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大约何时上市?你期待吗?

小米汽车大约何时上市你期待吗

谢谢邀请,但我不知道答案。事实上,我从没关注过小米。尽管听说它的生意不错。对于汽车,我属于比较保守的那一类。我心目中的好车,首先是品质不错的车。没有做到这一点,即使外观特棒,动力特牛,配置特新,我也会敬而远之。因为,我买过不止一辆品质较差的车,历经过无数次修理,早已厌倦。相比手机、数码、家电等产品,汽车的设计与制造,更为麻烦一些。

没有一定的积累,恐怕很难一下子就能做好。所以,在新生品牌面前,我只相信拥有历史的老品牌。至于这几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层出不穷,恕我说句偏激之语:投机者居多,不值得信任。他们自诩代表着先进发展方向的互联网思维,但目光仅仅聚焦于功能设计,偏重于资本运作与市场营销。制造汽车的基本功,在他们眼里也许是不屑一顾的。

小米接手恒大汽车的可能性有多大?

个人认为没有可能,恒大汽车的主要资产就是南沙工厂和几款在研的车型。先说南沙工厂,首先设备都是国外最贵的,小米接手要改造吧,还只能找原厂家改。同时玻璃幕墙等视觉效果好,导致运营起来能源成本很高。应该说参观性大于实际的生产经济性。再说几款车型,这几个车型都是外包给国外工程公司做的,如麦格纳,EDAG等,就是花钱买的车型,这些车型可能和小米对车的市场定位不一致,小米为什么不自己直接找工程公司重新开发呢,反正都是买的,如果恒大有自己完整的开发能力那还能说小米买的是公司的开发能力,可以按自己的车型需求开发。

小米平衡车发布四五年了,为什么还是那么贵?

电子产品在发布后,一般会遵循一个价格下降的趋势。但是小米平衡车并没有,以小米9号平衡车为例,至今的价格都是1999,并没有什么变化。这貌似和电子产品的价格趋势有悖,但实际的情况是非常合理的。电子产品的售价规律性下降的原因是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举个例子,当高通发布了骁龙835芯片之后一年,高通一年之后就会发布一款同等售价,但是性能却有很大提升的845芯片。再之后一年是855芯片。相较而言,之前发布的老款芯片的售价就会下降。但是,这仅仅适用于芯片。而小米平衡车的核心包含三个部分——主控、电机、电池。其只有主控上有一部分的芯片,而更大的成本是电机以及电池。

自从电动机被发明以来,其原理和成本并未有很大的变化。无非是在细节上的调优而已。在电池领域也是一样的,锂电池被发明出来之后,这么多年来,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变革。每年的电池发展可能就是通过某种优化手段,其性能提高了1%左右,甚至在某些年头是一点进步也没有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就是小米平衡车在发布之后的这四五年,其物料成本并没有什么下降的空间,由此售价也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波动了。

在小米没有发布平衡车之前,平衡车一般的售价都是五位数以上的。而小米推出的9号平衡车的定价只有1999元,可以说是相当的良心了。在电机和电池没有革命性变化之前,小米平衡车的售价不可能会有大幅的变化。反而涨价倒是可能的,比如电池产量降低导致价格走高,如果超越了成本阀值,则可能会涨价了。比如前年因为显示器面板的产量问题,导致各大电视机品牌的产品都有所调整,包括小米电视在内。

官宣造车后的120天,小米和雷军都忙了些啥?

今天,东风汽车忽然涨停,但很快东风汽车又辟谣说,目前没有和小米合作一起生产汽车的计划。小米造车,基本上要选择两种模式:1、自主制造;2、品牌运营,生产外包。要第一条道路,小米就要自建供应链,并且自建工厂。走第二条道路,小米只要专注在品牌运营,这是小米在玩手机的时候最擅长的部分。按照目前透露的信息,小米应该选择自建工厂的模式,8月11日,武汉市商务局通过“武汉市留言板”,对外透露称:武汉市招商部门前期已与小米公司进行了交流,目前正在与该公司积极对接和推进该项目落户武汉。

也就是说,小米如果自建工厂,大概率会把工厂放在雷军毕业的武汉大学所在的湖北省武汉。但目前小米并未对此作出回应。自今年3月小米的汽车项目立项以来,各地招商部门都在争取小米造车项目的工厂选址,先后有武汉、合肥、西安、北京、上海五个城市向小米抛出橄榄枝。湖北有东风,合肥有江淮,北京有北汽,上海有特斯拉和上汽。

有大厂的地方就有成熟的配套,所以小米大抵会在这些地方去选,就近建立仓库,然后开始造车和卖车。之前给蔚来代工的江淮汽车传出消息将为小米汽车代工,还称小米的破局车型会是一款主攻20万元以下市场的中低端车,同时也会采用蔚来采用的换电模式。但这一传闻随后被小米否认。进入6月后,小米官网发布了上百条汽车行业相关岗位的招聘信息,岗位的工作地点包括北京海淀区和上海徐汇区,因此很多人又开始推测,小米的整车研发设计将落户上海,那里有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特斯拉的基础,完全可以满足小米的需求。

不到15万起?2024年量产的小米汽车,能给我们多少惊喜?

