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2010录取分数线

有点危险,据内部人士说应定在410到420之间,绝对不会压本三线的,你可以考虑河北农大或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如果调剂应该没有问题,其实科大不会退档的
有点困难,试下调剂吧,去年432,今年应该不会特别低
肯定能上,但是河北大学的王牌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我就不敢保证了。但其他的你可以的。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2010录取分数线

2,我是河北的考了430分独生子女加了10分能上河北科技大学理工

根据你的位次对照去年雪下录取最低分位次看看你的位次同于或高于最低位次就可以 http://www.gxeduw.com/gaokao/2015/121497.html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2014年各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http://www.gxeduw.com/gaokao/hebeea/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成绩查询... http://www.gxeduw.com/gaokao/hebeisbyxfsx/河北三本院校分数线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不能。

我是河北的考了430分独生子女加了10分能上河北科技大学理工

3,全国二本大学排名理科及分数线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

从榜单中可以看出,排名第一的是广东财经大学,排名第二的是遵义医学院,排名第三的是陆军工程大学,以下是2017-2018二本大学排名理科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

全国二本大学排名理科及分数线供大家填报志愿参考

4,高考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在本省文理科提档线是多少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2010年在河北省分专业招生录取分数 专业名称 科类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电气信息类(电控类) 理工 520 455 484 电气信息类(电子类) 理工 512 452 468 电气信息类(信息类) 理工 514 453 471 安全工程 理工 500 454 46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理工 520453 465 电子商务 理工 505 454 466 法学 文史 477 456 461 纺织工程 理工 483 452 461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理工 548 454 471 给水排水工程 理工 499 453 465 工商管理类 理工 522 453 466 工业工程 理工 496 454 469 国际经济与贸易 理工 515 453468 汉语言文学 文史 499 456 463 化工与制药类 理工 522 453 471 环境工程 理工 510 453 469 环境科学 理工 522 457 478 机械类 理工 517 453 478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理工 511454 469 交通运输 理工 493 454 465 金属材料工程 理工 499 454 468 轻工纺织食品类 理工 511 453472 热能与动力工程 理工 508 454468 生物工程 理工 484 453 464 生物科学类 理工 498 454 469 数学与应用数学 理工 521 453475 土木工程 理工 522 454 480 新闻学 文史 501 456 466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理工 522453 467 药学类 理工 518 454 472 艺术设计 艺术文 257/457 235/310 242/402 应用化学 理工 505 454 474 英语 理工 504 454 468 英语 文史 496 456 466
河北省理481文488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这8所人杰地灵的一本大学分数线很低不报考就亏本了搜狗

高考马上来临。你准备的怎么样了呢?

距离高考已经只剩下两天的时间,也不知道大家都准备的怎么样了,你是否孩子为高考而焦虑呢?其实高考最重要的就是心态问题,其实已经为这个考试准备了三年时间或者更长的时间,你心中还有什么担忧的呢?特别是那些复读的学生们?不要有压力,去年的失利只是为了今年更好进步打基础,千万不敢在最后的时间心态崩溃。家长们应该更焦虑一点,你们要对孩子有信心,提前做好有准备工作,为孩子填志愿多费点心,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这8所“人杰地灵”的一本大学,分数线很低,不报考就亏本了?

一、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财经的多学科性大学,位于经济发达的重庆市,该校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学校有三个市级专业特色学科,八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并且拥有十五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机构。实力相当强吗,属于重庆的顶尖一本大学。

二、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在于农业科学与生命科学,生命科学这几年的发展是非常不错的,,华南农业大学还属于广东省的“省级211”名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十几个一级省级重点学科。并且该校的动物学和植物学两个学科都是世界排名前列的学科,分数线多年来稳定在一本线边缘,性价比很高。

三、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的轨道交通特色高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的仅此于211大学的实力一本,报考热度相当高,很多学生都是冲着其特色专业去的,并且还拥有研究生推免权。

这样的实力高校我国还有下面5所,都是各地的实力高校:

四、陕西科技大学

五、河南大学

六、上海海洋大学

七、浙江财经大学

八、东北林业大学

你们觉得他们的实力怎么样呢?在最后的这几天里,大家一定要调整心态,不要有太大压力,就当高考是平常考试,不求超长发挥,只求把自己会的都答出来。

6,这4所一本大学分数线很低就业率不亚于211适合压线生报考搜

一年一度的高考成绩出来了,此时正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欢乐也好,忧愁也罢,考生与家长们都得赶紧调整好心态,投入下一场“博弈”——填报志愿。很多考生发愁了,刚好达一本线,但是又怕报的高录取不上,现在为大家推荐4所一本大学,就业不低于211大学,适合压线生报考!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

东北石油大学简称东油(NEPU),坐落于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黑龙江省大庆市,是伴随中国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四部共同建设的石油院校,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还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

