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格调?

如何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格调

格调通常指代艺术作品中的个性化风格,格调越高说明作品的个性化风格越鲜明,品味越高,有许多可供玩味的地方。优秀的作品,通常被认为具有品味,具备高雅的格调,能给欣赏者带来许多美好的精神享受,能让欣赏者产生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格调通常用高雅和庸俗来表示,说得通俗一些,用美丑来表示格调也完全可以。不过,格调毕竟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只能通过自己的审美修养,以及大家公认的审美依据去判断和分析,不能通过眼睛直接观察来判定,否则,容易带上个人的主观情绪,把作品的真正品味忽略掉。

可以明确的是,高雅的艺术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情怀和价值观念都是积极向上的,鼓舞人心的,是对真善美的由衷表达,给欣赏者带来的都是正能量。而庸俗的艺术作品,给观者带来的感受则是浅薄、低劣、粗陋、丑恶,欣赏此类艺术作品,不但带不来正能量,还会降低欣赏者的审美趣味。从本质来讲,艺术作品的格调高低,是艺术家人格、学问、修养的综合展现和自然流露,要想创作出格调高雅的作品,前提是要对个人的综合修养进行全面的历练和提升。

艺术的真正内涵你能用三个字概括它吗?

如何理解艺术作品中的格调

一切艺术的本质和内涵为;真,善,美!真;是艺术创作的初衷,也是艺术最原始的流露和客观物象。善;是以艺术的形式将善良,正直和美好的事物现象得以表现,从而给人们以鼓舞与启发,生命中,我们崇尚美好与善良,善与美的事物,总是让我们为之动容,肃然起敬!美;也是艺术的外在表现,艺术的美,总是让我们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它甚至能感染、洗涤和净化我们的灵魂……。

怎么理解艺术心理学的学科内涵和实用性应用?

怎么理解艺术心理学的学科内涵和实用性应用

首先,关于心理学。说实话,我只读过两本和心理学相关的书,一本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另一本是美国罗杰斯《人的发展》的法文版。而且我还是泛泛翻过。所以如果要说专业的论说,我可能不得要领; 其次,关于艺术,我只能作为一个曾经看过一些美术学相关书籍的学生的角度,讲一点个人的看法。然后,艺术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一个领域。

在我之前的学习中,我几乎更是没有接触过。所以,这要怎么好呢,我粗粗地想了两天。那,现阶段,我只能说说自己的角度。那对我来说,“艺术心理学”意味着“借用媒介来感知生命”,简单来说,即是“通过显现来指向本质的刹那过程”。也就是说我认为 艺术是一种作用于“五官(五识)”的综合媒介形式,其本身就是一个意识手段(心理学范畴),而不是目的。

也就是说看似外在的艺术形色显示于感官,实则是心在感知(定义)的过程(perspective)。因而内外的界限被打破了。正如尼采在《重估一切价值》中说到的: 意识之中不存在现象学。因而,所占角度不同,但不论是针对于创作者还是观看者,这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这样一个纯然参与流动(flow)的过程中,就是了解自己,它指向生命本身,但在这中间,不可能是赤裸的“体验”,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忽略媒介。

但同时我们又要清楚的告诉自己,媒介是指向,它指向忽闪忽现的“真实”。比如,我记得,舒伯特说过一句话:When i wished to sing of love,it turned to sorrow.And when i wished to sing of sorrow,it was transformed for me into love. 实际上,这正是通过歌唱这一音乐创作形式,感受到的生命鲜活的,“悲欣交集”的。

声音和空寂,情绪的流动,命运的旅途(experience)。它是对生命不停息的感知,然而仅仅是感知(feel)而已。所以这一学科并不是独立或者超出于生命之外的某个技术。所有的“设立”都是为了应用于“了解生命”的,“了解自己”的。再没有什么比“生命”这样的事实更加好去探究的了,因而所有“意义”的安立都是无有意义。

只从形式上分析一件艺术作品,可以读懂艺术的内涵吗?

对艺术作品的阅读,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进行,从情感上、从创作背景上、从与相关作品的比较上,等等,但是,从形式上进行分析,是比较专业的做法,也是我们提高艺术创作水平和欣赏水平的途径。下面以书法为例,从形式上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书法最早期,见于甲骨、铜器、简册,后期出现帛书,再到纸质,前期主要是实用文体,用于记录各种事情,或者抄写经文、书信往来(如图一)。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代、东晋时期,出现了张芝、王羲书等一批大家,他们的作品,也是以实用为主,但作品中对情感的宣泄,非常明显,或快乐、或悲愤、或虚无(如图二)。唐宋时因社会高度繁荣,书法艺术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作品除了实用性,对情感的表现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达到的巅峰(如图三、四、五)。随着人们对艺术由自发转入自觉,特别是挂轴书法作品的高度发展,书法艺术的艺术性超越了实用性,明清以来,出现了一批书法大家,他们对书法形式的研究超越了前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无可比拟,但情感上却不如前人(如图六、七、八)。


文章TAG:如何理解艺术的内涵  再谈艺术的真谛  如何  理解  艺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