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分制到底是什么

大学的学分制 就是 比如 一学期要求20分 每科大概有几分 这样你就必须学几科 直到学分够20

学分制到底是什么啊

2,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根据各门课程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时数等给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广。

什么是学分制

3,学分制是怎么回事

所谓学分,是指该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比重。一般一学分是指某门课程一学期内,每周一课时,叫一学分。学分越高的课程,每周学时安排就越多,当然其讲解的内容就越多。其在专业中的重要程度也就越大。 学分制是一种弹性学习体系。一般是要求学生在一定的年限内,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修满一定的学分即可申请毕业或申请学位的一种学习方法。
学分应该是,你平常的在校表现所得出来的。上课回答老师问题加的分一般不算到里面。。

学分制是怎么回事

4,什么是学分制度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通过学分可以评判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学生获得的学分越多,说明学生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在某些大学中,学分也变成了评价学生优秀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扩展资料:学分制的优势:(1)以学分代替学年。要用灵活的教案和制制来取代僵化的教案和制制,就需要教案在时间和选课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来安排学习计划,甚至可以随时改变专业。(2)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这与自主选课系统相比,学校可以以选课数量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标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才能真正实现“选择我所爱的,爱我所选择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分制

5,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是与学年制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是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则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为以下两种比较成熟的类型: 1、学年学分制   既有学年限制的特征,又有完全学分制的特征。它既保留了学年制计划性强、专业分类严密完整的特 学分制 性,又具有学分制的某些长处,比如,在对课程的选修方面,给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度等。 2、完全学分制   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 3 、绩点学分制   绩点学分制是在学分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能用以显示学生每门课程的学习成绩的质量,以及学年和毕业总成绩质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其计算公式为:学分绩点= 学分×绩点。
就是大学时用的,每个人必须修够规定学分才能毕业,每科都有学分

6,学校的学分制度是什么

高中三年学生可获得约180个学分,高中毕业学分最低的要求为144个,其中必修学分116个。如语文课程按“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方面组成语文1~语文5五个必修模块。这5个必修模块,学生可在高一至高二两年内逐步完成,学生修满1个模块并通过考试可获得2个学分,学生修完5个模块,就完成了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基本学习要求。   高中阶段选修学分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在各学科课程中按不同层次或类别设置的选修模块,如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可以从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等多个选修系列任意选择,学完后可获得相应的选修学分。第二部分是各学校根据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开设的校本课程。   按规定,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从高二起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逐步实现跨班级、跨年级选课。此外,每一学年学生在每一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的学分,不允许学生在某一年级将三年的体育和艺术全部学完。   高中学分制主要在全国开展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省份中进行,今年秋季率先实行高中学分制的是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高中起始年级的学生。2005年实行学分制的省份将增加到8~10个,2006年这一数量将占全国高中起始年级学生的一半以上,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学生将全部实行学分制度。

7,今年的学分制是什么意思要详细的解释

学分制是 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 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 实行学分制,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限选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毕业的最低总学分。 学分制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学课程的自由,而且不受太大的修业期限的限制。考虑到科技发展的速度和学科知识的时效性,一般对修业年限作一定的限制(电大开放教育限定为8年)。你只要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学完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完成必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达到毕业最低总学分的要求,思想品德鉴定合格,就可以毕业。 更为详细的诠释请链接 : http://baike.baidu.com/view/132.htm?fr=ala0_1_1#2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根据各门课程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时数等给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学完规定的总学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专业专科、本科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与普通高校同等学历层次的总学分基本相同,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同时,各门课程的学分数为考试机构掌握命题难易程度提供了依据,也便于各类助学单位的辅导教师和自学者根据专业考试计划对各门课程的要求来安排课时和掌握授课、自学进度。其次,实行学分制为自学考试专业设置选修课提供了前提,只要学分相同,应考者可根据自己的自学能力选考课程,满足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特点,为培养学以致用人才提供了充分余地。再次,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是一种必然。因为自学考试是没有学年的。应考者每次考试及格一门课程,即取得相应的学分,以后逐年积累,直到学完规定的课程总学分即能毕业,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