石油类院校,与石油相关专业很强,化工机械类也不错,现在学校多方面发展,开设有外语类、经济类、金融类、计算机类、土木类以及艺术类专业。学校有很多权威的教授,设备齐全。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湖南省2011计划建设高校;是中国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

湖南工业大学的就业率非常的高。毕业生一般去广州 深圳发展的比较多。目前,会计专业实习生工资普遍4500,外语专业的4000.毕业生考研,考公务员,考银行……各种各样都有,全国各地公司都有分布,毕业生一般起薪4000左右。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坐落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武汉,地处光谷腹地,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纺织服装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普通高等院校。

毕业生就业率很好,有了去了八大会计事务所,森马,美特斯邦威等服装公司,国企事业单位,地方公务员,以及很多中小企业。研究生就业率93.59%,本科生就业率为94.04%,专科生就业率为90.05%。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简称“东华理工(ECUT)”,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土资源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共建高校,先后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人才培养基地。

考研气氛很浓,校园里随处可见读书的人,每天图书馆也是要抢位置的。王牌专业的话地质类、测绘类很强,尤其是核方面,在中国都能排个前几吧。这些专业的就业率很高。年终就业率 95.46%。

在各省市地勘局、核工业地质局、测绘局、冶金地质局、中国水利水电各局、中国建设集团各局等事业单位或施工企业,毕业生大多在项目上承担对口工作。

7,50所二本大学录取分较低适合高考低分考生报考

“我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估计最多也就是能报考一个二本大学了。但是国内的二本大学挺多的,就是不知道应该选择报考哪一所才是最合适的。”有不少学生家长反馈道。

有些学生的成绩比较一般,导致家长在自己孩子能够报考的学校上面比较苦恼。

“小时候看着还行,挺聪明的。就是不知道怎么越长大成绩就越差了。现在我们也不求其他了,只要能报考一所二本大学我跟他妈也就心满意足了。反正不管怎么说二本大学总要比专科毕业的要好吧!”但是对于报考哪一所二本大学,心里却是一点目标都没有。

如果能够在高考之前就提前做好准备的话,当然就是最好的了。毕竟等到高考之后再去选择报考的专业跟学校,时间上面肯定是比较紧张的。当然相信应该不是每一位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都会提前做好了解的。

有些家长甚至可能从头到尾都没有关心过自己孩子应该报考什么学校,等到学生自己填好了志愿之后才会那么随口的问一句。这类的家长是属于对自己孩子漠不关心的这一类。

但作为家长不管自己的孩子成绩是好是坏,还是应该要对孩子多加关心的。尤其是在高考填志愿的这个阶段,你的关心对于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家长都会说,这么多的二本大学自家的孩子到底应该报考哪一所才是最合适的呢?经常听到跟看到说二本大学里面也有比较好的专业,那自己的孩子适合报考二本大学的优势专业吗?关键是能考上吗?

这也是家长比较担心的,毕竟最后录取的主要因素还是在考生的成绩上面,如果成绩好当然就不用担心这些了。但如果考生的成绩一般的话,家长肯定是会比较担心的。

目前,很多地区将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为本科第二批次进行招生录取。合并本科二批、三批有利于消除社会对本三录取的高校毕业生的偏见,推动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发展,有利于今后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

 总之,对考生而言,由于同一批次院校数量大幅增加,考生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也相应增加,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将会得到满足。

 位次法是常用的报考志愿的方法之一。

合并后,一些原本二批院校进入本一批,而这些原本二批院校的录取分数比部分本一批院校的分数还要高,当这些院校进入本一批录取后,加之批次计划数增大,考生根据自己排名以及院校往年录取情况填报志愿的位次数据就会部分失灵,准确性降低,很容易造成考生低分高报或高分低报。

本二批也是一样,甚至由于院校更多,情况会更复杂、更严重。

下面就来给大家推荐50所二本大学,可以供考生跟家长做个参考!

1、嘉兴学院

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3、井冈山大学

4、重庆文理学院

5、江汉大学

6、成都学院

7、攀枝花学院

8、黄山学院

9、湖南文理学院

10、绥化学院

11、九江学院

12、湘南学院

13、哈尔滨学院

14、兰州城市学院

15、黑河学院

16、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17、湖北科技学院

18、湖南城市学院

19、滨州学院

20、山西大同大学

21、惠州学院

22、滁州学院

23、安顺学院

24、石家庄学院

25、贵阳学院

26、太原学院

27、黑龙江工业学院

28、红河学院

29、德州学院

30、宜宾学院

31、重庆三峡学院

32、台州学院

33、昆明学院

34、湖北文理学院

35、河北北方学院

36、西昌学院

37、山东女子学院

38、济宁学院

39、四川旅游学院

40、四川文理学院

41、怀化学院

42、武夷学院

43、宿州学院

44、衢州学院

45、辽东大学

46、邵阳学院

47、吕梁学院

48、济宁学院

49、泰山学院

50、钦州学院

8,改完名字我们就是一流大学了

你分得清东华大学、西华大学、南华大学和北华大学吗?

