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爱同学可以控制华为台灯吗?

小爱同学可以控制华为台灯。什么人都可以控制华为台灯。

很高兴为你解答 小明同学是不可以控制台灯的开关,但是其他的还是可以的

华为台灯,小爱同学可以控制华为台灯吗

2,达伦和华为合作的护眼台灯叫什么名字,有用过的吗?

也是听别人介绍的,护眼台灯最主要是看台灯他的光是不是均匀的,好的台灯就是你直接顶着他,也不会觉得刺眼,现在智能台灯很多,操作起来方便,科技的力量!

有的

华为台灯,小爱同学可以控制华为台灯吗

3,华为台灯好不好用?有小哥哥小姐姐入手吗?

楼主说的华为台灯是不是和欧普合作的那个啊,我现在正好在用,它的光照范围还挺大的,我弟写作业,我在他旁边看书也看得很清楚。主要是没有蓝光危害,长时间在台灯下看书,眼睛也不会又酸又涩。而且光照下的书本图片,色彩也十分明亮,不会失去本来的颜色,看着心情都很愉快。对了,它的灯光还可以智能调节,就跟模拟太阳光一样,上午是明亮白光,午后是微黄暖白光,晚上是暖黄光,看着很舒服,眼睛也不会受到刺激。我觉得楼主可以入手一个,真的蛮值的。

华为台灯,小爱同学可以控制华为台灯吗

4,华为p30摩天轮事件是怎么回事?

据了解到,起因是:有人用华为p30拍摄,50倍变焦,拍到了高高的摩天轮里发生的不可描述画面。视频遭到热扒,当事男女更是被人肉,详情一起去看看吧!所以不要照不该照的传播啊,p30太强大了!

有人用华为p30拍摄,50倍变焦拍摩天轮,意外拍到了高高的摩天轮里发生的不可描述画面。

华为p30系列手机,麒麟1020芯片最大支持10gb运行内存,最大机身存储空间高达1024gb即1tb。p20系列号称拍照第一,p30系列依旧配备后置莱卡三镜头,拍照水平依旧第一,并且会不少手机品牌跟随三摄设计。华为p30将带来更好的表现。

5,华为手机灯怎么开启

直接从屏幕下滑出现提示栏,就会有手电筒 有的可能隐藏在下边 1.先从屏幕上方下滑: 2.可能隐藏在下栏,再次下滑,就会有手电筒 3.可以编辑快捷键 4.进入页面后,长按可拖动变换位置

华为智能手机所使用的EMUI系统自带就有三种方式能打开手电筒。   第一种方法: 点亮手机屏幕,但不解锁手机 手指从屏幕低端向上滑动,调出快捷图标 点击第三个图标(画着一个手电筒的)即可打开手电筒 重复以上步骤即可关闭手电筒   第二种方法: 点亮并解锁手机屏幕 从屏幕顶端向下滑动拉出通知栏菜单 点击右上角的“开关”二字 在下面找到“手电筒”,点击即可打开手电筒 重复以上步骤即可关闭手电筒   第三种方法:   在手机的应用中找到“手电筒”,点击打开后手机后LED灯就会打开,再点击软件中间的圆形图标即可关闭。

6,华为三思台灯怎么调颜色?

闪光灯颜色是一定的,这个和光线的室温有关系,是不可能做成其他颜色的。 一定要换颜色,那么。你可以在闪光灯上贴有颜色的贴纸。 华为本身并不提供有颜色的闪光灯的。

具体要看实际情况调色,台灯的颜色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不要孤立的去看,要整体去看,抓住最基本的色相和冷暖关系,在细微调整和环境色协调又有一定的色彩对比就可以。 调色的技巧 初学者画水粉最好是两到三种颜色混合,不要超过三种颜色,颜色过多会脏,颜色单一会跳,当然有时候需要跳的颜色,例如水果的亮部,用少量纯色是没有问题的。 然后,自己确定一种暗部调和色,还是用水果举例子,苹果暗部,桔子暗部,用亮部的颜色加其它颜色来调和,可以是粉绿,可以是玫瑰红,可以是橄榄绿或者深绿,这几个颜色画出来的效果不同,但是都很好用,可以分别试一下。 翠绿不要用,不需要把它放到调色盒里,黑色也是,这两个颜色不好把握。 画面里如果需要近乎黑色的颜色也不要用黑色,用普兰加深红,画面如果出现纯黑,很难把握整体色调,而且黑色太“吃”颜色,画了黑色的物体再加反光环境色之类的,加上没有什么变化,还容易偏粉,不如普兰加深红的那种神色有变化,水粉画看的就是颜色的那种变化感。 调色要谨慎,下笔要大胆,画面你画好了主要颜色就不要再去改来改去,反光环境色不要太跳太亮,几种常见的调色:橘红(橘黄)+橄榄绿(粉绿)就是桔子暗部(橙子暗部)——括号里的随意选择,不是唯一对应。 紫罗兰加粉绿画紫色物体的暗部会很好看这个要看物体具体颜色深浅度。