8,大学学分制是怎么回事

一个大学都有一个标准,,比如高等数学的学分 是5学分 , 你必须及格才会有五学分 ,而且在你毕业前,你学的这么多科。不允许有挂科的,就是说你大一把任何一科挂了你大四毕业前都得补回来。所以我还是劝你如果上大学别挂科。大学是这么算分的打个比方 你大一上学期英语60 数学60 体育61 而各自的学分 分别为1.5 5 2 基本是学分 越多所学科目越难。然后班里排名会是按这个成绩进行排名(60*1.5+60*5+61*2)/(1.5+5+2) 这叫平均学分绩如果你有一科挂了,你这科的分为0 但是在这个式子分母上边儿就成了0乘以这科的学分 了。但是分子下面还会除以这个挂了科的学分 ,这几年下来,必须修够一定的学分 才会有毕业证
这是大学生硬性制度。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学分。考试及格就得到相应的学分。重修就不得除非你考过。同时大学期间要攒够一定的学分。不然拿不到毕业证。(有课程重修没考过也一样)
据说是学分够了才发毕业证书
主要功能计量功能  作为测量学生学习量的工具或手段,这是学分制最早出现的功能。这一功能的出现是由于实行了选课制,    申请退选程序(学分制学生)为了方便计算学生的学习量而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计量单位——“学分”。目前不同的学校对学分计算办法不一致,但基本上都是与一定学时挂钩。在美国,对学分的计算办法相对比较弹性,学生每周修习一个小时,修满一学期并经过考试及格就可以获得1学分。而在日本大学设置基准对学分的计算方法有着明确的规定,1个学分至少为45个学时,讲义课、演习课、实验实习课分别按1∶2∶3的比例计算。当今,学分仍然是衡量学习量的重要工具,但其作为计量单位的功能已渗透到高等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成为聘任和考核教师教学工作量、核定人员编制岗位、预测学校办学规模、测算办学成本、收取学费、进行财政拨款、调配教学资源以及跟踪评估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有人认为学分制的本质是一种测量手段,是一种建立在以测量手段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9,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是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它是根据某个专业的各门课程,每学期的每周授课课时数、实验时数等给予一定的学分,学生学完规定的总分数,方能取得毕业证书 就是每门课都有相应的学分,你修的课程的学分总和得达到学校规定的才能让你毕业!
现在的大学都是修学分的,学分修满,必修科目通过,你就可以拿到学位证了 不是英语专业可以英语考研的,但是跨专业考研难度会比较大,当然也有例外的了,比如数学的考研考经济的,相对就容易些
跨专业考研是需要勇气的``但是一般理科的考文科的就不困难的``你的英语不错就考研吧``不过要加紧复习``别人可是学了4年的英语的啊`` 学分制的问题楼上几位都说得很清楚了
现在好的大学考研英语至少得到4级,英语水平对今后的就业和海外留学、报考国家公务员都很重要,所以即使没有报英语专业,但在考研时肯定会有英语,或者本科读完后,你再重新报考英语研究生也行。
学的不是英语专业,也可以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只要你所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要考的科目你都复习充分,最终分数够就OK了!
学分制 学分制,教育模式的一种,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现在学分制改革已在国内高校全面推开。 到底什么是学分制?形象的说法就是,学分制如一个教育超市,学生上课像在市场选购商品,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自己兴趣爱好、学习潜质自主安排学习。是攻读一个学位或两个学位,提前毕业还是推后毕业,是否跨专业、跨系科选修课程都由学生自己选择,最终实现教育公平。 我国高校为什么要实行学分制改革?主要原因是"一言堂"的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主要体现在:学什么课程?上哪个老师的课?学制多少年?不上课到底交不交学费?向提前毕业怎么办……这样的问题在实行学分制改革前都是学校说了算。在一个信息透明、追求公平、和谐的时代,"一言堂"教学制度明显不合时宜。现行的高等教育形势要求必须进入学生"自主点菜"时代。 学分制改革好处在哪里? 一是学分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有裨益。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时和课程,达到真正学有所好、学有所成。同时,学生选课、选教师使教师上课"创造"的收入一目了然,这就促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武汉大学学生刘东梅在大学三年级时就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提前一年毕业的她告诉记者,只要修满本专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刘东梅说:"我在大一大二就选修了很多高年级的课程,大三上学期就把规定学分修满,剩下的时间就做论文和找工作。" 更多的同学是享受学分制带来的自主选择专业和自主选课的好处。武汉大学新闻系学生蒋乐进在毕业时选修课学分远远高于规定的学分,他说:"我从大一开始就拿着学分卡在学校到处选课,选修自己感兴趣的文学、哲学、法学等课程。学分制让我有机会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二是学分制整合教育资源。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是广西较早试行学分制改革学校。教师鲁娟说,学分制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过去一些学校开设课程重复,即使同一内容,在类似课程中反复讲,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资源浪费,实行学分制后,重复课程学生可以不选。 三是学分制改革提高了收费的透明度,规范了收费行为。以往学校通常每年只是给学生一个学费的总数,不管学生选多少课,均缴纳统一标准的学年学费,提前毕业的学生照样缴纳学费等。学分制改革后,每一个学分"明码实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进行选择。这样的"明码实价"让学生心里有了底,在一定程度上也克服了高校的乱收费。 四是高校学分制收费对缓解当前贫困生学费难题有积极的意义。一个家庭贫困的学生,如果选择三年修完全部学分,实质上等于减少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总费用。同样,有的贫困生可以通过延长毕业期限的办法,通过适当少修学分、半工半读的办法,来分解学费负担。刘冬梅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提前一年毕业可以省下学费3600元,一年工作下来净收入大概20000元,这样就可以为家庭节约开支23600元。"这笔钱对贫困学生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可以,不过很难。最好做下前几年真题
当然这个和所在学校还有考研的学校的政策有关

文章TAG:学分制学分制  到底  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