分不清也不是你的问题,因为这些校名难说得上有什么传承。东华大学改名前叫中国纺织大学,西华大学的前一个名字是四川工业学院,南华大学是由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而来,北华大学的出身就更多元了。

中国高校的名字缺乏继承性,与高校热衷改名有关。每年在教育部网站公示的新校名都有几十个,不时还会有高校为了校名的归属权吵起来。

中国有多少高校改过名?改名的原因又是什么?

高校改名的套路

中国高校有多爱改名?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截止至2017年5月底,中国共有1243所本科院校(不含港澳台)。其中,794所高校在1981年后至少改过一次名字,改了两次、三次名的学校也不在少数,而剩下的学校里,还有324所是在1981年后才成立的。

这意味着,从1981年到2017年,仅有125所大学的校名传承至今。

(点击查看大图)???

以教育资源大省江苏为例,2017年时,该省共有77所本科院校,而自1981年后没改过名的,只有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体育学院3所院校。

至于校名怎么改,基本可以分成四类:一是升级换后缀,如学院改大学;二是独立院校变动,与母体学校脱钩;三是改更换地域名;四是更换专业名。

而在这四类改名方法中,最常见的就是改后缀。

(点击查看大图)???

从学院升大学,或是从职业学院升为学院,是很多学校追求的目标,毕竟它最能彰显办学实力。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无论是全日制大学,还是高等职业学校,都有相应的设置标准。

如称大学的,须满足“在文科、政法、财经、理科、工科、医药等八个学科门类中,以三个以上不同学科为主要学科;全日制在校学生计划规模在五千人以上”等等条件。

天津师范学院在1982年升格为天津师范大学时,时任校长李继之在庆祝会上说,学校经过多年苦心经营,早已摆脱了“底子薄、条件差” 的情况,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名正言顺”。

但也有少数学校选择了“降级”。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被誉为“中国医学殿堂”,1959年就名字里带“大学”。但在2007年时,为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这所学校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直接进入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获得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不过,高校为改名最费劲心思的,还是地域名和专业名。

地域名怎么改?自然是愈大愈好。能用河南不用郑州,能用华北不用河北,能用中国更好不过。

如果学校实力有限,难以申到省名,那就用地区名,“川北”肯定比“南充”大,“湘南”肯定“郴州”辨识度高,总之不能“偏安一隅”。

(点击查看大图)???

为了让校名看起来高大上,高校也是充分运用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既然“华东”、“华北”等门槛高,竞争激烈,那就调个个儿,去申请“东华”、“北华”。例如在2000年,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新校取名为南华大学,英文名很霸气——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至于为什么还有学校会调小地名,主要是为了优先提升学校层级,更小的地名有助于通过,也避免和别的学校名字撞车。不过,还有一些特别的情况。

2003年,北方交通大学改名为北京交通大学。从北方到北京,地域是小了很多,但名气不降反升。因为北方一词的地理概念太大,看不出来学校在北京。

作为首都,北京两个字就是高校的金字招牌,北京高校的资源和其他地区同宗同源的高校相比,也是天差地别。

北平师范大学曾因抗日战争西迁至兰州,抗战胜利后,部分师生返回北平复校,成为如今的北京师范大学,留在兰州的则是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

虽然曾经同在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等师院校中,如今北师大贵为“985工程”高校,西北师大却只是省属重点。

北师大和西北师大两校的校徽???

除了改地名外,高校还在修改专业名。

由于高校有综合性高校和专业性高校之分,校名中带有专业名是专业性院校起名的通则,如某某师范大学、某某矿业大学。但1981年至今,很多专业性高校都在更换他们的专业名。

(点击查看大图)???

其中,一个最显著的趋势就是删掉专业名。从1981年到2017年,共有143所高校抹去了自己的专业名,而这其中,有112所是师范院校。

如此多的高校不安于师范院校的定位,令教育部不安。于是,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明确表示,“十三五”期间,现有的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

虽然叫停了师范院校的改名,但仍有其他专业性高校在改名。

理工、科技、财经这些专业名十分热门,近乎每个省都有一所或几所理工大学。例如在湖北,就有6所本科院校名字带有“理工”。甚至还有岳阳师范学院改为湖南理工学院这样的跨学科改名。

为什么改校名

为什么高校如此热衷于改名?

