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详细分析普通话里常见的羡余音节及其成因。普通话的音节羡余现象分析言归正传,普通话音节的羡余现象有两种类型。普通话有-i-、-u-、-ü-三种介音。这仅是在普通话范畴内讨论,其他方言仍可能将普通话羡余音节作为有效音节使用。这应该就属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了![v],在汉语拼音里没有这个音素,其发音在[F]和[W]之间,比如飞[fei]和威[Wei]之间的发音——用上唇包住上牙丶上牙紧贴下唇,发音在上牙松开的同时下唇向两边舒展、且微向前倾——这样就成功地拼出[vi]了!尽管音素上没有这个[v],但在很多场合上也念出了这音素的存在,比如为(Wei)字,往往也有被读或唱成了(vei)。

普通话里为什么没有tiu、bou、shong、fai、fao这些音节?

虽然语言丢失部分音节是社会集体的选择,但语言学将尝试解释产生机制。此问题可以表述成音节为何有羡余现象。羡余现象语言的功能主要在传递信息,而使用人群对语言规范了解得参差不齐,因此语言的形态并非十分精确。在语境中,一些语言成分本应避免但仍被使用的现象,就叫羡余现象。羡余现象广泛存在于音节、词汇、句群等语言结构。

我们以简单的例子说明。譬如“凯旋归来”、“共同协商”两个词组,在语法上是错误的。因为“凯旋”、“协商”本来就分别具备胜利归来、一起商量的含义,这时“归来”、“共同”两个词就多余了:这是词汇的羡余。又如网络上风靡一时的、类似滚秃噜皮的“废话文学”,在正式文体中非被批为病句、句式冗余不可,这是句群的羡余。

而在音节中,羡余现象也非常有趣。因为比起词汇、句群而言,音节产生羡余的动机通常不是个人创造,而是社会的集体选择,且一般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定型。接下来就详细分析普通话里常见的羡余音节及其成因。分析羡余现象所需的音韵学基础知识这一节请读者先了解少许接下来将要使用的音韵学概念。下文注音系统若无特殊说明,使用汉语拼音;双斜杠中间是国际音标。

粤语使用粤拼,吴语使用吴协拼音,闽南语使用改良国语字,中古汉语拟音使用polyhydron式拼音。声母、韵母、声调: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概念相似。韵母可进一步划分为韵头(介音)、韵腹及韵尾。普通话音节可能具有或不具有声母、介音或韵尾,但一定要有韵腹。•韵腹是音节中最响亮的元音,普通话有a、o、e、ê(ie、üe中的“e”)、i、u、ü、i(zhi、ci等中的“i”)等八个韵腹。

•介音是响元音和声母间的部分,也叫韵头。普通话有-i-、-u-、-ü-三种介音。为了简便,我们借用音韵学中的术语,即把无介音、带介音-i-、-u-及-ü-的音节分别归类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四呼”)。注:韵母i、u、ü作为响元音时,认为音节没有介音,但音节仍分别视为齐齿、合口和撮口呼。拼音中y、w是用来为零声母占位的字母,这两个字母开头的音节没有声母,同时需要按响元音认定音节的介音和四呼。

•韵尾是响元音后面的部分,普通话有-i、-u、-n、-ng及-r五种韵尾。注:ao的实际音值为/au/,iong的实际音值为撮口呼/yŋ/。另ui、iu、un、ün、ing、ong分别是uei、iou、uen、üen、ieng及ueng的简写式。图1:《新华字典》的韵母表,第1到4列分别是开、齐、合和撮四呼。

请读者分析各韵母的介音、韵腹和韵尾。我们看一些例字:阿a1、二er4、我wo3、要yao4、在zai4、家jia1、喜xi3、欢huan1、吃chi1、霜shuang1等字,其(声母-介音/呼口-韵腹-韵尾)分别是(无-无/开-a-无)、(无-无/开-e-r)、(无-u/合-o-无)、(无-i/齐-a-u)、(z-无/开-a-i)、(j-i/齐-a-无)、(x-无/齐-i-无)、(h-u/合-a-n)、(ch-无/开-i-无)、(sh-u/合-a-ng)。

普通话的音节羡余现象分析言归正传,普通话音节的羡余现象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音韵搭配方式决定的特定发声形态,导致的系统性羡余;另一种则在音韵学没有明确原因,属于随机羡余。1、系统性羡余语言中的声母和韵母有特定的语音地位。当使用人群认为某些搭配方式不协调或难发音时,就会整体将类似搭配全部丢弃。普通话主要的系统羡余音韵搭配如下,这些音节的发音是可行的,但使用人群并不采纳它们。

•唇音声母的合口呼声母b/p/、p/p’/、m/m/及f/f/不允许搭配-u-介音。这个现象在音韵学上叫做近代唇音声母的合口音问题。历史上,*pua、*buan、*pui等音节有极大概率是存在的,因为吴、粤、闽语中有大量的唇音合口字。官话的近代汉语阶段,唇音声母后面的介音全部脱落,令唇音声母的合口呼羡余。

例:搬,官话ban1,粤bun1,吴poe,闽南poan(文)/poâ(白);中古汉语*puan;培,官pei2,粤pui4/bau6,吴be,闽poé;中古*buai/bux;破,官po4,粤po3,吴phu,闽phò(文)/phoà(白);中古*phuah;末,官mo4,粤mut6,吴meh,闽boa̍t(文)/boa̍h(白);中古*muat;碰,官peng4,粤pung3,吴ban6,闽phòng/pọng(俗);中古*phungh;凤,官feng4,粤fung6,吴von/bon,闽họng;中古*biungh。

当代北京官话又出现如波buo1、佛fuo2、棚pong2、风fong1等读音,但在拼音书写中未体现-u-介音。这是由于唇音声母接有圆唇倾向的元音(o、eng)时产生-u-介音的趋势,是在50年代拼音方案推广后新生的(音变链为pʷ、p’ʷ、mʷ、fʷ


文章TAG:音素  普通话  汉语  数目  分析  怎么数汉语普通话的音素数目  普通话里怎么分析音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