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尔电视的客服电话多少?

海尔售后客服热线4006999999

海尔电视服务中心电话

2,海尔24小时服务热线955?

海尔全球客服热线:4006-999-999,提供7x24小时咨询帮助。

海尔的家电维修、安装、清洗、售后等服务都是由用户当地海尔销售服务中心提供,有问题可以网上反馈或者拨打海尔全国服务热线4006-999-999。

海尔售后全国统一24小时服务,报修以后,客服中心会派在当地售后维修人员和本人取得联系,预约上门服务时间。也可以打当地海尔维修点店电话报修,他们的服务是全国统一的。



海尔的优势

1、优质的生产基地

海尔制冷产品系统生产基地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工业园内,是海尔集团的骨干企业,并带动了冰箱、冷柜行业的发展。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海尔冰箱、冷柜在国内设有7个生产事业部。冰箱中一事业部、中二事业部、特种冰箱事业部、海外冰箱事业部、大连海尔冰箱、贵州海尔冰箱以及冷柜事业部。

近几年,海尔冰箱还在美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突尼斯等13个国家建立了海外工厂,实现了本土化设计、生产和销售。

2、不断的创新

海尔冰箱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创新,从亚洲第一台四星级开始,海尔冰箱先后推出了抗菌冰箱、无氟无霜冰箱、软冷冻冰箱、光波增鲜冰箱、卡萨帝法式对开门、卡萨帝意式三门、卡萨帝六门冰箱等新品。

以上内容参考 海尔官网--联系我们、海尔官网--集团介绍

海尔电视服务中心电话

3,海尔的客服电话是多少啊

海尔全国售后电话,4006 999 999

海尔电视服务中心电话

4,海尔电视售后服务电话是多少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啦,请您稍等一下,正在为您整理答案
您好
您好,电话为:400-699-9999
或者:400-637-5868
提问
不小心按错了
不小心按错了
旁边的按钮
旁边的按钮
一直重复
一直重复
这个不出台
这个不出台
回答
解决方法是:(1)如果电视机通过AV接口连接了机顶盒/DVD机等其他播放设备,可以按遥控器的信号源键,将电视机的信号源切换为AV模式,即可显示出机顶盒/DVD机的播放画面;(2)如果电视机通过HDMI接口外接了播放设备,同样可以按遥控器的信号源键,将电视机的信号源切换为HDMI模式,即可显示出播放设备的画面了;(3)如果用户不确定连接了何种播放设备,一般可以直接按遥控器的信号源键,调出信号源菜单选项,逐个切换电视机的信号源模式,直到电视机的画面恢复正常为止。
您看一下
更多14条

5,海尔电视售后服务电话

尊敬的楼主您好,海尔集团全国客户服务热线4006-999-999,您可以联系,谢谢!

全国统一售后服务电话4006 999 999 海尔的所有产品都打它!

6,海尔电视售后服务热线电话?

回答

您好,您的问题我已经看到啦,请您稍等一下,正在为您整理答案
您好
您好,电话为:400-699-9999
或者:400-637-5868
提问
不小心按错了
不小心按错了
旁边的按钮
旁边的按钮
一直重复
一直重复
这个不出台
这个不出台
回答
解决方法是:(1)如果电视机通过AV接口连接了机顶盒/DVD机等其他播放设备,可以按遥控器的信号源键,将电视机的信号源切换为AV模式,即可显示出机顶盒/DVD机的播放画面;(2)如果电视机通过HDMI接口外接了播放设备,同样可以按遥控器的信号源键,将电视机的信号源切换为HDMI模式,即可显示出播放设备的画面了;(3)如果用户不确定连接了何种播放设备,一般可以直接按遥控器的信号源键,调出信号源菜单选项,逐个切换电视机的信号源模式,直到电视机的画面恢复正常为止。
您看一下
更多14条

7,请问海尔客服电话是什么?

