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历任海关关长

您是指海关总署署长吧。 孔原( 1949-1953) 王润生( 1980-1985) 戴杰( 1985-1993) 钱冠林( 1993-2001) 牟新生( 2001-2008) 盛光祖( 2008-2011) 于广洲( 2011-)

中国历任海关关长

2,近代湖南十大武术名人

1、阳大毛(公元1847~?),男,湖南衡山人。父世禄在洪秀全部下,屡立战功。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京时,阳大毛方6岁。因父变相而更姓氏,且杨秀清与阳世禄至好,抚养阳大毛称十九大保。阳大毛臂力过人,矫捷如猿,杨秀清爱其勇。1856年9月杨秀清被韩昌辉杀害时,阳大毛奋力格斗,终以寡不敌众,中得逃到江西仙佛山,拜红莲长老学习达摩易筋经。两年时间,由浅而深,内外交修,颇探其秘传。接着与长老同道银头侠尹有霆学习内功三年。阳大毛精于内功拳,兼习气功,有“长江大侠”之称。1864年,清军攻克金陵,阳大毛投曾忠襄部下,更名利见,担任营医。阳大毛之为人,明顺逆,识强弱,知有国耻,而不知有私愤。见义勇为,力抗无道,武性虽厉,不及于乱。辛亥革命后,阳大毛已年古稀,便解甲归田,隐居衡山,诊治跌打损伤,施药济人,直至终身。 2、谭嗣同(公元1865~1898年),男,湖南浏阳人。谭嗣同少年时代就热爱武术,拜“大刀王五”、“通臂胡七”为师,习拳术,剑术,骑术。青年 时代,武术造诣已很高深。谭嗣同老师欧阳中鹄的儿子,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说:“他于文事之暇,喜欢技击,会骑马、会舞剑。我曾看见他蹲在地上,叫两个人紧握他的辫根,一翻身站起来,那两个人都摔一跤”。谭嗣同好任侠,善击剑,亦好谈中国兵法。著有《剑经衍葛》一卷。谭嗣同对古代和近代体育都有一定的研究,并在长期练武的实践和10年漫游生活中,培养了勇敢顽强的革命意志,以强国强兵、变法维新为已任。“百日维新”失败后,谭嗣同镇静自若地先送梁启超避入日本使馆,然后秘约“大刀王五”等筹划闯入宫庭,救出光绪皇帝。当闯宫没有实现时,谭嗣同谢绝中外友人的劝告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变法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在这生死决择关头,谭嗣同平日说的十八种心力,此时已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以身殉国,有热血唤醒沉睡的民族! 3、杜心五(公元1853~1869年),男,湖南慈利人。9岁学武,13岁已有武名。特别经四川峨眉异人徐矮子指引学会自然门后,掌握了轻功与速行术。自此,杜以腿功享誉武林,人以“神腿杜心五”。10岁在四川镖局当镖师。杜心武于辛亥革命时期加入同盟会,为孙同盟会做保卫工作。杜心武在嵩山少林寺曾比武传艺,并学习少林“十八势”和“五战拳”。杜心五先后授徒万籁声、郭歧凤、陶良鹤、李丽久、胡亚夫等有名武术人士。长沙武霸柳森严,受过杜心武的惩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杜心五定居湖南长沙,晚年练辟谷功,继续传授武术,曾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委员,省参事室参事。杜心五一生,嫉恶如仇,严惩恶徙;匡扶正义,引为已任;授徙众多,皆有绝技;德高望重,饮誉武林。 4、黄兴(1872~1916年),男,湖南长沙人。是“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黄兴在青年时代就酷爱武术,曾同浏阳李永球学习巫家拳。1902~1903年在留学日本期间,每天早晨起床后,必到东京神乐板武术会学习射击和武术。并向王润生学习内功拳,是主张内、外功拳相结合,中国拳与西洋拳结合最得力的人。由于蓄志反清革命,苦练拳术,技术大进。黄兴身强体壮,臂力过人,只手能举百斤。有一次黄兴运军械回湖南,准备武装起义,在途中与清军遭遇,发生搏斗。黄兴把一个扑来的清兵倒提起来,扔入江中,其他清兵惊慌逃走。黄兴1903年8月到1904年10月在明德学堂(今日明德中学)担任体育教学中,常以“尚武爱国”精神鼓励学生努力上进,且强调强国必须强身,强身必须加强体育锻炼。所以学生受其革命思想熏陶,参加武术运动的人很多。 5、龙廷久(公元1872~1920年),男,湖南古丈人 。龙廷久6岁就跟父亲学苖拳,至15岁已得父亲传。接着跟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将欧庆远学拳,三年成艺后,赴四川峨眉山拜曾僧光明真人为师,练“铁掌”、“神鞭”,三年后,回到九龙寨立堂教拳。又遇胡任明道人,学会飞刀。遇白莲教义士、武当高道抨手梁化明学习武当内家拳三年。