对于小米汽车不宜期望值过高·这是资深米粉的忠告近日,网络上忽然流出一份有关小米汽车售价和配置信息相关的图片,个人认为这是小米汽车在量产交付之前维持热度的手段,否则不会有什么信息流出;当然也有可能是一种试探,为未来产品规划找准方向。透露的车型定名为“小米汽车1”,共有四款车型,价格覆盖14.99~29.99万;最低配也装备了后驱电机和支持高速公路(封闭式机动车专用道路)的辅助驾驶系统,重点是NEDC续航达到800公里。

21.99万的ultra版本增加激光雷达,百公里加速达到3.9秒。29.99万的ultra sport版本装备三台电机,实现百公里加速2.9秒,续航为650公里。什么感觉?感觉是相当的扯淡,预计未来2~3年内不会有动力电池技术的巨大突破,或者说难以出现动力电池制造成本的大幅下降;一组能实现NEDC 800km续航的电池包的成本就基本不会用于售价不足15万的汽车上,想要给这么台代步车实现3.9秒的破百成绩,所需要的高标准的电机也是价格不菲的。

所以“M1”普通版的价格就令人感觉有些不靠谱,这就像小米说“Mi 11 ultra的价格只要1.5k”一样,你敢说我们都不敢信。即便小米汽车的盈利方向不在于车辆产销本身,而是在于构建系统消费生态,但是M1如果定出这么个价格怕是不够亏的。假设M1的定价真的是这样、也能够实现对应的性能和续航的话,小米汽车又会如何呢?可以说小米汽车怕是会“胎死腹中”,因为这种车的出现打破了整个汽车行业的生态平衡,会让很多车企失去生存的筹码。

这样不计成本、甚至敢于亏损售车的M1,会给小米汽车带来上百个对手,且每一个都想要置小米于死地;那么随之而来的则会非常残酷的竞争,以小米的实力和人设,可以说绝对会一败涂地。所以这则信息看起来真的是“很傻很天真”,信了它就更天真了。小米一直以来都是个营销高手,却似乎不是个研发高手;智能汽车首先得是汽车,随后才可以去讨论的它的车机或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造不出有竞争力的车则其他都是空谈。

现在的小米汽车依托供应链怕是很难打造出在成本和性能两方面都具备竞争力的车辆,所以M1如果真正的是如上述的高性能车,也许后驱低配版本的价格定在29.99万的可能性才最大。别再PPT上讨论车了,这个模式早几年就被互联网品牌用烂了;现在的新势力品牌已经有蔚来、理想、小鹏三个年轻的巨头,三足鼎立之势已然成型,华为又与诸多车企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小米汽车的未来前景实在难以令人看好。

从曾经的小米手机到现在的小米汽车,“米粉”会买雷军的账吗?

谢邀!首先来说的话,其实小米汽车还是一个没影的事情,网上所传的消息不过是小米和奔腾合作的定制版本而已,并不是小米所造的汽车。其实汽车工业相比于手机来说难度还是非常大的要协调的,元器件包括供应链比起手机要更复杂。而这里面又包含着一些所谓的核心技术,手机里有完整的供应链不同的是,汽车的某些核心技术必须是厂商自己来研发的,否则做出来的产品就是不伦不类。

对比来看的话,即便是苹果这样的公司,在电动汽车方面也是捉襟见肘,自动驾驶都频频遇到难题,研发不下去,更何况于整个的造车项目对于苹果来说这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我们说以国内目前的水平的话,做出一辆普通的电动汽车当然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但问题在于,一旦这些汽车表现不好的话,那么基本这个品牌造车之路就到此为止了。

尤其是在国内目前电动汽车鱼龙混杂的情况下,但口碑坏了就基本很难挽回过来了。相比来看的话,小米目前连自己的手机业务,都遇到了不少难题,哪还有什么心思去做,电动汽车这样的烧钱大项目。无论是国外的特斯拉还是国内的蔚来汽车,包括贾跃亭的法拉第,都可以看出其实没有数百亿资金的投入,连车都造不出来或者是做到一半就停工。

而以小米目前的财力状况,显然是很难负担起这个项目,小米在过去这一年利润也不过80多亿。所以这样来看的话,其实小米造车,我个人觉得,在这三年之内,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进展。假如小米真的要进军汽车行业的话,我个人是觉得,以小米的风格肯定是会在价格上杀一杀,电动汽车厂商的威风,这一点肯定是很多,年轻用户非常喜欢的,与除此之外小米的主要亮点还是在人机交互方面,我个人觉得这一点有可能像特斯拉一样,成为杀手锏,但目前来看的话,还是未来的一个预测!。


文章TAG:小米和哪个汽车合作出的车  F1车队达成独家合作  小米  哪个  汽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