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大学教改应该怎么改?

注重教学:大学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向善,是大学的追求,然“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崇善的根本在教学,教学的灵魂在教师。正“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分。一个简单而又严密的逻辑,道出了大学教育的真谛,也彰显了“人”的价值。

大学教育就是“人”所从事的为了“人”的教育,是成人主导下的达至“成人”,是人性关怀下的人格养成。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到文化传承,大学的职能在不断演进和丰富,其在人类文明的保存和传播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渐渐从历史上无足轻重的附属品成为主导未来世界发展的重要机构,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然而,在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逐步被确立的同时,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教学“根本”却有弱化之势,甚至出现偏离,其典型表现就是“重研轻教”、“教授不教”。在大学,科研被当作关键事务予以关注,科研经费、科研课题、科研论文等量化指标成为教师职务晋升的硬性规定和利益获取的重要途径,引得教师们竞相追逐,全情投入。而教学工作则因其难以考量而被软化处理,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成为教师的“良心活”,变得可有可无,好坏无碍。

学校的各项政策带有明显的科研导向,于是才有了科研大腕儿的名利双收,教学名师的默默无闻,才有将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这些原本属于类别划分的大学类型当作层级区别之“怪象”。教育部明确要求把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教授每年必须为本科生授课,而近年数据显示,“211工程”高校教授给本科生授课的比例平均值仅为77.86%。

在全国5个城市调查了各类高校的5000多名教师,结果显示超过60%的青年教师会把科研工作放在给学生上课前面。“教授不教、教师轻教”已然司空见惯。尽管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各个高校苦口婆心,无奈已然成风,法不责众,收效甚微。于“不教”者言,“教授”正在成为一种荣誉而非职业,成为其摆脱“黎明前黑暗”的奋斗目标和前进动力,成为头衔获得者潜心科研而远离教学的筹码和跳板。

“重研轻教”、“教授不教”直接损害了大学和教师的形象,浪费了教育资源,也侵害了学生的利益,让他们少有与一流教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感受大师风范的体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忘却了其赖以生存的根本,教授抛弃了其天然的使命——人才培养。在大学,当教学面临从“中心”走向“边缘”的窘境,当教学的幸福感、自豪感和成就感日渐被吞噬和消解,大学教育的真谛也就慢慢丧失了。

 6/10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教改  论文范文  高等教育  高校  论文  高等教育教改论文范文参考  高校教改论文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