龙廷久30岁时,把峨眉拳的外力,武当拳的内气,岳家拳的短打揉合到祖拳的苖家拳中,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苖拳“大夹小”并总结出站桩、援手、提桶子、练架、练策手、练套头及点穴第一套完整的苖家拳法。民国8年(公元1919年),湘西遭灾,苖民要求政府减免捐税,政府不但不允,反而捆打苖民代表,严令催交。龙廷久领导苖民“抗捐罢税”。还提出“硬过衙门,受过朝廷”的口号。1920年龙廷久英勇牺牲,虽抗捐罢税起义遭到失败,但龙廷久发扬光大的湘西苖拳,却广为流传。龙廷久见义勇为,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精神,永远留在苖族人民心里,为后人所敬佩。 6、秋瑾(公元1877~1907年),女,原籍浙江绍兴,出生在福建夏门。1894年随其父秋信候来到湖南。1895~1902年间,秋瑾住在湘潭由义街义源当铺内,坚持从小习武的习惯,每天总是挤出时间打拳、舞剑、或者练习单刀,还学会了湘潭流行的巫家拳。秋瑾武术的底子厚,加上勤学苦练,很快地掌握了巫家拳的11路拳术和棍、钯、单刀等器械的套路。从此,秋瑾的武术日益精进。秋瑾意气自雄,自号“鉴湖女侠”。“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更是秋瑾豪情壮志的表白。秋瑾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的一位前躯人物,中国妇女的楷模。1907年秋瑾在绍兴出任大通学堂督办。不久,秋瑾与徐锡麟等以大通学堂为据点,邀集会党100余人在大通学堂和绍兴北区体育会中训练,江浙一带在秋瑾、徐锡麟等的领导下,革命党人发展到六、七千人。当时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失败,大通学堂被清兵包围。秋瑾使出全身武艺,奋勇与清兵搏斗,虽打翻不少顽敌,终因寡不敌众,被捕入狱,随后在绍兴英勇就义,为祖国献出了忠躯。1908年春,秋瑾的丈夫王延钧把秋瑾的棺木运回湖南湘潭,安葬在昭山。 7、王润生(公元1880~1941年)男,湖南长沙人。精通“八拳”,人称拳王。1905年留学日本,曾打败日本柔道家。当时日本留学生柳午亭、向恺然等数十人纷纷向王润生求授拳术。王润生回国后,1913年与向恺然在湖南长沙创办国技学会。1916年冬在上海击败俄国在大力士多维诺夫斯基,誉满中江。1928年与1933年在南京举行两次全国武术考试,王润生均任评委。1934~1940年王润生任湖南大学体育教授,兼教武术。王润生是吴公仪的长辈,仍不耻一问向吴学太极拳推手,并每日给吴打洗脸水。一代“拳王”能重创日,俄武士,为国家民族增光,却谦恭好学,师事晚辈,有崇高的武德。 8、向恺然(公元1889~1957年)男,湖南平江人。6岁时拜师学习巫家拳。1905年留学日本,并结识了秋瑾、王润生等武术高手。1915年向恺然受汤芗铭督湘的威胁,再次赴日本留学。1932年向恺然担任湖南国术训练所秘书期间,曾四处奔波,聘请全国武术名流来湘传授武艺。向恺然为筹办湖南省第二届国术考试,为湖南武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向恺然在1933年担任过全国武术考试评判委员。一生中有过不少著作。 9、匡互生(公元1891~1933年),男,湖南邵东人。从小习武,臂力过人,用手能把弯的铁门扣捏直。匡互生25岁考入北京高等师范(现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五四”运动期间,匡互生在火烧章宗祥、曹汝霖的住宅赵家楼时,最先冲进曹汝霖的住宅。当军警林立,朱门紧闭的情况下,匡互生纵身跃上大门的小窗,一拳打碎玻璃,双手掰弯铁栅,跳入院内,再转身接进数人。又当院内枪警阻拦时,匡互生用脚扫倒一人,抓了章宗祥,放火烧了赵家楼。匡互生高等师范毕业,回到湖南长沙楚怡小学任教时,又参加毛泽东组织的逐张敬尧运动。匡互生非常重视祖国的传统武术,在湖南第一师范等校教书期间,经常为学生表演拳术,以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加强身体锻炼。匡互生不但是一位有名的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热心的武术家。 10、刘九生(公元1903~1986年),男,湖南醴陵人。刘九生9岁即从师叔父刘潜心习武,经过18表春秋的朝夕磨砺,功夫较深。刘九生身高1.8米大汉,能单手举300斤。1932年考入省国术训练所,自认为本事非凡,看不起搏击教官朱国桢,与朱交手被打得鼻青脸肿,因此认为搏击的技击性强,便摒弃门户之见,虚心学习搏击,并向名冠南北的摔跤家纪绶卿学摔跤,每天练7小时,打200斤重的沙袋。在几位名师指点下,刘九生搏采众家之长。1933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国术考试中,以犀利无比,重如铝钵的拳头、娴熟的“纪式”摔跤法和造诣高深的短兵器械,为挫群雄,一举夺得短兵甲等、摔角乙等和拳术丙等的三个第一名。虽本届未设团体和个人总分名次,实质上刘九生获得本届个人总分第一名。为湖南赢得了史无前例的荣誉。