7,华为公司的合作伙伴有哪些

华为公司的合作伙伴有: 1、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智慧停车领导品牌,致力于研发并提供多元全面的智慧停车场应用解决方案。拥有3万㎡的现代化专业研发生产基地。科拓产品已经成功应用在全球50个国家的上万个停车场。 2、航天新长征大道科技有限公司 航天新长征大道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03月15日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计算机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电子测量仪器制造;导航、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等。 3、上海大因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大因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05月29日在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登记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从事多媒体、电子、网络、计算机信息科技领域的技术开发等。 4、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专业致力于研究物联网关键技术之一射频识别(RFID)产品的研发、制造、生产与销售,并提供整体化RFID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最早从事RFID技术研发及生产的企业之一。 5、北京深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深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09月12日在海淀分局登记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软件开发;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五金、交电;计算机系统服务;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等。 参考资料: 华为官网-合作伙伴 百度百科-厦门科拓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航天新长征大道科技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上海大因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深圳市先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百度百科-北京深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在深圳举办了一场“2018华为核心供应商大会”,到场核心供应商合作伙伴共150家,其中有92家获奖。 奖项共分为六大类,包括“连续十年金牌供应商”、“金牌供应商”、“优秀质量奖”、“最佳协同奖”、“最佳交付奖”以及“联合创新奖”。具体名单如下: 金牌供应商:灏讯、赛灵思、美满、富士康、生益电子、中利集团、富士通、沪士电子、美光、广濑、比亚迪、村田、索尼、大立光电、高通、亚德诺、康沃、安费诺、立讯精密、欣兴电子、莫仕、耐克森、京东方、阳天电子、中航光电、甲骨文、住友电工、安森美、中远海运集团、顺丰速递、中国外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舜宇光学、天马、SK海力士、罗德与施瓦茨、是德科技、美国国际集团、思博伦、红帽、SUSE、晶技股份、东芝存储、希捷、西部数据、光迅科技、迅达科技、新思科技、华工科技、长飞、意法半导体、思佳迅、微软、深南电路、新飞通、Qorvo、古河电工、瑞声科技、联恩电子、Sumicem、歌尔股份、华通电脑、三菱电机、三星、南亚科技 优秀质量奖:赛普拉斯、高意、Inphi、松下、航嘉、旺宏电子、华勤通讯 最佳协同奖:迈络思、台积电 最佳交付奖:核达中远通、风河、亨通光电、日月光集团、联发科、蓝思科技、中芯国际、伟创力、罗森伯格 联合创新奖:伯恩光学、Lumentum、菲尼萨、铿腾电子、博通、德州仪器、英飞凌 在上述92家核心供应商名单中,美国供应商入选数量最多,包括英特尔、恩智浦、高通、博通等共计33家; 大陆供应商数量排名第二,包括立讯精密、比亚迪、京东方、瑞声科技、顺丰等共计25家。 其中,顺丰因为收购了华为供应链公司DHL(敦豪)在华业务,首次入选华为核心供应商。 此外,京东方今年首次华为提供柔性OLED曲面屏,是华为新旗舰Mate 20 Pro第一屏幕供应商,首次被华为评为金牌供应商。 其他的分别是:日本11家,中国台湾10家,德国4家,瑞士、韩国以及中国香港各有2家,荷兰、法国、新加坡各有1家。

体验店(hes) ,30平米以上,位置要求t1-t3核心商圈、主通讯商圈 高级体验店(hes-h), 50平米以上,位置要求t1核心商圈 加盟费要具体跟华为沟通,各地区价格不同 总体投资大概要接近100万

2017年12月21日,百度与华为共同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2018年5月13日,电广传媒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7月,大庆油田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10月11日,华为和百度在5G MEC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华为公司的合作伙伴有很多,这里就没法一一列表了