一切都能用“资源博弈”四个字解释。

1949年后,中央各部委都兴办起自己的特色学校,出现了一大批“地域名+专业名”的高校。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一些部委自身被撤并,很多部委所属高校都被划归到地方。由于地方政府资源有限,转型高校的经费和地位也大不如前。

西南政法大学在被划到地方前,就曾是司法部直属高校。据报道,该校领导曾在学校“下放”前夕,到北京求“收留”,但“教育部不要,司法部不要,公安部不要”。

这之后,西南政法大学收到的财政拨款大量减少。这所中国法学界曾经的“黄埔军校”,甚至没有进入“211工程”。

而那些原属于纺织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粮食部的高校,也纷纷随着部委自身的撤并消失,改头换面,力求不落伍于时代。

南京财经大学的前身就是隶属于粮食部的南京粮食学校。1982年,粮食部并入商业部之后,南财通过2次改名,成功转型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也扶摇直上。

(点击查看大图)???

如果说高校划归地方开始推动了八十年代后的高校改名,那么上世纪末开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则点燃了全国高校改名的激情。

招生,成为高校改名的最大动力。

同济大学学者吕健通过研究发现,改名能推动招生规模的增长,而且还会在省际间形成学习示范效应。华中师范大学的改名就是受其他学校改名影响而改的。

根据该校时任校长章开沅在《南方周末》上的回忆,尽管当时不觉得“学院”就代表水平低,但还是因为“学院”二字而在教育部门编制的高校名录上排名靠后,影响到了招生,最终不得不改名。

(点击查看大图)???

这也是为何高校中“985工程”高校校名最稳定,“211工程”高校其次,普通高校校名稳定性最差的原因。

由于已是满级,“985工程”、“211工程”高校自然不会轻易变更校名。而普通高校尚在升级打怪阶段,往往会陷入“要成名校,先改校名”的怪圈。

已经声名在外的高校,对自己的校名也是保护有加。除了泸州医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的争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试图更名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时,引发了远在北京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的强烈不满。

一些愤怒的贸大学生建议本校申请改名为“中国对外经贸大学”,只有这样才能接受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改名。

此外,一些高校的办学思路也在变化,如在师范不好就业的背景下,众多师范类高校开始谋求向综合性大学转变,校名也随之改变。湖北大学在1984年改名之前,名叫“武汉师范学院”,改名之后,乍听之下,似乎和湖南大学并驾齐驱。

吕健的研究还发现,不管办学层次是否真的提高了,只要改了名,学校的教育经费支出就一定会增加。这恐怕也是学校甚至是地方政府部门积极推动高校改名的原因之一。

高校改名,有成功也有失败

高校改名,成为国字头的大学,肯定是改成功了。

而这类高校,基本是各专业类院校中的领跑者。1981年以后,全国共有10所高校升级为国字头大学。

而在这10所高校中,改名次数最多的,当属中国计量大学。这所以质量检验检疫为特色的学校,在1981年后,共更名4次。从杭州计量学校升格为杭州计量测试专科学校,同一年又改为杭州计量专科学校,之后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并于2016年再次升级为中国计量大学。

(点击查看大图)???

尽管不是“211工程”高校,但是国字头的计量大学,听起来就很有气派。

还有一些本是国字头的学校,却去掉了“中国”二字。除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样硬气的学校外,也有断臂求生的情况。

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改名,就属无奈。因为带有“煤炭”二字,2001年招生时,山东经济学院的录取最低分比该校第一志愿的最高分还高。

为了甩掉“煤炭”这个包袱,该校按教育部最后批示——“留‘中国’留‘煤炭’,去‘煤炭’去‘’中国’”,改名为山东工商学院 。

山东工商学院不得已放弃的国字头,如今也越来越稀有。“十二五”开始,教育部明文规定高校更名不能再冠以“中国”、“中华”、“国家”字样。这让一些专业类强校有些无奈。

你甚至可以搜到“中国气象大学”的贴吧 / 百度贴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被誉为“中国气象人才摇篮”,在2015年时,传出欲更名为“中国气象大学”。但错过了之前的抢名大潮,又遇上了国字头改名通道被关,南信大的同学现在也只能在校园里自称为“中国气象大学”。

不过,既然是改名字,就会有风险,高校改名失败的例子也不少。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百年川大。1994年,四川大学与成都科技大学合并,为此将校名改为四川联合大学。但这个校名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马上给学校带来了不利影响。于是,学校又在1998年把名字改回到四川大学。

虽然人们常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只是学院,来嘲讽中国高校改名的热情。却不知这股改名之风已经刮到了太平洋的对岸。一些美国高校已将社区学院改名为州立学院,将州立学院改名为大学,为的是招揽中国留学生。

作者 | 陈良贤

设计师 | 赵鹏路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编辑 ? 邱小奕

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一键置顶公众号 从此划船不用桨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TAG: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分数线  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2010录取分数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