近代湖南十大武术名人

3,成语不绕 如何填写

应该是:不依不饶 吧不依不饶 bù yī bù ráo 【解释】: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完。【出自】:郝艳霞 王润生《三请薛仁贵》第三回:“李氏和柳大洪慌忙来到前厅,为银环求情。柳刚不依不饶。李氏急了,说:你要杀银环,我就撞头!”
余音绕梁、美不胜收

成语不绕 如何填写

4,历史上的功夫大师有谁

许世友的功夫是正宗的少林功夫,老师为云游武僧林子金。贺龙虽然是黑社会的世家,但武功似乎不如他。杜心武:绰号传奇武侠,湖南人士,早年习文尚武,得到过江湖武术奇人徐大侠的点拨和真传,学得旷世武功、身手不凡,青年时代东渡日本求学,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之后回国担任宋教仁先生创立的北平林业讲习所(北京林业大学的前身)的高等教员,并曾经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私人保镖,武术造诣极深,创立了传统武术的散打技击之术“自然门”,成为一代享誉京师的武林大家。万籁声:绰号自然宗师,早年身体孱弱多病,后考入国立北平林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师从著名武术家杜心武,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万籁声通过杜心武的言传身教,再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和天资悟性,学得一身好功夫,尤其擅长自然门,身手矫健敏捷、技击动作迅雷不及掩耳,以快、准、狠著称于世。他曾经参加过民国时代的国术比赛,获得过轻量级的散打冠军,在抗战期间曾经担任过国民政府下属的中央训练团的国术总教练。蔡龙云:绰号神龙大侠,山东人士,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悟性极强,擅长拳法和腿法,青年时代在上海参加过中外拳击对抗赛,击败过俄国力士,后又在擂台赛上击败过美国黑人重量级拳击手,一时间享誉上海滩,被媒体称为神龙大侠,晚年担任过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并担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系主任、教授,长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武术教育与研究活动,可谓桃李满天下,同时,他也是中国武术恢复传统散打技击竞技的积极倡导者和热心推广者。 王子平:绰号神力千斤,河北沧州人士,出身武林世家,自小尚文习武,青年时代精通武艺、力能扛鼎,被江湖武林人士赞誉为“神力千斤王”,尤其精于武术弹腿,民国时代在北平曾经打擂击败过多位外国来华大力士和日本浪人。1949年之后,王子平成为中国武术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曾经担任过中国武术协会的副主席,晚年定居上海,从事武术教育与中医研究工作,他也系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其女王菊蓉得其真传,女承父业,日后也成为著名的武术教育家。韩慕侠:这是当年和霍元甲同乡并齐名的大师,武林大师张占奎弟子,解放前黄埔军校首席国术教官,击败无数外籍高手,打死天津擂台俄国大力士。孙禄堂: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望都县东任疃村人,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著名武学大家,堪称一代宗师,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霍东阁:霍东阁是精武体育会创始人霍元甲的次子,一八九五年二月出生于直隶静海县(现天津西郊)小南河村。由于家庭的熏陶,他自幼就酷爱武术,并能刻苦练功,极受父亲宠爱。后来,其耿耿爱国之心与高超的武技,和父亲一样,赢得了人们的广泛称颂。一代宗师--意拳创始人王芗斋,早年师从郭云深学习形意,后以形意为基础创立“意拳”。日本人泽井健一来中国四处挑战中国武师,有胜有负。听说王芗斋功夫不错于是前来挑战,惨败,遂拜王芗斋为师,学习意拳。抗战期间多名日军军官挑战王芗斋均以失败告终。有个军官害因为怕王芗斋使用“法术”,在比武前宰鸡放血,用鸡血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要求在圈内比武,结果还是王芗斋赢了。抗战胜利时,泽井健一悲痛万分,动了轻生的念头,打算先杀死妻儿然后剖腹自杀。正在痛苦犹豫时王芗斋及时赶到他的住所,耐心开导自己的徒弟终于让他想开了,带着妻儿离开了中国。