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近日公布了博士毕业不再以发布论文多少做为衡量标准,大家怎么看?

这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壮举,是破除过去功利性教育的开端,能有效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创新成果水平,真正落实大学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职能。首先,博士毕业论文数量不能代表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目前的培养现状就是干入学就要想着如何写几篇论文,而且还要公开在学术杂志发表,可想而知这对研究生来说压力有多大?读研期间几乎都是在想着写论文的事情,如何静下心来学习知识和找到自己能有所突破的研究方向。

其次,博士生在读期间应该做什么?既然是读研,那就应该回到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来,导师们更多的是给研究生上课,带他们沉下心来做研究,只有充分的安静下来,不被论文所累,才能有心思去进行原创性的研究,比到处找课题写论文好的多。第三,博士生考核体系的改革。如果不是以论文数量来论成败,如何来考核呢?我想应该是多维度的综合评价,要全面评估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创新成果,当然如果能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也同样是纳入考评体系的。

其实这种考核是自上而下的,不仅仅是导师对研究生的考核,还有学校对导师的考核,以及教育部对大学的评估,这些都应该摆脱论文指标的要求。第三,这项改革可以减少学术腐败的产生。现在博士生论文造假丑闻到处都是,当然也包括了清华大学内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也出现过很多论文造假现象,这些都进一步揭示了过去博士生培养的弊端,研究生入学后必须发表论文多篇会逼着学生铤而走险,否则就毕不了业。

最后,有利于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不以论文数量和评估博士生毕业,不代表博士生培养质量下降,综合学术能力评估不合格的学生,将面临延期毕业或者清退,从根本上来说是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清华大学博士生培养方案的改革是值得肯定的,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博士生质量的控制,全国高校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让研究生教育回归到人才培养的路上,这样中国才可能会建设出世界一流的大学。

最近中科大一博士点出新规,博士毕业必须发表一篇中文文章,你怎么看?

答题/帅小西De--期待为您解惑!谢谢大V"趣之化学"的邀请。事件起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韩正甫教授要求:自2019年入学的博士开始,必须发表一篇中文文章或论文才能毕业,哪怕是媒体、杂志的科普文章,如今日头条、悟空问答,小西在头条有结识几个中科大的在读博士生,活跃在科学垂直领域,非常优秀!博士生的中文写作水平如何?小西博士毕业后进入大学任教。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论文  博士生  网上  在知网上怎么看论文  博士生怎么看论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