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为什么不是院士?

郑强是一个不错的教育管理者,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演讲家,学术水平也还不错,但当院士确实还差一点成果。郑强教授曾在一个演讲里提到,自己是院士以外中国最顶级的教授。这句话和他很多演讲一样,说的对,但不够严谨。毕竟他只是高分子领域的专家,最多也只是在高分子领域称顶尖,谈全中国顶尖并不严谨。此外,郑强教授主要强在科研项目上。

根据2020年3月浙江大学官网显示,他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研究项目20余项,经费总额度3000余万元。这在高分子领域算是很多的了。而且,他还是长江学者和国家杰青双料,这是国家级人才中仅次于院士的帽子。

至于他的论文,数量不少,但似乎不算顶尖。不过,学术圈里的人都知道,一个人要评选院士,需要在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一般来说,评院士需要有两个业绩:第一,国家重大专项首席,即此前的973、863的首席科学家。从郑强的介绍来看,他并没有拿到首席,而是主持的项目,相当于项目组长。第二,国家级科技奖励,即三大奖,对高分子学科来说,当然最好是自然科学奖,而且要排前两名。

没有这个奖,说明做得东西不太接地气,或者不太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郑强没有国家奖,他只有省科技奖和教育部奖。根据上面的情况,结合郑强平时的事务来看,他很可能在学术上精力投入不够,有点吃老本的嫌疑,没有沉下心来深入做研究或者带队伍。而一旦他去了太原理工,自己的学术可能会受更大的影响。评选院士,恐怕难度很大。

袁隆平为什么进不了中科院士?

回答这个问题,几个关键点要搞清楚,一是中科院院士的评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二是袁隆平本人的经历是怎么样的?三是一些其他情况。中国科学院是由政府设立的云集了各行各业科技精英的机构,能够当选为院士,是所有科学家的荣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科院院士的评选历经波折,最终形成了规范性的运作模式。1992年12月4日,关于中国科学院院士规范评审的法律文件——《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正式实施了。

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院士评选不再是由某个人说了算,而是必须按照条条框框来。在这份文件中,明确提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年龄原则上不能超过65岁,而袁隆平生于1930年, 1992年的时候已经62岁了,可以说,他在年龄这个环节上已经不具备评选院士的资格了,每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评先重点都放在60岁以下的中青年科学人才身上。

更要命的是,这份文件虽然对评选院士的学历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把本科学历作为了一个分水岭。而看一下袁隆平的经历,他的大学是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度过的,时间是1949年到1953年。也就是说,袁隆平的学历严格来说是大专毕业,可能连大专都算不上,勉强算上中专,但这是客观历史原因,不是袁隆平本身造成的。

接下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审核时还要看本人在国际级的期刊上发表过多少篇论文,这虽然不是一个硬指标,可是一篇都没有的话,也会影响到推荐量。袁隆平几乎没有发表过像样的论文,主要是他的英文水平不够。更要命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需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需要在理论学术上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而袁隆平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所主攻的杂交水稻的理论基础是遗传学,而遗传学在科学界早就已经被研究得透透的了。

袁隆平的贡献在于把遗传学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获得了具大的成功。但袁隆平仍然属于在技术上达到了创新能力,而不是在理论上有所突破,所以他确实没有办法达到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标准。一切都要按照章程来,这不是针对某个人。好在袁隆平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至高的荣誉。我们欣喜地看到,袁隆平本人对于自己是不是成为院士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淡泊名利,从不去争夺院士之名,一把年纪了,依旧每天泡在田间地头。

但是我们依然尊敬袁隆平,因为他是解决全国十几亿人吃饭问题的核心人物。很难想像,如果连肚子都吃不饱,我们怎么能够安下心来进行经济建设。袁隆平之前曾经申报过几次中国科学院院士,但是申请被打回来之后,他就没有再报了。如今他已年近90,却依然在为杂交水稻而忙碌,对他而言,把亩产再提高一个层级,才是他的毕生追求。

为何袁隆平两次都没有评上中科院院士?