回到日本后一生致力与传播中国武术,称意拳为“太气拳”,被日本武术界尊称为拳圣,曾一度打败大山倍达,大山倍达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泽井健一把中国武术推广到了日本。王芗斋不仅用拳头打败了盛气凌人的日本武士和军官,更用仁义之道征服了他们的心灵,使之弃恶从善,为我所用,这是后来的武者难以达到的境界。大刀王五,可算是近代武林响当当的巨头。王五是北京人,他本姓白,八岁时就成了孤儿.他和弟弟沿街讨饭,讨到了北京顺兴镖局,镖局的王掌柜看他长得相貌不凡,就收留了他,认为养子,改姓王。十一年后,王掌柜死了,他就继承了镖局。由于他行侠仗义、为人直爽、武功又高,就被人叫做“大刀王五”,他的本名,是王正谊。 李圣五,化名李化天,小名吉顺。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活跃在中国山东的著名飞贼,一代轻功高手。外号“李燕子”,民间讹传其亦为“燕子李三”。由于无肖像,上为电视剧版燕子李三。康熙十五年,沧州孟村人丁发祥北游燕京,适逢两名俄罗斯大力士在那里摆擂,几位技击家接连失败,丁发祥挺身与他搏斗,两位大力士连连被击败。一时名闻宫禁,皇帝与诸公大臣召见他,并题匾相赠,以示嘉奖。释德根:嵩山少林寺和尚,清末化缘入京。因见英国皇家拳师丘斯威尔摆擂击死、击伤我多人,愤于不平而登台与他搏斗,先后使用“蝴蝶展眉”和“梅花拳”,都被对方击败。他奋勇三登擂台,使开“掏心拳”,指上打下,声东击西,虚实并用,激烈拼斗。当对方右拳向裆部打来时,他用右劈掌劈折了对方的小臂,同时其右臂也被对方“飞风拳”击伤。他忍痛侧身,左手疾去一记“掏心拳”打得丘斯威尔七窍出血,一命归天。当时他年龄刚满18岁!董海川:生于清代嘉庆年间,河北省文安县米家坞人,幼年喜学各家拳术,及长访师江南,在桃花山上见一年幼和尚不断向树击掌,并盘树绕行,董自恃勇武上前和小和尚交手,结果大败。于是他请见老和尚,虚心求教,历经几个寒暑,尽得其艺;临别时师傅叮嘱:技艺已有成就,切忌少年气盛惹事生非,董唯唯应诺。然而回家之后偶与人争,以致出手伤人,官方缉拿甚紧,董遂净身为阉,隐于京师肃王府中,做了一名司菜太监。柳海龙:当代中国散打的代表人物。 1980年出生,籍贯山东,身高1.76米,他13岁开始习武,后被选入山东散打队受训,初出茅庐就在全国散打锦标赛中战绩显赫:1999年获75公斤级第三名;2000年获75公斤级第一名;2001年再获75公斤级第一名;2002年获80公斤级第一名。他成为中国散打明星是在2000年度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上,他在那届比赛夺得了75公斤级冠军并荣获“散打王”称号,此后还获得了“超级散打王”称号。他还在中国功夫VS泰国职业拳王争霸赛中两胜泰国拳手,在中美自由搏击对抗赛中击败美国选手,名声大振。佟忠义字良臣,男,满族,武术名家。出身河北沧州武术世家,6岁习武,后在清宫禁卫军任武术教官,曾在奉天、沧洲开设镖局。辛亥革命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武术教官等职,兼理伤骨科。民国11年(1922),受国育武术研究会之邀来沪任教。民国14年创立忠义国术社,开设摔跤、拳术、举重、弓矢、器械五科,并在精武体育会、东亚体专等处任教。民国17年任上海市国术馆少林门主任及摔角教练,同年赴南京参加国考,名列优等。民国19年受聘为市国术馆董事。民国30年重建忠义国术社、中国摔角社,并被上海健身学院和现代体育馆聘为摔角教练。他授徒注重武德,在《武术须知》中要求弟子“爱国家,保国权”,“宁愿谨,勿诈虞;宁迂枸,勿放恣”;“守信义,重质朴”。解放后,曾多次参加武术表演,并开办伤科诊所。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上海市体委委员。著有《武术之道》、《中国摔角法》等书。 曹晏海:河北沧州沧县芦家园村人。此人身材高大、蜂腰乍肩,臂长腿健。少年时酷爱武术,十五岁曾背着家人出走,去昆仑山学艺,沿途讨饭一个多月至山西太谷被一老人劝回。他聪颖过人,自学成才,十几岁能释读古文,双手提笔能写梅花篆字和清秀小楷。至令其家人还保存他早年阅读过的书札墨迹。十几岁从连阔和尚学拳术,1928年去南京中央国术馆在教授班学员。二十几岁就得了个“草上飞”的浑名。上海擂台赛曹晏海取得冠军和以后充分显示了曹的非凡武功和精纯技艺。奇云和尚:奇云大师系北京西郊上房山兜率寺少林密宗高僧,俗名史正刚。河北省保定人,自幼读书学剑,曾多次投师学习,得名师指点学习各派武功,如弹腿及查、花、炮、洪、少林等各家拳术,冠绝侪辈。他曾在北京德胜门外教书,二十岁左右结婚,婚后曾育有一女,不久妻子病亡,大师悲痛欲绝,伤心之下,抱幼女回保定老家,送给乏嗣同乡领养后,孤身一人返回北京,投入著名的法源寺削发出家当了和尚,法号奇云。其后,奇云大师受命徒步化缘走到东北地区在一大寺院顶香受戒。