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年轻的时候,不会那么吝啬这种巧妙的运用,比如。“因为大部分人认为数学对逻辑思维有好处,只是文科学得辛苦而已。数学其实很重要。毫不夸张地说,整个世界都是建立在数学之上的,从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到身体里的基因,从小人物生活中的琐事到文艺界的音乐艺术,都与数学息息相关。当计算机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一种说法,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算法。什么是算法?看啊!

为什么有些数学好的人会被夸聪明,文科好的就不会被夸聪明?

感谢邀请。针对这个问题,我可能没法给出很专业的解释,但是我想发表一点自己的观点,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吧,我本人大学本科是中文系,作为一个标标准准的文科生,确实很少被夸聪明,更多是被夸记性好。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我觉得最直白的解释是:大批人学不会理科,所以觉得学会的人很聪明,这大概蚊子血和朱砂痣的区别吧,先说说啥叫聪明。

聪明:是用来表达对待某事某物有着好的想法和正确的逻辑,所以也就是说这个词是所有学科、所有事情都可以用的。其实在人还小的时候,对这个聪明运用的并不会那么吝啬,比如:小朋友说话早我们会说他聪明,小朋友识字多我们说他聪明,小朋友会背唐诗宋词三字经我们会说他聪明,小朋友做一切我们都可以说他们聪明,那么当人长大了、上学了,聪明怎么就似乎一边倒成了理科专用词汇了呢?其实关于这点我有时候也觉得很不公平,然后我也问了朋友这个问题,我朋友说:“因为人家大部分觉得数学好是逻辑思维好啊,学文科的使劲背不就完事了?”所以其实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文科似乎是一个只要努力就可以学好的,而理科不是,理科看起来更需要聪明的大脑,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关于学习的刻板偏见呢?因为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从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接触的学问,所以不管有没有认真系统的学习过中文,大家都可以自由的运用,所以这个可以自由运用的学问在很多人眼里就不成为学问了。就是有一种我太熟悉你了,所以你做再好也没什么惊人的感觉,可是,数学锻炼的逻辑思维文科一样在锻炼,只可惜更多的人没有选择深究而是把这一切看成了习惯。

当你真的开始系统学习中文的时候,才发现学好中华文化、学好汉语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中文需要的理解能力是全方位的,是需要全身所有感官同时行动的,我想,当你可以好好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时候,就是你已经可以很好运用你全身所有感官、思想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难道还是不聪明的吗?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从0基础开始的,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一样的,文科看起来学得好,其实是我们学得扎实,并且在24小时不间断的运用,

顶级的数学家的脑子为什么这么聪明,人跟人的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人类智商在数学上是符合“正态分布”的。这个世界有智商低于常人的弱智,当然也会有高于常人的高智商者,如果这部分高智商的人口中,同时又符合对数学或者科学有特别兴趣的时候,如果外界的环境又支持对这种兴趣的追求,那么就非常有可能成为数学家或者科学家。所以数学家或者科学家往往同时具备:高智商、对数学或科学有兴趣、支持这种兴趣的良好环境,

从小数学就特别好,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长大后才明白,原来数学好是因为智商高?

来来来,先吹一波。我数学就挺好,小学基本就是100,或者扣几分,都95以上,初中仿佛开了挂,比小学还好,初三以前,基本都是满分,代数几何都挺好,初三开始有扣分,但是也扣不到10分。高中以为数学很难,结果一学还行,我也爱做题,卷纸不离手,高一期中期末四次考试,立体几何三次100,代数也都是90多分,高二学数列时还考过一次99,高三考不了那么高分,一般数学也都是年组前五,

我是唯一一个高考数学磕磕绊绊的人。本来高考题很简单,做起来毫不费力。我觉得130没问题。结果我只考了98分。相比之下,我政治不太好,甚至考了69分,但我考了106。活着吧,有所得必有所失。你根本没办法!其实我还能做数学。我在大学学的是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我当时分别是93岁、98岁和94岁。没关系。以后学西方经济学,各种计算唾手可得。所有专业课和计算题我都是满分。学数据库和C语言很容易。C语言自学93分,逻辑可以凑合。我会参加综合管理入学考试。


文章TAG:为什么数学好的人聪明  体验  聪明  数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