海尔客服电话: 售后:400-699-9999 订购:400-828-1919 以上信息经过百度安全认证,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请以官网信息为准 官网客服信息请点击:http://service.haier.com/

8,海尔le50a900k怎么投屏

您好,感谢向企业知道提问 您可以把详细情况反馈到海尔官方bbs,进入彩电版块或进入mooka版块,或者您也可以发帖到百度贴吧海尔吧内,会有海尔彩电技术人员为您解答。 另外您还可以拨打海尔全国售后服务电话4006-99-9999为您升级。 欢迎您再次向企业知道提问. 祝您工作生活愉快~

海尔LE50A900K电视连接无线网络的方法步骤如下: 1、按海尔电视遥控器的“菜单”键,找到“系统”选项; 2、在系统菜单中找到“网络设置”并进入; 3、点击“WiFi开关”打开,如下图,并进入无线连接设置; 4、点击打开以后在无线WiFi网络页面会出现很多的无线网名称,找到自己的无线网点击进入; 5、输入正确的无线路由的密码,即可打开无线网络; 6、成功连接无线网络。

9,中国广电宽带客服电话是多少?

96655是广电网络的客服热线电话,有什么问题直接拨打这个靠谱。 建议这样进行查找: 1、 去周边小区广告栏或者电线杆上看看有没有广告,拨打上面的电话进行查询。 2、 去最近的营业厅进行查询。 3、 拨打客服电话进行办理宽带报修,等待上门后就知道电话了。 17家虚拟运营商客服号码分别为: 巴士在线10020, 爱施德10021, 北纬通信10022, 京东10023, 长江时代10025, 迪信通10026, 远特10027, 乐语10028, 阿里10029, 连连科技10030, 中期10031, 天音10033, 苏宁10035, 华翔联信10036, 国美10037, 分享在线10039, 蜗牛10040。

每个地方的客服电话不同,建议到当地广电宽带营业厅咨询。 1、广电宽带,通常是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台)负责运营的,通过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网向用户提供宽带服务,通过cablemodem连接到计算机,理论到户最高速率38m,实际速度要视网络具体情况而定。而电信网是使用adsl模式使用电话线连接到用户。 2、广电网络公司正处在网络发展的第二阶段,完善网络结构,提高网络的承载力,采用多种技术方案实现网络双向化改造,同时以多功能业务拓展和提高服务水准,来推动网络系统建设,使有线电视网络真正具有宽带、双向、多功能的承载能力,把普通老百姓的电视接收终端变成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 3、尽管多省网已开始自建cdn,但目前广电cdn仍各省独立,若能将各省cdn整合在一起,建立协同工作的基于内容分布和网络负载的智能调度,必然利于提升宽带用户体验。

你们留的号码永远都是空号坑人的

优惠套餐100M什么费用

10,海尔的客服电话是多少?

  若当地电话有变更,可直接拨打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4006999999”

地区服务电话地区服务电话

北京010-86521999 长沙0731-5149999

上海021-50544999 贵阳0851-6839999

天津022-88239999 昆明0871-3129999

哈尔滨0451-4539999 南宁0771-2619999

长春0431-8969999 广州020-87389999

沈阳024-22539999 福州0591-7609999

大连0411-2719999 南昌0791-6219999

石家庄0311-8612999 合肥0551-4299999

呼和浩特0471-6289999 杭州0571-7222999

兰州0931-8889999 南京025-4709999

乌鲁木齐0991-2819999 太原0351-7059999

西安029-7429999 济南0531-2969999

郑州0371-6226999 成都028-6789999

武汉027-82779909 重庆023-63639999

  • 客服电话:4006-999999
  • 企业直销:0532-86671616
  • http://www.ithaier.com/
  • 海尔的官方网站。

    全国统一电话4006999999

    400-6999999

    全国统一客户服务热线“4006999999

    4006999999

    11,AI救不了电视!_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东西”(ID:zhidxcom),作者 寓扬,编辑 杨小刚。36氪经授权转载。

    一位电视圈打拼十多年的沙场“老炮”,历经传统电视与互联网电视的浪潮,站在AI时代的高点,向我们讲述着电视行业这些年的“打怪升级”之路:

    第一条路是电视外观的演变,尺寸越来越大,从32吋到40吋、49吋、55吋、65吋,再到70吋以上;另外一端是机身越来越薄,超薄、无边框之类的概念在越来越多的电视上涌现,尽管电视越来越像艺术品,但这条路也似乎已到尽头,再走下去就是大量成本的增加。