回到北京后,曾在北京各大小寺院做过住持方丈,管理数十座庙宇寺院。长入佛门后,大师遍游名山宝刹,偶遇隐士高人授以无名神拳,示为筑基根本;后拜诵千手观音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敬观图像时,顿悟与隐士高人所授拳式融通,逐按像寻索拳式,发觉拳式姿式庄严,动作圆和,与大悲心陀罗尼经图像契合;其后更访娴武高僧,获悉佛门曾有大悲心陀罗尼拳失传已久,隐衲所授正乃大悲心陀罗尼拳也。奇云自幸得以奇遇真传,复融会各家拳术精华,征引印证,获神拳之精微奥妙,使其造诣益深。清末民初时期,威名赫赫的“神枪李书文”是八极门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以贴身靠打的精技纯功名震武林,以出神入化的大枪技艺扬威海内外,把八极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陈子正,著名武术家、一代武术大师,世人颂誉“鹰爪王”,今河北省雄县李林庄人,自幼酷爱武术,生性倔强。陈子正尽得刘氏鹰爪、岳氏连拳,是继刘士俊、刘成友之后的长于“岳氏鹰爪拳”的武林巨擘。  “鹰爪拳”之名应首创于陈子正,在此之前统的称为“鹰爪拳”或“岳氏连拳”、“岳氏散手”。“鹰手拳”与流行的“鹰爪拳”在形式和内容上是截然不同的,以往流传的“鹰爪拳”专练三指擒抓之力,是手头上有劲、身上无活(活指完整合一整体丹田劲)。而“鹰手拳”不仅要练双手十指叨擒之劲,更练全身混无一握的整体劲,要求气达周身、惊起四梢,劲发于后踵、通于脊背、达于拳掌。  众所周知,鹰是鸟中之猛禽,其性猛、爪和、目锐、身捷。其身形快似闪电奔雷,在与其它形体稍大或相等的禽类或野兽的搏斗中,喙叨食其肉、翅膀扇打令其昏,利爪擒抓并将其挠、撕、摔、打成碎片,身手互用可见其功,与其相搏者无不惨败命亡。陈子正就是根据鹰的这些特点将岳氏连拳命名为“鹰手拳”的。郭云深,直隶深县马庄人,家不富足,力食四方,兼访名师,闻刘晓兰先生名气,便访至易州西陵,也拜孙亭立先生为师练八极拳,住在刘晓兰先生处,这样刘晓兰先生与郭云深先生成了八极拳门中的“谱兄弟”。孙亭立先生见郭云深学拳已成,便让他也去山西李老能那里学形意拳。郭云深到山西太谷以同乡之关系拜见李老能先生,说明来意,并将八极拳中的刚猛猴拳和梨花大枪演示给李老能先生看。 李先生见郭云深所练手法灵速、气势严整而神气活妙,遂收为弟子。当时李老能以租种菜园为生计,郭云深帮助灌田、耕耘,一应事情非常勤快,深得老能先生的喜爱,便倾囊相授,郭十二年后艺成。后来因铲除恶霸,犯了人命官司,被关进监牢,仍苦练功夫,由于项上有枷,脚上铁铐的缘故,练就了只能迈出半步的绝技——半步崩拳,所以,后来郭云深名扬大江南北,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称。 轨迹拳创始人:李紫剑古时就“中原”的称谓,这很可能源自当时纯朴的民众,他们误把河南当作中国的中心了。时至今日,某些曾到过河南旅游的外国人都会讲一句类似“不到长城非好汉”的不成文俗语——不到河南非中国,我想这多半也是来自对历史的传承。在这当中,河南人民对于中华武术的继承、发展所做的贡献更有其非凡突击的一面,功不可没。就传统武术而言,众所周知的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影响的两大武术派系——少林与太极的源产地,就是河南省;而今最具中国特色的有着深刻内涵的武术典范——轨迹拳学即诞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河南省巩县一个叫竹林的小山村(现称巩义市竹林镇),其创始人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在武林界有“狂生”之誉的李紫剑先生。孙存周: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老先生的次子,讳焕文号二可,他自幼秉承家教,又敏而好学,深得太极、形意、八卦诸拳之精髓,尤以武术击技闻名于世。文武兼修,16岁始发奋苦修,三年得家学大要。海上名拳家褚桂亭叹存周武艺绝伦,技击独步,同时代无人能出其右。存周先生一生笃技击、好任侠,远浮名,书剑合璧,轻利重义。以其一生对武学研修的苦心孤诣和潇洒超脱、求真忘我的精神境界感召后人。存周先生质朴天然,幽默博学,趣意清雅。通诗文词曲,知古乐音律,更好书画,以山水为多,尤善松柏,合以其性。 郭瑞祥,字慕秋,出身武术世家。其父郭长生,人称“郭燕子”名扬中外。1991年以来郭瑞祥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武术刊物上发表介绍苗刀、通臂拳、劈挂拳、疯魔棍等文章数百篇。他经过长期钻研,撰写了《苗刀》专著,证明了苗刀原于中国而非日本。郭瑞祥老师在武术方面的突出贡献,受到了中国国家体委和政府的表彰和奖励。