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为参与的厂商多了,很快就把超窄边的等离子拼接打死了,又很大的压缩了dlp的市场。据说这个做法是三星的战略研究室的推出的发展策略,目前看是非常正确的。同样在oled面板的发展上三星也是一样的策略,只不过oled技术太先进三星优势很大,三星不需要把最好的技术拿出来就可以吧手机用lcd打的满地找牙了。

被市场淘汰的等离子电视技术其实很成熟的,还能卷土重来吗?

等离子电视淘汰了吗

等离子的失败究其失败的唯一原因不在于技术,性能;而在于松下对高端等离子技术的垄断,他收购了市场上所有的等离子技术(如先锋,日立),真正做到了一家独大,造成了市场上提到液晶技术,那是百花争鸣,竞争的同时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消费者能选择的产品面极其广泛,而反观当时技术条件下显示效果更佳等离子,你能选择的中高端产品几乎只有松下,直接造成了等离子市场的急剧萎缩,最终被淘汰出民用市场(在专业领域的应用等离子依然存在,尤其是大尺寸领域)!等离子想重出江湖,除非有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否则非常难(因为液晶电视的高分辨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而且目前掌握等离子核心技术的松下似乎也没有意愿重振其电视机业务了(松下已经把其业务重点逐步转型到b2b业务了)!。

液晶显示器为什么能用很少的排线去控制几百万的像素独立工作?

如果你看了别人的解释更懵了,可以看看我这个通俗一点的解释。首先并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分辨率为1920*1080的显示器=2073600,就需要两百多万根排线!绝对不是,但是理论上需要至少1920+1080=3000根排线。可实际上却是少于3000根排线的,怎么做到的?往下看。先说说以前的CRT大屁股电视,实际只有三束光(黑白的只有一束)在屏幕上来回的扫就能呈现各种图像,也就是说加上地线只需四根线连接三个通道基本足矣,但是这三个根排线里的电压却是在高速变化的,我们看到完整的画面实际上是因为视觉残留,如果没有视觉残留我们在静止的时间里看到的只是荧光屏上的一个像素点。

而整个电视接收来的信息仅有一根信号线,一个高速不断变化的信号最终就成为了精彩的视频节目。是不是还是有点懵?要想知道为什么液晶用很少的排线就能控制几百万像素工作之前先得引入“时间”这个概念,你认为的一瞬间,液晶的屏幕可以干太多的事了,人类要搞出一面墙需要一块砖一块砖的垒,垒完一行再垒下一行,垒出一面墙需要很久,但是电视却可以很快的显示一副画面。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等离子  显示器  淘汰  真正原因是什么  等离子显示器为什么被淘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