    第二条路是显示技术的升级,电视的分辨率从标清到720P、1080P、2K、4K不断提升,再走下去行业也是困难重重。

    第三条路是芯片上演的“摩尔定律”,电视机芯片也在从单核、双核、四核不断迭代,但越来越多的算力除了不断上涨的成本,似乎找不到更大的用武之地。

    电视发展到这一步似乎已像步入年迈的老人,加上全球电视市场趋于饱和并已经呈现颓势的背景下,电视圈这波人坐不住了,活在寻找新的差异化和卖点的焦虑之中。

    这时人工智能来了,成为众电视厂家追逐的第四条路。电视厂商极力拥抱AI,尤其是语音交互,甚至有的厂商为了蹭语音热点,重走用手机APP语音遥控电视的老路。

    电视这四条路演变到今天,就变成了为大家所熟知的大尺寸、超高清和人工智能。

    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AI救不了电视!尽管当下支持语音控制的电视已占到出货量近半,但依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AI——电视厂商的“曙光女神”

    从2014年开始,全球电视出货量已基本保持稳定,市场趋于饱和。从增长曲线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电视行业的颓势。数据显示,2017年更是近年来全球电视出货量的低谷,为2.2亿台,同比增长-3.3%。

    ▲数据来自中国产业信息网

    全球电视颓势的大背景下,国内也不例外。据奥维云网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彩电零售销量为4752万台,同比下降6.6%,创近14年来最大降幅。

    今年国内市场依旧低迷,上半年彩电市场零售量约2260万台,同比增长3.6%,零售额725亿元,同比下降2%。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的迅猛发展,更是分流了原本属于电视的家庭娱乐功能,这让本就趋于饱和的电视行业进一步呈现颓势。加之电视行业的价格战,这让刚刚经历互联网电视大战的电视厂商,又面临新的焦虑。

    小米电视负责人王川曾告诉智东西,今天硬件已经走到了瓶颈期,现在CPU很强大,内存也很强大,屏幕也走到了技术的瓶颈期,真正的差异来自于互联网服务、来自于AI。电视已经从硬件之争,发展到软件之争、AI之争。

    这正暗合前文所述,电视的前三波红利已快消耗殆尽,而当下电视新的红利来自智能化。智能化第一阶段是互联网化,全盛时期涌现出数十家互联网电视品牌,而今天大多已经离开战场,剩下少数几个玩家与传统电视厂商继续战斗。据中怡康数据显示,2016年互联网电视渗透率已经超过80%。

    第二个阶段就是当下的AI与电视的结合。极米CEO钟波曾介绍道,极米无屏电视2017年就内置百度DuerOS语音助手,今年还与百度合作成立AI实验室,探索AI在无屏电视场景的应用。一位方案商也谈到,在电视行业整个颓势的大背景下,电视厂商最大的焦虑,就是寻找新的卖点,实现新的突围。而AI似乎成了那根最容易抓住的稻草,于是行业都大打AI牌。

    另一方面,智能家居的入口又给了电视厂商更大的想象空间。本就已经占领家庭客厅的电视如果能够跻身家庭的控制入口,不但能实现电视的突围,甚至还能引爆未来家庭。

    从近场语音到远场语音

    国内电视行业拥抱AI这件事,从2015年下半年就开始了探索。而去年智能音箱的水涨船高,也将语音交互推向高点。2017年也成为了电视厂商集体AI化的一年。

    智能音箱主打用语音代替遥控器以及家庭入口的概念让焦虑中的电视厂商更加恐慌。正在努力寻找新卖点的他们也纷纷跟进,将AI和语音交互当做电视新的突破口,推动电视行业的转型升级。

    随着AI进入电视行业, 电视的产业链也随之发生变化。思必驰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柳如峰是一位扎根电视行业多年的“老兵”,他告诉智东西,产业链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变长了。比如AI技术与方案公司涌入,由于传统电视厂商在AI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积淀,需要他们将语音技术或视觉技术落地到产品中。科大讯飞、百度、思必驰、声智科技、蓦然认知等AI公司都都是涌入这一领域的代表玩家。

    另一方面,整个产业链也开始围绕AI做更多的研发储备。电视的品牌厂商(整机厂)也相继增加了AI部门,探索语音技术的产品形态、软件架构,以及与智能家居的结合等。再比如芯片厂商也会面向AI推出计算力更强的芯片,并针对语音或视觉进行优化。

    而在AI应用方面,电视厂商的核心在于语音交互,在AI技术公司以及方案公司的帮助下,企图用语音交互来改变电视行业一直以来的按键交互。AI电视并在近两年呈现了由近场语音到远场语音控制,由电视与控制模块分体化到一体化的趋势。