2017年12月21日,百度与华为共同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2018年5月13日,电广传媒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7月,大庆油田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10月11日,华为和百度在5G MEC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8,5G前夜,vivo转身:AI奇袭物联网_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2018年3月,vivo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品牌Jovi;4月,vivo在2018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对外开放AI能力,并宣称要把AI能力嵌入物联网终端;7月,vivo与合作伙伴发起成立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开放生态联盟。

vivo这一步步的“阳谋”最终在9月落地。

9月6日,在vivo X23新品上市发布会上,除了作为绝对主角的新款手机X23,vivo人工智能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还首次发布了vivo IoT战略,并推出IoT软件产品:Jovi物联。

2018年是vivo IoT元年,站在5G前夜,vivo已经不再是一家单纯的手机企业,和众多硬件公司一样,他们也看到了物联网的未来。

智能手机战争的变化

9月初,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好消息,IDC最新报告预计2018年下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反弹,2019年将恢复增长。但IDC也指出,直至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保持“较低的一位数”涨幅。

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智能手机市场都将陷入存量战争。但与此同时,属于物联网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作为物联网落地的第一站,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预计未来三年内,智能家居市场将保持21.4%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819.3亿元。

与智能手机市场的单一品类不同,智能家居的品类要多得多,光是目前已经出现的,就有智能家电、家用安防、照明系统、连接控制设备等四大类,拥有包括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扫地机器人、智能台灯、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等在内的十几种关键产品。

站在用户角度,面对如此分散的产品,自然需要一个入口来掌控全局,这也正是智能音响最近几年来突然流行的原因之一,并且与智能手机开始入口之争。

与智能音箱相比,手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本身就是所有消耗用户时间App的集合体,这一特性让手机天然拥有最海量、最精确的用户数据,从而能够在AI算法的加持下达到“千人千面”的效果,而这正是智能家居中“智能”的终极含义。

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易用性和“推波助澜”的5G,智能手机几乎在IoT入口之争上已经预订了一个C位。这也成为手机品牌切入IoT市场的最佳途径。

在6月的vivo NEX发布会现场,vivo高级副总裁倪旭东就表示,vivo将从单纯的硬件厂商,转型为以AI等技术驱动的硬件+软件+服务的创新型科技公司。

物联网将成为vivo探索转型的第一站。

得生态者得天下

物联网时代的竞争,更多的是生态之争。

事实上,在2018年以前,各大企业就已经开始在IoT市场上跑马圈地,试图打造自己的IoT生态圈。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封闭式平台和企业主导开放平台两种形式。

前者以小米为代表,通过自己生产和参股生态链企业的形式,在IoT市场上四处开花,形成以米家为核心的生态闭环;后者则以亚马逊、华为为代表,通过搭建Alexa、HiLink生态来吸引合作伙伴加入,打造一个自己主导的IoT平台。

而7月vivo和美的、TCL、科沃斯、创维等合作伙伴发起成立的IoT生态开放联盟则是第三种形式,在这种生态下,商业化甚至不是联盟的重点。

简单来说,IoT生态开放联盟共同搭建了一套技术协议,可以在不改变各厂商私有协议的基础上,实现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

在互联互通的过程中,vivo将手机端控制中心与智能设备进行打通,在这一过程中并不需要进行硬件上的改动。同时,当进入到控制中心、调出智能家居设备控制页面后,智能设备厂商仍然保留自有账户系统,消费者也无需重新注册,即可开始真正的智能家居体验。基于相同的开放理念,IoT开放联盟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吸引多家合作伙伴陆续加入,也侧面验证了解决开发上适配复杂性对于物联网生态的影响。

在谈到联盟的愿景时,vivo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周围表示,“大家的愿景都是一致的,让所有的IoT设备都能无障碍地实现互联互通,不需要每个企业都需要去做多重适配。”

对于企业而言,采用这一协议意味着天然拥有了联盟内全部厂商的用户基础,同时也无需去适配五花八门的智能家居App;对于消费者而言,在搭建智能家居场景时也不再受平台束缚,可选择的产品、品牌都要丰富许多。

在IoT生态开放联盟之前,无论是小米式的封闭式IoT生态,还是亚马逊、华为式的企业主导开放平台,都面临着市场碎片化的问题。

“去中心化”的IoT生态开放联盟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消费者可以通过一个App控制不同品牌的产品,随着联盟的不断扩大,产品、品类、品牌的数量几乎没有上限。

