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第一次成功预报地震

1975年。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我国辽宁省海城、营口县一带(北纬40度41分、东经122度50分)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级7.3级,震源深度16、21公里,震中烈度为9度强。

中国第一次成功预报地震

2,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甚么

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对地震前兆现象有所了解,但远远没有达到规律性的认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对某些类型的地震,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报: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短临预报成功率还很低
没看懂什么意思

当前我国地震预报的水平和现状是甚么

3,我国地震预报能提前10秒以上吗

目前世界上日本的预警技术最完善了,一方面是科技发达!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地方小(用郭德纲的话说就是:“天气预报:全国有雨”)好管理!日本在局部区域偶尔能做到提前5秒预报,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中国能震后十秒作出反应就不错了
现在不可能,日本在防地震方面做得最好,也不过几秒(大概4秒)。
你好!知道,群里面一段时间经常说一个方法,就是用一根绳子掉住磁铁在用磁铁上吸一个铁,下面方一个铁盆,只要地震来得时候地球会失去磁性,可以提前十几秒至一分钟。只要听到铁盆想起就……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我国地震预报能提前10秒以上吗

4,我国有多少地震预报站

中国地震局在全国建立了415个专业地震台站、20余个包含近300个站(点)的遥测地震台网、560余个地方、企业观测站(点),1200余部短波、超短波电台组成的地震数据信息通信网络。按观测类别分,专业台站(点)中:测震有近600个站(点)800套仪器,强震观测台(点)240个,形变有160个站(点)297套仪器,电磁有近150余个站(点)280余套仪器,地下流体有近110个站(点)200套仪器;地方、企业台站(点)中:测震有近220个站(点)250余套仪器,形变有60余个站(点)65套仪器,电磁有120余个站(点)125套仪器,地下流体有300余个站(点)313套仪器。

5,我国的地震预报研究是从20世纪多少年代才开始的

地震预报研究,在世界和我国大约都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开始的。我国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广泛开展了地震预报的研究。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进展,曾经不同程度地预报过一些破坏性地震。
专家说,地震预报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科学家有办法能把地震准确地预报出来。在此之前,我国也曾有极少数成功预报的先例,然而,由于各地的地震地质环境差别巨大,历史地震记载不全,地震观测站点密度偏少以及地震预测理论水平等原因,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报现在还做不到。尽管地震所在地区也会出现一些先兆,但能否用于临震预报,还要积累和研究。

6,我国目前有哪些地震监测和预报手段

地震前兆是与地震孕育和发生相关联的异常现象。由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是很 复杂的自然现象,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将出现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大地测量学、 地球化学及至生物学、气象学等多学科领域中的各种异常现象。经过系统的清 理和研究,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已在70 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记录到 1000多条前兆异常。这些前兆异常可归为十大类,即地震学、地壳形变、重力 地磁、地电、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 气象异常以及宏观前兆现象。每一类前兆又包含多种监测手段和异常分析项目。 如地壳形变包含有大面积水准测量、断层位移测量、海平面观测、湖面观测、 地面倾斜观测等手段。地震学前兆分析项目是各大类前兆中最丰富的,包括地 震活动分布的条带、空区集中、地震频度、能量、应变、b值、震群、前震、 地震波速、波形、应力降等三十多种异常分析项目。宏观异常项目亦是丰富多 彩,如地声、地光、火球、喷水、喷油、喷气、地气味、地气雾,井水翻花、 冒泡、突升、突降、变色、变味、井孔变形、各种动物行为的反常现象等等。 总之,由于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地震前兆具有丰富,多样和 综合的特点。归纳起来,前兆现象可分为十大类,其中包含的异常分析项目和 观测手段可达近百项。 目前常规的有对地电、地磁、微重力的日常变化进行监测;在板块缝合带及活动断裂地区,利用GPS监测板块的位移情况。
基本分 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 长期预报 是通过地质构造地质资料,对以往地震规律的分析对某区块进行可能性的分析 短期预报 是通过地震波的检测,通过短期地震波动异常进行预测

7,目前中国的地震预报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位置

答案:目前中国的地震预报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位置  在地震预报方面,我国地震工作者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时,我国做出了成功的预报,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在其后又成功地预报了1976年5月29日云南龙陵7.3级地震和1976年8月16日、8月29日在四川松潘、平武之间发生的两次7.2级地震.最近十几年又有几次较好的地震预报.成功的地震预报不但极大地减轻人员伤亡,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地震预报是当代科学难题之一,地震预报远没有过关,还停留在半经验半理论阶段,全球每年在陆地上发生的几次七级以上地震及我国近些年发生的一些中强地震、特别是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都未能作短临预报.这些地震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地震是无法准确预知的地震预报存在三大困难:一是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迄今最深的钻井是前苏联科拉半岛的超深钻井,达12公里,和地球平均半径6370公里相比还是“皮毛”,还是解决不了直接对震源进行观测的问题。学界对地震的描述还停留在李四光给下的定性表述“当地下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但是并没有量的表述。也就是说,并不知道能量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引发地震。地震的临界点是聚集多少能量,短时间内根本解决不了,也没有理论支撑,地震科学家们把这种现状形象地比喻为还处于对地球了解的婴儿时期。而在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陈学忠看来,地震发生机理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无法钻入地底下一查究竟,正如上天易入地难。二是大地震的非频发性。迄今对大地震之前的前兆现象的研究仍然处于对各个震例进行总结研究阶段,缺乏建立地震发生的理论所必需的切实可靠的经验规律。三是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地震过程是高度非线性的、极为复杂的物理过程。地震前兆出现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可能与地震震源区地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地震过程的高度非线性、复杂性密切相关。

文章TAG:中国地震预报中国  中国地震  地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