黄淳梁是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赴港之后最重要的弟子之一,也是将咏春现代理论化科学化的重要功臣之一。咏春拳拳学的创始人。陈长兴:温县(今属河南)人。陈氏十四世孙。立身中正,形若木鸡,人称“牌位先生”。精于陈氏世传拳术。继以王宗岳《太极拳论》的理论,损益陈王廷所创长拳十三势,使其拳路系统化、定型化。为太极拳老架之代表。传授门徒众多,有名弟子有,其子陈耕耘,宗侄陈花悔,陈怀远,杨露禅(福魁)等。  王润生,湖南长沙人。精通“八拳”,人称拳王。1905年留学日本,曾打败日本柔道家。当时日本留学生柳午亭、向恺然等数十人纷纷向王润生求授拳术。王润生回国后,1913年与向恺然在湖南长沙创办国技学会。1916年冬在上海击败俄国在大力士多维诺夫斯基,誉满中江。1928年与1933年在南京举行两次全国武术考试,王润生均任评委。1934~1940年王润生任湖南大学体育教授,兼教武术。王润生是吴公仪的长辈,仍不耻一问向吴学太极拳推手,并每日给吴打洗脸水。一代“拳王”能重创日,俄武士,为国家民族增光,却谦恭好学,师事晚辈,有崇高的武德。霍元甲,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他的武艺出众,又执仗正义,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先后在天津和上海威震西洋大力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充满传奇色彩。有多部影视作品描述他的事迹。杨露禅自幼好武,因家贫,迫于生计,在广平府西关大街中药字号“太和堂”中干活。这药店为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陈见杨为人勤谨,忠实可靠,又聪明能干,便派他到故乡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家中做工。适逢陈长兴借陈德瑚家授徒。杨心中十分羡慕,有心拜师学艺,但一者事繁,二者又怕陈不收自己。他虽然懂得江湖禁忌, 但因学艺心切,便在陈氏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用心记下某些招式,无人时便私下练习。黄飞鸿是清未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师。清顺治年间,郑成功部将蔡德宗等五人潜至福建少林寺,与达宗等在高溪庙创立洪门会(天地会),洪门会流行的拳术称为洪拳,含有纪念朱洪武,反清复明之意。黄飞鸿的洪拳,一方面由陆阿采--黄泰--黄麒英所传,一方面由铁桥三--林福成所传。黄飞鸿对洪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并以飞铊入埕、采高青、五郎八卦棍、无影脚等绝技闻名,现传下的要拳术套路有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五形拳;主要器械套路有五郎八卦棍、子母刀、单刀、飞铊、行者棒、瑶家大耙、形意箫、挑等。 叶问,本名叶继问,是广东佛山的大族富家子弟。叶问从小受到家庭严谨的儒家教育。从7岁起便拜“咏春拳王”梁赞的高足陈华顺(人称华公)为师学习咏春拳。自收叶问为徒后,陈华顺则不再接受任何人士拜门学技,叶问成为陈华顺封门弟子。华公逝世后,叶问再随师兄吴仲素钻研拳技。叶问十六岁那年,赴港求学外文,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后随梁壁(梁赞之子)学武。1950年赴香港,在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内传授咏春拳术。其弟子中最出名的是让中国武术闻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龙。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为美籍华人,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身高173厘米,体重64公斤。他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世界武道改革先驱者,UFC起源者,MMA之父,截拳道武道哲学的创立人。他对中国电影业的贡献永不磨灭,在香港的3部半电影,3次打破空前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全亚洲票房记录,李小龙随即风靡东南亚。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总票房达到2.3亿美金。毛泽东,本拉登都喜欢看李小龙的电影。在泰国曼谷拍摄《唐山大兄》时,秒杀泰拳王察尔·铺。