将在9月30日正式上线的Jovi物联App就扮演着这个控制中枢角色。

挟AI以令物联网

Jovi是vivo在手机上推出的人工智能语音助手,借由Jovi物联,这一能力同样将延伸至IoT设备。

到目前为止,vivo先后与网易、百度、蚂蚁金服等公司成为AI联合实验室,在AI算法和数据方面进行合作。

据vivo在发布会上介绍,Jovi智慧场景已经能提供近场服务、出行聚合、景区导游等一系列服务,目前已经支持17大智慧场景。

在周围看来,AI+IoT本身就是紧密连接的东西,两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周围认为,人工智能的本质其实是数据+场景+服务。而IoT场景,是人工智能三大场景之一。

Jovi在人工智能和语音交互方面积累的能力也将成为vivo在IoT设备上的王牌。

在艾瑞咨询的《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中,12.7%的智能家居从业者认为人机交互体验差是智能家居发展最大的阻碍原因,这一比例在所有阻碍因素中排名第一。

这一问题将在AI时代迎刃而解。而把IoT做好,则是vivo在AI时代的必由之路。

通过IoT开放生态联盟,Jovi物联将能够实现一个App控制来自不同合作伙伴的产品,尽管这一联盟7月才刚成立,但是首批产品已经包括美的全系列产品、雷士照明智能开关、极米投影仪、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等。

AI则将大大拓展Jovi物联的想象空间。

在这之前,AI已经拓展了手机作为智能终端的能力。Jovi在对手机消费者使用习惯进行自学习后,能够智能分配系统资源,比如内存、CPU、进程管理等。

而在物联网时代,Jovi将进一步整合众多IoT设备,所提供的服务也将突破手机软硬件的范畴,扩展到更为广阔的使用场景,实现更多设备的智能联动。

随着5G的落地、IoT设备的普及和AI算法的进化,vivo的角色也将从一家手机厂商转变为智慧互联服务提供者。而基于众多IoT设备的Jovi物联服务将成为vivo转型的开始。

9,华为开出AI第一枪_

编者按: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作者舒虹。 36氪经授权转载。

两年前,有华为海思开发人员自告奋勇,要在华为内部研发人工智能芯片,且许诺一定做得出来。

华为已有多年的芯片设计经验,不管是芯片之上的CANN(神经网络定制的计算架构)层还是框架、应用层,也都有相应的技术储备。因此,决策的过程并不复杂。“我们就是盖了个印,说,去做吧。”华为轮值董事长、华为海思董事长徐直军说。

2017年6月,在上海的一次内部交流中,该项目正式敲定,开发人员为其起了一个颇具想象力的代号——达芬奇。

达芬奇,这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画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多才多艺,是个全方位的人才。这和华为起初设定的AI理念一致:华为需要的是从芯片、到云、到边缘、到不同物联网终端的全场景支持。“因此,必须开创一个全新的架构,这是华为的不二选择”,华为首席战略架构师党文栓指出。

在2018年10月10日“达芬奇”项目正式浮出水面的数月前,外界已难掩对它的好奇与猜测。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达芬奇”项目被华为高管在内部称之为“D计划”,是华为十年内最大的研发项目,其主要内容是将AI引入华为的所有产品和服务当中——包括电信基站、云数据中心、智能手机、监控摄像头等,并为数据中心开发新的AI芯片,使得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应用可以在云端使用。换言之,“D计划”背后承载的是一个甚为庞大的华为AI布局。

10月10日,在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徐直军终于正式揭开“达芬奇”的面纱,并将其中一枚已研发成功的AI芯片握在手中、对外展示。

“华为有一个‘达芬奇项目’是事实,但是没有‘达芬奇计划’。华为内部项目众多,例如无线的5G、网络产品线的400G、终端的Mate 20,每个业务线可能有自己的排序。我关心每一个项目,达芬奇只是其中之一”,徐直军说,“外界一直在传华为在研发AI芯片,今天我要告诉大家,这是事实!”

华为轮值董事长、华为海思董事长徐直军

然而,AI芯片并不是华为AI战局的全部。那么,华为AI究竟做什么、怎么做呢?

