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提升的要求贯彻于每一个实验探究过程之中。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我们制定了这样的实验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让学生尝试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规律。2.在学生亲历实验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空间观念等。3.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

”2、合理的实验设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跟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实验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实验方案的设计粗糙、试验方法的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我们需要有合理的实验设计,而且有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让方案更贴切有效。3、规范的实验操作数学概念的抽象性通常都需要某种“直观”为支撑为背景。作为教师,应该通过实验,把这种“直观”的支撑与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建构表象,形成独特的认知。如“认识毫升”一课,因为“毫升”是比较小的计量单位,所以感知有一定困难,为此教师设计了丰富的层次分明的加深体验的实验活动:感知1毫升的液体、感知10毫升的液体、喝100毫升的饮料等。

4、数学化实验分析数学实验由提出问题到猜想与假设及后续实验过程的经历,最后必然要经历实验观测的数据结果或现象的分析,以回应前面的猜想或假设。因此,数学实验分析的一环不像某些老师一样虚化过程,一味地将结论写出就完事了。5、科学的实验结论数学实验并不是不要知识,不要演绎证明。我们更注重学生在实验情境中的“做”中学,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科学设计的实验教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使他们的思维更有深刻性和批判性。

同时,它不仅仅关心学习者“知道了多少”,更关心学习者“知道了什么”、“怎样知道的”。它追求的更重要的东西是探索、发现和创造,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通过他做了大量的实验得出来的,还是通过他的想象得出来的?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数学  实验  matlab  创作  matlab数学实验是什么  数学创作实验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