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忽竟然也听从了,放着国际上盛名已久的美人不要,向齐国提出退婚。其实,姬忽之所以毁婚,可能还跟文姜的姐姐宣姜有关。宣姜早有艳名,而卫国就在郑国边上,郑国肯定也是知道的。这么混乱的关系,让郑国人觉得这个齐国毕竟是个外姓(姜姓、吕氏)诸侯国,没有受过周礼熏陶,不会是一个好媳妇。春秋时,男女关系还是比较开放的,郑国、卫国的民歌都有说到野合的事,而且几乎在同时在蔡国、息国还发生过因为息夫人而亡国的事,所以公子王孙世家对于找媳妇这事还是比较慎重的。

本来,这在春秋时候的开放风气下也没什么,姬忽不愿意抱美人,自然会有人上门来提亲。可是这文姜却是生性刚强,从小锦衣玉食,从来没有被违逆过,一下子被拒绝婚事,心理上接受不了,就病倒了。(文姜也是当时的国际名媛)她这一病下,他的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姜诸儿来探望她。这一来二去,兄妹感情迅速升温,竟然就因此如胶似漆了起来。

随着事情的发展,他们两的行为越来越名目张胆。很快,被他们的父亲知道了。家门不幸,齐僖公在气愤之余,很想把事情快速处理妥当,不然这桩丑闻流传出去,齐国在国际上就没法混了。这时,齐国旁边的的鲁桓公新登基,想攀求齐国这样的大国给自己当外援。于是,便派人到齐国向齐文姜求婚。齐僖公立即答应了这桩婚事,还迅速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迫不及待地要把文姜嫁出去,为了防止再出纰漏,他还命人严加看管,不准诸儿与文姜再见面。

文姜要嫁出去了,姜诸儿可急了,让他魂牵梦饶的妹妹要去给别人当老婆,他心里有着一万个不愿意,但他却不能阻挠这场婚事,只能暗地里伤心着急。在文姜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姜诸儿终于找到机会在一把纸扇上写了一首诗,传递给了齐文姜。诗句是这样的: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复吁嗟!齐文姜的答复是:桃树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证无来者?叮咛兮复叮咛!这意思再也明显不过了,他们还有再见的机会。

这文姜嫁到了鲁国,成了嫡室夫人,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鲁庄公。过了几年后,齐僖公去世,公子诸儿成了新的齐公。这样一来,他就要求鲁国让文姜经常来齐国探亲。由于保密工作做的好,鲁桓公不明所以,就一一安排了。文姜到了齐国后,很快齐襄公与文姜就又出双入对,颠鸾倒凤了。对于文姜的迟迟不归,鲁桓公也驾着车去接她,结果撞见了这段不伦之恋。

鲁桓公气愤不已,夺路而走,齐襄公就派了公子中的大力士叫做彭生的,跳到鲁桓公的车上,捏断了他的肋骨,鲁桓公活活痛死了。(鲁桓公头上有点绿)鲁桓公去世后,他的嫡子,就是文姜的孩子做了鲁公,文姜也不方便久不归国,就说思念故土,希望在鲁国边境上长期看着齐国。鲁庄公就让人在边境修了一个宫室给母亲文姜居住。这齐襄公经常打猎来到边境,晚上就住在这里。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班班  中小学  堂堂  甘肃  甘肃基本实现中小学班班通  班班通堂堂用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