首次曝光的AI战略

“先随便开一枪,打中了就换炮集中火力攻城,如果打不中也没事,就让子弹飞一会儿。”今年4月,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罕见接受媒体采访,并透露了华为的研发策略。

据多位华为人士对全天候科技表示,任正非在内部强调:华为不做公共的人工智能产品,不做小商品,始终要保持在主航道上。人工智能虽然有泡沫,但是大的趋势和方向不会变。在方向大致正确的情况下,先开一枪,不能等,要大胆地往前走。

过去,外界对于华为AI的第一印象来自于AI芯片在手机终端的应用:它让手机的各项应用更加具有主动性,例如能够让手机自动识别被拍摄物体的类型、给出更优化的拍照解决方案。

AI芯片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已在荣耀Magic、华为Mate 10等搭载麒麟系列新品的手机身上得到验证。“华为手机增加了AI能力以后,带动了全球智能终端AI领域的创新,也带动了华为智能手机成长,预计今年销量能够超过2亿台。”徐直军说。

麒麟系列芯片的核心之一在基于寒武纪架构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现在,华为决定另辟新路,自创全新的“达芬奇架构”。

10月10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两款昇腾系列的AI芯片——昇腾910(Ascend 910)和昇腾310(Ascend 310)。其中,昇腾910是目前全球已发布的单芯片计算密度最大的AI芯片,昇腾 310则是目前面向计算场景最强算力的AI芯片。这两款芯片都是华为在全新的“达芬奇架构”基础上研发的。

与英伟达、英特尔、高通等芯片巨头聚焦在云端或终端不同,华为昇腾系列AI芯片基于统一的架构,支持从云端、到边缘计算、到终端的全场景,“目前还没有看到市场上有其他架构能够做到这一点”,徐直军说。

“达芬奇”架构揭开面纱背后,是华为正式面向AI开出的第一枪。

除了发布两款AI芯片之外,10月10日,华为还正式发布“全栈、全场景”的AI解决方案。

徐直军解释称,华为提出的“全场景”,是指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各种边缘计算、物联网行业终端以及消费类终端等部署环境;“全栈”,指的是技术功能视角,是指包括芯片、芯片使能、训练和推理框架和应用使能在内的全堆栈方案。

具体而言,华为的全栈方案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基于达芬奇架构的昇腾(Ascend)AI IP和芯片。其中芯片分为5个系列,Max、Lite、Mini、Tiny、Nano,目前已公布了昇腾910(Max)和昇腾310(Mini);

其次是CANN,即神经网络定制的计算架构,它是高度自动化的算子开发工具,可以三倍提升开发效率,也兼顾算子性能。

还有MindSpore框架,它友好地将训练和推理统一起来,并全面适应端、边、云等全场景;这是华为AI与市面上已有框架,包括谷歌的TensorFlow、百度的PaddlePaddle、Facebook的PyTorch、亚马逊的MXNet等的最大不同。

应用使能也是其中一个部分,它是一个机器学习PaaS(平台即服务),包括由ModleArts服务提供全流程服务,分层、分级API,以及预集成方案,用于满足不同开发者的需求,促进AI应用。

华为AI解决方案

一位华为海思研发人员告诉全天候科技,目前业界公认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支撑是计算力、算法和大数据。华为的全栈方案,一次性解决了人工智能两种最核心的能力:计算力和算法框架(MindSpore)。目前在AI算力层面,国内顶级玩家较少。今年9月,阿里达摩院刚刚成立“平头哥”半导体公司,专注芯片研发,垂直领域则有寒武纪、地平线等。而顶级的人工智能框架几乎均来自美国,最著名的有谷歌的TensorFlow,Facebook的Pytorch,亚马逊的Mxnet。

在华为全栈方案的系统结构图中,华为将MindSpore与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学习系统TensorFlow并列在一起。

但二者并不相同。徐直军对全天候科技等媒体称:“我们分析过,现在所有框架很难适应全场景。比如谷歌主要推的是云上的人工智能,它是在云端训练、推理,但这个框架不能用在手机这样的端侧。你要在端侧做训练、推理,框架就要小,架构要灵活,现在的Tensorflow就放不进去。边缘,未来网络里面是边学习、边推理,也需要有框架。我们会出一个部署在端上的学习框架,这个之前是没有的。我们找不到一个框架真正能够实现全场景,所以就自己做了一个,这样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手握云、边、端等不同场景,并具备不同场景的技术能力,也被认为是华为AI战略的坚实基础。今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2亿台,同时,华为公有云和私有云也将成为华为AI芯片最大的种子用户,拥有自主AI芯片将令华为云服务更具性价比。