今天听到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真的无比沉痛。袁隆平院士为中国人能吃上饭的问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甚至可以说对全人类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水稻育种专家,在上世纪60年代培育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

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 ,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同时,袁隆平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于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9年被授以“共和国勋章”。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但并没有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而被称为“航天之父”的科学家钱学森,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什么袁隆平没有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不是达不到分量呢?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的条件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科学院院士主要是奖励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的科学家,而工程院院士则主要是以技术研究为主,科学院重理论,工程院重实践。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而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时间要晚得多,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主要是为了奖励为中国工程技术方面做出卓著贡献的人,所以钱学森在已经当先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情况下,同时被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是因为他既搞理论,又做技术研究。

而袁隆平所做的主要是技术实际工作,如何才能种出超级杂交水稻,并非专注于做生物基础研究,而是重在实践推广应用,所以袁隆平当选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成立于1863年,虽然美国国科学院也叫科学院,但两国的这两个组织仅是名称一样,美国科学院的院士的入选要求和中国科学院的要求并不一样,而袁隆平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附合了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当先条件,所以美国科学院主动授予袁隆平外籍院士的身份,如果袁隆平愿意转为美国国籍,也能成为美国科学院的正式院士。

这只不过是美国科学院用来吸引外国人士的一种手段,袁隆平深深的爱着祖国,2006年时,在一次公开的活动中说到,作为科学家,袁隆平认为首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如果太自私,对社会,对人没感情,不行。袁隆平说:“我为什么一辈子潜心研究杂交水稻?年轻时,我曾亲眼看到5个人饿死,倒在路边上、田坎上,那个场景真叫惨啊,他们都是我们的同类啊,就是因为没有饭吃就这样活活饿死了。

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什么事情都谈不上。”“于是我横下心来,一门心思研究水稻,研究杂交稻、超级杂交水稻。动机和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吃饱饭。我出了点名后,国际上有多家机构都高薪聘请我出国工作,但我都婉言谢绝了。我的根在中国。”袁隆平院士一直关心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虽然我国大米产量充足,但在一次访问中,袁隆平说道:“中国粮食不够吃,农民不种就麻烦了。

院士什么标准?爱因斯坦来了能评上吗?

中国的院士评选结果引发过不少热议,有些争议至今没有讨论完。比如,袁隆平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得了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屡次落选院士。后来屠呦呦干脆不参加了评选了,饶毅评选院士被刷后一气之下也是发表声明说不再参评院士。还有,施一公第一次落选了中科院的院士评选,却成为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施一公的弟子颜宁也经历了和师父一样的历程,先是被中科院拒绝在院士大门之外,之后成为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院士评选居然有如此多的热议,弱弱的问一句:假若功成名就的爱因斯坦在中国,他能不能评上院士?可以先给出答案:只要爱因斯坦愿意参评,他一定能够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也许在参评的过程中会有人拿他的生活作风说事,但不至于左右到院士的评选。不同国家的院士评选有不同的方案,也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不能认为美国的院士评选方案就比中国的好。

比如美国的国家科学院院士增选需要有院士提名,如果有院士恰好提名了和他同一领域的另一位科学家,另一位科学家就有可能成为院士。所以颜宁成为院士后,有很多人猜测是施一公助了她一臂之力。在中国落选院士,在美国就成了院士,这样的事情有时候很正常,并不能拿来攻击中国的院士评选。至于屠呦呦这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啥不是院士,这里面其实是有故事的。

青蒿素的发现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也让参与发现的人有了争名夺利。屠呦呦每次参评院士的时候,都会有人搬出一些事情去指责屠呦呦,屠呦呦院士失利主要就是因为这些事情。爱因斯坦就不一样了,他的科学功绩实在是太伟大,光芒足以将瑕疵黯淡下去。即使爱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一些错误,院士评选也不可能将他拒之门外。中国的院士评选会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但整体上看还是公平公正的。

颜宁紧急辟谣落选中国科学院的原因,你怎么看?

我们应该尊重科学工作者的自由选择,不要炒作这样的事件,更不要以所谓爱国与否来评判他们的这些正常的学术行为。当然,经过了数十年的改革,中国的高校和科研系统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总体的体制的原因,仍有许多不利于年轻人才成长的因素,需要努力改进。国家的进步仅有经济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坚持邓小平提倡的政治改革。


文章TAG:龚昇为什么不是院士  樊昌信为什么不是院士  龚昇  为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