    最初电视与互联网的结合,产生了海量的内容资源,使用物理按键的遥控器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随着AI技术尤其是语音识别技术的相对成熟,业界便开始尝试将语音识别引入电视。又由于声学技术不太成熟,远场语音交互的体验一开始并不好,这时语音遥控器便成为了一种选择。

    比如小米在2017年3月底推出的小米电视4S仍然采用遥控器这种近场语音交互的方式。相比而言暴风TV则是远场语音电视的早期探索者,2017年5月其便推出远场语音电视,摆脱对遥控器的依赖。

    到了2018年,远场语音电视更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今年3月份的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海尔五代电视也推出了远场语音功能,而其技术方案来自阿里机器智能技术实验室。

    摩尔声学是暴风TV远场语音技术方案的提供者,其CEO吕延海告诉智东西,目前电视的远场语音方案已经成熟,尽管相比语音遥控器会略微有一些性能差异,但是并不影响用户的体验,并能够带来成本上的优势。

    另一位业内人士也谈到,尽管语音遥控器的效果更好一点,还有小米这样的厂商坚持做语音遥控器,但是传统厂家则认为语音遥控器没有新意,“行业的认知是,远场语音才是AI”。此外,据智东西了解到,小米下一代智能电视也将支持远场语音功能。

    另外一个趋势是语音控制模块与电视的一体化。最初由于技术原因、厂商因素等,远场语音电视会采用分体化的设计,由一个类似机顶盒的模块专门集成语音交互的功能。随着整个产业链进一步打磨,声学技术的提升,一体化正在成为更多厂商的选择。

    最初行业多选择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来进行电视的语音控制,但是随着整个产业的发展,一些电视厂商也开始通过百度、思必驰、云知声等公司的技术进行一些差异化的探索。

    据思必驰柳如峰透露,今年远场语音交互的电视预计能达到四五百万出货量。如果按国内大体5000万的电视销量来算,远场语音电视大概占据今年电视份额的10%。

    如果加上近场语音交互,柳如峰认为今年接近一半的电视都会支持语音交互功能。可见语音交互已经深入电视行业,开始成为智能电视的标配。

    语音交互仍是遥控器的附属品

    尽管语音交互在快速渗透电视市场,并占据了近半数的市场规模,但就电视而言,AI的价值并不大,还停留在实用性的初级阶段。AI也并不能使用户真正脱离遥控器,相比实用性,当下的AI电视的卖点与噱头成分更大。

    通过与业内人士的沟通,我们发现即使是应用程度最高的语音交互功能,不要说取代遥控器,充其量只是遥控器的助手。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语音技术本身面临的挑战,另一方面则是应用场景没有打通。

    核心原因还在于语音识别本身,不论近场还是远场交互,典型的问题就是口音与方言。语音交互的第一步在于语音识别,而在中国这个幅员辽阔、方言众多的土地上,口音与方言成为第一个拦路虎。以在方言语音识别投入最多的科大讯飞为例,其官方号称识别的方言也只有20余种,而中国方言则上千种。

    再比如家庭场景中老人和儿童是观看电视的两个重要人群,针对他们的声音能否做到有效识别,也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技术问题外,现实应用场景也存在问题。摩尔声学CEO吕延海表示,除了方言口音问题目前解决不了外,用户真正的使用也脱离不开遥控器。尽管语音控制可以获取互联网上的内容,但是很多电视节目还要通过机顶盒来看(广电内容),并且目前语音控制也不支持第三方机顶盒的内容。

    因此,纯语音交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一个家庭中,语音交互面临老人、小孩、方言、口音等种种障碍,这就注定了目前语音交互不能为大多数人使用,其角色仍是遥控器的附属品。

    其他AI功能还在概念阶段

    除了语音交互外,AI电视还打出了智能推荐、AI游戏、内容AI化、智能家居等概念,但这些功能在当下仍然是噱头大于实用。

    AI、大数据、智能推荐······这套话语是不是很耳熟?但实际来说,目前的电视没什么智能推荐,尽管有一些推荐也并不智能。核心原因在于目前AI电视使用的仍是一个单用户账号,如何基于一个账号体系为全家人提供智能推荐?

