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20和F22的航电设备相比如何,有差距吗?

J20和F22的航电设备相比如何,有差距吗

公平来说,F-22的航电系统由于研制的比较早,目前已经落后于歼-20,应该与F-35的综合航电和信息战系统相比较才行。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歼-20列装中国空军并成体系形成作战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自行研制并装备第五代战机的国家,这也标志着中国空军跨入了隐身时代,意味着中国空军在装备水平上又一次攀升到世界顶级水平。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摄影作者)不过,也有刻意贬低歼-20的,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Proceedings Magazine 》杂志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美国的F-35与中国的歼-20》的专业文章,仔细地比较了这两款隐身战斗机的水平。美军认为歼-20战斗机配备了最新型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以及强大的电子战系统和光电/红外传感器,具有初级的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不过美国仍自信地坚持认为歼-20的航电系统与F-35还有很大差距。

其实,歼-20战机早已融合了大量当今世界最顶尖的军事航空技术,尤其是综合信息系统。据两年前珠海航展上中航工业的专家公开介绍,我们的歼-20战机也能够实现高度的电磁隐身和高效的信息交换,配备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具备战场态势感知和综合信息显示系统、电子战和数据链系统。安装有类似美制F-35战机的机载光电瞄准和光电分布式合成孔径传感器系统(EOST EODAS),能够部分取代雷达,完成“静默空战”。

首先,歼-20安装着一台技术水平比肩F-22和F-35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早在2015年,中国科协《科学中国人》杂志介绍中电科集团首席科学家林幼权的事迹,他领导了我国第一台X波段有源相控阵机载火控雷达的研制工作,这款雷达在2009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报道称该雷达的技术水平与美国F-22战机上的AN/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相当,为我国新一代战斗机的火控雷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的X波段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是国际上目前最领先的机载火控雷达。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国公开展出了一款型号为LKF601E的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根据对外公布的数据,这是一种X波段的强化火控能力的多功能雷达,可以探测170公里外的战斗机,同时跟踪15个目标,对海最大搜索范围达到了220公里。

外界分析LKF601E雷达很可能是歼-20雷达的一种外销缩水型号。因为机头巨大,外界预计歼-20隐身战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孔径可能达到1米,集成2000个以上的T/R组件应该不成问题,响应的探测能力也更强,理论上可以超越F-22和F-35。这是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歼-20战机综合航电座舱,安装一体化的衍射平显与先进飞行员显示头盔,采用侧杆操作和全玻璃化显示器。

这种全玻璃化的先进座舱是两个并排在一起的12英寸投影显示器,分辨率为1280×1024。可显示对传感器、武器系统、飞行状态数据、战场环境和安全信息进行集中显示。当战斗中一个显示器发生故障,另一个显示器还可以成为备份。歼-20隐身战斗机的机鼻下方,有一个独特的“钻石”形状的光学窗口,外形美制F-35战机的“光电瞄准系统“(EOTS)非常相似,这个光学窗口的外表面由数块棱形镀膜的高精度蓝宝石玻璃组成,这套光学系统可以同时整合光电瞄准和光电对抗系统,集成了红外/光学/激光照射模式,具有高分辨率成像、自动跟踪、红外搜索与跟踪、激光指示、测距和激光点跟踪等全套光电火控功能,进行一般作战时不需要额外携带光电吊舱。

再加上歼-20机身周围安装的6个IR红外传感器,雷达告警测量装置,形成了EODAS分布式孔径作战系统,就能实现全方向感知的周视探红外探测图像,兼具对空对地目标搜索和指示、导弹告警和杀伤效果评估功能,具有极好的战场感知能力。能够实现在不开雷达的情况下,实施静默探测,先敌发现目标。这是继F-35战机以后全球第二套EODAS分布式孔径作战系统,比俄罗斯苏-57先进了一个时代。

F-35战斗机的飞行性能一般般,但最大的优势是战场感知能力和网络作战能力。不过,这方面的本事歼-20也不差。歼-20战斗机能够通过分布式传感器系统作战,综合网络信息战能力,不仅可获得敌方的全方位信息,而且能够将这些信息融合处理,从而获得一个广域的战场感知能力,可将霹雳-15等远程空空导弹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