5,中国第一代海关关长是谁

应该是海关总署历任署长。孔原(1949年10月-1953年1月)王润生(1980年-1985年)戴杰(1985年-1993年)钱冠林(1993年-2001年4月)牟新生(2001年4月-2008年3月)盛光祖(2008年3月-2011年2月)于广洲(2011年4月-至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而且建立了统一的封建治度,所以说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皇帝。
孔原

6,不依不饶的意思

成语 不依不饶 成语发音 bù yī bù ráo 成语解释 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烷完。 成语出处 郝艳霞 王润生《三请薛仁贵》第三回:“李氏和柳大洪慌忙来到前厅,为银环求情。柳刚不依不饶。李氏急了,说:你要杀银环,我就撞头!” 郝艳霞 王润生《三请薛仁贵》第三回:“李氏和柳大洪慌忙来到前厅,为银环求情。柳刚不依不饶。李氏急了,说:你要杀银环,我就撞头!” 成语示例 郝艳霞 王润生《三请薛仁贵》第三回:“李氏和柳大洪慌忙来到前厅,为银环求情。柳刚不依不饶。李氏急了,说:你要杀银环,我就撞头!”

7,不依不饶猜一个数字

不依不饶。猜一个数字——答案:3。不依不饶bù yī bù ráo【解释】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完。【出处】郝艳霞 王润生《三请薛仁贵》第三回:“李氏和柳大洪慌忙来到前厅,为银环求情。柳刚不依不饶。李氏急了,说:你要杀银环,我就撞头!”【结构】联合式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对人的态度【反义词】宽宏大量【例句】王朔《永失我爱》:“我说不依不饶了吗?石静委屈地说。”
818。不依不饶bù yī bù ráo【解释】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完。【出处】郝艳霞 王润生《三请薛仁贵》第三回:“李氏和柳大洪慌忙来到前厅,为银环求情。柳刚不依不饶。李氏急了,说:你要杀银环,我就撞头!”【结构】联合式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对人的态度【反义词】宽宏大量【例句】王朔《永失我爱》:“我说不依不饶了吗?石静委屈地说。”
不依不饶。猜数字?——答案:818。不依不饶bù yī bù ráo【解释】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完。【出处】郝艳霞 王润生《三请薛仁贵》第三回:“李氏和柳大洪慌忙来到前厅,为银环求情。柳刚不依不饶。李氏急了,说:你要杀银环,我就撞头!”【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对人的态度【反义词】宽宏大量【例句】王朔《永失我爱》:“我说不依不饶了吗?石静委屈地说。”
9久不依不饶,没完没了
数字是3一不是不是二,当然是3了。