    想要进行智能推荐,首先AI要能够识别出家庭不同的成员,然后才能算得上推荐。想要实现智能推荐的一条路径就是通过摄像头来实现,通过对不同家庭成员进行人脸识别,然后做一些相关的推荐。

    智东西了解到,从去年到今年各家AI公司也相继推出了语音与视觉相结合的电视解决方案,但这条路才刚刚起步。另外,在电视中安装摄像头一个不能避免的问题就是隐私。请问有多少人真正愿意有一颗摄像头不是不在的“看”着他,无论是客厅还是卧室。此外有如何保证摄像头的安全问题,一旦被不法组织入侵了又该如何?

    思必驰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柳如峰还谈及了通过声纹识别的方式进行智能推荐,他称思必驰的声纹识别技术已经开始大规模商业化,可以通过声纹识别向不同成员推荐内容,预计搭载声纹识别的电视将在明年上半年推出。

    AI电视会经常展示影视内容的AI化,来呈现AI带来的用户体验,比如当你看到影视中的某个画面,就可以唤醒语音助手问它,画面中的人物是谁,他还有哪些作品,画面中的那个包包是什么品牌。但现实是影视内容的AI化发展十分缓慢。

    一位业内人士称,这可以称为内容Skill的缺乏。其实这项技术并不难,基本上所有的人脸识别公司都可以做,大致技术路径就是,当你问这个人物是谁的时候,后台直接做一个截屏并上传到云端进行比对。

    但是核心问题在于做内容AI化没有人来买单,服务产生不了价值,商业就没法落地。因此这一功能就变成了一种Demo展示。

    至于智能家居,我们不妨参考智能音箱。一方面是各种标准协议林立,短期内很难打通;另一方面国内的智能家居发展仍相对缓慢,整个市场难以形成较大的需求,电视成为智能家居的窗口短期内仍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此外,关于家庭到底是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讨论似乎一直都没停过,想扮演家庭入口的电视,至少还面临智能音箱等其他设备的竞争。

    结语:AI救不了电视

    可以说,在全球电视行业已经饱和并呈现颓势的当下,AI成为了电视厂商不可多得的救命稻草。但就目前而言,其噱头与卖点的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AI救不了电视行业的颓势。

    想要电视行业再度焕发生机,还需要整个AI技术的进步,并与用户体验相结合,真正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体验。而这一步至少还需要数年。

    12,中年海尔_

    虎嗅注:海尔,这家老牌电器巨头的新动态是:将用4.75亿欧元(人民币约38.05亿元)收购意大利家电制造商Candy公司100%的股份。海尔的全球化再进一步,如今,来自海外市场的营收在海尔总营收的占比已经达到了40%。海尔依然是家电行业的头部,但却不复当年行业“第一”的辉煌,不管是海外市场还是国内,海尔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本文转自“界面”,作者:王子辰,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中国家电巨头青岛海尔(600690.SH)的全球化再进一步,这家公司准备在中欧国际交易所挂牌发行D股4亿股,以筹集用于收购意大利家电企业Candy(卡迪)所需要的4.75亿欧元资金(约合38.05亿人民币)。

    从2012年,青岛海尔就开启海外并购之路,从日本的三洋,到新西兰的斐雪派克、美国的通用家电,再到意大利的Candy,并购足迹遍布五湖四海,以实现全球化业务布局。

    最新财报显示,已经成为全球性企业的青岛海尔,海外营收占总营收的40%。这家公司依然强大,却不再是第一。

    作为最早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家电巨头,青岛海尔目前无论是营收还是市值,都落后于竞争对手格力电器(000651.SZ)和美的集团(000333.SZ)。

    在经历了国际化战略、全球品牌化战略以及网络化战略的战略理念撞击;也经历了强制管理、自助管理,至“人单合一”的组织变革之后,海尔变得沉稳,甚至沉闷。

    上个世纪90年代,借助动画片《海尔兄弟》,海尔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两个裤衩兄弟的logo进入千家万户。为重塑竞争优势,海尔大手笔重拍《海尔兄弟》,由张瑞敏担任总顾问。新动画片《海尔兄弟宇宙大冒险》,第一集就是《快醒来,海尔兄弟》。

    全球化背后

    作为海尔集团旗下的主要资产,青岛海尔成立于1984年,明星企业家张瑞敏用一把铁锤砸毁76台冰箱,后率先引进德国利勃海尔技术,推出第一款四星级冰箱“琴岛-利勃海尔”。

