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就业机会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今年的毕业生,普遍上就业压力比较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预计今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二、企业面临自身难保局面今年的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企业措手不及。比如2月17日,乂学教育创始人栗浩洋在其朋友圈中发文表示:“下决心做坏人,全员3.5折工资5个月,最核心高管零工资,一月统一半折。

”前不久,知名IT培训机构“兄弟连教育”创始人发表《致兄弟连全体学员、员工、股东的一封信》,表示因受疫情影响,即日起,兄弟连北京校区停止招生,员工全部遣散。还有北京K歌之王宣布:与全部员工、200多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有30%的员工不同意,公司将进入破产清算的结果。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今年暑假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相比以往,是雪上加霜。

三、眼高手低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差的看不上,好的又够不着的尴尬局面。因为他们年轻气盛,独生子女,而且家庭经济条件不错,因此往往会对工作单位比较挑剔,也不想委屈自己,所以导致他们一言不合就跳槽,或者是炒老板鱿鱼。四、困境中的机会“ 危机”一词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分开解释就是既有危险又有机会,目前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职业有以下这些:地产、银行、旅游、电影、制造、餐饮、零售、出口、交通运输和原油及大宗商品。

但是这场疫情却给另外一些职业带来了商机,看看有没你感兴趣的:在线教育、医生、心理咨询师、健身、保健、人工智能及数据分析、远程办公及视频处理、快递外卖、无人零售机器人、公共事务管理、自媒体短视频、直播及VR/AR,线上娱乐总之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不但不受影响,反而还迎来了新的商机。五、教育部保驾护航虽然目前各类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已经暂停,教育部将大力推进网上就业服务,教育部就业平台将联系省级就业平台、高校就业网和社会招聘网站,组建就业大市场,共享岗位信息,共同开展网上就业服务。

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自己如何应对?

最近几天刚发出的消息,很多大学包括985/211类的大学在招生计划中都取消了一部分专业,其中有服装设计与工程、护理、语言类、管理类的专业,有的学生可能觉得,这种行为是不是代表,在学的学生还未毕业就已经失业?其实不然,国家这种专业调剂正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保证供需平衡才做出的举措,而有些985/211的学校也在取消专业名录当中,这也是为了学校精力专注在本校特色和强势专业方面,资源整合,让学校教学成绩更加突出,毕业生更有竞争力。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从国家经济形势看:科技进步,社会不断变化,科技运用到生活越来越多,AI、新能源等,各种新兴行业雨后春笋般出现,提供了大量的岗位,比如“外卖员”,2019年1月份统计,光“外卖小哥”从业的就有270万人,包括兼职和全职的;比如各种人工智能研究项目,激发了大量相关科研人员,近几年举办无人机大赛、机器人大赛,参赛企业越来越多,产品也越来越先进;当然除了带来新的就业领域和机会,有些传统岗位也被取缔,比如“收费员”、“银行柜台人员”,另外农村土地改革、国有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导致农民工、下岗就业人员数量加剧,冲击人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一定影响,总之国家经济形势带来的有威胁也有就业机会;2、从国家政策来看: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保证供需平衡,国家和当地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关注度一直很高,除了帮助校企联合,还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创业机制,给予补贴,不仅锻炼了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也有一部分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业实现了就业,也帮助部分学弟学妹实现就业;3、从岗位变化来看:社会发展的因素导致岗位种类和容量发生巨大变化,之前的岗位都是“设计师”“销售员”“文员”等,现在多种多样“调酒师”“多媒体”“策划”“AI设计”“人才发展“等等,所以岗位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就业面,缓解就业压力。

综上所述,虽然供需还是达不到均衡,但是就业形势并没有所谓的那么严峻,反而作为大学生本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后期找工作尤为重要,在此,给大家几点建议:1、自我分析,确定职业定位:学校每年对毕业生都会进行职业测试,大家可以认真对待或者跟家人沟通,确定自己工作的方向;2、调整心态,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选择工作后,务必踏实、用心工作,目前仍是优胜劣汰的时代,你必须让自己足够强大,才会让自己的工作“稳定”,任何一个没有目标、三心二意的人在哪里都做不好、做不久的;3、充实大脑、保证与时俱进:要持续学习,关于职业的、关于专业的、不要每天刷屏、打游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就业  形势  日趋  大学生  严峻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当前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