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瑞光塔的第三层“天宫”曾经发现了哪些惊世文物?是怎么发现的呢?

1978年4月,苏州文管部门在该塔的第三层塔心的砖龛内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经过鉴定考证,这批文物有以硬黄纸墨写《佛说相轮陀罗尼》一百零五卷、《佛说天地八阳经》一卷,碧纸金书《佛说阿弥陀经》一卷、碧纸金书《妙法莲华经》七卷(唐、五代之物);雕版印刷的《法华经》六卷、《大隋求陀罗尼经咒》一卷、《梵文大隋求陀罗尼经咒》一卷(北宋);黑漆嵌螺甸经箱(唐、五代);真珠舍利宝幢(北宋);彩绘四大天王像内函(北宋);铜质金涂塔两座(五代);地藏、观音、如来佛菩萨像九尊(宋);彩绘描金模制泥质观音像2尊(宋)及喇嘛小木塔和琥珀龟钮方章(宋)等这些文物对研究宋代的社会发展情况和艺术成就具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也证实了现存砖砌的塔身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的遗物。

苏州博物馆官网上有一个两塔瑰宝(虎丘塔、瑞光塔)版块,可以移步去观看一下~当然,最好实地去考察一下,更为震撼!在这里简单介绍几件文物~[宋]铜如来佛像1978年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发现。佛像皆螺发肉髻,但在雕刻处理上各不相同。形态颇为修美,肩圆臂瘦削,胸肌结实,结跏跌坐于束腰莲花台上。相传释迦穆尼在菩提树下进入禅思,修悟怔道,采用的就是这种姿势,因此佛教通常以全跏坐为如来坐,身后皆有显示光明的火焰纹背光。

[宋]铜地藏佛像地藏菩萨像发现于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的天宫中。其貌似沉寂端庄,阔额长耳,表情慈悲,身披袈裟,衣纹流畅。半跏坐于长方形座上,左足下踏着莲花台。右手持一宝珠,左手置于膝上。据佛书记载,地藏菩萨托胎为新罗国王子,生于中国唐朝武则天时期,姓金名乔觉,自幼出家。在唐玄宗时来到中国,入安徽九华山苦行修炼。

[宋]雕版印刷《妙法莲华经》1978年在瑞光寺塔第三层塔心砖龛天宫内发现。为卷轴装,原七卷,其中第六卷被毁。页面不设边框,字体书法端正,刻工精细,可以和开宝年间蜀刻官本相媲美。每卷引首以横长14~16厘米的碧纸为包首。这部《妙法莲华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经刻本,在我国古代印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宋]嵌螺甸经箱经箱分盖、身、台三部分。

盖为盝顶长方形套盖,盖面图案在散花中聚成三朵团花,中间镶半圆形水晶,并点缀五彩宝石。四周斜坡和边沿嵌有瑞花、菱形环带花纹间以蝴蝶和飞鸟状钿片。箱身壁面四周嵌缠枝形石榴、牡丹等花卉,寓意“子孙满堂”。台座采用须弥座形式,设16个凹形台门,中有堆漆描金瑞草,金碧辉煌。瑞光塔发现的这批文物大部分同佛教的密宗有关,对于研究密宗在五代南方的传播及其对北宋初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的参考价值。


文章TAG:塔放瑞光  形状  2021/10/23  塔放瑞光什么形状  
下一篇