    目前,青岛海尔业务横跨了冰箱、洗衣机、暖通空调,以及厨电、小家电。在集团层面,海尔还布局了手机、工业、地产、旅游等。

    青岛海尔宣称,其通过海尔、美国GE Appliances、新西兰Fisher & Paykel、日本AQUA、卡萨帝、统帅6大家电品牌的全球化战略协同,但是从产品角度看,只有冰箱、洗衣机具备较好的领先优势。

    早在1998年,海尔就提出国际化战略:将产品卖到全球。2005年,又提出全球化战略。

    根据此前规划,海尔走的是“自主品牌+本土化运营”全球化道路,坚持打海尔品牌出口,并开发出国际化的知名品牌,创造本土化的名牌,即“创牌”。

    1999年,海尔国际化的目标是“三个三分之一”:国内生产国内销售1/3,国内生产海外销售1/3,海外建厂海外销售1/3,还将有美国海尔、欧洲海尔、中东海尔等出现在世界各地。

    这一目标并没有实现。虽然作为一家全球性家电企业,青岛海尔的业务已遍布五湖四海,还在全球多地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根据欧睿国际(Euromonitor)发布的2017年数据显示,海尔以10.5%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似乎达到了海尔“世界第一家电品牌集群”的目的,但这是通过海外收购达成,有违“创牌”的初衷。

    2012年,海尔收购三洋电机在日本、东南亚的洗衣机、冰箱等多项业务;之后,并购新西兰高端家电品牌斐雪派克(Fisher&Paykel);2016年,海尔以55.8亿美元整合通用电气家电业务。

    2017年,海尔海外业务贡献总营收43%(2018年上半年为40%),比2015年之前提升了整整20个百分点。但如剔除通用电气的收入,海外营收比重仅为18.7%。

    尽管依靠并购扩大营收和市场份额几乎是所有全球性企业最终都会选择的道路,但是并购带来的协同、整合效应,依然让不少企业吃尽苦头,并购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青岛海尔也同样饱受困扰。

    此外,寄予厚望的日本市场,海尔力图重塑三洋品牌发展AQUA,迄今业务进展缓慢。2012年,海尔收购的斐雪派克,至今尚未注入上市公司,主因是业绩并不理想。

    海外分部最重要的资产是GEA,其贡献青岛海尔2017年业务收入的30%。受到人民币贬值因素影响,GEA分部2018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3.4%(人民币口径,美元口径增长11%)。厨电和洗衣机产品是GEA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

    青岛海尔在财报中称,GEA业务在北美地区实现逆势增长。2018年上半年,GEA上半年美元收入同比增长11%。不过,从行业角度看,美国家电市场上半年累计增长持平。看一个图表,就知道GEA想继续实现增长的困难到底有多大。

    持续多年的美国经济复苏,推动了家电行业的增长,同时也将美国家电的库存推升至历史高位。但是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到,美国家电市场的出货量从2017年开始已经在下降。这意味着销售的放缓。

    在行业天花板的作用下,GEA要想实现持续的逆势增长困难非常大。

    诸多迹象显示,随着海外收购业务整合效应释放完毕,以及竞争对手的加入,特别是美的集团借助东芝品牌强势介入,青岛海尔海外扩张或将面临困境。

    从青岛海尔业务大本营——国内市场来看,挑战也不少。

    在海尔国际化、全球化之前的15年,海尔奉行“名牌战略”和“多元化战略”,即增强在国内的核心竞争能力。显然,要成功实现全球化,必须在国内站稳脚跟。但现在,海尔与美的、格力差距越来越大。

    从第一到第三

    中国家电行业格局变化,伴随着人们消费变迁,从“三大件”的历史可看出一二。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收音机,八十年代是冰箱、彩电、洗衣机,到了九十年代,变成了空调、电脑、录像机。

    可见,空调是最晚普及的白色家电,也意味着增长潜力最大。对于中国家庭来说,在本世纪初期,空调是全新的家电产品,市场一片空白。

    随着房地产的发展及城镇化推进,城镇家庭对空调的需求超越了冰箱和洗衣机,原因很简单:一个家庭,一台冰箱、一台洗衣机,但可以有很多台空调。

    虽然目前城镇空调市场接近饱和,但广大农村地区渗透率明显偏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地区空调普及率不及50%。无论是以前的城镇还是当下的农村,这都意味着巨大发展空间。