华为从运营商业务起家,到消费者业务、企业级业务,是全球第一的电信设备商、全球前三的终端厂商。据华为官方数据,华为2017年度净利润增长28%至475亿元人民币,对比2008年的78.48亿相比,10年翻了近6倍。

一位就职于高通的人士对全天候科技分析,在芯片侧,华为AI芯片的算力虽号称超过英伟达,但英伟达所构筑的AI生态全球范围内仍无人能及,其GPU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通用AI硬件计算平台;在AI框架上,谷歌的TensorFlow和Facebook的PyTorch已经成为主流。但要论从云到端的全场景,全球可能找不出一家公司能与华为在产业链与商业形态上形成对标。

对于未来的市场竞争,徐直军坦言:“华为不直接向第三方提供芯片,跟芯片厂商没有直接竞争;华为提供硬件和云服务,因此跟硬件和云服务厂商应该会有竞争。但是,没有竞争不叫市场,华为在市场上能不能竞争过对手,关键看华为做得怎么样。”

生态与边界

华为的AI布局带有明显的“企业级”和“技术底层”印记。

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2年,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商业价值,将高达3.9万亿美元。而华为认为,到2025年,整个AI产业的市场空间有90%在企业级市场。

徐直军指出,在华为整个AI战略中,Mindspore作为计算和推理框架,未来能不能构建一个生态,大家会不会用,这是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挑战。

华为常务董事、战略和市场总裁徐文伟对全天候科技表示:“(企业级市场)华为能做得好,前提条件是技术好,平台有足够的先进性。华为2017年研发投入近900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5%,公司强力投资研发,必须保证技术上是领先的;二是保证平台的开放性,三是公平、公正。这几点保证我们平台的伙伴会越来越多。”

徐文伟称:“华为的战略是平台+AI+生态。”据他介绍,华为AI生态中包含了产业联盟、商业联盟、标准及开源以及开发者的四类生态伙伴,计划3年发展100万AI开发者和合作伙伴。

从全栈方案需要涉及的芯片、库、框架、工具、平台,到全场景需要覆盖的云、边、端各种应用场景,华为都拿出了实际的产品方案和演示案例。例如,在应用案例上,深圳机场、招商银行、奥迪等都应用了华为的AI技术。

在2018华为全联接大会上,除了技术和应用上的生态,华为还布道“普惠AI”的概念,旨在不断降低通用技术的应用门槛,并宣布将投入10亿元用于AI人才培养。

不过,建立生态对于华为来说并非易事,争议随之而至。在生态理念上,华为有著名的三句话:上不碰数据、下不做应用、不做股权投资,并一贯坚持“技术优先”、“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合作伙伴认为,AI可能会动摇华为的基本商业立场,人工智能做算力和算法,怎么可能不碰数据?

“有时候外界把‘上不碰数据’误解了,说什么都不碰,其实说的是公有云的策略。有一些数据我们是要分析的,是帮助客户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然后还给客户,包括我们和金融企业合作的一些项目,如反欺诈等等,为什么招行信用卡安全做得非常好,就是我们两家联合起来做了很多,华为帮助招行分析数据,这个数据资产是招行的,华为不会试图拥有。”徐文伟告诉全天候科技。

和华为云一样,华为AI只想做“黑土地”——不碰数据和应用,只为行业伙伴和开发者提供创新的“沃土”。“解决各行各业的各种用途,不是华为做的,华为做不过具体的行业企业,所以只负责提供平台,提供框架等技术支持”,徐直军称,比如,依图的的医疗影像识别,华为不会去做,但是过程中需要的算力、框架,这个华为要做。

“对于华为公司来说,应用我们做不过别人,但是我做芯片,做平台,不断在里面夯实,尽管傻一点,笨一点,但是可以持续。”徐直军表示。

在生态理念上,徐文伟强调华为坚持合作共赢,以做大整个产业蛋糕为首要目标,“人工智能的边界,要么不说,只要说了就要坚定不移地做到”,他说。

AI组织方法论

华为AI战略的宣布,是继手机和5G业务之后,华为为数不多的一次高调动作。但相比于BATJ等的争相布局,华为进军AI的步伐似乎晚了一些。

媒体会上,徐直军坦言:“没有先发后发,是合适发就发。”例如,把AI应用到手机上,华为就是绝对的世界先发;在提供云服务和人工智能服务器上,其实华为也没有后发。”不过,云上芯片华为可能比友商稍微晚了一些。不过,徐直军强调,这次提出的“全栈、全场景”两个词是华为独有的,不是后发。

