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发展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1.什么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易学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易经》第四卦“蒙”卦是专门讲教育的,该卦从“象”、“理”两个方面对人的“素质”如何生成,如何进行教育,作了抽象的展示和模糊而又深刻的说明。或许是因为它的卦形(象)过于抽象,卦辞过于晦涩,它的光辉思想和深刻洞见被遮蔽,未能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

它不是以概括论而是以生成论的视野来看待和解说教育的,中心思想是“启蒙教养以明道”。这种思想理论对于理解“素质教育”问题,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学均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下面借“蒙”卦的卦形(象)和卦理对“素质”如何生成,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作简要解说。注:卦爻(yáo):“”表示阴,“六”是偶数的中位,故“六”表示阴爻;“一”表示阳,九是奇数的最高位,故用“九”代表阳爻;“初”“二”“三”“四”“五”“上”表示由下而上组成卦象的六个爻位,六个爻位表示事的发展变化的六个阶段

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与学理标高(1)天生命——教育是革命,改变个人与国家命运天(tián音“透显切”):从大,人四肢张开立于地面之形;从一在上,表示人头顶上是天。读音是“透显”(tòu xiǎn)二字的切音。表示天上有日、月、星三光,天透明高显。古人认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创造,地生养,天是万物之祖,人是天地自然之产物。

命(mìng音“名”;mìng音“冥”):1.从口,令(lìng音“灵”)。表示口发号施令。借“名”(míng音“鸣”)声表示以某种名义发布命令。2.从今省形,人出生时为今;从口,饮食之器;从卩(jié音“禁解切”),节制。表示人出生、成长需要饮食与节欲,否则会丧命。借“冥”(míng音“莫经切”)声表示生命产生于冥兆中,具有不可知性。

古人对生命的认识有三科:一是生命是大自然的产物:足数则生,增数则长,减数则衰,数尽则亡。二是生命产生于幽冥中,其生长、衰亡具有不可知性。三是生命是天时与人事稽合而成。出生不可选择,贫贱富贵具有先天的偶然性,出生不平等;但后天的作为以及相关的人事关系可以影响或改变人的命运。故人要乐天知命:一是要“安命”,对先天的命运安知若素;二是要“革命”,通过教育与后天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天”是指大自然,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是分阴阳的,人也是分男女的,所以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一阶段用阴爻“”和爻位“初六”这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一个单质细胞是不能产生生命的,必然是阴阳交配才能产生新生命。生命不是通过交配就马上产生,它有一个积蓄的过程,所以“蒙”卦前面是“屯”卦,“屯”是“积蓄”意思。爸妈两滴水化合后贮存在哪里?贮藏在妈妈的子宫里孕育、成长成新生命——你、我、他。

人的出生是不能预告征求爸妈的意见而作出选择的,如果能够选择,可能每个人都会选择出生在富贵之家。出生不能选择,先天的命运是不平等的,但人通过教育可以改变自己后天的命运。所以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命运的崇高工作。(2)命生性——教育是养性,培养人的优良品性性(xìng音“兴”):从心,心理;从生,与生俱来。表示人与生俱来的心理特质。

借“兴”(xìng音“行”)声表示人的兴趣与爱好显示人的刚柔、轻重、迟速、愚智、雅俗、善恶等不同的性格与气质。古人认为:性,生而然者,为自然禀赋,为生之质;质,人隐含的价值潜能,质为性之本。谚云:“性格决定命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新生命是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用阳符“”表示事物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性是与生具来的禀赋,再高明的教师也不能将一个天生的白痴培养成爱因斯坦。但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人长性亦长。性是与“欲”连在一起的。人要成长必须有欲望和需求并且得到一定的满足才行,所以“蒙”卦之后是“需”卦,“需”是“需求”的意思。人的生命冲动不同,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层次,有善恶的,是矛盾冲突的,所以用阴符“”来表示事物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教育的功能是对人性的成长进行范导,对人的欲望需求进行节制,培养人的优良品性,消除不良的习性,有限度地满足和节制人们的欲望和需求。否则,人们会恶性膨胀、欲海无边、人欲横流,将会导致人与人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导致伦理道德、社会秩序全面崩溃。“养性”的目的是为保障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有序发展。养性要培养儿童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