    对比三大巨头,在空调的普及过程中,格力电器在2003年~2007年连续5年实现40%的营收增长,这期间,正是中国空调市场飞速发展时期。

    城镇家庭空调普及率与格力市值变化趋势

    相比之下,青岛海尔错过了这一机遇。从产品结构来看,青岛海尔在冰洗业务具有传统优势,冰洗业务占据半壁江山;空调业务占比未超过20%(2017年),而格力电器的空调业务占比100%,美的集团空调业务占比超过50%。

    轻视空调业务对青岛海尔来说是致命的:产品结构影响了青岛海尔的业绩表现,市值也全面落后。

    早在2012年,格力电器的总营收规模破千亿,2017年实现1500亿。而白电龙头青岛海尔在此后几年还在苦战900亿,直到2016年总算突破千亿,其中收购通用电气家电(GEA)业务贡献了258亿元。

    2017年青岛海尔总营收1600亿元(剔除GEA,1100亿元)。如下图:

    另一家白电巨头美的集团发展更快,在2017年实现营收2400亿元(剔除库卡后2100亿元)。

    三者在净利润上差距更是明显。2017年,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分别实现净利润224亿元和172亿元,青岛海尔仅69亿元。

    业绩表现最终体现在市值上:作为最早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家电巨头,青岛海尔的总市值一度接近格力电器的两倍。但从2005年开始,双方市值差距逐步缩小,格力反超海尔。

    目前,格力电器总市值2336亿元,美的集团总市值2671亿元,青岛海尔总市值964亿元。

    步入“中年”的海尔略显疲态,与美的和格力相比明显后劲不足:2018年上半年,海尔营收和净利的增长幅度分别为14%和18%,格力则高达31%和35%。在空调业务方面,格力收入增长高达38.77%,美的为27%,均远远高于海尔各项业务增速。

    组织变革

    2005年,是格力反超海尔的转折点,同时也是海尔内部组织变革的关键年份。

    这年9月,在海尔全球经理人年会上,董事长张瑞敏阐述了“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从此海尔开始了对人单合一长达10余年的探索。

    “人”,指员工;“单”,指用户;“合一”,指每个员工都应直接面对用户创造价值。通过组织变革,海尔形成扁平的公司管理架构。企业从科层制组织变为平台,员工从执行者变为主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动态合伙人。传统模式下,用户听员工的,员工听企业的,“人单合一”模式下,企业听员工的,员工听用户的。

    张瑞敏曾这样解释上述理念的背景:互联网将以企业为中心颠覆为以用户为中心,把员工的领导从过去的上级变成了用户。

    现在看来,这种意识是超前的,大公司的变革需要谨小慎微,让海尔超过7万员工做自己的主人,世界级管理大师加里·哈默尔也认为其“近乎疯狂”。

    海尔称“人单合一”模式有利于财务优化。首先,将激发基层员工的创造性,2013年海尔有一万多名中层干部离开公司,但这并没有在带来管理成本的下降:管理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从2013年的6.29%提升至2017年末的6.99%。

    其次,张瑞敏曾说,推动人单合一能够降低库存。但到今年年中,青岛海尔账面的存货已经达到了225亿元,同时应收账款也在翻倍上涨:2015年末,海尔账面的应收账款还只有61亿元,到了2018年年中,已经是169亿的巨额数字,是原来的1.8倍。

    数据显示,青岛海尔的赊销账期(应收账款)相比2014年延长了10天,存货对于公司资金占用的时长比2014年多出20天。这家公司的产品,显然在销售上遇到了压力。

    对于高度强调效率、热衷以销定产的海尔来说,这降低了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海尔不得不在供应商货款上做文章,偿付时间大幅延长。

    2011年,供应商的欠款时间是1个月左右,但是到了2017年末,这一时间整整翻了一倍至76天,即调节供应商的应付账款维持自由现金流量的健康。

    青岛海尔在最近的一系列宣传中将北美地区业务的增长归因于“人单合一”。不过,一些业内人士分析称,到底是美国经济的增长,以及美国人薪资的增长,还是“人单合一”组织变革带来的力量推动了GEA的增长还有待时间检验。

    其中的一个悖论在于,如果“人单合一”能够在GEA完成收购后快速推动其业绩增长,为什么“人单合一”在国内市场长期并未体现其威力?