事实上,华为早在十年前就研发了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系统,堪称早期的“AI自觉”。

2012年,华为成立的2012实验室就开始投入AI基础和算法研究,但其进展和成果对外几乎隔绝,外界并不知晓其研究动向。

2017年9月,华为发布了面向企业、政府的人工智能服务平台华为云EI;今年4月,华为又发布了面向智能终端的人工智能引擎HiAI。

不过,对于华为在AI方面的低调,徐直军称,华为不是上市公司,不让股民掏钱,他们做事的风格是——没有做出来的事情不能说,不能吹泡泡。

华为资深管理顾问黄卫伟在与媒体沟通时讲述了任正非对人工智能战略的“内训”:华为AI聚焦内部两个方向,一是产品智能化;二是不断改进内部的管理和效率。

华为的AI布局很多是基于自身业务,试图通过从自用到赋能,来完成AI从人才到技术再到平台和产品的布局。也即,先面向华为内部,持续探索支持内部管理优化和效率提升,然后才是电信运营商、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普惠AI。

从云端的企业级服务就能看出,EI是针对企业级市场,基础为华为云,目标是将各类AI单点技术与企业生产系统产生化学反应,让企业更智能。这些单点技术很多都是从华为自用开始的。

例如,在制造方面,云边协调的图像处理及深度学习智能判定技术,让华为检测员的工作量下降了48%;在物流方面,华为通过引入AI技术,实现提货路径以及装箱方案的最优化,装车率提升15%。

黄卫伟指出,华为和互联网公司有很大区别,互联网公司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但这种思维模式想走到前面去不容易。华为在自己所处的领域,要做到领先就要聚焦,就要做产业门槛,没有门槛的产业是不值得做的,门槛方面技术是关键,还包括规模、经济、品牌等。

有熟悉华为的人士对全天候科技称,华为的AI战略是下一个十年的重要部署,华为AI战略里包括生态构建计划,这对华为来说,并不那么容易。另一项挑战在于组织生态。在华为内部,华为云BU已升级为一级部门,可以超越现有主业做很多统筹,但云计算并不是一个完整的AI战略,后者的落地需要组织架构、业务架构、企业文化以及人力的匹配。

与BAT们打法不同的是,华为在关键业务的战略部署上,有着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2017年年中,任正非在公司战略会中提出公司发展的基本逻辑:方向要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华为不做AI大的架构规划,而是先单点突破、横向拉通,再建立起产业的平台,把平台开放给客户甚至竞争对手。

在组织架构上,与谷歌DeepMind、谷歌大脑、微软研究院AI、百度研究院等不同,华为暂无计划设立专门的AI研究院或设立新的BU。

据徐文伟介绍,华为AI涉及多个产品,包括芯片、软件平台、云等等,团队很多是在协同工作。华为内部不提AI智库,也很少将某位科学家视为“英雄”,徐文伟认为,把人工智能的专家集中在一起,这个模式不一定是最佳。

“我们没有把所有人工智能‘垄断’起来在一个部门,原来GE把所有做数字化转型的集中在一起,最后实际上也在调整,其他公司对应各自的业务特征,也在调整。”徐文伟说。

有华为研发人员告诉全天候科技:“华为的管理层相对开放,钱没管得很死。华为的创新模式从基础开始,方向大概正确的情况下,先开一枪再打一炮。开一枪,先给钱做,感觉有机会再投入大量的资源进去。”

据了解,成立“达芬奇”项目时,公司也未对团队设立KPI的要求。“他们想做,就做出来就可以了。战略方向确定后,战术就是:执行、执行,执行!”徐直军说。

在华为,AI被定位为通用的技术,它可以应用到所有地方。首先是增强华为所有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服务,让它更具有竞争力,具体能增长多少还没有分析,只要能继续向前就可以了。

有人将AI视为华为近年最大的转型,这遭到了徐直军的公开反驳。“华为内部最讨厌谈‘转型’两个字,什么是转型?就是从原来的转到另外一个(方向),但是,华为没有这样做,所以,华为没有转型,只是在前进”。


文章TAG:华为台灯  小爱同学可以控制华为台灯吗?  华为  台灯  小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