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农夫明确的回答,当年大型文学杂志《收获》对于《平凡的世界》作退稿处理並不是唯一的,而几乎是全国所有的文学期刊都距絕刊登《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记得最早读的一些外国文学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青年近卫军》,没有觉得什么别扭,读鲁迅翻译的《死魂灵》,因为鲁迅是大家,语言精炼独特,就感觉他的那种翻译语言比较陌生,但后来外国文学作品读多了,又长期读《世界文学》杂志,所以也就习惯了,能欣赏语言的美妙。

为什么有时阅读国外名著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别扭?

为什么有时阅读国外名著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别扭

文化、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造成的。例如,“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7月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

’”费解,陌生。如果译者完全按中国语言来翻译,会失真,会丢失一些东西——这还是科学性说明性语言的翻译,文学的描写性语言的翻译更是如此。要想曲尽其妙,就会异于本土语言习惯。不过,读多了也就感到舒服了。记得最早读的一些外国文学作品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青年近卫军》,没有觉得有什么别扭,读鲁迅翻译的《死魂灵》,因为鲁迅是大家,语言精炼独特,就感觉他的那种翻译语言比较陌生,但后来外国文学作品读多了,又长期读《世界文学》杂志,所以也就习惯了,还能欣赏语言的美妙。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获奖作品,当年被《收获》杂志社做退稿处理,你对此有何看法?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获奖作品,当年被《收获》杂志社做退稿处理,你对此有何看法

这个问题和两年前已讨论过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真的没有一点瑕疵吗?是属于同一类型的问题,农夫已经作过回答了。对于今天重新提出这。同性质的问题,根据记忆再略答如下。首先农夫明确的回答,当年大型文学杂志《收获》对于《平凡的世界》作退稿处理並不是唯一的,而几乎是全国所有的文学期刊都距絕刊登《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86年的夏天,当路遥写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初稿,恰逢《当代》文学期刊编辑周昌义来陕西组稿,当周昌义在招待所读完初稿后,並没有准备采用,其理由是这个作品不适应时代潮流。以《当代》积稿太多作退稿处理。后来,《作家出版社》一位编辑又来陕西看稿,只看了不到三分之一直接就把手稿直接退给了路遥说,太老套,没新意,属于"恋土"派。

在这之后,陕西文学界向广州《花城》又推荐了这部作品,《花城》副主编谢望新接到信后,直接乘飞机来到西安,当他读完《平凡的世界》初稿后认为这部作品是近年来长篇小说的优秀之作。1986年11月,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终于在当年《花城》第六期上全文刊发。1987年1月,《花城》和《小说评论》编辑部在北京共同主办了《平凡的世界》座谈会,没想到路遥受到全体与会专家前所未有的尖刻批评和否定。

认为路遥的过于现实主义的手法“过于老旧,不符合时代潮流。当时路遥已写完第二部,包括《收获》在内的全国文学期刊,很多都拒绝刊登《平凡的世界》第二部。面对现实潮流,路遥坚持说,生活和题材决定了我应采取的手法,我的这部作品不是写给专家看的,而是写给广大的並通读者看的,一时受阻没有关系,红火一时的不一定能长久,我希望它能经得起历史的审视。

绝望之中的路遥只好给谢望新写了一封信,並寄去了手稿,希望《花城》刊登。由于受到外界干扰,当时的《花城》内部由于意见分岐,《平凡的世界》第二部发表受阻。令人叫绝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位名叫叶咏梅的文艺编辑,在外出差途中发现了这部小说,並力荐给该台。1988年3月27日,《平凡的世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续广播"节目中播出,时间长达五个月之久,没料想作品一下子征服了广播听众並产生出强烈共呜,听众来伩象雪片一样飞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据统计听众达三亿多人次。


文章TAG:杂志  文学  西南  世界  西南文学杂志怎么样  世界文学杂志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