8,杨家女将是指

佘太君、大郎之妻张金定、二郎之妻李翠平、三郎之妻朱玉梅、四郎之妻林素梅、五郎之妻马赛英、六郎之妻王兰英、七郎之妻杜金娥、八郎之妻周淑荣、杨宗保之妻穆桂英、杨宗英之妻姜翠苹、杨宗勉之妻焦月娘
因评书派系不同,人物也不尽相同。   郝艳霞、王润生编写的《十二寡妇出征》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的十二寡妇是:佘太君、大郎之妻张金定、二郎之妻李翠平、三郎之妻朱玉梅、四郎之妻林素梅、五郎之妻马赛英、六郎之妻王兰英、七郎之妻杜金娥、八郎之妻周淑荣、杨宗保之妻穆桂英、杨宗英之妻姜翠苹、杨宗勉之妻焦月娘   明代小说《杨家府》中有:大郎之妻周夫人,二郎之妻耿金花,三郎之妻董月娥、邹秀兰,六郎之妻黄琼女、重阳女,八郎之妻马赛英等。后来的评、鼓书中有:大郎之妻张金定,二郎之妻李翠屏,三郎之妻朱月梅(或称作花谢玉),四郎之妻林素梅(或称作林月英),五郎之妻马赛花(或称作马翠玉),六郎之妻柴美容、王兰英,七郎之妻杜金娥(京剧中,有的称作杜玉娥;另称作呼延赤金),八郎之妻周淑荣(或称作班秀英)及八姐、九妹、杨排风等人。京剧《雁门关》中,四郎化名木易,娶碧莲公主(《四郎探母》中称作铁镜公主);八郎化名王司徒,娶青莲公主。 传统杨家将评书中:杨继业生七子二女,收一义子,分别是:大郎杨延平,取妻张金定;二郎杨延定,取妻李翠萍;三郎杨延光,取妻花谢玉(有书称朱月梅或花似玉);四郎杨延辉,取妻云翠英(有书称林素梅);五郎杨延德,取妻罗赛英(有书称罗氏女或罗刹女);六郎杨延昭,取妻柴美容(即柴郡主)、大刀王兰英(又称王怀女);七郎杨延嗣,取妻杜金娥;八郎杨延顺,取妻肖金蓉(有书称周淑荣);八姐杨延琪;九妹杨延瑛。

9,不依不饶是贬义词吗

不依不饶释 义 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完。从字面上看是个贬义词。有不明白的地方再问哟,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 (*^__^*)
是吧
中性词
词 目  不依不饶   发 音 bù yī bù ráo   释 义 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完。   词语分开解释:   不依:1.不听从;不同意。 2.不按照;不遵守。   不饶:1.不饶恕。 2.不让,不亚于。   【出自】:   郝艳霞 王润生《三请薛仁贵》第三回:“李氏和柳大洪慌忙来到前厅,为银环求情。柳刚不依不饶。李氏急了,说:你要杀银环,我就撞头!”   【成语示例】   郝艳霞 王润生《三请薛仁贵》第三回:“李氏和柳大洪慌忙来到前厅,为银环求情。柳刚不依不饶。李氏急了,说:你要杀银环,我就撞头!”所以应是贬义词,但也可用于褒义,故是中性词
不依不饶   发 音 bù yī bù ráo   释 义 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完。   词语分开解释:   不依:1.不听从;不同意。 2.不按照;不遵守。   不饶:1.不饶恕。 2.不让,不亚于。   【出自】:   郝艳霞 王润生《三请薛仁贵》第三回:“李氏和柳大洪慌忙来到前厅,为银环求情。柳刚不依不饶。李氏急了,说:你要杀银环,我就撞头!”   【成语示例】   郝艳霞 王润生《三请薛仁贵》第三回:“李氏和柳大洪慌忙来到前厅,为银环求情。柳刚不依不饶。李氏急了,说:你要杀银环,我就撞头!”是贬义词
不依不饶应该是一个中性词。

文章TAG:王润生王润生  中国  海关关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