意林》等。因为年纪大了,怕跟不上时代,也经常读《中国青年报》,间接地体会一下青年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1998年《大众软件》杂志,现在还有吗?

《大众软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下属的一本面向大众的电脑科普类刊物,创刊于1995年,2002年选入国家“期刊方阵”,被中宣部评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突出的“双效期刊”。《大众软件》专注于电脑应用的普及和推广,融学习和娱乐于一体,为广大的电脑爱好者提供全面服务。2014年1月经重组改造。2018年8月,经过了一年多的休整,《大众软件》恢复出刊。

在你心目中《电子游戏软件》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呢?

说实话,电子游戏软件的内容相当的丰富。对于当年接触过的玩家来说,绝对是人生一大快乐。而每次期待新刊出来的那种愉悦,并不是可以用言语可以表达的。电子游戏软件是国内少有的,不随波逐流带有浓浓自我观点,敢于批判社会现象的书刊。在游戏被社会不认可的年代,也只有电软敢站出来为游戏呐喊,然而因为时代的原因,电软受到当时的舆论打压,不得不面向社会道歉,并被强制整顿了一段时间。

当然这些周边新闻也只有部分地区的朋友知道吧!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电软中有不少错误的地方,而且不少秘籍都是假的。但在信息闭塞的年代,只有电软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那时候电软非常推崇世嘉主机游戏,不过当年世嘉MD和SFC的确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霸主地位。如果玩家们只接触过街机游戏或者红白机游戏的话,那么电软很多章节都是看不懂的。

毕竟电软讲解的游戏涉及到各个主机平台,没有玩过的玩家只能了解一些皮毛而已。电软中的插画、漫画和游戏都是比较有意思的。当年很多玩家都是在这上面看到的《拳皇》《街霸》漫画,而这些漫画就算是现在也很少有人看到过。电子游戏软件中的绝大部分秘籍都是真的,那时候不少玩家正是借助电软秘籍带来的便捷成为了人生赢家。在游戏厅或者朋友面前展示了某种神秘的操作后,瞬间成为大家眼中的“神人”。

另外这几个秘籍有没有玩家试过呢?全都是FC游戏中的秘籍,当年可是被我们玩烂了的游戏。《SD快打旋风》图中加血的方法有没有谁研究过呢?《电子游戏软件》的价格并不贵,但对于那时候的大部分的玩家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就算有钱也最多拿来玩街机,不大可能去买电软。不过只要有同学带一本到学校来,必定会受到追捧。

没错,热爱游戏也需要本钱的。九十年代农村的小伙伴们基本上都与电软无缘,也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情况才有所改观。那时候很多孩子成绩不好,几乎都是让游戏背了锅。而只要家长知道某某孩子喜欢玩游戏就会嗤之以鼻,甚至叫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一起玩。多年后我们再来回顾的时候,就会发现当年错过了太多的经典游戏。而本应该属于孩童时的快乐,却永远无法体验到了。

其实在街机游戏盛行的年代,我们就想过以后长大了要买MD、SFC、PCE.....这些主机,而电脑游戏开始流行后我们总想以后有了电脑之后要将所有的游戏都恶补一次。然而等自己真的有了电脑的时候才发现,以前那些心心念念的老游戏已经玩不进去了。说实话,当年没有玩过的老游戏,要是现在再玩的话就会发现很难深入玩进去,毕竟现在有了更多精美的游戏。

很多东西都属于那个时代,错过了就是一辈子。当年电软时代宣传的那些游戏,虽然我们在杂志上面看得非常过瘾,但是如今在玩的话同样没有什么感觉了。当年电软宣传过的主机,多少玩家被馋的流口水!或许在那个年代都在幻想自己能够买一台,但是又有多少玩家真正能够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游戏机呢?初期电软捧MD,在那个年代的确火爆一时,影响极为深远,不过MD最终还是走下了神坛。

之后电软捧SS,遗憾的是SS最终没有扛起大梁挂了。电软再接再厉捧DC,结果......看来电软也有魔咒啊!当年电软打擦边球也是出了名的,很多带有刺激的画面都能够展现在玩家面前。甚至其中还有不少露点的作品掺杂在其中,而电软也绝对是故意的,因为他们深深明白玩家们内心的期待是什么。其实关于电软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一篇文章根本无法将当年玩家们的心情表达出来。


文章TAG:大众软件  科普  刊物  电脑  杂志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