    北大教授管理学教授陈春花曾公开批评,海尔将组织创新超越于管理创新之上。

    就在青岛海尔大力推行“人单合一”之时,白电市场老大的地位逐步交棒给美的和格力电器。目前,海尔要与两者竞争,一部动画片已不能解决问题。

    轻研发、重营销

    在家电卖场,即使是海尔的销售员,也不得不承认格力的“高科技”优势。而在著名的社区交流网站知乎平台上,更充斥着对于海尔空调的批评:产品泛而不精。

    海尔重视空调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但空调行业已经进入寡头格局。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合计占有60%的市场份额,海尔不过12%,除非拿出更好的产品。

    无论是冰洗,还是空调,亦或厨电,本身都具备很高技术含量,离不开研发持续投入。在2017年,青岛海尔总共投入了46亿元用于研发,仅占公司总营收的2.88%。美的和格力在投资未来上更慷慨,两者在过去三年的研发支出稳定在3.8%左右。海尔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显著低于竞争对手。

    不过在营销费用上,青岛海尔却舍得大手笔。在海尔的优势领域冰洗业务上,2018年上半年,其冰箱和洗衣机市场零售额份额分别为35%和33%。但是此份额的获得,却代价极大。

    2017年上半年,海尔营销费用总开支131亿元,2017年为282亿元。过往三年,海尔在营销费用占营收平均比重从未低于16%。而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的费用比率分别为11%和14%(格力电器的行政、后勤等方面的开支远低于青岛海尔,平均低约3个百分点)。

    这导致,海尔在毛利率方面与美的和格力差别并不大,但销售净利率落后明显:过去三年,海尔平均销售净利率5.8%,格力和美的分别为13%和8%,说明海尔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把产品卖出去。

    最低的研发费支出水平,最高的费用开支,不难得出结论,青岛海尔的市场份额和营收是“花钱买的”,一旦后续市场投入减少,将很难与老对手竞争,这包括了美的系(美的集团与小天鹅)、格力电器,也包括了惠而浦、华帝股份、老板电器、海信科龙等这样的竞争对手。

    洗衣机市场,江苏无锡的小天鹅注入美的集团的基因后,在中低端市场疯狂挤占青岛海尔市场空间。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18年上半年,美的+小天鹅零售量市场份额25.6%,逼近青岛海尔的30.2%。

    冰箱是青岛海尔的看家产品,34.6%的市场份额将竞争对手甩在身后。不过,容声、西门子、美的、美菱等一众竞争对手都在虎视眈眈,后续四家合计44%的市场份额。尤其是美的集团整合完东芝家电业务以后,青岛海尔将面对一个重量级的竞争对手。

    厨电业务上,老板电器、华帝股份等等也都在横亘在海尔的业务扩张道路上。

    种种迹象都显示,青岛海尔业务布局迟缓,丧失市场良机。对于海尔来说,未来会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也意味着更高的费用开支,这会损害青岛海尔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的裹足不前,也导致公司后来业务发展上的急功近利和战略布局混乱。典型事例是日日顺。

    电商兴起,特别是大件的家电领域配送需求,让海尔一度想扶持日日顺,并与京东、苏宁、国美等签约,通过自己的1.4万个经销点为其他家电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但这很难得到其他家电企业的认同,最终日日顺更多只为海尔自身提供物流服务。

    9月26日,海尔在其集团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海尔的定力》,文中这样捍卫始于2005年的“人单合一”模式:“企业和人一样,也需要定力,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近期,格力电器的明星董事长董明珠高调宣布,将投入500亿巨资进军芯片行业,向空调领域的上游不断进取。美的集团则出于竞争的需要,大刀阔斧整合东芝业务以及旗下家电资产,以塑造其在中国乃至全球业务的竞争力。

    谁是对的,时间会给出答案。

    《海尔兄弟》中,曾经的小海和小尔两兄弟,一年四季都不穿衣服,而在新版电影里都穿上了太空服。网友们直呼已失去灵魂,已不是曾经的海尔兄弟。那么,海尔还是之前的海尔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虎Cares

    这么大的太阳,每天上班还要生一堆闷气

    谁不需要一个「职场保命利器」

    怼天怼地怼到戏精昏过去

    穿上这件「职场内心戏系列T恤」

    老板想批评你都得三思而后行


    文章TAG:海尔电视服务中心电话  海尔电视的客服电话多少  海尔  电视  服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